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所有兒子名字都有「永」字,為何唯獨十五阿哥的不一樣?
說起乾隆,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電視劇上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暑期檔熱播的《延禧攻略》就是以乾隆時期的宮中生活為題材,雖然這是一部宮鬥劇,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乾隆是很有才能的。而且他還收藏有各種各樣的寶物,喜歡在寶物上面蓋各種各樣的章,玉就深受他的喜愛。
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25歲登基,在位60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在位期間,對玉甚是痴迷,有「玉痴」的雅號。現在故宮博物館的大部分玉器,多數為他所藏。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乾隆也是很喜歡作詩,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詩人,而且乾隆的詩中有800餘首是和玉有關的。乾隆對玉的痴迷,還表現在乾隆為自己兒子取的名字也都是玉字偏旁。
乾隆作為高高在上的皇帝,自然少不了三宮六院的,他一生共有17個兒子,而他所有兒子的名字都取以玉名,全部都是斜玉旁,注意那並不是王字旁。如果你的名字裡有帶斜玉旁的,那麼那個字可能就跟玉有關。比如我們常見的班級的班,就是指原本在一起又分不開的玉。
但是乾隆的第15個兒子,十五阿哥就不一樣,顒琰本名永琰,作為皇位的繼承者,其他的兄弟都要避諱聖名。這在清朝中是常見的現象,比如說康熙皇帝名為玄燁,為了避諱,就把皇宮的玄武門改為神武門。而雍正皇帝名為胤禛,當了皇帝以後,把其他兄弟名中的「胤」字改為了「允」字,這些都是為了避諱聖名。到嘉慶帝永琰時,乾隆皇帝考慮到君主名諱,「永」字是為常用字,避諱不大方便,於是就將永遠的永字改為不常見的「顒」字。永琰繼位以後就改名為顒琰。
從這些就可以看出,乾隆皇帝是很有才華的,而且他的語言能力超群,精通滿語,漢語和蒙古語,藏語和維吾爾族語也達到了能之的程度,這在古代帝王中是絕無僅有的。乾隆愛玉更是史上之首,古代國家的權力象徵是玉璽,以玉為材質的印信,玉早在古代就已經是國家權力地位的象徵。也只有像乾隆這樣的尊貴身份才會擁有「玉痴」的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