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熱評丨繼蔡英文「歧視」大陸學生後,兩岸開啟「對畫」模式!

2020-12-23 臺頭聞

文丨楊玲 審丨軍尚

最近由於釣魚島更名事件中大陸對臺灣當局不作為行為的不滿,以及大陸軍機頻繁飛越海峽兩岸引起臺灣當局的示威行為等,兩岸關係比較緊張。以新冠疫情的影響作為藉口,臺灣當局對大陸學生的返臺學習以存在歧視行為。在這樣的背景下,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依舊如期開展了,並將於今年7月走進臺灣高雄。

因為有兩岸業界共識中對美育的關注,才有了美展的交流。海峽兩岸文脈同源,不同的地域讓文化上有了更多差異化。兩岸同胞都有責任擔任兩岸文化交流的使者,美展展開的更是兩岸在未來的持續的對話,將創造更公正的未來海峽兩岸的對話。

周櫻對兩岸少兒美術交流的關注

周櫻是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的策展人,她舉辦美展的經驗很多,十餘年美育工作中,一直在持續關注兩岸少兒美術的交流與發展。

2008年汶川地震,周櫻和朋友一起發起公益藝術活動,針對災區兒童的災後心靈康復援助,這份對災後孩子的關懷讓許多孩子得到心靈上的慰藉,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估量。

2009年周櫻展開了首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邀請災區孩子和臺灣學子的共同研習,美術展覽對兩岸傳統文化的交流帶來了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兩岸對話獨特的風景線。 

兩岸在美育中「對畫」

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線下的美展舉辦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是在做好了充足準備的前提下展開的。展覽因大受歡迎將在原定的落幕時間再持續展出兩周,並且預計在7月份會去臺灣展示。

關注臺灣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原『知』原味」、幫助盲童的「藝術無障礙」、發展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的「蒲公英行動」……兩岸有超過70所學校受益於這些美育援助項目。臺灣民族文化與大陸的文化互相汲取精華,得到更好的升華。

美術展覽是兩岸在美育方面的溝通,隨著兩岸少兒美展持續「對畫」,人文關懷項目輻射越來越廣,跨越海峽兩岸。多元的文化體驗,讓兩岸同胞都得到受益。

海峽兩岸的文化始終是同源同根,但兩岸的文化並不是單一的,而是豐富多彩的,這些文化體現在孩子們的畫中,帶給人不同的體驗。

周櫻說,海峽阻隔,更需要「對畫」。不僅僅是在文化交流上,海峽兩岸的情誼一直是彌足珍貴的,美展是提供平臺聯絡海峽兩岸藝術交流的實踐。孩子們看到美的眼中也能看到海峽兩岸的血脈情深。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熱評兩岸丨最新臺灣民調出爐,結果令蔡英文大失所望
    民進黨的瘋狂打壓海峽兩岸的民眾血脈相連,同屬一脈,但是民進黨當局為實現所謂的「臺獨」圖謀,不惜採用種種強制性的過激手段企圖離間兩岸關係。臺灣中天新聞臺原本是深受臺灣民眾喜歡的媒體之一,這個電視臺長期以來致力於搭建兩岸交流的橋梁,為兩岸之間的正常交流作出了貢獻。
  • 蔡英文喊話大陸要「對話」,國臺辦開門見山
    民進黨當局想和大陸進行「不設前提的溝通」近日,民進黨當局蔡英文受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邀請,發表線上演說,她提及為了臺灣地區的和平穩定,想與大陸相互尊重和理解,和平共存。只不過她有個前提條件,就是在「不設置前提」的情況下,與大陸開展建設性對話,和平解決分歧。
  • 熱評兩岸丨「反滲透法」正式上路 相信臺灣民眾不會任由「惡法」捆...
    1月15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籤署「反滲透法」並公告該法開始實施。好笑的是,已經發布了這項旨在「切割兩岸」「恐嚇阻撓臺灣民眾赴大陸交流」惡法的蔡英文,卻聲稱「我不反對兩岸民間交流」,還說她非常怕臺灣民眾因為誤解而引發恐慌。這可真是做了「豺狼」之事,卻還要硬裝「小白兔」啊!
  • 吳斯懷呼籲蔡英文:讓兩岸走向和平
    導讀:民進黨一向喜歡抱緊美國的大腿,與大陸對抗。川普上臺這幾年,對中國大陸拼命打壓,民進黨十分高興,逢中必反。不僅如此,臺當局還在大選中押寶川普,好繼續往「臺獨」方向發展,可是隨著拜登當選成為既定事實,臺灣將如何對待兩岸政策也備受關注。
  • 蔡英文「修法」限制大陸,民進黨持續撕裂兩岸
    編輯:晨星臺灣媒體人司馬正翔在「大華網絡報」發表文章,稱綠營學者顏建發等人借用此次新冠肺炎的爆發以及蔡英文連任後臺灣仍持「反中保臺」的態度,向臺灣政府提議重新制定「兩岸關係條例」,涉及內陸人民在臺灣通行或長期居住後產生的問題
  • 蔡英文拍板讓大陸學生納保 「健保局」被指倒賺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10月25日報導,蔡英文24日主持「執政決策協調會」,將中國大陸學生比照僑外生納入健保。曾屢被民進黨、「臺聯」黨阻撓的陸生納保案終於有了定論。臺「教育部」25日表示,納保對中國大陸學生來說是一種保障,對招生也有益處,高校也紛紛認為,這是一種善意的展現。
  • 蔡英文面對大陸可謂「壓力山大」
    文丨魔魔 審丨暗藍自民進黨掌握臺灣執政大權以來,在兩岸關係的處理上可謂昏招不斷,除了幹擾兩岸民間交流合作外,還有修所謂的「國安法」、「反滲透法」和接受美國軍演邀請等觸及紅線行為。有學者近日發出警示,民進黨並未意識到臺灣經濟與大陸有千絲萬縷的勾連,尤其是今年八月中旬,為期十年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即將屆滿,如果民進黨再一意孤行加深兩岸隔閡,大陸很有可能重新審視與臺灣經貿合作,不再通過相關協議向臺灣讓利,從而令臺灣面臨巨大經濟壓力。
  • 或許,這就是蔡英文口中的「兩岸經濟脫鉤」?
    但是有部分臺灣島內的新聞媒體機構認為,這一組令蔡英文感到興奮的數據背後隱藏有一個民進黨當局「不能透露的秘密」。蔡英文在興奮之餘向大眾「給出答案」稱,這是由於臺灣地區防疫工作完成得十分優越的緣故。但有臺灣新聞媒體反駁稱,這恐怕僅僅說出了一部分的緣由,但並沒有說完整。相關專業人士經過對公開數據的分析後表示,在今年,對臺灣地區經濟增長的相關預測之中,出口貢獻率超過了93%。換句話說,這組令蔡英文感到無比興奮的數字基本完全是由臺灣地區的出口表現。
  • 蔡英文,自絕大陸,死路一條!
    國民黨當選縣市長也不遑多讓,籌組「藍藍聯盟」加強兩岸交流。臺媒27日評論稱,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當局,如今面對15個藍營縣市都承認「九二共識」,外加一個臺北市,都想與大陸展開更多交流與合作,形成地方對蔡當局的包圍圈,蔡英文今後的兩岸政策將面臨更大挑戰。
  • 大陸學生暫停赴臺「反滲透法」通過,兩岸關係即將迎來大倒退?
    ▲兩岸學生合影乍一看,這好像是大陸不讓自家學生去臺灣念書了,但了解相關細節後並不難發現,其實是臺灣當局「不準來」。「三限」是限制採認大陸優秀院校、限制陸生赴臺總量、限制採認醫學和關係安全領域的專業;「六不」是不加分、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影響招生名額、不允許校外打工、畢業後不能在臺就業、不能報考證照,而其它國家和地區的赴臺學生則無此限制,真可謂「量身定做」,防得死死的。
  • 蔡英文陷入「躁鬱症」,蘇起:大陸不會忍耐太久
    臺當局前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近日在論壇中表示:希望蔡英文趁機「重新啟動」兩岸關係,停止推進「兩國論」,否則大陸不會忍耐太久。蔡英文「只做不說」,20年來兩岸低谷蘇起此次參加的是長風基金會與臺北論壇基金會舉辦的論壇。在論壇演講中,蘇起表示,自己曾在2000年的時候和蔡英文進行過溝通。
  • 大陸軍機飛越「海峽中線」,蔡英文終於承認「一個中國」?
    陳明通拉蘇當墊背,是在向大陸喊話「說明『九二共識』在臺灣真的行不通「。陳明通稱,在「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下,兩岸可以坐下來談,有各法律約束的基礎,總比「有爭議的『九二共識』來得好」。但香港中評社質疑,目前兩岸在沒有互信基礎下,陸方大可質疑已全面掌控臺灣「行政」、「立法權」的民進黨,是不是會「修憲」?修「兩岸條例」?
  • 兩岸再次聯手幹大事,蔡英文毫無辦法
    文丨萊維 審丨瑾涵自從蔡英文上臺後,兩岸間的關係一直在持續降溫,不但官方交流活動減少,兩岸民眾的私人交流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民進黨在蔡英文當選之後,一直牢牢地控制臺灣的輿論戰場,在臺灣地區民進黨的網絡宣傳能力要遠高於國民黨、民眾黨等黨派。民進黨的網軍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發表過激言論,挑撥兩岸民眾「對立」。但是兩岸交流是大勢所趨,民進黨的做法不過是在螳臂當車。
  • 蔡英文連任撕裂兩岸關係?李振廣:怎麼挑釁,還是大陸說了算
    在這一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之後,最終的結果是蔡英文成功連任,而蔡英文連任之後,因為獲得了六成民眾的支持,仿佛有了靠山,就出現了自我膨脹的情況,在聊到兩岸關係問題上面,蔡英文更是多次挑釁兩岸關係,甚至想要讓大陸主動的放棄用武力威脅臺灣。
  • 林奕辰:十九大後蔡英文政府的兩岸政策如何調整
    從民進黨到陸委會、總統府,再到26日蔡英文出席兩岸關係三十周年研討會的發言,基本都緊抓蔡雙十談話的大原則,強調「我們的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但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的「四不」,呼籲兩岸建構新互動模式,以化解分岐等等。
  • 大陸開始行動,蔡英文被「警告」了
    蘇貞昌:這是「無上的榮耀」眾所周知,近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自以為背靠川普政府,就不斷對大陸進行挑釁,甚至曾公開表示臺灣已「獨立」。蔡英文、蘇貞昌等臺灣「領導人」的「臺獨」表現,早已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
  • 熱評兩岸丨「太陽花」頭目改判有罪 民進黨「反中」民粹何時到頭
    事後,臺灣檢方依煽惑他人犯罪、妨害公務、侵入居所等罪共起訴132人,但民進黨當局2016年5月上臺後即撤銷了這些提告,2017年臺北地方法院判決魏揚等人罪名不成立。如今,該案得以逆轉,島內輿論普遍認為這是「遲來的正義」。(蔡英文 蘇貞昌)「太陽花學運」領頭的幾個人都與蔡英文的「小英基金會」有關,是眾所周知之事。
  • 黃介正語中評:臺灣怕沒有交流 不是大陸
    黃介正認為,明年1月16日到5月20日的126天中,是大陸觀察臺灣新「總統」的關鍵時刻。(  談到馬習會, 黃介正笑說:「我只比自由時報早了7小時知道,11月3日中午吃飯接到通知,原本安排11月4日消息曝光,他以學者身分來幫助馬習會對外說明,沒有參與談判。」黃介正1996年曾與夏立言一起參加李登輝訪問美國康乃爾大學的任務。
  • 520後兩岸將惡化?綠媒老董:蔡英文已選邊美國沒回頭路
    蔡英文。(圖/摘自蔡英文辦公室網站)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520就職演說將牽動兩岸關係,然而,綠媒老董直言,兩岸關係520後還是會持續惡化,但小英已經沒有回頭路了,因她已選邊站向美國。
  • 蔡英文回應「會否派親信赴大陸」
    面對2016年臺灣「大選」後可能出現的兩岸變局,美國方面動作頻頻,將派國務院現任及卸任官員奔走兩岸,傳遞美方訊息。而選前最後24小時,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15日上午在臺中表示,感謝美國對臺灣選舉的關注,她會跟大家一樣,期待兩岸可以和平發展,一旦她當選就會隨即啟動對外溝通,也會與中國大陸、美國及所有國家和地區,大家一起努力共同維持臺海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