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閣帖》為什麼沒有收錄顏真卿?

2021-02-23 中國書法家

近日觀《於明詮書法碎語》有云:從王羲之到顏真卿,是中國書法史的縮影,明白了兩者的關係就明白了傳統的實質。褚、虞、歐皆是二王正傳,但綁在一起不及一個顏,顏不學王,但真知王。宋太宗花十幾年功夫編了一部《閣帖》,目的是立標準,實現二王的「君臨天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堅持正確導向」。所以,不可能把「不學王」的顏真卿編進去。或曰,王在前顏在後,且王在顏的時代名氣大,顏豈能不學王?如果這樣,問題是從傳世資料看,顏的行書與王比,用筆、結體乃至點畫形態全不搭界,可以說面目全非,可否有如此學法?若承認這也是一種學法,且是成功的學法,那麼《淳化閣帖》為何不承認這種學法?相反,千年書法史又為何如此厚愛、褒獎這種學法?竟把顏列為二王后一人,我們今天又該不該容許這種學法?由此可見,儘管臨帖是學書法的不二法門,學古人自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古人學習古人的方法。


《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所謂法帖,就是將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墨跡經雙鉤描摹後,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裝訂成帖。《淳化閣帖》共10卷,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後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第一卷為歷代帝王書,二、三、四卷為歷代名臣書,第五卷是諸家古法帖,六、七、八卷為王羲之書,九、十卷為王獻之書。


從現有資料看,《淳化閣帖》確實沒有收錄顏真卿的作品。那麼,《淳化閣帖》為什麼沒有收錄顏真卿作品呢?


首先,應該看《淳化閣帖》所收錄的帖是指什麼。帖,形聲。從巾,佔聲。本義:古代字寫在布帛上叫帖。帖字從巾,為形符,表示書寫材料是縑帛。從佔,為聲符,漢字從佔聲者多含小意,帖的本義就是小作品。《淳化閣帖》以帖為名,所收作品絕大多數是小幅尺牘。帖學,是指研究法帖的源流優劣以及書跡的真偽等的一門學問,也是指崇尚魏晉以下法帖的書法學派,與「碑學」相對。帖學有「學晉」「晉唐行草小楷」「主要學閣帖」等三種基本含義。其發端建立在北宋時期《淳化閣貼》的輾轉翻刻傳拓的基礎上,其研究對象主要指的是墨本與刻石的拓片或拓本。帖學以手札、書信為主,多忠實於原跡,比較真實的反映了書作者的原本寫字風格。


其次,看顏真卿的作品哪些是帖可以收錄。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生於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祖籍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唐代著名政治家、書法家。顏真卿的書跡作品眾多,據說流傳下來的有138種。現存的書法作品有:《多寶塔碑》,《顏家廟碑》,《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祭侄文稿》,《祭伯文稿》,《爭座位帖》,《東方朔畫贊》等。他和唐朝另一位以楷書成名的書法家柳公權,被人合稱為「顏柳」。他的行書《祭侄季明文稿》是懷著悲憤的心情創作出來的佳作,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爭座位帖》與顏的《祭侄文稿》、《祭伯文稿》被合稱為「顏書三稿」。可見,就顏真卿的書法作品看,大多為碑和文稿,符合《淳化閣帖》收錄對象的手札只有《劉中使帖》。而《劉中使帖》最早藏於宋宣和御府,晚於淳化一百多年,宋太宗命制《閣帖》時,《劉中使帖》未能收集到也未可知。


因此,《淳化閣帖》沒有收錄顏真卿,並不能理解為宋太宗所立標準,排斥顏真卿,而是顏真卿作品以碑、稿為主,都是大作品的緣故。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閣帖》用六、七、八三卷專錄王羲之,但也沒有收錄《蘭亭集序》,象懷素的《自敘》、張旭的《古詩四首》也未見錄。
  
再者,顏真卿也不是不學王的,直接的證據是他曾向張旭學書,此懷素《自敘帖》有述,且有《顏真卿述張長史書法十二意》可佐,而張長史的書法源流亦是二王。

內容選自中國書法家論壇,其他微信平臺轉載須註明作者和出處。

微信號:cnshufajia
中國書法家版權所有
轉載需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王鐸草書研究第五期:學古,臨仿《淳化閣帖》的作品佔四分之一
    作者:鄧建民(首都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王鐸一生臨帖眾多,他孜孜不倦地臨寫《淳化閣帖》《集王聖教序》《蘭亭序》及米芾墨跡等。就草書而言,以臨寫《淳化閣帖》最為頻繁,且從中取法的對象眾多。據曹軍統計,王鐸傳世的全部書法作品中,臨仿《淳化閣帖》的作品達101件,幾乎佔四分之一。在這101件臨作中,草書又佔了53件。
  • 《淳化閣帖》怎麼多是行草書?第一卷是帝王的書法,高清圖片
    看圖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淳化閣帖》。淳化是宋太宗的一個年號,就是北宋的第二個皇帝,他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幹得都不錯,在文化上也做出了一大貢獻,就是讓人整理編撰了這麼個書法全集,史稱《淳化閣帖》,簡稱《閣帖》。
  • 《秋月帖 》底侃「書聖」
    而就此頗具戲劇性印象的酣暢淋漓生動場景,讀者、觀眾恰好可以從孫位反映「竹林七賢」的他惟一傳世畫作——《高逸圖》當中山濤(205—283)席地憑几,抱膝敞懷的瀟灑形象上略見一斑而浮想聯翩,充分開啟發散性思維(圖12)(圖13)……圖10:《淳化閣帖》歷代名臣法帖第二 晉太宰高平郗鑑書 《災禍帖》圖11:《淳化閣帖》歷代名臣法帖第二
  • 一紙雲煙 情懷安承:川博、詩婢家聯合策劃《宋拓潭帖》重磅上市
    該帖共收有從三國魏時期到唐的36位著名書家的書帖;第一卷主要收錄魏國的曹植、鍾繇、崔浩之書;第二、三、四卷收錄東晉書家王羲之書;第五、六卷收錄東晉書家王獻之書,第七卷收錄晉朝書家劉瓌之、張翼、向秀、陸機、王珉、王薈、王操之、王廞、王渙之、王導、王珣、王濛、王洽、王彬、王徽之書;第八卷收錄唐代書家狄仁傑、虞世南、歐陽詢
  • 王獻之名作《鴨頭丸帖》
    王獻之行草名作《鴨頭丸帖》(見圖),真跡現存上海博物館。絹本,縱26.1釐米,橫26.9釐米,兩行15字,系王獻之給友人的便札。帖文:「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此帖用墨枯潤有致,全帖蘸墨兩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墨色分明,展現出全帖的節奏起伏和氣韻自然變化。用筆開拓跌宕,情馳神縱,流美清秀,無塵俗之氣。明末清初的書畫鑑藏大家吳其貞稱此帖「書法雅正,雄秀驚人,得天然妙趣,為無上神品也」。  王獻之(公元344—386年),為王羲之第七子,東晉書法家,字子敬,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官至中書令。
  • 盡得風流——王羲之的尺牘之《適得書帖》
    王羲之《適得書帖》此帖首見於《淳化閣帖》,在王羲之帖卷六之首,引人注目。北宋米芾、黃伯思鑑定偽作。明代董其昌《臨〈淳化閣帖〉卷六》中《臨〈適得書帖〉》寫為「憒憒」,清代王澍《〈淳化秘閣法帖〉考正》亦同。②宅上靜佳眠:北宋黃伯思《法帖刊誤》判「宅上靜眠」為「今流俗語」,漏引「佳」字。③此帖北宋米芾、黃伯思、清代王澍均判定偽作。《法帖刊誤》以其言辭有「今流俗語」,又目定此帖「筆無晉韻」,故為「近世不工書者偽作」。
  • 名家經典|王獻之《鵝群帖》
    《鵝群帖》是王獻之寫給家人親戚的一封書信,刻入《淳化閣帖》。此墨跡本相傳為米芾所臨,臨本今所見為民國影印件,原跡現存佚未詳。米芾《書史》曾記載:「王詵每餘到都下,邀過其第,即大出書帖,索餘臨學。因櫃中翻索書畫,見餘所臨王子敬《鵝群帖》,染古色,麻紙,滿目皴紋,錦囊玉軸裝,剪他書上跋連於其後。
  • 張芝草書《冠軍帖》完整版、楷草對照版和賞析
    草書《冠軍帖》是中國草書代表作,北宋《淳化閣帖》著名法帖。此作用筆淋漓酣暢,使轉法度嚴謹,表現了書家良好的控筆能力。
  • 啟功給你講書法||碑和帖(下)
    什麼叫帖?帖本來是一個「字條」。北京話叫便條,隨便寫的小紙條。我給某人寫一個簡單的小便條,說我什麼時候有工夫,咱們什麼時候見個面,就這麼幾句話,這種東西的名稱叫「帖兒」,原是給朋友看的,不是鄭重其事的,是很隨便的。六朝時,流傳下來許多王羲之的字條,三行兩行, 甚至一行也有。
  • 分析顏真卿爭座位帖「言、勤」兩個字:用一言一行來嚴格要求知己
    分析顏真卿爭座位帖「言、勤」兩個字:用一言一行來嚴格要求知己作者:黃俊清阮元評道:《爭座位帖》如鎔金出治隨地流走,元氣渾然,不復以姿媚為念者,其品乃高所以此帖為行書之極」。這段阮元的跋語,表明了《爭座位帖 》的歷史價值與審美特徵。
  • 顏真卿《祭侄文稿》有多珍貴?
    2019年1月16日至2月24日,東京博物館舉辦「書聖之後——顏真卿及其時代書法特別展」。展出的文物中都是重量級的展品,其中就有從臺灣故宮博物館借去顏真卿的《祭侄文稿》。
  • 王獻之才是真正《冠軍帖》的作者
    王獻之《中秋帖》草書《冠軍帖》刻於北宋《淳化閣帖》,作者刻東漢張芝。《冠軍帖》中「祖希時面」, 東晉張玄之:字祖希,歷任吏部尚書,冠軍將軍等職位。因此可以斷定《冠軍帖》的作者應為東晉時期的草書第一高手。
  • 今日讀帖:王羲之《十七帖》之龍保帖。筆下有親情,章法見欹正
    《龍保帖》簡介《龍保帖》為王羲之《十七帖》叢帖第三通尺牘。草書,僅3行,共20字。是王羲之與朋友互敘親情的一封信札。《龍保帖》在褚遂良《右軍書記》有記錄,惟「耳」作「早」字。收刻於《淳化閣帖》、《大觀帖》、《十七帖》等歷代刻帖。讀《龍保帖》內容有感:筆下有親情全文為:龍保等平安也,謝之。甚遲見卿舅,可耳,至為簡隔也。以下圖是拆分放大原字並配文。
  • 顏真卿是醜書鼻祖?米芾為何口出狂言
    除此此外,米芾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顏真卿頭號黑粉。米芾自幼學習書法,和當時宋人習書模式相同,是從顏真卿的楷書入手。【餘初學顏,七八歲也,字至大一幅,寫簡不成。見柳而慕緊結,乃學柳《金剛經》。久之,知出於歐,乃學歐。——米芾《自敘帖》】
  • 顏真卿,見字如面
    談到窘困的原因,顏真卿直言不諱,說是「拙於生事」,意思是除了做官的俸祿外,自己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乞米帖》後來,因為自己的妻子生病,需要鹿肉入藥,他又向李光進求鹿脯,寫了一封《鹿脯帖》:「病妻服藥,要少鹿肉,幹脯有新好者,望惠少許,幸甚幸甚!」其實顏真卿作為朝廷高官,只要他願意,無數條生財之道就擺在他面前。
  • 《中秋帖》的前世今生
    《中秋帖》是乾隆爺的大愛,他不僅題籤,還要批示:神韻獨超,天姿特秀。他把《中秋帖》與《快雪時晴帖》《伯遠帖》藏在自己屋裡,美其名曰「三希」。當然,他也把此帖刻入了《三希堂法帖》——不能不說,乾隆還是有「眼光」的,這卷《中秋帖》確實不是唐人鉤填,也確實神採如新,因為,它出自宋人之手。 後世專家學者基本達成共識,《中秋帖》是宋人米芾的臨本。
  • 顏真卿的書法與詩歌,讓人肅然起敬
    拙筆翁如許說:「我這一套筆法,叫做《裴將軍詩》,是從顏真卿所書詩帖中轉變出來的,一共二十三字,每字三招至十六招不等,你聽好了:『裴將軍!大君制六合,虎將清九垓。戰馬若龍虎,騰凌何壯哉!』」現實上,我們看這首詩遠不止二十三字,不算標題問題也要有九十字之多。不知為什麼,禿筆翁只選了前四句。這個《裴將軍帖》,至今我們還能看獲得共有九十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