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節目自開播以來就從沒有斷過,它就是每晚7點的「新聞聯播」
眾所周知,《新聞聯播》這42年以來,節目的風格和定位始終如一,很少有明顯的變動,因為太經典,所以哪怕有一點變動都會被人們議論一陣。
節目播出後不久,立馬引起了觀眾的注意。不少人驚訝地發現,雖然還是那熟悉的背景音樂聲,但是片頭卻使用了全新的3D效果,看起來更加清晰、立體、生動!而且演播室也有不小的變化。
與此同時,《新聞聯播》後的《天氣預報》和《焦點訪談》等節目,也同步改版升級,節目全部採用16:9全高清制播系統,節目形態、鏡面包裝和視覺效果進一步提升。
央視的節目正在以更加大氣精良的方式向人們傳播著世界的信息。
央視的這次改版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回憶殺。
19:00音樂一響,是該上菜了
以前的生活比較簡單吧,生活節奏也不快,不像現在的生活有電腦、電視,還有手機,也沒有什麼三班倒(特指上夜班),所以一家人每到這個點基本上都坐在一塊吃著飯看著央視的《新聞聯播》,順便嘴裡聊著這一天的瑣事,談談「海外局勢」,一家人坐在一起,其樂融融。
不僅是自家人,小時候經常和鄰居圍著一臺黑白電視聚精會神的看著、聽著,那時候都覺得很幸福,人與人之間,分享同一事物的快樂感覺很美,只是現在很少能找到那種感覺了。
其實,筆者好久不看新聞聯播了,記得以前的男播報員是羅京
這張清俊、端莊的臉,很符合央視這臺節目,人們俗稱為「國臉」,而且聲音明朗富有磁性。
羅京的播音風格,也是「一臉嚴肅」,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這種多年不變的「嚴肅」,讓人在微微詫異的同時,更會心存敬意。可以說,羅京的這份「嚴肅」,是天生的,而且不媚不俗、不卑不亢,在以騎牆為生存之道的演藝界,能做到如此也是難能可貴。
而與他同時期的趙忠祥和朱軍可都是緋聞纏身,只可惜羅京在48歲就去世了。現在的男播音康輝也很棒,人品更沒得說。
那個熟悉的音樂更多的是被90後當作鈴聲
筆者的記憶裡,片頭的曲目至少有20年沒變。雖然動畫會隔幾年改動點,但是這個曲目卻是一直被堅持用著。
在此科普下這段BGM。
雖然這首樂曲只有16秒,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曲式上是非常完整的三段式。
自從一九八八年三月從孟衛東的手中誕生並被《新聞聯播》啟用為開始曲之後,至今沒有更換過,孟衛東因此被人們譽作「你每天都能聽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
開頭「噔噔噔噔」的兩小節是樂曲的引子部分,你仔細聽是不是有點耳熟?它的旋律特意由《歌唱祖國》的開頭改編而來,在管樂器的演奏下莊重又大氣。
接下來樂曲的主體部分,全部由傳統的西洋管弦樂團演奏完成,最後在經歷了層層的嚴格審核和修改後,這首不可複製的經典之作誕生了,孟衛東的名字也一同被載入了我們的史冊。
不過,現在的網友更多的是把這段音樂當作鈴聲吧,圖個新鮮、與眾不同,而且筆者也曾用過。
《新聞聯播》見證了每個70、80後的成長曆程,不管苦也好樂也罷,各種過去的味道湧上心頭,今晚19:00要不要打開電視看一看?小夥伴,等你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