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可以每天在快手上追《新聞聯播》了,真是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
「參與感好強啊!看新聞刷彈幕的感覺真好!喜歡這樣接地氣的《新聞聯播》。」
「誰說我們年輕人不愛看《新聞聯播》的?那是沒有對的方式,我現在天天守著快手《新聞聯播》,互動不要太有趣了「
1月31日到2月6日,《新聞聯播》在快手上連續大小屏同步直播了7天。這標誌著《新聞聯播》在快手上大小屏同步直播實現了常態化。
在全國上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新聞聯播》作為最權威的新聞節目在快手上同步直播,不僅讓網友可以第一時間獲取最權威、最準確的疫情信息,還及時消除了恐慌增強了信心。一周來,網友們透過《新聞聯播》,了解到中央赴湖北指導組的最新工作動態,掌握了全國各地奮力阻擊疫情的各項舉措,並被一個個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的感人事跡深深打動。
1月31日《新聞聯播》快手直播間截圖
2019年8月24日《新聞聯播》入駐快手。入駐次日,41歲的《新聞聯播》便在8歲的快手APP上,首次試水了直播。記者從快手官方獲悉,最近7日常態化直播以來,《新聞聯播》快手平臺累計觀看人次日均約2300萬。
《新聞聯播》如此受歡迎的程度,從網友的評論便可窺見一斑。《新聞聯播》在快手實現常態化直播,在年輕人群體中引發了廣泛好評。
「每天快手等著看《新聞聯播》,太新穎了,喜歡這個直播方式。「
「真真應了『手機在手,天下我有』這句話!用快手看新聞聯播好潮。「
「在快手上就可以看《新聞聯播》直播真的沒想到,太贊了。」
「之前很多時候七點我還在地鐵上呢,只能回去看重播。現在隨時都能在手機上打開快手看《新聞聯播》啦。」有網友稱。
還有網友喜大普奔,認為這解決了一個隨時可能引發家庭矛盾的現實問題:「還有不知道的嗎!現在快手可以直接看《新聞聯播》了,不用和家裡人搶遙控板了,還可以大家一起互動喲。」
更多年輕人認為,這不僅解決了家裡搶遙控板的問題,也不僅解決了年輕人沒有電視、沒時間看電視的問題,而是提供了一種新穎的、全新的觀看方式,「這是一種有別於電視的全新體驗。」
據記者觀察,從《新聞聯播》首次在快手直播以來,直播間評論功能一直都是開啟狀態。邊看邊評論,邊看邊交流的全新互動方式,給了年輕用戶群體全新的觀看體驗,受到用戶一致好評,「在快手裡看《新聞聯播》特別有參與感啊,感覺這種方式讓《新聞聯播》更有活力了,年輕人會更喜歡。」
「彈幕發的飛起,一大幫人同時追《新聞聯播》的感覺太奇妙了,和電視裡看真的很不一樣 ?。」網友對此評價道。
彈幕文化來源於日本,在國內,最早發展彈幕的是AcFun,也就是俗稱的A站。巧合的是,2018年,A站被快手整體收購,但仍保持獨立運營、獨立發展。彈幕這種獨特的視頻體驗,讓彈幕能超越時空限制,構建出一種奇妙的共時性關係,形成一種虛擬的部落式觀影氛圍。
連日來,記者發現用戶在《新聞聯播》快手直播間的評論非常豐富,快速滾動,令人目不暇接。
在昨晚(6日)的《新聞特寫》中,報導了武漢一名16歲中學生寫給患者的公開信。在信中,小女孩表達了對患者的鼓勵,對醫生家人的牽掛和戰勝疫情的信心。在直播畫面下方的評論區,滿滿的都是快手網友的祝福和對醫護人員的致敬。
2月6日《新聞聯播》快手直播間截圖
除了關心戰「疫」,網友們對國際大事也表現出了充分的關注。在國際聯播快訊環節,快手用戶們紛紛在直播間表達對祖國的美好祝願,祈禱世界和平,並感謝國際友人對中國此次戰疫的支持。「冬將盡,春可期,願全球無恙!」有快手用戶在直播間說。
「感覺有點突破次元壁啊,這種感受實在太美妙了。」「《新聞聯播》真的是越發與時俱進,越發接地氣了。」網友們紛紛予以肯定,將持續關注「新聞聯播」快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