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獨樹一幟鄭板橋

2020-12-21 丹青中國

【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獨樹一幟鄭板橋

鄭板橋

提起鄭板橋,大家會自然的想到清代的「揚州八怪」,他是「揚州八怪」之一,也會聯想到「難得糊塗」四個字。這似乎是在民間流傳最為廣泛的四個字。看鄭板橋的字,其點畫或粗或細、或濃或淡、或長或短。其結體或疏或密、或正或斜,都一任自然,並略做誇張的表現出來。其章法則是縱有行而橫無列,且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形成一種疏密錯落、揖讓相諧的「亂石鋪街」之狀。這就是鄭板橋獨樹一幟的字體,叫「六分半書」,世人稱「板橋體」。「八分」是隸書中的藝術書體。八分書的特徵就是取左右分布之勢,突出挑畫和捺畫,其結體屬於斜畫緊實類。漢隸八分體,是漢代隸書的統稱。因為東漢碑刻上的隸書,筆勢生動,風格多樣。而唐代隸書,字多刻板,稱為「唐隸」,一般的學寫隸書者都很重視東漢碑刻,以別於「唐隸」。 「六分半」是鄭板橋獨創的書法字體,他以隸書的筆法形體摻入行楷,創出這種介於楷書和隸書之間,而隸書的成分多於楷書成分的字體。由於隸書又稱「八分」,因此,鄭板橋戲稱自己所創的這種非隸非楷的書體為「六分半書」。其實他的這種創造,是來源於「頓悟」,這種頓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得來的,那必須有紮實的書法功底做基礎,是一種日積月累到達一定的程度,形成的「質」的飛躍。

鄭板橋書法

鄭板橋早年書法工穩,初學晉帖,後又廣臨歷代大家法帖,他字學漢魏崔瑗、蔡邕、鍾繇,古碑斷碣(音結),刻意搜求,楷書得益於《瘞(音益)鶴銘》,行書得力於蘇東坡、黃庭堅,草書學懷素。正是在這碑帖兼學的基礎上,才有了他瞬間的「頓悟」。鄭板橋出生在江蘇興化縣一個窮苦的讀書人家庭,名為鄭夑。在他的家鄉興化城外有護城河,人們在河上以木板架設一座橋,稱為「板橋」。居住在古板橋的鄭氏一族被當時的人們稱為「板橋鄭」,後來,鄭夑自號為「鄭板橋」。在他三歲的時候,他的母親被病魔奪去了生命。小小的板橋失去了母愛,又得不到良好的照料和護理,在眾人的眼裡,他是一個目光呆滯、反映遲鈍的傻孩子。

鄭板橋作品

在鄭板橋懂事之後,他的父親開始教他讀書、寫字,還教他畫畫玩兒。父親特意教給了他一句話,叫做「笨鳥先飛早入林」。他見板橋似懂非懂,有一天傍晚,便把板橋帶到村頭的樹林邊,指著一群一群投林歸巢的飛鳥說到:「孩子,你看見了吧,有的鳥飛得快,有的鳥飛得慢。那些飛得慢的鳥早早入巢了,明白了嗎?」鄭板橋說到:「我明白了,我是笨鳥,就應該學習笨鳥的樣子,早早飛,先入巢。」鄭板橋將父親傳授的這一句話,牢牢的記在心裡。他知道自己笨,就想出一個「以勤補拙」的好辦法。以勤奮的精神來彌補自己先天的不足,別人讀書讀一遍,他就讀十遍,別人畫畫畫十遍,他就畫五十遍,別人臨摹字帖寫五十遍,他就摹寫上百遍。

他流的汗水,他付出的辛勤勞動,總是比別人多。真是「蒼天不負有心人」,鄭板橋在夥伴之中成了名列前茅的佼佼者,就連那些認定板橋「天生愚痴」的人也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了。鄭板橋在十四五的時候,因為家裡貧窮,他又不願意拖累父親,便在揚州街上擺了一個字畫攤,靠出賣字畫來維持生計,同時繼續鑽研書法和繪畫技藝。後來,鄭板橋的書畫技藝日臻成熟,也成了當地的一個書畫名家。曾先後三次進京為官,擔任過山東範縣和山東濰縣的縣令。

隨著書畫技藝的不斷長進,漸漸地,鄭板橋又有所不滿足了。他覺得自己的書法和繪畫不能總是停留在現有的臨摹水平上,應該朝著更高的藝術境界攀登。他總結到:從古到今凡是有作為的書法家和畫家,沒有一個是因為臨摹而出名的,都有自己的創新和發展。那麼,這條創新的路在哪裡呢?由於長年累月的學習,鄭板橋患上了一種頗為奇怪的職業病,無論是坐著還是站著,只要是閒暇無事,他總是不停的用手指在空中划來划去。在別人眼裡,他就像中了魔一樣,瘋瘋癲癲。

鄭板橋故園

有一天夜裡,鄭板橋睡夢中還在練字,他的手指在被窩裡比比劃劃,一下子劃到了妻子的後背上,妻子被驚醒了,睡意朦朧之中她大聲喊到:「你有你的體,我有我的體,別在我身上劃呀,去劃你自己的體。」說完,又翻身睡去。鄭板橋驚醒過來,妻子剛才說的話聽得清清楚楚,他反覆琢磨著,覺得其味無窮。這哪裡是夢話,分明是在評論書法呀!練字就要有自己的「體」,這種自己的「體」,就是書法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一個人的獨特的書法風格。從此以後,鄭板橋不再只學晉代書帖了。他遠學篆籀,近學諸子百家,凡是在書法上有所創新的字體,他都要進行一番耐心細緻的研究。尤其是對宋代大書法家黃庭堅的草書,江蘇鎮江焦山的摩崖石刻《瘞(音意)鶴銘》的研究,使他受益匪淺。

鄭板橋故居

有一次,鄭板橋從家鄉的一天小溪旁走過。淙淙的流水象一首永遠也唱不完的情歌,聽起來既熟悉又親切。當鄭板橋的目光接觸到了岸邊沙灘,那一塊一塊被溪水衝刷得又光又圓的石頭時,不由的眼睛亮了,原來,這些曾經看慣了一千次、一萬次的石頭,引起了他豐富的聯想。在他眼裡,那些沒有生命的石頭變成了有情之物。它們各自佔據著一定的位置,顯得錯落有致,互相呼應。在潔白的細沙陪襯之下,簡直成了一幅有意境幽深的藝術佳品。回家之後,鄭板橋就研墨鋪紙,在潔白的宣紙上盡情揮毫,亂點亂抹,縱意揮灑。不一會兒,就把一張紙寫得滿滿的,他停筆觀賞,十分愉悅,自己不斷的連聲叫絕。

鄭板橋的新書體就這樣出現了,它引起了揚州的轟動,在當時的書壇,產生了很大的反響。這就是咱們前邊提到的「六分半書」,人們形象的稱為「亂石鋪街」,有的人說得好聽一點兒,叫「亂玉鋪街」。 有一本書叫《板橋自敘》,他在書中說自己「每讀一書,必千百遍」;「平生不治經學,愛讀史書及詩文詞集,傳奇說薄之類」。這似乎透露出鄭板橋雜學旁收而且偏離正統的特性,這一點在他的書法上體現的很明顯。

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一書中說:「板橋書,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極瘦硬之至,亦間以畫法行之。」阮元在《廣陵詩事》一書中說:「鄭夑少為楷法極工。自謂世人好奇,因以正書雜篆隸,又間以畫法,故波磔之中,往往有石文蘭葉。」縱觀鄭板橋的書法,有兩大特點:一是錯綜、融合各種字體,另一個是書法融合畫意。大家都知道,鄭板橋是以畫竹著稱,他把畫竹的畫法融入書法之中,而在他的竹子中也能看到書法的筆法。看他寫的「人」字可見一斑,一撇一捺,就像竹枝竹葉。

丹青中國

相關焦點

  • 「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浩然正氣顏真卿
    【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浩然正氣顏真卿也許正是因為他的書法藝術家喻戶曉的原因,而掩蓋了他浩然正氣的為官之政績。顏真卿曾歷任太子太師、監察御史、吏部尚書、刺史等職務。太師,在古代是一個榮譽官職,就跟現在軍銜式的,屬於正一品,相當於現在的人大、政協之類的,政治局常委,正國級待遇。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趣聞之喬裝改扮為《蘭亭》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趣聞之喬裝改扮為《蘭亭》《蘭亭序》是王羲之的經典之作,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正因為它是天下第一,所以天下無數人想得到它。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黎民百姓,都想一睹《蘭亭序》的真容。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永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的用筆法則。它是將楷書的「永」字分成八個不同的筆畫,每一筆畫都有一個名稱及其寫法。但不管是誰所創,這永字八法的貢獻是巨大的,為我們後人學習書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永字八法的主要內容,就是永字的八個筆畫,代表中國書法中筆畫的大體,分別是「側、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劃。側為點,勒為橫,弩為豎,趯為鉤,策為提,掠為撇,啄為短撇,磔為捺。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創作中的「四個原則」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創作中的「四個原則」丹青中國我們在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時,一般而言,都是先從整體著眼,一眼看去,整篇作品給人的印象如何,是美?還是不美?然後再看,墨色是不是舒服啊?用筆是不是流暢啊?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二行書」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二行書」安史之亂公元755年到758年,唐朝經歷了命垂一線、生死攸關的危機時刻,史稱「安史之亂」。嗚呼哀哉,尚饗(音想)」幾個字時,已經達到了無意於書而氣貫天成的極高境界,感情的波瀾起伏,隨著筆鋒自然流露出來,這是因為臨文之時,激昂悲壯的感情一發難收,長期積累的高超書法藝術,在不經意之中揮灑而出。所以文稿雄姿英發,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感染力,沒有一絲一毫的矯揉造作。雖然多處塗抹而始終沒能破壞文稿強大的藝術感染力。給我們後人留下了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書法藝術精品。
  • 千秋縱橫,翰墨流芳——中國近代書法之美
    在這其中,中國書法以其獨特的特點,成為世界最美的藝術之一。梁啓超認為:中國寫字有特別的工具,就成為特別的藝術。中國書法的美是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現個性的美。他說:「美術一種要素是發揮個性,而發揮個性,最真確的莫如寫字。如果說能夠表現個性就是最高的美術,那麼各種美術,以寫字為最高。」 中國書法的美是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以及表現個性的美。
  • 「藝術中國雙年展」——中青年畫家李維維
    中國文聯、中國書協「書法家送萬福進萬家」榮獲「先進個人」稱號。西藏自治區書法家協會理事。林芝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林芝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守護神聖國土 建設幸福家園---紀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西藏書法晉京展」。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青藏培訓班成員。
  • 「藝術中國 雙年展」——林文宏書畫作品鑑賞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桂林市雁山區書協主席,桂林鄉土畫院院長。書法作品入展2015年第三屆「黃庭堅獎」全國書法大賽(廣西書協主辦)2017年3月入展全國第四屆草書作品展(中國書協主辦)2017年4月入展全國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中國書協主辦)連續入選2015、2016、2017、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藝術作品展(廣西自治區政府主辦)2018年獲第六屆廣西藝術作品展書法(篆刻)作品展優秀獎(
  • 非遺(中國書法)傳承師——周世君
    他表示要把中國國學藝術文化傳承弘揚到世界各地,他的金文,漢儀篆書和甲骨文作品受到 黨,政,軍,各部委,社會各界人士國外友人的喜愛和收藏,為振興中華民族做出應有的貢獻! 2011 年 5 月 29 日「中華名人錄」於北京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成功舉辦首屆「卓越華人」頒授典禮,周世君先生榮獲 2011「卓越華人獎」,這個獎項肯定了周世君先生的個人成就及對社會所做出的貢獻,實至名歸!
  • 「藝術中國」———記著名畫家林佩潮
    2003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國畫大專班,獲優秀學員證。2015結業於廣東省書法院汕頭首屆書法高研班。2017年6月結業於中國書法家協會劉京聞工作室書法高研班;2017年11月結業於雲南藝術學院孫建東教授首屆國畫高研班。
  • 中國書法表現功夫美
    中國書法表現功夫美中國書法作為一門比較典型的表現藝術,主要憑藉外部形式直接傳達情感意蘊,因而對形式規律、藝術技巧的掌握程度往往決定著藝術傳達的成敗。所以書法家們對書法功夫極為重視,以至於「功夫」成為相對獨立的審美因素。
  • 「藝惠藏」書法大家周慧珺掄起巨筆寫字為何很多人評價是「醜書」
    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書法家協會主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1965年 由書刻會選送作品參加「中國現代書法展覽」。所以很多人說周慧珺的書法深得米芾書法的精髓。也有些人認為周慧珺這種行為是在刷字,而且刷出來的字也就是醜書!在我看來,周慧珺的這種類似於書法表演的刷大字似乎有些不妥,但是也不能說她的書法是醜書,因為周慧珺的書法畢竟有著深厚的傳統功底,不是醜書那種伎倆可以相比的。對於周慧珺現在的書法,我覺得她可能是想在書法中加入一些新的東西,使之更加豐富!
  • 「丹青百家人物吳宇華」從素昧平生到華語入境——畫家吳宇華作品...
    我覺得作為一個當代畫家,可以發思古之幽情,但更要畫出時代賦予他的感受,要有現代性和當代性的體現,即:吸收傳統繪畫的精華,表現一個現代人的思想情感,我稱之為:「文人畫的現代化」。——畫家吳宇華中國畫很有味道,深植於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土壤中,卿荏與共,淡隱光華。觀吳宇華的作品,就像品一杯茶,細細感觸那似有若無的醇香,自口鼻直入肺腑的清潤之氣,回味綿長。
  • 趣聞 京都「東映太秦映畫村」變身銀魂村等
    本月18日之後前往京都市右京區「東映太秦映畫村」的遊客們發現,景區裡的部分建築被裝扮成了「銀魂」風格,「萬事屋銀ちゃん」、「スナックお登勢」的招牌已經掛了出來
  • 中國書法的線條美
    隨著書畫藝術的產生和不斷發展,線條的表現力也越來越豐富,而且始終是作為中國書畫的藝術媒介和藝術形式,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東方藝術。線條的歷史由來已久,它是隨著漢字的發展而不斷進化的。線條經歷代書法家的豐富與創造,成為書法的基礎、書法的靈魂。它如身著薄紗的美女,風情萬種,不可端倪;又如道法高深的仙人,神秘詭異,縱橫八極,獨來獨往。
  • 中國書法的結體美
    伯遠帖中國書法的結體美中國書法漢字是世界文字林中的一朵奇葩,與其他文字比較而言,具有很強的空間塑造能力和抽象美的基因,世界上的任何一種文字都是難以與漢字的藝術氣質相抗衡的漢字書法中的點畫形態之豐富和中國繪畫中某些技法十分相似,比如山水畫的皴法,有大斧劈皴、小斧劈皴、荷葉皴、解索皴、披麻皴、米點皴、雲頭皴、牛毛皴等。還有種種點葉法,如介字點、胡椒點、小混點、梅花點、鼠足點、菊花點、垂藤點、松葉點、柏葉點、梧桐點等等。和書法點線不同的是,繪畫中的皴法和點法是用象形的線條來表現石、樹的質感。
  • 「藝惠藏」朱非書法作品賞析:蘭亭序
    現任中國收藏家協會書畫收藏委員會副會長,紹興市墨趣會名譽會長,紹興書畫社顧問,浙江省紹興市課外書法教師(中國教育學會)。朱非先生生於書香門第,受家庭薰陶,幼時即隨祖、父研習書法,楷書學歐、趙等名家諸體。作品端莊舒朗,涵蘊豐富,功底深厚,技藝超群。行書以二王為宗。其小字清秀飄逸,大字剛勁有力。先生可謂是一個人書俱老,楷、行、草皆善的實力派老年書法家。
  • 皇帝「不務正業」,不愛江山和美人,痴迷丹青書法終亡國
    他不貪圖權力,不愛江山,不愛美人,卻十分痴迷於書畫之道。而這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徽宗皇帝趙佶。那麼徽宗皇帝在書畫上的造詣,當真是名副其實的嗎?他又做了什麼導致北宋王朝的滅亡呢?接下來,就由小編帶著大家一起,走進這段北宋末年的歷史吧。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楷書篇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楷書篇章法是書法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欣賞書法作品 時不可忽略的一個指標。它不僅涉及字與字之間的連綴和搭配、行列之間的分布以及幅式、款識的安排等內在因素, 還關係到視覺心裡、審美習俗和書法作品的周圍環境、氛圍等外在影響。章法,簡言之,指謀篇布局的法則,或者書法作品的整體形式設計與布置。
  • 「藝術中國 雙年展」——龍良卿書法作品鑑賞
    從小愛好書法,工作之餘,數十年臨習不輟。年少時以顏、柳為師,年長後習臨趙孟、董其昌及王羲之,用筆結體,既師出有名,又兼具風格。多次參加廣東省國企系統書法比賽、展覽並獲獎,其作品被幾十家企業及個人收藏。跌宕健筆 鐵畫銀鉤書法家龍良卿的藝術特色先賢作佳書,碑帖存法度,書法之精華可謂皆在於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