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摘 要】立足於焚燒爐渣資源化利用現狀,對幾種典型的資源化利用技術進行分析,包括金屬回收、製成免燒磚與路基填充料,最後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對爐渣處理系統進行設計和應用,如垃圾焚燒系統、液壓傳動系統、煙氣淨化系統、爐渣飛灰處理系統等等,力求爐渣得到無害處理,資源化利用率得到顯著提高。
【關鍵詞】生活垃圾焚燒;爐渣;資源利用
引 言
在城市化不斷深入之下,生活垃圾數量不斷增加,為了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垃圾焚燒與利用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我國相關文件明確規定, 焚燒爐渣以一般固體廢棄物處理,並對此類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標準加以明確,各項資源化利用技術日益成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1 焚燒爐渣資源化利用現狀
早在幾十年前,國外發達國家便開始對生活垃圾焚燒資源利用進行研究,主要從環境影響與資源利用方面著手,對焚燒廠中產生的飛灰與爐渣進行收集和處理,使其變成二次資源投入使用。爐渣是生活垃圾焚燒的產物, 佔垃圾總重量的20% ~30% ,飛灰約佔0.5%左右。據調查,2019年全國共有5932t生活垃圾進行焚燒,產生520~780萬t的爐渣,飛灰量約13萬t,在無形中增加了爐渣的處理難度,填埋場的用地資源日益緊張。為了節約填埋用地、降低處理成本,可通過爐渣再利用的方式來實現。
在發達國家中,主要通過衛生填埋與資源利用等方式對爐渣進行處理,歐盟國家的爐渣利用率位居第一,超過總體的50% 。我國相關規定指出,爐渣可直接投入衛生填埋場中處理,但由於飛灰中含有二噁英等有害物質,需要進行特殊處理後,使有害物質含量降低到允許範圍內,才可進行衛生填埋,否則將其當作危險廢棄物處理。從理化性質上來看,爐渣具有骨料特性,內部重金屬含量、溶解鹽較低,無放射性危害,在資源利用時對環境的幹擾較小,且爐渣中有機物含量相對較少,強度高,可將其製作成建築材料投入到土木工程中。現階段,爐渣資源主要被用來製作成集料與覆蓋材料,應用到道路工程與填埋場之中。
2 生活垃圾焚燒爐渣資源化利用技術
2.1 爐渣預處理與金屬回收
為了促進爐渣資源的優化利用,需對其進行預處理,利用篩分裝置將直徑低於100 mm 的顆粒選出進入後續環節,體積超過100mm 的金屬進行破碎,人工挑出未徹底燃燒的垃圾,集中送回焚燒爐中重新焚燒。整個工藝無需對外排水,真正做到汙水野零排放冶。據調查,爐渣中含有一定的廢舊金屬,如鐵、銅、鋁等等,一般可回收的金屬含量為5% ~8% ,具有一定的回收價值,可再次利用。通過對爐渣中金屬回收性的研究顯示,爐渣中鐵、銅、鋁的回收率分別為14.8%、52.7%與73.1% 。由此可見,爐渣內部有價金屬的可回收率相對較高,回收處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2 製作環保磚
在預處理後,爐渣的含水率約為2%,密度約為1250kg/m3,吸水率約為9% ,利用飽和酸鈉溶液經過5次浸泡與烘乾後,爐渣質量損失為4.31%左右,堅固性符合免燒磚的相關要求。目前,在美國與荷蘭等地已經將生活垃圾焚燒的爐渣製作成建築材料,應用到工程建設之中,使用較為頻繁的製作方式是將爐渣與骨料按特定比例混合後,與水泥、水攪拌後形成混凝土磚。美國針對此類免燒磚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實驗評估,在海底利用免燒磚建成兩座人工暗礁, 並對周圍環境變化進行連續6年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免燒磚中無有毒成分,滿足混凝土替代骨料的要求。Rothel等利用此類免燒磚建設船庫,並對建築內部的空氣品質進行為期2年半的監測,結果顯示,建築內部空氣中的顆粒態 PC-DD、TSP、揮發有機物等均未出現明顯改變,由此可見,爐渣中的汙染物被鎖定在水泥磚中。從總體上來看,在工程實踐與環保層面來看,利用爐渣製作環保磚十分可行。
2.3 製成路基填充料
在物化性質、工程特性方面,爐渣與輕質天然骨料較為相似。經過工藝處理後的爐渣可與瀝青、水泥等材料一同鋪設路面。針對此類混合料的金屬元素滲出情況進行檢測可知,鎘、鉛與鋅的釋放量相對較低,通過對環境、人類健康、生命周期等因素進行評價,發現管理技術與風險之間存在緊密聯繫,如若管理技術科學合理,可有效降低風險發生概率,避免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幹擾。在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中,已經成功地將爐渣應用到停車場、道路等地基填充之中,在我國也較為普遍,例如,上海苗圃路便是典型的成功案例。針對路表彎沉、路況、基層強度等指標進行監測,發現爐渣在基層材料中的應用十分可行,且長期應用後依然效果良好。
3 工程方案設計
本項目建設於玉溪市紅塔區,總佔地面積70 982.6m2 ,廠址為山地,但存在雨水衝刷形成的山坳,用地條件一般。廠內功能分區明確,包括生活區、生產區域輔助生產區,各項設施組成一個協調整體,具有安全、美觀、成本低等特點。
3.1 垃圾焚燒系統
在本項目中,焚燒爐屬於核心設備,對焚燒發電工藝路線與造價具有決定作用。在該系統中,爐排面由多個爐瓦連接而成,爐排片相互重疊,動靜結合,每排之間錯開,由驅動機構促進排片交替運動,使垃圾充分攪拌與翻滾,提高燃燒效率,垃圾受自重與爐排推力的作用,直接進入渣鬥之中。爐排分為乾燥、燃燒與燃盡三段,空氣從爐排下方經過中間縫隙進入爐膛,起到助燃作用。該系統的另一部分為出渣機,可將燃燒完畢的灰渣推出爐外,如圖1所示。在該設備運行中,可將殘留的汙水去除,使灰渣的含水量處於 15% ~25% 之間,機內水溫始終低於60℃。
3.2 液壓傳動系統
通過液壓油缸對出渣裝置、爐排等進行驅動,執行機構具有單獨的控制閥,可將電機、油缸、油壓泵等均匯集到同一個平臺中,以此減少管道數量,有效預防管道銜接處出現洩漏。將各個油缸的集油口匯集到相同之處,在各個埠設置壓力監測口,通過結構判斷調壓情況,為調壓工作提供便利。在同一個位置可對液壓油溫度計、壓力表、油量機等設備的壓力進行調整,將電氣控制部件的電線均收納到中央集束櫃中,為外接線提供更多便利。在液壓系統運行中,液壓站不但能夠就地控制,還支持 DCS系統控制。
3.3 煙氣淨化系統
鍋爐出口的煙氣溫度範圍為190℃~240℃,煙氣經過煙道進入反應塔上方的溶液噴射系統中。溶液中的主要成分為石灰漿,與煙氣中的酸性氣體發生反應,溶液中水分蒸發,使煙氣溫度下降,在反應塔的出口處溫度為155℃左右,經過煙道進入除塵器之中。在除塵器與反應塔煙道中設置了Ca(OH)2乾粉噴射系統,噴射粉末吸附在布袋上與煙氣充分混合,煙氣中的二噁英、重金屬、粉塵等汙染物被活性炭吸附後分離,經過灰鬥排出,由輸送設備將其送到灰倉中。從除塵器中傳出的煙氣為清潔型,經過80m高的煙囪排入大氣。
3.4 爐渣飛灰處理系統
飛灰由煙氣淨化而產生,該系統採用機械傳輸的方式,將焚燒線中收集的飛灰排放至刮板輸送機中,利用提升機運送到飛灰貯倉上方,經過輸送機分配到兩個貯倉中,由水泥罐車將水泥運送到水泥料倉,將飛灰與水泥按照特定比例計量後運送到混煉機中,並對物料充分攪拌,按照比例加入水、水泥、螯合劑等,加入量與飛灰重量相接近,加水量為飛灰重量的15%,加水泥量為飛灰重量的3% ,加螯合劑量為 25% ,具體的處理流程如圖2所示。
4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生活垃圾焚燒爐渣進行預處理後,使其成為多種資源得到綜合利用,在解決爐渣出路的同時還節省了物料。對於發電廠來說,應採用科學完善的爐渣處理系統,使爐渣得到有效處理和淨化,有效緩解環保問題,推動焚燒技術在國內外不斷推廣和應用,為環保工作做出更多貢獻。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