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的用筆法則。它是將楷書的「永」字分成八個不同的筆畫,每一筆畫都有一個名稱及其寫法。學會這些方法,勤學苦練一個永字,觸類旁通能寫好其它所有的漢字,可以說是練書法的基本功或竅門。
這永字八法是怎麼形成的呢?先從一個故事說起。 相傳,王羲之曾到天台山,被那裡的風景深深吸引,便在山頂住了下來,終日盡情欣賞日出奇觀和雲濤霧海,並且從中獲得書法靈感,他每天不知疲倦的練字,不停的洗筆洗硯,最後竟然把山上的一個清澈見底的水池都染黑了。又一天夜裡,王羲之還在練字,白紙寫了一張又一張,鋪的滿地都是,但還是不滿意,後來實在疲倦不堪,趴在桌上睡著了。這時,忽然刮來一陣清風,一朵白雲飄然而至,雲朵上有一位鶴髮銀髯的老人,笑呵呵的看著他說:「我看你每天都在研究書法,十分用功,現在我教你領悟一個筆訣,日後自有作用,你把手伸過來。」王羲之聽到這裡將信將疑的伸手過去,老人在他手心上寫了一個字,然後點點頭說:「以後你的書法技藝會越來越高的。」說完就消失在空中了。這時王羲之急忙喊到:「先生家居何處?」只聽空中隱隱約約的傳來一聲:「天台白雲……」看著老人走了之後,王羲之一看手心,原來是個永字,思考了一整夜,終於明白了,橫豎鉤點撇捺,方塊字的筆畫和架子結構,都體現在這個「永」字上了。白雲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筆訣呀!此後,王羲之用了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後來,王羲之把這個永字八法傳給了孫子智永,智永又把這八法傳給了虞世南,再後來,經過一代一代的書法家傳了下來。
當然了,這只是個傳說,在書法史上,對「永字八法」到底是誰所創,一直存在爭議,有說是王羲之所創,有說是智永所創,還有的說是唐代張旭所創,等等,還有別的版本,但一直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但不管是誰所創,這永字八法的貢獻是巨大的,為我們後人學習書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永字八法的主要內容,就是永字的八個筆畫,代表中國書法中筆畫的大體,分別是「側、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劃。側為點,勒為橫,弩為豎,趯為鉤,策為提,掠為撇,啄為短撇,磔為捺。
這八法給大家介紹一下。
點為側。側是傾斜不正之意,點應取傾斜之勢,如巨石側立,險峻而雄踞。如果這個點,成了平臥或正立,那就會顯得呆痴,失去了那種氣勢。永字的點是以露鋒作收,是為了與下邊的橫畫相照應的。就象鳥一樣翻然側下。
橫為勒。橫劃取勢上斜,就象騎手緊勒馬韁,有俞收俞緊之意。要讓它在不平的線條中呈現出平衡的感覺。運筆要澀,有提按,要生動,逐步頓挫,含蓄有力。
豎為弩。如挽弓,要用力。豎畫取內直外曲之勢,如弓弩直立,雖然形狀是彎曲的但內含無窮之力。所以豎畫不宜過直,須配合字體之全局,於曲中見直,才有挺進之勢。過直如枯木立地,雖挺直而無力。
鉤為趯。在寫的時候,駐鋒提筆,突然趯起,力量集中於鋒尖,如人踢腳,身子微微一蹲,再用力一腳踢出。其要點在於蹲鋒,得勢即趁勢而出。這個「鉤」一般是其它筆畫的附著物,要寫的「健」、「銳」。健,就是整個鉤要飽滿健壯;銳,是指出鋒要尖。
提為策。這個策與第一個側不一樣,這個策本意是馬鞭。策法就像以鞭策馬,用力在鞭把,得力在鞭稍。逆鋒起筆,折筆向下,頓,然後提筆向右上角趯鋒。用力在發筆,得力在收鋒。
撇為掠。如蓖(古代的梳子)之掠發,狀似燕掠簷下。寫掠畫應該像用手輕輕拂物一樣,雖然行筆漸漸加速,出鋒輕捷爽利,取其瀟灑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則就會漂浮無力。 短撇為啄。寫短撇應如鳥之啄食。行筆快速,筆鋒峻利。落筆左出,銳而斜下,以輕捷健勁為勝。
捺為磔。這裡有兩層意思。其一指磔畫在字體中的作用而言,磔字的本意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犧牲,含解體張裂之意。楷書中的捺畫承書的波磔而來,而隸書的波磔正是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體向外開放。所以隸書又叫分書,楷書中的捺也起到了這個作用。楷書捺筆,力雖內聚而形卻外張,使字體開展舒暢、開放。其二是說這一筆要寫的剛勁有氣勢。磔本意是肢解,肢解比須要用刀劈,磔畫即取刀劈之意。寫的時候要逆鋒輕落,右出後緩行漸重,至末處微帶仰勢收鋒,要沉著有力,一波三折,勢態自然。
「永字八法」,是古人書法智慧的結晶,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文化遺產,是我們今天的書法愛好者學書的法寶。用它作為學習教材,可以培養紮實的書法基本功底。以「永字八法」為基礎,依照筆畫進階順序:點-橫-豎-撇-捺-勾-挑-折,循序漸進,詳細分析用筆、行筆、力道、勁道及用墨等心法。讓初學者能充分了解到毛筆的特質,靈活駕馭毛筆,在短時間內熟識永字八法的基本運筆方法,再配合相關基本字體結構的分析,了解字形組合間架要領,觸類旁通,逐漸進入書學的無窮妙境。
當代的詩人、教育家、書法大家沈尹默先生,曾對「永字八法」做過這樣一個評價。他說:「書法上有講究,所謂永字八法,這個包含了8個筆法的永字,代表了練習書法的起點和功底究竟有多深。我們引申為:第一,做人要象永字的點,昂首,充滿自信和朝氣;第二,做人要像永字的豎,挺胸,充滿力量與美;第三,做人要像永字的撇,飄逸瀟灑,看輕一切成績和榮譽;第四,做人要像永字的捺,腳踏實地,做好每一天的功課。」老先生把「永字八法」都引申到了人生之中,可見這「永字八法」的魅力無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