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名將發明一件冷兵器,9分鐘砍倒300日軍,如今卻已失傳

2020-12-20 騰訊網

相信大家對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騎兵連連長孫德勝還有印象。就是這個嗓子略帶沙啞的男人,卻體現了男人的血性,表現出了整部劇想要傳達的「亮劍」精神。當時日軍對晉中地區進行了掃蕩,李雲龍的部隊也在戰鬥中損失慘重。騎兵連在最後對決中,沒有子彈的情況下,用刺刀與鬼子戰鬥到最後一刻,無一人投降,全部壯烈犧牲。

孫德勝

可見,在騎兵隊伍中,軍刀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在雙方展開白刃戰的情況下,一把好的軍刀,將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在一些抗日神劇中,日軍被塑造成了愚蠢、弱智的形象。而事實上,日軍在訓練方面卻非常有素。尤其是陸軍訓練上,日軍是參照一戰後西方陸軍標準訓練的。所以在拼刺刀方面,我軍很難佔到便宜。

孫德勝

但日軍也不是不可戰勝的,在新四軍彭雪楓將軍麾下,就有一支騎兵團,曾憑藉彭雪楓將軍設計的一把軍刀,將日軍打到丟盔卸甲,創下9分鐘砍倒300日軍的戰績。騎兵們親切地稱這把刀為「雪楓刀」。1941年,彭雪楓所領導的新四軍第4師在津浦路西與湯恩伯麾下的青海騎兵第8師相遇,由於我軍缺乏軍刀,所以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慘重,被譽為:「繼皖南事變後,我軍最大的一次失利。」

彭雪楓

新四軍高層痛定思痛,決定由彭雪楓組建一支騎兵團。由於騎兵團在戰術、技術上師法蘇聯紅軍騎兵,所以又被稱為「紅色哥薩克」。而在軍刀選擇上,彭雪楓將軍並未完全採用蘇軍的高加索式馬刀,而是結合高加索式馬刀、青海馬家軍軍刀、日軍騎兵、東北軍騎兵等各式軍刀的優點,博採眾長,設計出了一種更適合中國人使用的馬刀。

雪楓刀

這種刀刀身頎長,刀背輕薄,鋒利異常,最大的特點便是比日軍軍刀長出5釐米,且帶護手圈,輕捷靈便。一經推出,「雪楓刀」便受到騎兵戰士們的喜愛。而彭雪楓將軍能設計出這種戰刀,應該與他自幼習武,精通刀術有關。那「雪楓刀」的實戰效果如何呢?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彭雪楓將軍設計雪楓刀

1942年,新四軍騎兵團與日軍王牌騎兵部隊第四旅團在洪澤湖地區沙山集相遇。第四旅團創建於1901年,曾參加過日俄戰爭,有正面擊敗哥薩克騎兵的成功戰例。新四軍騎兵團對這位強大的對手進行了充分的分析,決定派一個騎兵連正面誘敵,另外兩個連進行伏擊,等日軍騎兵進入沙山集便進行三面包抄。

不可一世的日軍騎兵,完全不將我軍騎兵放在眼裡。當他們進入包圍圈後,在騎兵團團長周純麟的命令下,兩側騎兵從天而降。僅僅用了9分鐘,便將日軍近300名騎兵砍倒。剩餘的80餘名日軍因為驚嚇過度,選擇了投降。之後,第4師的騎兵團逐漸壯大,最終變成了人數超過1000人的隊伍。

雪楓刀

但由於雪楓刀當時裝備過少,所以到現在已經失傳,網上僅有一張照片流傳下來。很多人認為我國65式騎兵軍刀是在雪楓刀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但事實上,建國後解放軍騎兵部隊依然使用的是日制明治32年式甲型騎兵刀,我國65式騎兵軍刀是在這個基礎上改制而成的。

相關焦點

  • 我軍發明一件冷兵器,抗日戰爭中9分鐘砍倒300日軍,如今卻已失傳
    不過,在冷兵器向熱兵器過渡的近代戰爭裡。雖然冷兵器已山河日下,但依然擁有不俗的戰鬥力。 基於這一劣勢,我軍在1941年發明了一款神秘的冷兵器,這件冷兵器一問世,便徹底扭轉了我軍和日軍的冷兵器差距,甚至還創下了9分鐘砍翻300名日軍的紀錄。
  • 赫赫有名的新四軍第三師,走出了七大名將
    新四軍第三師的前身是八路軍115師344旅。時任344旅政委的黃克誠率部南下,於1941年2月最終組建了新四軍第三師。
  • 深入敵後的新四軍,向日本商人徵稅,敢和日軍進行勢均力敵的炮戰
    皖南事變中,新四軍遭受了慘重的損失,新四軍軍部以及直屬部隊共9000多人幾乎全軍覆沒,包括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在內的軍部領導,不是被俘,就是犧牲,指揮系統幾乎被國民黨軍摧毀。但是這並不影響新四軍的發展,新四軍又很快重新組建起來。
  • 日軍1個師團,能敵國軍10個師?川軍名將打破神話
    戰爭後期,日軍聯隊編制有所縮減,但是都沒有低於1萬人。而在抗戰時,國軍一個整編師的兵力普遍在8千至9千人不等。可以看出,在人數上,國軍師和日軍師團存在很大的不對等。更不用說在武器數量和質量上的懸殊。在22次重大會戰中,往往日軍一個師團就可以對付中國軍隊10多個師,這是現實,也是無奈。
  • 新四軍從日軍手中奪下此城,棄城國軍上門討要,三個月後還下黑手
    新四軍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隊伍,不但經常與日軍血戰,還處處受到國民黨軍的歧視。有一次,新四軍從日軍手中奪下一座縣城,棄城而逃的國軍上門討要,三個月後還對新四軍下了黑手。這個縣城就是涇縣。1940年10月,日寇調集重兵向新四軍軍部所在地皖南的雲嶺撲來,日軍進攻的部隊包括第十五師團以及第一一六師團各一部約7000餘人,加上偽軍3000餘人,由號稱「常勝將軍」的三木石太郎指揮。
  • 策應平型關大捷,斬首日軍指揮部,八路軍的騎兵隊還有哪些傳奇?
    文/商學野在人類的冷兵器戰爭中,騎兵是當之無愧的陸戰之王。自古以來凡是疆域遼闊的帝國,一定有名垂史冊鐵騎助陣,例如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土耳其的奧斯曼騎兵、埃及的馬穆魯克、俄羅斯的哥薩克騎兵等。但是隨著工業革命後熱兵器的普及,騎兵在戰場上的統治地位開始動搖。
  • 世界獨特冷兵器:「鯊魚臂刀」利刃武裝到牙齒,「假獸」諸葛亮發明
    甚至還有一款是諸葛亮發明而成,就連千軍萬馬都攔不住。今天就來說說一些最獨特的冷兵器。1.蛇形劍,從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出,蛇形劍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劍身像蛇一樣彎曲的劍。其實,這種劍比那些筆直的劍殺傷力要大很多。既然跟蛇有關,那肯定就少不了毒液的出現,這把刀上充滿各種毒蛇的毒液。
  • 日軍白刃戰被成片挑死,卻連殺我軍倆英雄,「老虎團」:不留活口
    其後,新四軍根據敵我戰場形勢的變化,粟裕又再次打響了著名的車橋戰役(車橋戰鬥始末詳見文章《日本老兵回憶:新四軍打仗有「神仙」相助,我軍12人嚇得集體上吊》),將蘇北、蘇中、淮南、淮北四大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 車橋戰役後,新四軍由原來戰略防禦階段迅速轉入了戰略反攻階段。
  • 不忘歷史,新四軍「九女投河」,烈士屍身被日軍撈起開膛暴屍荒野
    然而,北有「八女投江」,南有「九女投河」,抗日不乏烈女,我要說說鮮為人知的新四軍「九女投河」英勇事跡——在1941年夏季粉碎日偽軍對鹽阜區發動的第一次大「掃蕩」中,新四軍中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其中,令人過目不忘、震撼心靈的,就有「九女投河」事跡。事跡的主人翁是8位新四軍女戰士和1位女記者。
  • 抗日名將曾將1200名日軍俘虜活埋,遭日本索賠2億?他霸氣回應2字
    然而,也有說抗日名將曾將1200名日軍俘虜活埋,遭日本索賠2億?他霸氣回應2字。這位抗日名將就是孫立人。孫立人出生於1900年,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時候正當壯年。1932年,孫立人以88師獨立旅的身份參加了「一二八」抗戰,戰績斐然。他相比其他的國軍將領更加重視對軍隊的操練,因此所帶部下戰力超過一般的國軍。1937年他又參與了護送宋子文親人的事情,這讓他有了可靠的「後臺」。
  • 他犧牲後被日軍割下頭顱,懷孕的妻子獨自前去討要,日軍敬禮目送
    在激戰八年的抗日戰爭中,曾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名將,以及敢於為中國獻身的戰士。正是因為他們的勇猛無畏,這才最終會使得我國,能一直堅持抵抗著日軍的侵略,避免他們之後的國民,淪為日本小鬼子所管轄的人。到了1940年的時候,他就被人挑唆帶眾將士,前去攻打駐紮在郭村的新四軍。等到小規模戰鬥結束以後,他就開始與新四軍進行談判,隨後很快就達成了共識,給了新四軍許多物資,並且在黃橋戰役的時候,沒有幫助國民黨反動派,使得這支紅軍部隊才沒有被消滅掉。
  • 金戈鐵馬,戰爭巨獻:冷兵器電影
    ​前言在長槍火炮出現之前,冷兵器統治了人類幾千年。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火槍卻不是。張藝謀的《長城》念念不忘的是歐洲人對於」黑火藥「的窺覷,隱名埋姓多年只為那一抹獨家「秘方」。猶記得剛上高中的第一堂化學課,中年微福的化學老師說:我們老祖宗發明了火藥,歐洲人用來做成了大炮,我們用來做成了鞭炮。一個用來徵伐,一個用來嚇鬼。
  • 火影:二代火影發明的五大禁術,兩個已失傳,一個能改變忍界!
    不知道大家都看了火影忍者多長時間了呢,我們知道這部動漫到現在也已經更新了十多年了,也是一部非常火的動漫了,而說到二代火影大家應該也都很熟悉了吧,今天呢二蛋就為大家盤點了二代火影發明的六大禁術
  • 古人發明的5件奇技淫巧,巧妙絕倫,至今沒有任何一件能還原!
    ,現有淘寶,微信,也被稱為新時代的四大發明,但古人其實還有很多的發明都是沒有公開過的,而且史料都鮮有記載,很多都沒有流傳至今,甚至早已失傳。  第一件是慈禧太后夏天最喜歡的一件物件,俗稱象牙席。聽名字就感覺是一件飛行器,確實是。據野史記載,它本是秦始皇地宮的一件寶物,可以在不需要任何外力輔助下,在地宮常年飛行,曾經工匠魯班就發明過一種木質的飛行器,但飛不遠就停了,但金飛燕能保持完整的飛行而且時間長久,這一直都是一個未解之謎。
  • 他陣亡被日軍砍下頭顱,懷孕妻子獨身前去討要,走時日軍敬禮目送
    文/紀布話說,在我國長達14年之久的抗日戰爭中,誕生出諸多的抗戰名將,烈士,這些人拋頭顱灑熱血,敢於人先為中國抗戰之大業獻身自己的全部。到了1940年,陳中柱所部被反動勢力所挑唆,率領眾將士前去攻打駐防在江都郭村的新四軍以及民兵遊擊隊。在其所部來到郭村後,與新四軍象徵性地打了幾次小規模的戰鬥,在結束以後,陳中柱就開始與新四軍進行「談判」,談判進行得很是順利,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 饒漱石責問打了勝仗的一師,日軍俘虜卻說:絕妙計策,粟裕埃拉伊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對中國正面戰場發動的幾場大的進攻,也是折損巨大。一直密切關注國際和國內形勢的粟裕,很敏銳地察覺到日軍用兵已達極限,此時對蘇中根據地的瘋狂進攻,不過是垂死的掙扎。對於敗象已顯的日軍,不該坐以待斃,而是應主動出擊,打響局部戰略反攻的第一槍,這是粟裕在心裡籌劃了幾個月的「大膽計劃」。為此,他還特意利用去黃花塘參加整風會議的契機,帶著一些參謀和測繪人員考察了沿途的地形、敵情,醞釀作戰布局,並在回到蘇中後,正式提出了與日軍進行一次大規模決戰的構想。
  • 八路軍和國軍各自擊斃了一名日軍師團長,為何他才是第一個?
    酒井直次:據說酒井直次出生於武士世家,為日本戰國時期名將酒井忠次(德川家康之家臣)之後裔。面對被日軍包圍的險境,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被迫放棄金華、蘭溪,主力部隊向後轉移,同時命令阻擊部隊在蘭溪開展遊擊戰,旨在破壞、截斷日軍的補給線,阻止日軍第15師團的進攻。中國守軍第二十一軍第146師工兵第8營,在營長黃士偉的帶領下,於日軍第15師團的必經之路,埋設了60多顆地雷。
  • 老6團主力營「破關殺鬼」,全殲日軍守備隊
    在新四軍中,對日軍的首次戰鬥是江北的第4支隊打的,江南新四軍的對日首戰則是新四軍先遣支隊打的;隨後,新四軍第1支隊、第2支隊主力挺進蘇南的茅山地區,開始了廣泛的對日作戰。 王萱春作為第1支隊第2團第3連的連長,是新四軍中最早有對日作戰經驗的指揮員之一,而他當時所在的1營打得第一仗就是攻擊日軍的新豐火車站。
  • 日軍發明的「四腳牛、二龍吐須」酷刑,是怎麼樣的?令人膽寒!
    鄧玉民告訴記者說,日軍通過廣播聽到部隊打了勝仗會大肆慶祝,而這個時候,也就是她們最難受的時候,有時候鄧玉民會以身體不舒服為由拒絕日軍,但等來的卻是一頓毒打。有時候殘忍的日軍得知部隊打了敗仗,這些人就把氣全部撒在她們這些弱女子身上,鄧玉民說:「日本鬼子把他們手中的軍刀倒插在地上,再讓她彎著腰手腳全部著地,這樣軍刀的刀鋒就剛好抵住她的腹部。」
  • 1940年,我軍追著日軍部隊打,眼看要全殲敵人,為何卻立即撤軍?
    1940年,我軍追著日軍部隊打,眼看要全殲敵人,為何卻立即撤軍?文/無計讀史打仗的時候,眼看著勝利就在眼前,你會退縮嗎?退縮好像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可是開國上將裡面有一個叫做葉飛的將軍眼看著要攻破日軍部隊的防線的時候,就幹了這樣的一件「愚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