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永字八法?為什麼學書法都要從永字開始學起呢?

2021-01-11 映雪書法

我們在學習書法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寫好了永字就能寫好所有筆畫的說法。

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

因為單單一個永字就包括了點、橫、豎、鉤、挑、撇、短撇、捺這八種筆畫。

這在漢字上是十分少見的,並且這些筆畫的書寫和運用也被稱之為筆法。

筆法是書法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因此書寫永字這些筆畫的技巧就被稱之為「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同樣也是書法傳統中一直在重點強調的入門技巧,從古至今被無數人追捧和鑽研學習。

那麼到底什麼是「永字八法」呢?

永字

永字八法

永字的筆畫雖不多,但卻涵蓋萬千。

在現代來講,永字雖然是五畫,但其中卻包括了八個法則。

這八個法則分別是:

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橫為勒,如勒馬之用韁;豎為弩,用力也;鉤為趯,跳貌與躍同;提為策,如策馬之用鞭;撇為掠,如用篦之掠發;短撇為啄,如鳥之啄物;捺為磔,筆鋒開張也。

永字八法

為什麼要學永字八法?

正因為永字基本包括了大部分的筆畫,所以在書法入門的時候大多都會從永字入手。

並且永字中的筆法非常之多,還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這是在書法學習中的因素。

而學習「永字八法」的另一個因素,就是關於書法歷史上的一個著名人物——王羲之。

王羲之作為書聖,他的歷史地位無人能及,而他代表作《蘭亭集序》正是以永字為開頭的。

王羲之是書法界標杆一樣的人物,而書法學習一直都秉承著師古的傳統,所以自然無數後輩都去學習王羲之的名作。

永字恰巧是第一個字,就這樣被廣為流傳下去了。

所以,無論是從永字的筆法上,還從是永字的歷史地位上來說,學好永字對我們的書法學習都是十分有幫助的。

王羲之《蘭亭集序》

永字八法並非起源於王羲之

許多人都以為「永字八法」法是從永和九年開始的。

但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同時也是對王羲之的一種盲目崇拜。

唐朝的張懷冠在《用筆法》一書中曾說:

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後漢崔子玉曆,鍾、王以下傳授所用八法概以萬字。

這裡的隸字就是晉唐時期的楷書,那個時代的隸書則被稱之為八分書。

可見,「永字八法」最開始是起源於後漢的崔子玉,之後才傳到東晉的王羲之,這期間足足著一百多年。

可以說,「永字八法」起源於蘭亭序是一個巧合。

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巧合,也讓「永字八法」能夠流傳於今。

永字八法詳解

「永字八法」是學習筆法基礎的一個重要的敲門磚,但是卻不能以偏蓋全的認為學好了「永字八法」就等於掌握了所有的筆法技巧。

「永字八法」只是闡述了諸多筆法中相對常見和突出的八種筆法。

書法作為一門藝術,是靈動多變的,所以我們在學習永字八法時,同樣要秉承著這樣的思想。

筆法的運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在處理具體的筆畫時做出相應變動的。

「永字八法」真正要傳授給我們的是點畫與結字之間的關係和筆法上學習的技巧,而不是對於什麼字都照搬八法的死腦筋。

相關焦點

  • 永字八法的創始人是誰?田蘊章:啟功說錯了!這3個人都不是
    永字八法,對於學書法的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誰是永字八法的創始人?啟功的觀點是,永字八法是古人對王羲之的盲目崇拜。依據是,永字並沒有包括所有的書法筆畫。古人崇尚永字,只是因為它是蘭亭序中的第一個字。如果第一個字不是永字,比如癸字,可能就不是永字八法了,可能變成癸字九法了。所以,啟動認為古人為了崇拜王羲之,拿永字說事。
  • 永字八法竟然來自漢隸,學好永字八法就能寫好毛筆字嗎?
    初學書法的朋友一定會經常聽到老師說「永字八法」,說這是這個「永」字代表了八種筆法,那麼永字八法到底怎麼來的呢?最早提出永字八法的,傳說是唐代的張旭。而且也不是他發明的,而是他的老師的老師傳了好多輩傳給他的「師法」。
  • 永字八法詳解及常見八病勢,掌握了「永字八法」才可以說懂書法
    永字八法,傳為隋代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和尚所創,也有人傳為東晉王羲之或唐代張旭所創。不過公認是智永所創。簡單的講就是毛筆書法中」側、勒、弩、趯、策、掠、啄、磔「的筆劃。是中國書法歷代書法名家書法理論精華的歸納總結,也是書法初學者必須要掌握的技法之一。
  • 練好「永字八法」,就能將字寫好嗎?
    《法書苑》中說:「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照這個說法,王羲之練「永字八法」一共花了十五年時間。這是真的嗎?一 「拘於一字,何異守株」其實這只是一個傳說而已。如果只是用十五年時間苦練一個「永」字,王羲之肯定成不了書聖。
  • 「永字八法」為何被作為學習書法筆畫的基礎法則
    中國的書法包括筆法、字法和章法,在這三部分之中,以筆法為基礎。所謂筆法,就是筆劃之法。而「永自練書法」中的「永」字恰好有八畫,而且畫畫不同,集中了漢字楷書中幾乎所有的點畫形式。「永」字八畫,即「側(點)、勒(橫)、努(直)、趯(鉤)、策(向上斜書)、掠(撇)、啄(短撇)、磔(捺)」,由於「永」字包括了書法中八種最基本的筆畫,所以初學書法的人都會把「永」字作為學習書法筆畫的基礎法則。那麼,永字練書法產生於何時?是誰發明的?對此,書法界存有五種說法:1.作者系蔡邕見於元李溥光所撰《雪庵八法》:「歷代以下,書者工於筆法之妙。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
    永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的用筆法則。它是將楷書的「永」字分成八個不同的筆畫,每一筆畫都有一個名稱及其寫法。王羲之 這永字八法是怎麼形成的呢?先從一個故事說起。只聽空中隱隱約約的傳來一聲:「天台白雲……」看著老人走了之後,王羲之一看手心,原來是個永字,思考了一整夜,終於明白了,橫豎鉤點撇捺,方塊字的筆畫和架子結構,都體現在這個「永」字上了。白雲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筆訣呀!此後,王羲之用了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
  • 孫曉雲:懷疑「永字八法」和執筆方法
    傳播:國學 | 文化 | 藝術 | 哲理 | 養生 | 視覺 | 美文談到用筆方法,我們接觸最早、最熟的,是「永字八法」。凡稍習書法者皆知之。「永字八法」起源於隸字,為後漢崔子玉所創。傳說王羲之工書多載,十五年專攻「永字八法」,能通一切字。
  • 《說文解字》第197課:「永字八法」中的「趯」,為啥不叫「鉤」
    本文標題中的問題,可以在第二個字「趯」字部分小資料項內找到答案。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97課,講《說文解字》「走」部漢字中的三個漢字,分別是趮,趯、(走+厥,GBK字庫中無此字,很多設備無法顯示)。今天的三個漢字基本都可算作生僻字,但趯字因為在書法學習中常見,所以我們今天課程的重點是「趯」字。詳情如下:1、趮。讀zào。
  • 鼎鼎大名的「永字八法」,能否完整概括楷書八種基本筆畫的寫法?
    古人練習書法,非常重視「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它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楷書筆勢的方法。因為它是書寫楷書的基本法則,後人又有將八法引為書法的代稱。「永字八法」涉及到八個點畫的寫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忌順鋒平過);豎為「努」(須直中見曲,太直則木僵無力);鉤為「趯」(tì,駐鋒提筆,力聚筆尖);提(仰橫,挑)為「策」(起筆同直畫,得力在畫末);長撇為「掠」(起筆同直畫,出鋒稍肥,力要送到);短撇為「啄」(落筆左出,快而峻利);捺為「磔」(zhé,逆鋒輕落
  • 永字八法裡,蹲鋒?臥筆?那些斷章取義、望文生義的解釋都是坑
    所以才說「書法」要有變通,不可專執,不可千篇一律。「雖心法古,而制在當時,遲速之態,資於合宜」。譯:雖然核心是師法古人,但形質還是存在時代的差異,快慢的勢態,運用要合適、恰當。制,是形質,像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都是因時而出。
  • 怎樣理解書法中的「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書法最基本筆法總法,是楷書的基礎,指的是點、橫、豎、撇、捺、挑、鉤、折八種筆畫,學習楷書,要求要先掌握寫好這八種筆畫要領。永字八法唐張懷瓘《玉堂禁經》雲:一一八法起於隸字之始,自崔、張、鍾、王傳授所用,該於萬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隋僧智永,發其旨趣,授於虞監世南,自茲傳授遂廣彰焉。
  • 「永字八法」懸崖「勒」馬
    橫在八法中被稱為「勒」,懸崖勒馬的勒。這樣的形容也就是說橫寫時不是平拖直拉,而是要逆勢筆進。現狀的一句流行語「砥礪前行」就是古來形容寫橫的技法,砥礪者磨石也。精為砥,粗為礪,刀具在上面磨的感覺就是寫橫筆,走向筆力與紙面抵力形成的摩擦力。所謂藝術源於生活,刀啟魚鱗就是這樣橫筆的感覺。
  • 乾隆給兒子取名的時候,都帶有「永」字,十五阿哥真的就沒有嗎?
    誰說清仁宗嘉慶帝的名字裡沒有永字?自清聖祖康熙帝的兒子開始使用字輩開始,康熙帝一脈每一代都有一個共同的字輩——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無一例外!清王朝沒有使用這一套字輩的宗室都是在康熙年間便已經淪為小宗旁支的宗室後裔。
  • 乾隆的兒子名字都帶「永」字,十五阿哥的名字卻不同
    乾隆的兒子名字都帶「永」字,十五阿哥的名字卻不同文/十三前些時間大火的《延熹攻略》和《如懿傳》我想大家都有關注吧,兩不部電視劇講述的都是同一個時期的事情,所以自然的有很多人將兩部劇進行了比較,就小編而言我更喜歡《延熹攻略》的。
  • 乾隆為兒子取名,名字中都有「永」字,為何只有嘉慶帝與眾不同?
    乾隆為兒子取名,名字中都有「永」字,為何只有嘉慶帝與眾不同? 在很多影視劇當中,都是圍繞著乾隆時期的故事,進行了改編和創作。為什麼會集中到乾隆時期呢?首先就是因為了乾隆時期距離現在比較近,而且乾隆帝也是個比較受女人歡迎的皇上。那麼,在乾隆的兒子們當中都有「永」字,為何十五阿哥名字不一樣?
  • 王字旁加個玉lol永獵雙子的名字怎麼讀?
    【每日科技網】   王字旁加個玉是什麼字?怎麼讀?最新英雄永獵雙子就要上線,但是起的名字真是要為難小學生了,就別說小學生,「千珏」的「珏」的確是一個用的很少的生僻字。
  • 女面試官:「水」添一畫,是什麼字?都猜不出,答「永」也不對
    小惜已經工作一年了,但是她自己對現在的這份工作不是很滿意,所以就想要去找一份新的工作,最近找了一個新公司,打電話給他要他去面試,小惜特別高興,想著自己要準備一些什麼東西,還在網上找了一下面試需要注意的事項,因為也有一段時間沒有面過試了,這次他還是有點小緊張的。
  • 乾隆皇帝所有兒子名字都有「永」字,為何唯獨十五阿哥的不一樣?
    乾隆皇帝所有兒子名字都有「永」字,為何唯獨十五阿哥的不一樣?說起乾隆,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電視劇上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暑期檔熱播的《延禧攻略》就是以乾隆時期的宮中生活為題材,雖然這是一部宮鬥劇,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乾隆是很有才能的。
  • 乾隆眾多兒子,取名都帶有「永」字,為何只有令妃的小十五不一樣?
    乾隆眾多兒子,取名都帶有「永」字,為何只有令妃的小十五不一樣? 《延禧攻略》給我們一個幽默、調皮、搞笑的風格。還有就是給我們演繹了一個非常可愛的乾小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乾隆的兒子都是「永」字輩的,但是唯獨只有令妃的兒子不一樣!大家都知道在歷史上,乾隆對玉器非常痴迷。
  • 在水彩的世界初遇永山
    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將細節刻畫得更加流暢穩定,更加逼真細緻。也就是說,那時候我追求的是具象。印象中的「永山流」三個字,只是出自一些畫友的口中。當時聽他們大談其為「日本淡彩」後,便沒有特別去留意。至今,每次想到這件事就會覺得有些懊悔,先入為主是學繪畫者的大忌。第一次親眼看到「永山流」是在豆瓣網。坦白說,第一次見到的時候,並沒有讓我的感官產生激烈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