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浩然正氣顏真卿

2020-12-22 丹青中國

【丹青中國】

中國書法趣聞之浩然正氣顏真卿

顏真卿

提起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這是在歷代書法界最響亮的名字,他的「天下第二行書」《祭侄稿》,曾為楷書四大家之一。也許正是因為他的書法藝術家喻戶曉的原因,而掩蓋了他浩然正氣的為官之政績。

顏真卿曾歷任太子太師、監察御史、吏部尚書、刺史等職務。太師,在古代是一個榮譽官職,就跟現在軍銜式的,屬於正一品,相當於現在的人大、政協之類的,政治局常委,正國級待遇。 監察御史,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吏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長。自明代取消宰相之後,吏部尚書就是百官之首。 刺史,相當於現在的省長。 從顏真卿的這些經歷來看,他在政治上也是一個了不起的大人物啊。

顏真卿雕塑

顏真卿是山東臨沂人,二十五歲時中進士,登甲科,順利踏上仕途。曾四次被任命為御史,一生歷任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由於顏真卿胸襟坦蕩,性格直率,為人正派,為官清廉。常常遭到奸臣的算計,也曾多次被貶官。有一次,顏真卿因為參奏當時的宰相元載阻塞言路,遭到貶官。由吉州司馬改為撫州刺史。在撫州任職的五年中,他關心民眾疾苦,注重農業生產,熱心公益事業。針對撫河河道阻塞,直流橫溢,常常淹沒農田的狀況,帶領民眾治水築壩,用石頭砌築了一條長壩,從而解除了水患,並在旱季引水灌田。受到老百姓的稱讚,百姓為了紀念他,在石壩旁建起祠廟,以方便致祭。

還有一次,在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檢察院檢察長的位置上遭貶後,家裡困難到連下鍋的米都沒有。這從他給後世留下的「乞米帖」中反映出來。「乞米帖」寫在公元765年,正值關中大旱,江南水災,農業欠收。以致顏真卿「舉家食粥,來以數學,今又罄(音清)竭」的地步,於是,不得不向同事李太保求告「惠及少米,實濟艱勤」。談到困窘的原因,他也直言不諱,因為自己「拙於生事」,也就是除了俸祿,他不會創收,沒有別的生財之道,更不會去貪汙受賄。這個「乞米帖」不僅是書法藝術中的無價之寶,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座精神豐碑。話說在「安史之亂」平息之後,顏真卿入京,官至吏部尚書(組織部長)、太子太師(正國級別),並封為魯郡開國公,世稱顏魯公。

圖片

顏真卿在朝中依然剛正不阿,軍國之事,知無不言,耿直剛毅,決不與小人為伍。他為了反對尚書郭英乂(音義)獻媚討好宦官破壞朝廷規則,曾上書指責郭英乂的錯誤,義正言辭,令人佩服,這就是有名的《爭座位帖》。他在朝中,簡直成了幾個奸臣的眼中釘、肉中刺,千方百計的想拔掉他。大奸臣盧杞明明知道大將李希烈已經決心反叛朝廷,竟唆使皇帝派遣顏真卿到李希烈行營進行安撫,勸其歸順。實際上是想借刀殺人,排除異己。當時顏真卿已近八十的高齡,行動很不方便,完全可以推辭,顏真卿也知道奸臣有意害他,有朋友勸他不要去。但他還是以江山社稷為重,抱著忠君愛國,鞠躬盡瘁的決心,置個人生死於度外,毅然乘車直驅叛軍的駐地蔡州。

顏真卿書法

叛將李希烈聽說顏真卿來了,心裡十分緊張。他知道這老頭是個文武全才。朝野內外,全國上下無人不知,十分受人崇敬。是個很難對付的角色。思來想去,最好是將他拉攏到自己這邊,利用他的崇高威望,可以籠絡大唐將官,跟他一起謀反。但是,又想到顏真卿身為朝廷的欽差大臣,李希烈又怕他不服勸說,就想趁他剛到之際,打打他的威風,嚇唬他一下,使他不敢為朝廷說話。於是,李希烈在帥府院內布置了一千多名衛兵,手持兵刃,殺氣騰騰,大小部將也一個個昂首怒目,分列廳堂。然後傳令兵一聲大叫:「著顏真卿進見!」顏真卿看到李希烈這個陣勢,冷笑一聲,毫不在乎。他一手持拐杖,一手託聖旨,邁著穩健的步伐,從容的走進帥府大廳,挺胸昂首,威嚴的瞪著李希烈,高聲宣道:「大唐淮寧節度使李希烈下位接旨!」李希烈為這老頭的膽氣吃了一驚,接著使出第二套辦法,他頭一擺,十幾個將官「唰」地抽出寶劍,指向顏真卿的胸前。

圖片

顏真卿毫不退縮,對著叛將「哼」了一聲,迎著鋒利的寶劍向前大跨一步,更加威嚴的叫到:「李希烈,下位接旨!」李希烈嚇不到這老頭,反被顏真卿那堂堂正氣嚇得倒抽一口冷氣,虛張的聲勢一下垮了下來。他只好搖搖頭,下位給顏真卿作了個揖,說到:「魯公,你那聖旨算個鳥,我佩服你的人格,請受我一拜!」隨後,李希烈將顏真卿安排在龍興寺內,表面很客氣,實際是軟禁了起來。叛鎮的頭目都派使者來跟李希烈聯絡,勸李希烈早日即位稱帝。李希烈大擺宴席招待他們,也請顏真卿參加。使者見到顏真卿來了,都向李希烈祝賀到:「早就聽說顏太師德高望重,現在元帥將要即位稱帝,正好太師來到這裡,不是有了現成的宰相了嗎?」顏真卿高聲斥責叛鎮使者:「什麼宰相不宰相,我年紀快八十了,要殺要剮都不怕,難道會受你們的誘惑,怕你們的威脅嗎?」李希烈對顏真卿毫無辦法,只好把他關起來,派兵嚴加監管。士兵們在院子裡挖了一個一丈見方的土坑,揚言要把顏真卿活埋在坑裡。第二天,李希烈來看他,顏真卿對李希烈說:「我的死活已經定了,何必玩弄這些花招。你把我一刀砍了,豈不痛快!」

一年後,李希烈自稱楚帝,又派部將逼顏真卿投降。士兵們在關禁顏真卿的院子裡,堆起柴火,澆足了油,威脅顏真卿說:「再不投降,就把你丟到火裡燒死!」顏真卿二話沒說,就縱身往火裡跳去,叛將們把他攔住,向李希烈匯報。公元785年8月23日,李希烈想盡一切辦法,始終沒能使顏真卿屈服,就派人將顏真卿縊(音譯,吊死)殺,終年77歲。

顏真卿雕塑

聞聽顏真卿遇害,三軍將士紛紛痛哭失聲。半年後,叛將李希烈被自己手下人所殺,叛亂平定。顏真卿的靈柩才得以護送回京,厚葬於顏氏祖塋(音英,祖墳)。德宗皇帝痛詔廢朝八日,舉國悼念。皇帝唐德宗親自頒布詔文,追念顏真卿的一生「才優匡國,忠至滅身,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縱觀顏真卿的一生,不能不令人掩卷嘆息。他出身進士,本是文臣,又任武將,書法傳世,犧牲壯烈。他為他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他身上,閃耀著傳統士者的美德,為後世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

丹青中國

相關焦點

  • 「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獨樹一幟鄭板橋
    【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獨樹一幟鄭板橋其章法則是縱有行而橫無列,且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形成一種疏密錯落、揖讓相諧的「亂石鋪街」之狀。這就是鄭板橋獨樹一幟的字體,叫「六分半書」,世人稱「板橋體」。「八分」是隸書中的藝術書體。八分書的特徵就是取左右分布之勢,突出挑畫和捺畫,其結體屬於斜畫緊實類。漢隸八分體,是漢代隸書的統稱。因為東漢碑刻上的隸書,筆勢生動,風格多樣。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二行書」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二行書」安史之亂平定後,顏杲卿父子得到表彰。顏真卿派他的大侄子顏泉明去河北尋訪杲卿父子遺骨及流散家人,僅尋得顏季明頭骨帶回。顏真卿緬懷堂兄一門忠烈,懷著「撫念催切,震悼心顏」的悲憤心情,和著血淚寫下了這篇祭文。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趣聞之喬裝改扮為《蘭亭》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趣聞之喬裝改扮為《蘭亭》《蘭亭序》是王羲之的經典之作,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正因為它是天下第一,所以天下無數人想得到它。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黎民百姓,都想一睹《蘭亭序》的真容。
  • 文天祥《正氣歌》書法作品欣賞
    《正氣歌》是南宋末代右丞相文天祥所作的詩,創作於元大都的監獄中。
  • 顏真卿《祭侄文稿》書法鑑賞(高清圖)
    通觀全篇,行文如泣如訴,如控如檄,運筆暢達痛快,使轉精巧自然,氣勢雄壯,波瀾起伏,時而沉鬱痛楚,聲淚俱下;時而低回掩抑,痛徹心肝,堪稱動人心魄的浩然正氣之作。姜夔在《續書譜》中說:「觀古人之書,每想見其揮運之時。」面對此稿,誰都會為那蒼勁的線條,雄渾的氣勢和天真爛漫的形式所吸引,讓人觀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永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的用筆法則。它是將楷書的「永」字分成八個不同的筆畫,每一筆畫都有一個名稱及其寫法。但不管是誰所創,這永字八法的貢獻是巨大的,為我們後人學習書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永字八法的主要內容,就是永字的八個筆畫,代表中國書法中筆畫的大體,分別是「側、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劃。側為點,勒為橫,弩為豎,趯為鉤,策為提,掠為撇,啄為短撇,磔為捺。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創作中的「四個原則」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創作中的「四個原則」丹青中國我們在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時,一般而言,都是先從整體著眼,一眼看去,整篇作品給人的印象如何,是美?還是不美?然後再看,墨色是不是舒服啊?用筆是不是流暢啊?
  • 你知道善養浩然正氣的文天祥嗎
    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片尾曲唱道,人間有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自古以來,這種浩然正氣從來就不曾消失過。孟子曰:「吾善養我浩然之氣」,他還對「大丈夫」一詞做了詳盡的闡述。孟子認為「大丈夫」要具備三個條件: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
  • 這幅《唐顏真卿朱巨川告身》是假的……
    董其昌見大夥興致正濃,便取出好友陳繼儒最心愛之物:唐代顏真卿《朱巨川告身》,供大家品評欣賞。董其昌還頗為自豪地說:這是經我掌眼之物,眉公(陳繼儒)生平最得意的收藏,「實異寶也」!哪知,話音未落,就被沈德符狠狠地打了一回臉!
  • 黨員幹部要善養浩然正氣
    正氣,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為人之道、處事之基,是黨員幹部的「脊梁」。「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南宋詩人文天祥在獄中寫下著名的《正氣歌》,歌頌了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
  • 電視劇《顏真卿》被禁播真相…
    他,是中國的一位大書法家,是書法家裡最有成就、最壯烈的,官至太師,77歲,為國捐軀, 只是因為他飾演的這個人是,古人尊崇和頌揚的凌然正氣真的就蕩然無存了嗎?  顏真卿是京兆萬年人(今陝西西安)出生於詩書世家五世祖顏之推曾寫下著名的《顏氏家訓》不幸的是3歲那年,顏真卿就沒了爸
  • 翰墨丹青揚正氣,方寸圖影展輝煌
    翰墨丹青揚正氣,方寸圖影展輝煌。活動現場記者看到入選的150幅作品題材多樣,風格多元,各爭其豔,意蘊深遠。作為一個有責任心、注重文化屬性的企業,我們願意為各位文化愛好者搭建展示的舞臺,為周口市民搭建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讓沈丘中原紅木文化產業園發揮真正的示範效應,讓紅木文化和書法文化共同營造出相得益彰的文化效應。
  • 顏真卿50歲的書法,達到了「神仙之境」,卻被外行當成「醜書」
    顏真卿《祭侄文稿》行草書長卷這種看法顯然是偏激的,理由是真正高明的書法作品,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看懂,尤其是一些藝術價值較高的作品,沒有一定的書法修養和藝術審美經驗,是很難看懂的!這種藝術修養,今天的人是不具備的,而學習書法是古代讀書人的必修課,這也是在書法領域,今人與古人的一個重大差別,這種差別就導致了對於書法審美的種種問題!在中國書法史上,有人曾經評出了「十大行書」,這「十大行書」基本可以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最高水平了,而對於普通人來講,這「十大行書」是很難真正能看懂!
  • 王建明 | 中國書法「秀」
    與建明兄不熟,早聞他妍媚書風,他的書法有謝安的秀逸之貌,也有二王的精嚴和淡雅。秀氣是作品的內在氣韻,蔡邕在《九勢》裡,把書法宇宙、自然、人文、文化融於一體,貫通一氣,蔡邕說,書法是「玄妙之技也,若非通人志士,學無及之」。
  • ​ 王建明 | 中國書法「秀」
    (王建明作品) 王建明 | 中國書法「秀」文/解智偉與建明兄不熟,早聞他妍媚書風,他的書法有謝安的秀逸之貌,也有二王的精嚴和淡雅。不僅得其秀勁之骨,而且得到前輩的溫秀之風。最後形成自己矯然秀撥、肉豐骨勁的書法風貌。
  • 「奸臣」嚴嵩,書法充滿浩然正氣,「字如其人」不可靠
    本文無意對嚴嵩的一生作出如何的評價,這裡旨在說明的是嚴嵩研究中另一個方面的問題,即嚴嵩的書法藝術,以及在「奸臣史學」流布的情況下,嚴嵩的書法作品遭受以人廢字的「禮遇」之事。為什麼「字如其人」的說法屢屢落空?
  • 2021辛丑牛年,貼顏真卿的集字書法春聯,更大氣!
    導讀俗話說:書如其人,這點在顏真卿身上也表現得淋漓盡致。顏真卿的書法剛正大氣,正如他的為人一樣,剛正不阿,忠君愛國。生活於宋朝時期的嚴羽是這樣評價顏真卿的書法的,言道:「盛唐諸公之詩,如顏魯公書,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這句話對顏真卿書法的評價可以說是相當準確了。
  • 文天祥《正氣歌》的偉大之處 三人行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他那首名垂千古的《正氣歌》對浩然之氣有很精彩的發揮,不但說出了孔孟的心法,更把佛家道家的精神也表現出來了。宋朝自有理學創宗以來,修養最成功的結晶人物可以說就是文天祥了。他是中國理學家的光榮,他的學問修養是宋明理學的精神所在。歷史解釋《孟子》的浩然之氣,對「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解釋得最好的,我認為就是文天祥《正氣歌》的頭一段,最為扼要精簡。《正氣歌》後面幾段當然也好,不過我們暫時不討論。
  • 顏真卿不只靠書法流芳百世,還曾孤身入叛軍軍營,直面生死
    而他所表演的角色便是顏真卿。對於顏真卿來說,大家可能對他的書法造詣是十分敬佩熟悉的,但是卻不知道他曾經官任太師,渾身正氣忠肝義膽富有滿身的才華,他品德高潔,是當時令人敬重的開國元老。他一生為國獻計獻策,忠心不二,然而卻在77歲高齡的時候被小人陷害,為國獻身。
  • 青島畫院張穎:書以載道是中國書法的重要原則
    中國文字催生了書法的誕生,書法與文字相表裡,文字源於古人的生活狀態和思維方式,書法反映書寫者的文化精神。劉熙載說:「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中國書法能將文字書寫上升為獨立的藝術門類,書以載道的文化傳統至關重要。在張穎三十多年的書法學習歷程中,她逐漸感悟到書以載道是中國書法的重要原則,遂梳理個人學書的歷程,與讀者分享學習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