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顏真卿爭座位帖「言、勤」兩個字:用一言一行來嚴格要求知己

2021-01-18 陳天哲

分析顏真卿爭座位帖「言、勤」兩個字:用一言一行來嚴格要求知己

作者:黃俊

清阮元評道:《爭座位帖》如鎔金出治隨地流走,元氣渾然,不復以姿媚為念者,其品乃高所以此帖為行書之極」。這段阮元的跋語,表明了《爭座位帖 》的歷史價值與審美特徵。

顏真卿將篆隸和張旭草書的筆意融入其中, 從筆觸上講,直起直落,大氣渾成從而打破藏鋒與露鋒的界線,凌空而落,鋒芒自然藏於畫心。

分析顏真卿《爭座位帖》「言」「勤」兩個字。 從這兩個字本來意義體會到,用一言一行來嚴格要求知己。用我們的努力和勤奮踏踏實實把書法這門功課做好。

圖一

第一個字「言」字分析。「言」是獨體字,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橫表示言從舌出。

主筆是一長橫,整個字偏向於右邊。起筆的一點凌空而落。在長橫的最右邊,兩個短橫,上面橫比下面橫要短點。兩個短橫基本在一條線上。字的形狀是倒三角形。

圖二

第一長橫起筆由重到輕,由粗到細。點一定要在長橫最右側。三個橫畫的起筆方向和角度不同,短橫一個是方起筆,另一個是接著上一筆連帶向上尖起筆。最值得注意的是下面的「口」字不能封口,口字中間留有大空白。下面一橫表示言從口出。

圖三

第二個字「勤」字分析

「勤」字左右結構之字,整個字一分為二,「堇」與「力」聯合起來,表示短期內用力的意思。左邊部分是以中鋒行筆,突顯用筆的力量感,以方筆為主,圓筆為輔。

圖四

「勤」字左邊三橫方向距離不同,以及右邊的「力」字要寫得大而且線條要剛勁用力。注意力字的空間留白。整個字結體左緊右松,左高右低。整體造型呈稜形。

圖五

示範

相關焦點

  • 《淳化閣帖》為什麼沒有收錄顏真卿?
    宋太宗花十幾年功夫編了一部《閣帖》,目的是立標準,實現二王的「君臨天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堅持正確導向」。所以,不可能把「不學王」的顏真卿編進去。或曰,王在前顏在後,且王在顏的時代名氣大,顏豈能不學王?如果這樣,問題是從傳世資料看,顏的行書與王比,用筆、結體乃至點畫形態全不搭界,可以說面目全非,可否有如此學法?若承認這也是一種學法,且是成功的學法,那麼《淳化閣帖》為何不承認這種學法?
  • 顏真卿是醜書鼻祖?米芾為何口出狂言
    意思是:顏真卿的行書還可以學一學,但是他的楷書(真)便是俗書了。還有更狠的,【真卿學褚遂良既成,自以挑剔名家,作用太多,無平淡天成之趣。大抵顏柳挑剔為後世醜怪惡札之祖,從此古法蕩無遺矣。】這裡米芾直接把顏真卿的字評為醜書。但是,雖然米芾一生輕蔑顏真卿的楷書,但對於《爭座位帖》卻一反常態的推崇備至!
  • 超越王羲之的名筆 盡數顏真卿近40年作品
    而把二十幾件名作排比起來,領悟到顏真卿在幾千年前即已先知先覺,成功實踐了我們幾千年後才費力提倡還遇到很多不以為然誤解的「一作一面貌」式的藝術創作要求;這樣的超前幾千年,有哪個即使也同樣擁有領袖群倫地位的名家所能達到?這還是僅僅就顏真卿的「顏楷」碑刻論,如果還綜合傳世墨跡本如《告身帖》《祭姪稿》《劉中使帖》和刻帖《爭座位帖》等等,那又是一個多大的書法世界?
  • 顏真卿,見字如面
    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顏真卿從小就養成了兩種優秀的品質:一是黃泥習字之「勤」。顏真卿三歲喪父,家境清貧,買不起紙筆,於是用毛筆蘸黃泥水在牆上寫字,一邊複習功課,一邊練習書法。「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首耳熟能詳的《勸學詩》正是出自他之手。
  • 顏真卿最牛的一幅楷書,磅礴大氣,卻被外行人說成是「醜書」!
    我們今天談顏真卿最牛的一幅楷書,磅礴大氣,卻被外行人說成是「醜書」!這是顏真卿酒後寫的楷書,渾厚大氣,看不懂的人,書法基本沒入門!顏真卿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亞聖」,其風頭與名望僅次於「書聖」王羲之,他的《祭侄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與《爭座位帖》和《祭伯父文稿》已經不止一次被一些網友評價為「醜書」了,可見大眾對於書法的「審美」和「審醜」能力還需提高。
  • 顏真卿的「繁體字」
    顏真卿的「繁體字」多數人臨寫顏體,不太注意顏體字帖裡文字結構變化。如果您臨寫過《多寶塔碑》與《顏勤禮碑》,不知道是否發現過倆碑帖有同字不同結構的問題?因為教育部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裡列出了《多寶塔碑》與《顏勤禮碑》為中小學階段的臨摹範本,所以本文以此倆碑帖為對象,針對同字不同結構的所謂「簡化字」、「繁體字」進行歸納和分析,希望對此教學有所幫助,或當此拋磚引玉。這裡所指的「簡化字」和「繁體字」是一個比喻,那麼所指何為?
  • 「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浩然正氣顏真卿
    由於顏真卿胸襟坦蕩,性格直率,為人正派,為官清廉。常常遭到奸臣的算計,也曾多次被貶官。有一次,顏真卿因為參奏當時的宰相元載阻塞言路,遭到貶官。由吉州司馬改為撫州刺史。在撫州任職的五年中,他關心民眾疾苦,注重農業生產,熱心公益事業。針對撫河河道阻塞,直流橫溢,常常淹沒農田的狀況,帶領民眾治水築壩,用石頭砌築了一條長壩,從而解除了水患,並在旱季引水灌田。
  • 書法高考(書法史)——《劉中使帖》
    《劉中使帖》 為唐代顏真卿聞知河北藩鎮叛亂之將吳希光已降、盧子期被擒獲的捷報時,所寫的尺牘,行草書,8行,行41字。筆力雄健,線條遒逸連綿,有"鉤如屈金,點如墜石"(宋朱長文《續書斷》)之評。可與《祭侄文稿》相媲美。
  • 從《試墨帖》看董其昌的狂草有多狂!
    董其昌《試墨帖》為大草作品,在整個長卷中最為精採,點畫間放縱處無一不合規矩,墨氣淋漓酣暢,狂而不怪,草而不亂,結體取懷素《自敘帖》法,但又能獨出心裁,真正達到了天真淡遠的境界。董香光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行書以「二王」為宗,又得力於顏真卿、米芾、楊凝式諸家,趙孟俯的書風也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他的創作。草書植根於顏真卿《爭座位》和《祭侄稿》,並有懷素的圓勁和米芾的跌宕。
  • 九大行草名帖,臨寫實戰
    >臨寫要求:一、此帖與王書應為相近的風格,以習王書法寫此帖,最為妥帖。臨寫要求:一、《癤腫帖》內擫、字瘦勁,歐陽詢行書似從此來。《伯遠帖》圓暢自適,孫過庭《書譜》用筆與之有相近處。《汝比帖》用筆細處皆勁,粗筆掃鋒多有側勢,字形也為細筆者清奇。
  • 唐-顏真卿行書《送劉太衝敘》作品欣賞
    按唐朝科舉制度,取得進士出身只是具備了做官的資格,還要通過吏部「銓選」,經「身、言、書、判」,「德行、才用、勞效」之「四才三實」考察考試,三次唱名,才能真正成為官員。當年劉太衝沒有通過銓選,於是投入史館待詔蕭穎士幕下。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這時任平原太守的顏真卿寫信邀請劉太衝相助。劉太衝到了平原,顏真卿任命他為從事。天寶十五年 「馬嵬之變」後,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肅宗。
  • 最全顏真卿《祭侄文稿》釋文釋義及歷代集評(整理)
    顏季明為顏杲卿第三子,曾擔任乃父和顏真卿之間的聯絡工作,後被安祿兇殺害。已見前面說明。乾元元年,他被朝廷追贈贊善大夫。譯文:現在以清薄的酒類和家常的食物來祭掃贊善大夫顏季明侄兒的亡靈。詞曰:原文: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每慰人心。注釋:「惟」:語助詞,用在句首。「挺」:特出、出眾。
  • 哪種毛筆更好用 顏真卿和柳公權的用筆之爭
    學書法的人都知道,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擅長行書、楷書,其行書氣勢遒勁,楷書筋力豐厚。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以骨力勁健見長。他們二人的書法並稱「顏柳」,並有「顏筋柳骨」之譽。《祭侄文稿》是顏真卿的行書代表作品,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二行書」。這是顏真卿為其侄顏季明所寫的祭文草稿。《祭侄文稿》打破了晉唐以來茂密瘦長、秀逸嫵媚的風格,形成了一種寬綽疏朗的體勢。筆法圓轉,筆鋒內含,線條遒勁而舒和;其墨法蒼潤自然,渴筆枯墨,燥而無潤。這篇作品多次出現渴筆、枯筆,在重頓收筆處多有破鋒開叉的現象。
  • 顏真卿大展引爆日本,呼叫臺北:何時能來大陸展?
    整個展覽匯聚了177件中國和日本的書畫珍品,除了顏真卿早、中、晚期的書法代表作,宋四家「蘇黃米蔡」全都聚齊,八十年來以為早已毀於戰火的北宋《五馬圖》第一次驚現,還有為真偽辯論了大半個世紀的「天下第一草書」《自敘帖》。
  • 顏真卿為何可以與王羲之相提並論?看過這些你就明白了
    顏真卿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高峰,與王羲之的書法成就一道,並行不悖。顏真卿在書法的各個領域所體現出的創新性貢獻,造就了書法史上的顏真卿。歷代對顏真卿書法的接受,各具特色,異彩繽紛。在這個過程中,因其多方面的原因,清代對於顏真卿書法的接受,有著鮮明特色。
  • 顏真卿《祭侄文稿》書法鑑賞(高清圖)
    正如陳深《停雲閣帖題記》中說:「此帖縱筆豪放,一瀉千裡,時出遒勁,雜以流麗,或如篆籀,或若鐫刻,其妙解處,殆出天造,豈非當公注思為文而於字畫無意於工,而反極其工邪!」 從作品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無意求工,而規矩之外,別有勝趣」的藝術效果。總而言之,《祭侄文稿》是顏真卿不泥古,不乖今,大膽創新,終成大家的典範之作。
  • 讀碑帖 | 懷素 《自敘帖》
    ⑧而模楷精法詳,特為真正:句中的「精」和「法」字之間在作品上有一勾點,臺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傅申持此觀點:「『精』與『法』之間有個小鉤,表示兩個字顛倒了,顏真卿文章、董其昌臨本後的小楷釋文都是『楷法精詳』,文彭釋文也將小鉤註明。」同時「模」為衍字(即多出來的字),故應當為「而楷法精詳」。⑨稽山賀老粗知名,吳郡張顛曾不面:老,一作「者」字。面,見面、會見。
  • 顏真卿《勤禮碑》單字臨帖米字格在線字帖
    《勤禮碑》是唐顏真卿71歲時為曾祖父顏勤禮書寫的神道碑。此碑筆力沉著內涵,結體寬博,雍容端正,筆勢相向而多內蘊,給人以莊重渾厚之感。它既不像《多寶塔》那樣方正謹嚴,秀麗俊雅,也不像《麻姑仙壇記》那樣古拙中透露出幾分霸氣(夏長先語),是顏氏晚年楷書代表作之一,是學顏體的優良範本之一。下面是篇首部分單字演示,想收藏整本單字字帖的書友可點擊文尾  「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