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誕生了一大批精彩絕倫的影片 。武俠片作為其中的一大著名片種,也有其輝煌之時 !下面盤點二十部最為經典的香港武俠片。 1.新龍門客棧 豆瓣評分 8.4(152203人評價) 《新龍門客棧》由香港與內地合拍,是第一部在中國西北的大漠黃沙裡取景的電影,突破了港片地域狹小的局限。和胡金銓的舊版相比,《新龍門客棧》加入不少嬉笑怒罵、調風弄月的輕鬆氣氛,消解了舊版凝重、嚴肅、陽剛的風格,把舊版的飄逸出塵換成世俗痞俚。影片有著快節奏、凌厲肅殺的武打風格,尤其最後一場決戰,大反派曹少欽被一個小廚子削骨,畫面令人毛骨悚然。影片塑造了風騷潑辣的金鑲玉這一經典角色,她並非為了俠義,而是為了情感而生活,是武俠片裡很少見的人物類型。《新龍門客棧》既有舊版裡的俠義,又加重了情義的部分,是對俠骨柔情的最佳詮釋 。
2.風雲之雄霸天下 豆瓣評分6.7 (37515人評價) 一般武俠片,都是改編自武俠小說,以吊鋼絲技術實現飛簷走壁,而《風雲之雄霸天下》則是第一部改編自動漫,以電腦特技做包裝的武俠片。之前從漫畫裡改編古惑仔電影的劉偉強,如今又從漫畫裡改編武俠片,傳統武俠片裡飄逸的輕功,具有舞蹈感的劍招,力拔山河的掌風,通過數碼科技而活靈活現。在影像上,影片將傳統的古裝刀劍片和現代科幻類型相結合,利用現代數碼科技糅合東方武俠想像,把傳統武俠奇情帶入充滿現代意識和未來想像的空間。《風雲之雄霸天下》在上映之後獲得巨大成功,成為十四年來首次非『雙周一成』主演的票房冠軍 。
3.新流星蝴蝶劍 6.8 (9074人評價) 本片的武打場面主要由程小東設計,運用了諸多鋼絲技巧,既有飄渺空靈的美感,也有超出常人想像的誇張,飛身一劍分屍體,衣袖伸縮取頭顱,孫玉伯更是被孟星魂穿越軀體,曹公公更能無頭飛越。最為精彩的打鬥是竹寒山上的竹林大戰,在高老大、孟星魂與諸多武林高手的決鬥中,程小東發揮出竹的輕盈和堅硬,竹杆橫飛,猶如利器,直入胸膛,人屍高懸。賈皇爺一角基本游離於劇情之外,但他最後打敗曹公公的功夫倒是有模有樣,值得銘記:「魔影變幻球」,「旋風十八腿」,「霹靂閃電腳」,「無敵轟天頂」,「飛星追月箭」,「奪命迴旋踢」。
4.東邪西毒 豆瓣評分8.5 (214032人評價) 這是一部最不像武俠片的武俠片,影片沒有明顯的起承轉合,只是以斷裂的時間段落拼接,也沒有明確的對立衝突和善惡標準,瓦解了傳統的武俠片模式。在武打設計上,影片集合了各種拍攝方式,慕容燕、慕容嫣是神怪武俠片的拍法,夕陽武士是日本式座頭市的打法,至於洪七的打鬥則純屬王家衛風格,洪金寶在設計動作時都是清晰明確的,但經王家衛偷格加印和魚眼鏡的處理後,都變得模糊不清,效果卻令人屏息。影片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攝影特別獎,是因為拍出了如太虛幻境的大漠風光。驕傲、自私的東邪,妒忌、自卑的西毒,他們雖身處荒漠,內心仍是九十年代現代化城市裡的疏離和落寞。《東邪西毒》借用金庸小說裡的人物,披著武俠片的外衣,講述的是當代人心靈的孤獨,情感的荒蕪 。
5.獨臂刀 8.0 (3910人評價) 《獨臂刀》借用了《神鵰俠侶》中楊過斷臂的創意,融合了張徹的陽剛美學風格,以末路英雄反抗命運的故事引起觀眾的共鳴。張徹此後電影裡的招牌場面如赤膊大戰、開膛剖腹,充滿慘烈和殘酷美,切合了當時香港乃至全球社會的不安和躁動 。
6.少林寺 7.9 (30646人評價) 楚原拍古龍,張徹拍金庸,張鑫炎則拍了多部梁羽生電影,在他於黃山拍攝《白髮魔女傳》的兩年之後,又在嵩山拍了《少林寺》。本片改編自少林寺觀音殿內十三棍僧救駕唐皇的壁畫故事。電影公司的左派背景,使得它可以在中國各地的禪宗寺廟借景,拼湊出少林十景,迎合了當時海外華人對於內地大好河山的了解欲望。在武俠片發展史上,《少林寺》最具意義的是演員們的真人真打,影片動用了七個省的武術運動員,他們都是全國單項或多項武術冠軍,因此拍攝時無需替身,也不用鋼絲和彈床等特技。在導演特意的長鏡頭下,完整地展示了中國傳統武術的精髓,尤其以各種兵器絕活與李連杰的少林拳為代表。《少林寺》在華語地區掀起了少林熱潮,也發掘了李連杰這位武俠巨星。
7.笑傲江湖 7.8 (30776人評價) 從1988年拍到1990年的《笑傲江湖》先後起用四個導演,片中關於明朝的服裝、臺詞都出自胡金銓之手。胡金銓的風格是古樸浪漫,但影片後來被徐克變成一部嬉笑怒罵、借古諷今的政治寓言。本片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把原著裡的劍術和武功在銀幕上極富視覺動感地展示出來,片中滿是天馬行空的武打設計,角度多變的鏡頭與剪接。在這急速的外表之下,《笑傲江湖》其實是一則關於官僚社會腐敗本質的寓言,為了奪取《葵花寶典》,只有那些擁有極大權力的人才不計任何道德代價,反而越是弱小而被壓迫的人越有道德原則。徐克想拍出武俠人物的開闊心胸、遠大視野。影片的意境營造,也貼合了原著裡飄逸恢宏的境界,經典之處便是《滄海一聲笑》,這一場景高邁孤拔、情韻交織,是對金庸筆下琴簫合奏笑傲江湖的完美創造。電影上映後,引發了香港第三次澎湃的古裝武俠片浪潮。
8.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 豆瓣評分8.2 (72380人評價) 系列電影一般都有一個特點,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東方不敗》是極少數能超越前作的,首先,本片以精彩的武術設計再現了金庸筆下那個瑰麗無比的武俠世界,俠客御劍如風,劃出弧線,造型優美,流暢飄逸。除了摧金裂帛的劍氣和東方不敗的繡花針絕技,令狐衝所使的獨孤九劍更是傳神,程小東以倒拍的方式拍攝,實現人劍合一的效果。在影片火爆奇妙的打鬥場面背後,實則是一個悲慘的愛情故事,林青霞飾演由男變女的東方不敗很具矛盾性,因為既要表現他的政治野心,也要表現他的情,影片把原著裡出現沒幾頁的東方不敗刻畫得大放異彩,成為香港電影史上一個非常獨特的角色,這一形象雌雄難辨,混淆了性別概念,是之後一大批跟風作裡反串造型的濫觴。
9.臥虎藏龍 豆瓣評分7.8 (142046人評價) 文人導演偶爾拍攝武俠片,往往都會較為詩意,《臥虎藏龍》便打破了武俠片領域老化的套路,影片在多個方面都有空前創舉。它所塑造的武俠世界格局宏達、氣勢磅礴,而在微觀層面,影片的布景、道具和造型,李安都考據精確,苛求復原真實面貌。在武打設計上,本片既有寫實,也有寫意,楊紫瓊和章子怡的一場房頂追逐打鬥,李安要求從俯視角度來拍攝輕功,要讓觀眾看到人物起身、落地、飛翔的過程,鏡頭儘量跟人物平視,武打速度要比一般港產武俠片來得慢,打鬥時雙方要彼此接觸到。竹林一場戲,要拍出意亂情迷的感覺,鏡頭飄逸,卻不晃動,竹林的光影晃動,變化多端,不但提供了眼花繚亂的視覺動感效果,又產生一種浪漫、婆娑的詩意。
10.太極張三丰 豆瓣評分7.4 (51801人評價) 一天瘋三次,所以叫三豐。相信這片誰都不會陌生。袁潔瑩在片中驚鴻一瞥,袁家班最出色的武俠電影。這裡要嘆息一下錢小豪,邵氏時期都開始主演電影,在《原振俠與衛斯理》中還讓發哥配戲,可惜始終不能大紅,現在很多人都不認識他,提起錢小豪,感覺很茫然,非要舉出《太極張三丰》和《精武英雄》才會恍然大悟,真是讓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