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詞曲都非常樸實的小品,尤其在編曲上有不少精彩之處。我準備從編曲和詞的角度簡略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喜歡這個作品。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它。
首先歌曲開始是一段略帶單調卻憂傷的鋼琴聲。歌聲入,她唱道
「在九月 潮溼的車廂 你看著車窗」
這一句是場景的描述,我這裡理解為現實場景,兩位主人公坐在公車上,而至此以後基本都是基於這一場景產生的主人公的心理活動;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這個場景也是主人公想像的,但如此理解不如前者有力度。這裡,基於「潮溼」以及後面的「水管在開花」,我傾向於認為這是一個雨天,而鋼琴聲是對雨聲的美化再現。
「窗外它 水管在開花 椅子在異鄉 樹葉有翅膀 上海的街道 雪山在邊上」
這段的引入中很有意思地出現了鋼琴一段連音。這常見於電影中對於主人公內心喜悅心情的配樂描寫,通常就是用來具象化那種內心開花、蝴蝶撲騰的心理狀態。接著弦樂和心理活動一起出現。在這裡我傾向於認為弦樂是主人公內心活動的再現。對於這些場景的具體意向我覺得每個人(包括作者)都會有不同的理解,所以這裡不牽強附會了。
「你靠著車窗 我心臟一旁」
再次回到現實,說明我看見窗外種種「亂象」的原因,僅僅就是你坐在我身邊,望著窗外。有意思的是歌詞並沒有表明兩人的戀愛關係。看著車窗的他/她有可能對主人公的傾慕渾然不覺。
「我們去哪」
這句回到現實後的呢喃是主人公的第一個提問。同樣兩種解釋:我們坐著的這輛車要去哪裡?以及如果我們在一起,戀愛中的我們要去哪裡?兩種解釋相互支持。
「你看吶 九點鐘方向 日內瓦湖的房子 貴嗎 世界上 七千個地方 我們定居哪」
這裡鼓聲入,音樂立體化。隨之心理活動開始上升一個層次,從基於現實場景的詩意上升為完全的幻覺。他們從上海的街道突然來到日內瓦湖邊。你可以清楚感覺到世界各個地方在他們周圍一個一個升起。
「告訴我 答案是什麼 你喜歡去哪 青海或三亞 冰島或希臘 南美不去嗎 沙漠你愛嗎 我問太多啦」
此段幾乎單純是地名的羅列,但有值得稱道的地方。一來是歌詞中的連續提問,語氣是越來越弱的。剛開始是給出具體的選擇,漸漸變成對對方是否喜歡的試探,最後演化成對自我的不確定。二來此段背景的弦樂從之前和演唱者同步變成了和演唱者交錯,展示出一種主人公自問自答的場景。
「知道嘛 這裡的雨季只有一兩天 白晝很長 也很短 夜晚有三年」
這段的心理活動再次升級,從具體的世界上的地方到達抽象。白晝夜晚暗指什麼我也不妄下結論。但可以看出這段與上面兩段相比,多了一些黯然。「很長也很短,夜晚有三年」充滿了矛盾和無力感。隨之背景的弦樂由一直的長音變得短促,而這種短促一般在電影配樂上用來表達緊張的氣氛。在這樣的歌詞之餘給聽者一種相同的壓迫感。
「知道嘛 今天的消息 說一號公路上 那座橋斷了 我們還去嗎 要不再說呢 會修一年吧 一年能等嗎」
這段的引入是我這首歌最喜歡的地方。它用了一個音的逆放。一般正放的音有一個突然的開始和一個綿延的拖長。而逆放的音剛好相反,你找不到它的起始,卻有一個突兀的結束。這樣的音效常用來表達靈機一動,或者思緒突然地被打斷。在這裡,這個逆放的音表示白日夢的突然結束,主人公突然現實起來,說起今天的消息。橋斷了,恐怕要等一年,可一年能等嘛?注意到在白日夢中,主人公用的詞是「定居」。之前還想著長廂廝守,而如今僅僅是橋斷了,這樣的想法就變成了「要不再說呢」,「一年能等嘛」,本質上還是來自對自我的不確定,以及對自己白日夢和兩人這段關係的悲觀態度。主人公可能還沒來得及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喜歡,就開始擔心失去對方,典型的戀人心態。這一段使得這首歌非常得完整,不流於俗套。(另:朋友最近告訴我三番有一個一號公路,路上景色很美,但是最近在修,恐怕是這段歌詞的出處。)
最後的以一句「你喜歡嗎」收尾。我傾向認為,主人公最後將這句話說出了口。她問對方「你喜歡嗎」可以代表「你喜歡窗外的景色嘛」,也可以暗含「你喜歡我嘛」或者「你喜歡我的想法嘛」這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