【陸軍視角】以多域作戰為基礎推進聯合全域作戰

2020-12-24 騰訊網

簡介

美軍目前正在推動「聯合全域作戰」概念的發展與實踐。不論是「多域戰」、「多域作戰」,還是「聯合全域作戰」,都是全球一體化作戰這一主導思想下的產物,也是「第三次抵消戰略」背後的核心支撐理論。但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想要從條令、概念、組織、裝備體系等方面實現各軍種真正的聯合一體化,還有許多工作要做。近期,曾任美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副司令的肖恩·麥克法蘭在陸軍協會官網上撰文「Joint Operations Need a Guiding Hand」,對聯合概念制定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建議以美陸軍的「多域作戰」概念為基本框架制定「聯合全域作戰」概念。

1

背景

雖然「多域作戰」概念是美陸軍構思的,但它本質上是一種聯合作戰概念。「多域作戰」遠遠超出了「空地一體戰」的範疇,後者僅僅是將「空」和「地」這兩個領域合併到一個確定的作戰區域內。而「多域作戰」則是將戰鬥擴展到了海洋、太空、賽博空間等其他領域。美陸軍認為,要取得在陸地上的統治地位,其必須與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以及太空軍合作,在決定性的地點(地球上的任意地點,甚至是地球之外的太空)迅速地跨多個領域整合作戰資源。「多域作戰」還擴大了時間維度,使聯合部隊能夠利用衝突前的競爭為作戰行動階段的成功創造條件。

與以往的條令概念不同,「多域作戰」將是全球性的、多領域的和快速的。無人系統的大量部署將為未來戰爭帶來顛覆性變革,由於作戰節奏將由計算機處理器的速度決定,因此戰術交戰將以超音速甚至是光速發生。簡而言之,多域戰爭的性質將與以前的衝突大不相同,這對任何試圖設計和建立優勢力量的一方都構成了真正的挑戰。幸運的是,美國陸軍已經正確地認識到了事態的發展。

根據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TRADOC)的說法,「多域作戰」的中心思想是:「所有戰爭領域的快速且持續的整合」。TRADOC認為,要實現「多域作戰」,必須在作為聯合部隊組成部分的前提下提高陸軍部隊的組織和整合水平。但是,聯合部隊會更好地接納陸軍部隊嗎?

2

問題所在

以多域戰爭的速度採取行動和作出反應,以及執行跨域射擊和機動都需要各軍種多梯次之間實現前所未有的集成,這就是問題所在。

必須全面整合條令、組織、訓練、物資、領導和教育、人員、設施和政策(DOTMLPF-P)等要素,以構建滿足「多域作戰」需求的協調一致的部隊。但是,自2011年8月聯合部隊司令部成立以來,還沒有哪個組織擁有足夠的權力和資源來協調各軍種的工作,以制定聯合作戰概念並為概念的實施提供支持。根據設想,聯合部隊司令部的任務是:「通過實驗和教育來為美軍轉型提供指導」。這正是在整個聯合部隊中正確實施「多域作戰」概念並與機構間利益相關方(尤其是太空和賽博領域)合作的基礎。

鑑於聯合部隊司令部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聯合概念開發的職責落在了參聯會聯合部隊發展部的身上。聯合部隊發展部的任務是,全面描述未來的作戰環境,確定並開發可解決未來聯合作戰挑戰並滿足能力需求的聯合作戰概念。在「未來」需求牽引方面,該機構擔負著聯合部隊司令部的職責,並確定了各軍種必須響應的重要聯合概念,例如「一體化戰役」和「作戰介入」。

3

概念框架

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Mark Esper)認識到,美軍各軍種需要快速形成一種聯合的方法來應對迫在眉睫的威脅。埃斯珀在2019年7月的審議聽證會上表示,希望在2020年12月之前完成聯合作戰概念的擬定。這是一項野心勃勃的計劃。好消息是,「多域作戰」可以為聯合作戰概念提供一個大體上的框架。而壞消息是,「未來」職能只是聯合部隊發展部的五個職能之一。該機構沒有權限、精力或能力使「多域作戰」方法成為四個軍種都遵照執行的準則。

僅陸軍就有兩個四星級司令部負責陸軍的未來戰備能力。其中,TRADOC負責制定合適的條令,並招募和訓練能夠執行條令的士兵;陸軍未來司令部(AFC)則負責獲取合適的資源。其他軍種也都擁有各自面向未來並執行類似功能的組織和流程。如果沒有任何一個國防部辦公室或參聯會下屬部門可以領導多域作戰聯合部隊的設計和開發,則必須找到另一種解決方案。

4

實施聯合戰爭演習

顯然,及時重啟聯合部隊司令部以滿足埃斯珀的需求是不可行的,但是,直接向參聯會主席匯報的聯合特遣部隊可以進行一系列聯合作戰演習,以便為聯合概念提供有價值的信息。首先,這支聯合特遣部隊將利用聯合部隊發展部和各軍種的能力來找到解決以下五個問題的答案:必須要能戰勝破壞穩定的敵人,擴大競爭空間,能夠突破並擊潰敵方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部隊,利用所形成的局部優勢,並重回競爭以鞏固和擴大收益。美陸軍認為,必須要在全球日益城市化的環境中做到這一點。但是要如何開展演習呢?

美陸軍認為,其缺乏適用於多域作戰的有用模型。將太空和賽博領域與陸、海、空等作戰域在實驗、模型和仿真中整合到一起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這需要大量資源。但是,若能完成這項工作,美軍就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迅速對各領域如何相互作用的假設進行驗證。

最終的解決方案將實現跨域、跨軍種和跨DOTMLPF-P的一體化。這有助於避免那些代價高昂的採辦僵局、錯誤的開局和冗餘。多域解決方案還將協助各軍種調整各自的招募和訓練形式,使部隊能夠適應即將出臺的聯合全域作戰條令。

5

全面整合

美國很早之前就提出,需要開發並試驗聯合概念以應對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威脅。2011年,美國國防政策分析師安德魯·克雷派內維奇(Andrew Krepinevich)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上就此問題發出了警告。然而,在這之後不到六個月,時任國防部長的羅伯特·蓋茨(Robert Gates)就以節約成本為由取消了聯合部隊司令部。蓋茨稱,軍方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接納」了聯合性,因此不再需要一個單獨的司令部來訓練聯合部隊並構思聯合條令。但是,要實施「多域作戰」概念,僅靠「接納」是遠遠不夠的,目前採用的僅僅是允許聯合部隊協同工作的聯合解決方案。「多域作戰」需要的全面整合。

過往的經驗教訓表明,當預算緊縮時,由於各軍種都設法保護各自的核心使命,「聯合性」就將成為節約預算的犧牲品。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多域作戰」不僅僅是陸軍的概念,它同時為各軍種之間的協作以支持空軍、海軍陸戰隊的作戰概念與海軍的海上力量戰略提供了框架。使「多域作戰」成為一種聯合解決方案,不僅可以減輕各軍種之間對預算優先事項的爭奪,還可以幫助美軍懾止下一場戰爭,並在威懾失敗時取得作戰勝利。

【作者簡介】本文作者系美國陸軍退役中將、美國陸軍協會高級會員肖恩·麥克法蘭(Sean MacFarland),退役前任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副司令。他曾在各個級別的裝甲和騎兵部隊中服役,並擔任第III裝甲軍和德克薩斯州胡德堡的指揮官。麥克法蘭將軍曾指揮「堅定決心」行動。

李皓昱編譯自網際網路

戴鈺超審定

2020年2月25日

號內搜索功能:點擊菜單【推薦資源】【號內搜索】輸入關鍵詞

相關焦點

  • 【演兵2020】陸軍第73集團軍鍛造全域作戰立體攻防的尖刀鐵拳
    今天我們首先關注陸軍第73集團軍。陸軍第73集團軍是一支鎮守祖國東南沿海的重要力量,2020年,他們不斷探索陸航部隊海上作戰新模式、創新合成作戰訓法戰法、加速新裝備融入作戰全過程,將部隊鍛造成為具有全域作戰、立體攻防能力的精兵勁旅。
  • 演兵2020丨陸軍合成作戰 打造全域輕型高機動部隊
    合成部隊是人民軍隊改革轉型以來湧現出的新質作戰力量,主要面向未來戰場環境,以多型戰鬥力量之間的高效配合,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陸軍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今年以來依託列裝新型裝備,在演兵場上著力打造輕型高機動作戰力量,實現全域戰鬥能力的有效提升。
  • 美陸軍成立混合現實工作組 增強士兵作戰與訓練效能
    導語 美陸軍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CCDC)士兵中心成立新的工作組,統管混合現實顯示技術的研發。混合現實顯示技術旨在增強士兵在作戰和訓練過程中的認知效能、用戶體驗及人機集成。
  • 美國陸軍將應用DARPA分布式作戰管理項目成果
    據janes網站2020年10月26日報導,美國陸軍將應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分布式作戰管理」(DBM)項目的成果,以滿足該軍種在戰場上不斷增加組網傳感器和射擊武器的需求。
  • 【智庫聲音】美國陸軍人工智慧創新院為多域作戰提供支持
    聯合部隊要在方圓數百平方英裡的城市地區與對手戰鬥或試圖牽制對手。這些地區通常具有不同功能和破損程度的地下基礎設施、貧民區、摩天大樓群。這些人造的複雜環境會降低機動性以及先進武器、通信系統和ISR能力的效能。 在這些機動性受限的城市環境中,可通過有人-無人編隊的解決方案來降低與多域作戰任務相關的挑戰。
  • 陸軍多兵種聯合立體渡海登陸演練
    聯合登陸演練 檢驗多兵種立體突防能力 近日,一場多兵種聯合立體渡海登陸演練在福建、廣東兩省多處海域同步展開。多支新質作戰力量在體系融合中攥指成拳,著力提升部隊立體攻防、全域突擊的登陸作戰能力。、電子對抗等軍兵種力量之間的協同,形成體系作戰能力,發揮聯合作戰單元最大作戰效能。
  • 突襲的白象,從打擊軍到聯合戰役,縱覽印陸軍70餘年作戰理論進化
    ,印軍尤其對蘇軍的大縱深戰役理論極為感興趣,因為之前已經提到印軍在戰略、戰役層級的指揮幾乎是完全空白的,另外巴基斯坦多有平原地區,非常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戰,印軍根據蘇軍的大縱深戰役理論制定出了具有印度特色的"打擊軍縱深戰役理論"。
  • 東部戰區陸軍某旅多裝聯訓,挖掘裝備協同作戰潛能
    東部戰區陸軍某旅野外駐訓挖掘裝備協同作戰潛能多裝聯訓,尋找戰力最大值解放軍報訊 記者陳利、通訊員陳超報導:仲夏時節,皖東腹地某演兵場,東部戰區陸軍某旅組織的一場數位化合成營裝備協同訓練火熱進行。某新型指揮車內,營長陳騫利用一體化指揮平臺,實時發送指令、排兵布陣,多型號新裝備發揚火力,迅速織成一張遠中近距重疊互補的火力網,「敵」火炮陣地、通信樞紐等重點目標被精準打擊接連毀傷。「構設實戰環境,組織各型裝備協同訓練,對挖掘裝備作戰效能、提升體系作戰能力大有裨益。」
  • 蘭德:美國「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概念面臨的多重困境
    導語 12月3日,蘭德公司發布報告《聯合部隊的艱難選擇: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概念》,指出為應對挑戰,美軍方一直在發展涵蓋陸、海、空、天、網領域的「多域作戰」(MDO)能力,其中太空和網絡將成為更重要的作戰領域,聯合部隊正尋求整合二者的解決方案
  • 美軍網絡支援營加強合成旅作戰能力
    事實上這支部隊的成立,也標誌著美軍全域作戰正進入實質建設階段,而組建的營級網絡支援力量,也讓美軍旅級戰鬥隊的合成化水平得到了躍升。 建立小規模網絡部隊,充實基層網戰力量 在過去的幾年中,美國國際信息局和美國陸軍戰術網絡能力,已填補高層網絡指揮團隊和地面指揮官需要之間的差距。
  • 遙感智庫:聚焦美陸軍網絡作戰司令部集結戈登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基地聚集美陸軍網絡、通信、電子戰等多支部隊 影像顯示,隸屬美國陸軍通訊部隊的多支信號部隊也部署在該基地。
  • 蘇式作戰思想在印度:70年代印度陸軍的「打擊軍縱深戰役理論」
    ,總的來說,剛剛組建的印度陸軍和英軍一樣,不善於機動作戰,習慣進行靜態的線式進攻和防禦作戰。隨著印度陸軍在幾次地面軍事衝突中受挫,印度陸軍對英式戰法已經大為失望,開始積極提升軍備,建立現代化的武裝力量,當時印度和蘇聯的關係迅速升溫,進口大批的蘇式新式武器,蘇軍的作戰思想也開始深刻地影響著印度陸軍,一支以蘇式作戰思想武裝起來的新式陸軍出現在了南亞大陸上。
  • 一江山島戰役:開創我軍聯合作戰先河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曲寶林一江山島戰役:開創我軍聯合作戰先河■曲寶林●針對一江山島戰役,毛澤東同志專門批示:「一江山島登陸作戰,打得很好!我軍首次聯合作戰是成功的。」一江山島戰役是我軍首次,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次陸、海、空三軍聯合渡海登陸作戰,由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指揮。解放一江山島,不僅有力打擊了美蔣籤訂的共同「協防」條約,迫使2萬多國民黨軍自動從我浙江沿海島嶼撤離,使蔣介石失去一個賴以進行海盜活動和部署進攻大陸的跳板,最重要的是改變了臺灣海峽的鬥爭形勢,初步取得了諸軍兵種聯合作戰的經驗,對我軍現代條件特別是信息化條件下組織實施聯合登陸作戰具有諸多啟示。
  • 中國海軍陸戰隊打造多維一體新型作戰力量
    從水際灘頭到遠海大洋 從兩棲攻堅到全域徵戰海軍陸戰隊打造多維一體新型作戰力量同一時間,東經45度,亞丁灣某海域,海軍陸戰隊員黃勝與戰友乘快艇登臨「被劫船隻」,展開武力營救……暮春時節,海軍陸戰隊實戰化訓練深入遠海大洋,見證著新型作戰力量的能力嬗變。近年來,海軍以新型作戰力量建設為突破口和重點,持續推進軍事鬥爭準備。海軍陸戰隊官兵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勇擔轉型重任,加速新型作戰力量融入聯合作戰指揮和力量體系,努力縮短新質戰鬥力生成周期。
  • 淺析陸軍應急機動作戰部隊裝備
    陸軍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獨立遂行作戰任務,遠程奔襲到目標地域,除了其車族的8×8底盤要具有較好的公路、越野機動能力和水上機動能力外,還要能克服戰場上出現的各種軟地面的障礙,如沙漠、
  • 【智庫聲音】輕型機器人戰車:多域作戰的無人先鋒!
    從後勤,培訓到陸軍未來司令部發展其現代化和採購戰略的方式,多領域作戰(MDO)正在推動全軍的變革。但這是一個全面的作戰概念嗎?今哈瓦·沃斯·代·採奇將軍批評該概念的在軍事問題上缺乏明確性,其目的是解決和質疑為什麼多域作戰選擇集中於對手的反介入和區域拒止系統(A2 / AD)來威懾和擊敗對手。
  • 美國陸軍網絡司令部將在進攻、影響作戰中扮演「更直接的角色」
    美國陸軍聯合部隊總部網絡(計劃,同步和執行作戰任務的實體,由美國網絡司令部分配給其作戰任務)已位於喬治亞州國家安全局位於同一地點的戈登堡,開展了多年的行動。但是新的設施和總部擁有幾個新優勢。 2020年9月3日,美國陸軍網絡司令部司令史蒂芬·福加蒂中將對記者說:「我們將在任務的進攻和影響方面扮演更直接的角色。」
  • 【智庫聲音】無人化作戰將改變未來戰爭形態
    作戰空間,是作戰行動所涉及的空間範圍。宏觀來看,新型技術空間和傳統物理空間緊密融合,戰爭對抗由傳統空間向「陸、海、空、天、電、網、心」多維一體拓展;作戰域由單一物理域向「物理域、信息域、認知域、社會域」深度融合;制權爭奪的重心由「信息、海洋、天空」向「智能、太空、網絡」轉移,形成「耦合緊密、互聯互動」的一體化全域多維戰場。
  • 千裡奔襲 陸航20架直升機轉場演訓錘鍊全域作戰本領
    近日,第80集團軍某陸航旅的5種機型、20餘架戰機千裡轉場至某場站執行演訓任務,飛行途中,他們演練了掠地飛行、兵力投送、火力突擊等實戰化課目,不斷錘鍊部隊全域作戰本領。圖為某士兵指引訓練完畢的直升機在軍事機場著陸。圖為第80集團軍某陸航旅的武直-10直升機成功降落某機場。
  • 海軍退居二線,空軍成作戰主導
    近日,美國進行了一次神秘的無人機軍事演習,美空軍的多款隱形戰機參加了這次演習,其中還包括一架RQ-170隱身無人機,這架飛機隸屬於美國的最高機密部隊。那麼,這次美國隱身機扎堆一起練隱藏的目的是什麼。從美國的局勢來看,美軍可能正在上演一場宮鬥戲,美國空軍想藉機上位,搶佔未來作戰主導權。早在去年11月,美空軍就舉行了一次高度機密的展示會,展示會的核心是「聯合全域指揮控制」作戰概念。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也在今年七月的一次發言中明確表示,要求美空軍要在2020底一定要完成驗證,將這項作戰概念變成作戰原則,最後形成條例。這樣一來美空軍就成了美軍的作戰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