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垃圾處理從衛生填埋到「綠色焚燒」

2021-01-09 中國建設新聞網

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關係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近年來,江蘇省針對「土地資源緊張、人口密度高」的省情,積極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推動生活垃圾處理從衛生填埋向「綠色焚燒」轉型發展,有效改善了全省城鄉人居環境質量,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規劃引導 統籌布局

江蘇省牢固樹立規劃先行理念,遵循全省城鄉發展客觀規律,綜合考慮地方經濟發展和城鄉建設水平,先後編制《江蘇省「十二五」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江蘇省環境衛生事業「十三五」規劃》等專項規劃,明確優先發展焚燒處理技術。全省「十二五」期間制定了「蘇南蘇中地區以焚燒為主,蘇北地區從填埋向焚燒快速發展」的垃圾處理發展目標;「十三五」期間,提出「蘇南蘇中地區基本實現全量焚燒,蘇北地區以焚燒為主」的生活垃圾處理新發展要求。同時,鼓勵地方統籌布局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廠等各類固體廢物處理設施建設,實現設施協同處置、聯建共享,減少「鄰避」影響,降低運行成本。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全省共計新(擴)建45個生活垃圾焚燒項目,總處理能力達4.5萬噸/日,建設8座循環經濟產業園。目前全省共有7家循環產業園被納入國家資源化循環利用基地進行試點建設。各地依據省級規劃的相關要求,分別制定本地區垃圾處理規劃,同時按照分級評審的原則,省做好對設區市、設區市做好對縣(市)垃圾處理規劃編制的指導工作,確保市、縣(市)規劃適用、可操作。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54個市縣均編制完成《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專項規劃》。

強力推動垃圾焚燒設施建設

江蘇省將垃圾焚燒處理設施項目列入「263」垃圾分類和治理專項行動、基礎設施補短板等重點工作予以推進。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建立實施月報告、定期調度、督察通報制度,督促指導地方推進垃圾焚燒設施建設。各地各有關單位把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作為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切實加大組織協調力度,確保設施建設順利進行。2018年年底,全省共有85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其中生活垃圾焚燒設施45座、衛生填埋場39座、水泥窯協同處理廠1座,市、縣基本實現垃圾處理設施的全覆蓋。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約7.05萬噸/日,其中,焚燒處理能力5.26萬噸/日,填埋能力1.75萬噸/日,形成「蘇南和蘇中地區以焚燒為主、填埋為輔,蘇北地區由填埋向焚燒發展」的良好態勢。據初步統計,2018年全省生活垃圾產生量2565萬噸,無害化處理量2558萬噸,其中,垃圾焚燒處理量約1950萬噸,佔總處理量的76.2%。通過焚燒方式替代填埋處理,全省年節約土地近3000畝;焚燒發電近75億度,折合成標準煤250萬噸,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科技引領綠色焚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大力推進垃圾焚燒廠建設的過程中,江蘇省加大對垃圾焚燒成套裝備和汙染防治設施的研發力度,確保所建設施採用的工藝和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堅決杜絕低水平建設。光大環保技術裝備(常州)有限公司已經建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垃圾焚燒發電整體技術體系,其自主研發的多級液壓機械生活垃圾焚燒爐已獲得歐盟CE認證,燃燒效果好、噸垃圾發電量高。目前江蘇省鹽城、宜興、吳江等在建項目均使用該公司生產的焚燒爐排,其中宜興項目在國內首次使用了850噸的大型爐排。截至2018年年底,該公司已生產並供貨生活垃圾焚燒線251條、垃圾滲濾液處理設備成套108條、煙氣淨化線202條。

隨著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大規模建設,飛灰等末端處置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傳統飛灰採用固化/穩定化後填埋方式,佔用大量的土地資源,備受詬病。專注於等離子體熔融玻璃化處理技術處置焚燒飛灰研究的中國天楹積極尋求新的解決方案。針對重點項目展開深入技術評估,研究適合處理我國高氯高鈣含量的垃圾焚燒飛灰。目前,中國天楹已經建成等離子體綜合實驗室並投入使用。

強化監管 達標運行

在推進垃圾處理能力建設的同時,江蘇省加強監管制度建設,切實提高垃圾處理設施運行管理水平,確保主要煙氣中主要汙染物達標排放。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制定《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管理考核評價標準(試行)》,建立年度運行管理考核工作制度,將生活垃圾焚燒廠檢查工作列入省政府部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每年抽取不少於20%的垃圾焚燒廠,開展現場檢查工作,推動垃圾焚燒廠規範運行。積極開展智能化監管試點工作,實現對垃圾焚燒生產和汙染物排放全過程實時監控;積極落實「裝樹聯」相關要求,逐步實現汙染物排放數據信息公開。目前,全省建成運行的45座生活垃圾焚燒廠均在廠界門口設置顯示屏,實時公布煙氣排放在線監測數據,全面接受社會監督。

生活垃圾汙染防治,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未來,江蘇省將堅持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加快推進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強城鄉生活垃圾全過程系統治理,全面提升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進一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質量。城鄉統籌,推進城鄉和區域之間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聯建共享,建立完善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強能力建設,努力推進垃圾焚燒處理設施高質量建設,打造標杆工程,實現綠色焚燒,進一步提升垃圾處理能力,到2020年,除少數實行區域統籌處理的城市外,實現縣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全覆蓋。


相關焦點

  • 垃圾填埋、焚燒、堆肥和低溫碳化四種垃圾處理方法不同點有哪些?
    一、垃圾填埋:垃圾填埋又分為簡單填埋和衛生填埋兩種技術。簡單填埋一般是在市郊選擇一山坳或挖一巨大的坑,將收集的垃圾傾倒其中,當垃圾填滿後,在垃圾堆上面做一些覆土工作,把垃圾蓋住。簡單填埋投資少,操作簡單,但佔地面積大,垃圾滲濾液對地下水和土壤都產生嚴重的汙染,垃圾堆放所產生的臭氣嚴重影響空氣品質。
  • 汕尾城鄉生活垃圾 從簡易填埋到無害化處理
    「簡易填埋,粗暴堆放,不防滲,汙染環境。」這是對以前汕尾市處理城鄉生活垃圾方式的描述。根據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清單,汕尾市列入整改清單的鎮級垃圾填埋場共30個,其中海豐縣10個、陸豐市17個、陸河縣3個。
  • 饒平縣寶鬥石生活垃圾填埋場5日啟動垃圾焚燒
    饒平縣寶鬥石生活垃圾填埋場升級改造及綜合處理資源化利用工程PPP項目於2018年初動工,現已初步完工,進入調試試運階段,具備垃圾焚燒條件。1月5日下午,饒平縣寶鬥石綜合資源利用廠啟動垃圾焚燒儀式,饒平縣領導現場宣布儀式啟動,並與參加活動的相關單位的代表一同參觀項目運營流程。
  • 陳腐垃圾從垃圾填埋場中挖出再處理是為什麼?有哪些好處?
    將填埋場中的陳腐垃圾挖出來焚燒處理是種合理手段還是資源浪費?陳腐垃圾指的是垃圾通過填埋處理後歷經長期自然演變的物質。通過數年的微生物菌種溶解、發酵,一般水分含量比較大,有機化合物成分很低。若想將其挖出後焚燒處理,則需採取篩分,將區分的部分可燃物用以垃圾焚燒處理,其他部分根據詳細情況進行堆肥、填埋處理、滲濾液處理等。高安屯垃圾衛生填埋場所在地的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基地相關的負責人先前在接受新京報訪談時曾表示:「現在朝陽區的垃圾在這裡都燒不完,還得有一部分運至市區垃圾處理設備去處理。若想將存量垃圾挖出來焚燒處理,工作量比較大。
  • 江蘇:《江蘇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發展指導規劃(2019-2030...
    至2021年,蘇南、蘇中地區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全量焚燒,蘇北地區以焚燒為主、衛生填埋為輔並逐步減少原生垃圾填埋,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7.0萬噸/日,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比例達到80%以上。   至2030年,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10萬噸/日以上,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比例達到85%以上。
  • 生活垃圾處理之垃圾填埋處理行業經營模式及技術水平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1、行業特有的經營模式(1)可移動性傳統電廠、垃圾焚燒發電廠投資大、佔地多、採用的都是大型發電機組,需要將燃煤、垃圾運送到電廠進行發電。到2020年,實現所有城市和縣城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全覆蓋,基本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和第一批分類示範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推進農村垃圾就地分類、資源化利用和處理,建立農村有機廢棄物收集、轉化、利用網絡體系。
  • 從「填埋場」到「處置園區」 青島正揭開垃圾處理新篇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們常用這句話來形容滄海桑田、時過境遷,但要讓一座垃圾處置園區由內而外產生這種巨變卻用時不到30年。垃圾治理是生態文明建設一項重要舉措,為改變垃圾處置髒亂差情況,青島市痛下決心,自2008年開始,上海環境、上海康恆、深圳光大、中節能等大牌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相繼落地開花。
  • 高能樣本:從「垃圾圍城」到「綠色傾城」
    「以往每天我們都要將城區內的生活垃圾運到幾十公裡外的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不僅耗時,且未經壓縮的垃圾在運輸過程中時常出現垃圾拋灑、滲瀝液滴漏等現象,容易造成二次汙染……」內江清運隊工作人員如是說。  內江鄉鎮垃圾處理模式主要採用「垃圾池(庫)+垃圾收集運輸車+垃圾填埋場」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
  • 生活垃圾填埋場是怎樣做到滲濾液滴水不「漏」的?——二灘垃圾處理...
    二灘庫區垃圾處理中心生活垃圾填埋場內,挖掘機等大型設備忙著翻轉填埋蒸發池。  2007年5月,按照市政府要求,鹽邊縣政府將二灘庫區垃圾處理中心「現狀移交」東區政府,東區開展後續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  因環境保護等問題,2018年4月23日,根據安排,二灘庫區垃圾處理中心停止接收生活垃圾入廠。同日,東區啟動生活垃圾轉運工作,將部分生活垃圾轉運迤資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集中處理。
  • 深圳大力推進三大焚燒處理設施建設 日焚垃圾8000噸!
    不僅顛覆了人們對垃圾發電廠的固有印象,更堅定了深圳向「無廢城市」邁進的信心!據統計,近十年來,我市生活垃圾焚燒和填埋處理量年均增長率高達6.1%。目前,深圳市運營3座垃圾填埋場,分別是下坪、寶安老虎坑、龍崗紅花嶺,填埋處理能力11200噸/日;運營5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分別是:南山、鹽田、寶安老虎坑、龍崗平湖一廠及二廠,焚燒處理量7200噸/日。
  • 行業觀察丨中國垃圾處理現狀
    根據世行最新的研究數據表示,到2050年全球垃圾將達到34億噸。截至2019年底,我國城市垃圾2.42億噸,無害化率99.2%,其中衛生填埋1.09億噸,焚燒1.21億噸。目前,對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是垃圾處理的核心目標,主要的處理方式有:堆肥法、熱解法、填埋法和焚燒法。
  • 珠海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現在都這樣處理,還能「變廢為寶」……
    在珠海市環保生物質熱電工程二期項目建成前,全市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約佔55%,填埋處理約佔45%。我市生活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通過調度不同處理廠之間的垃圾處理量,逐步減少東部垃圾發電廠和西坑尾填埋場的生活垃圾進場量,加大進入中信環保生物質熱電廠的處理量。
  • 江蘇揚州:看垃圾分類多「時尚」各類垃圾「一網打盡」
    12月23日下午,來江蘇揚州參加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的省內各市城管部門負責人,觀摩了運和藍灣小區、花都匯生態公園、景區環衛綜合體等先進典型。現場,省內同行們對揚州垃圾分類工作給予好評,認為「揚州經驗」值得借鑑。
  • 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展現狀與趨勢
    作為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技術工藝,近十年來焚燒產業快速發展,設施數量和處理能力逐年增長, 特別是「十二五」期間,在結束焚燒填埋路線之爭、確立未來主流發展地位後,從國家到地方發布了多項利好政策予以刺激和扶持,《「十二五」 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國辦發〔2012〕23號)和《「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發改環資〔2016〕2851號)相繼發布, 垃圾焚燒行業發展增速驚人
  • 深度丨我國臺灣地區垃圾焚燒處理經驗研究
    北極星固廢網訊:隨著城鎮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總量急劇增長,「垃圾圍城」現象成為當下突出性環保難題。《「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到2020年底,具備條件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建成區)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佔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50%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60%以上。
  • 案例|垃圾圍城困境下的城市再生——紐約弗萊士河垃圾填埋場變身...
    這部中國自由攝影師王久良的紀錄短片,對東部沿海小鎮一家塑料回收處理的家庭工廠進行深描,圍繞廠長坤和他僅有的僱工彭兩戶人家展開,特別是家中的孩子。「孕婦在垃圾堆旁生下孩子;孩子把撿來的注射器吸滿水含在嘴裡」——來自世界各國的塑料垃圾對這片土地及人造成的巨大傷害令人動容。
  • 棗莊原生生活垃圾實現「零填埋」
    自12月20日起,全市垃圾填埋場全部停止原生生活垃圾填埋處理業務,僅保留應急處置功能,全市全面實現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前,我市「戶集中、村(居)收集、鎮(街)轉運、區(市)處理」的城鄉一體化垃圾收運處理體系覆蓋全市65個鎮(街)所有村(居),全市城鄉生活垃圾日產生量約2200噸,全面實現了垃圾日產日清、所有原生垃圾全部採取焚燒方式進行處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焚燒處理率均達到100%。
  • 生活垃圾焚燒爐渣資源化利用技術發展現狀研究
    生活垃圾焚燒爐渣資源化利用技術發展現狀研究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摘 要】立足於焚燒爐渣資源化利用現狀,對幾種典型的資源化利用技術進行分析,包括金屬回收、製成免燒磚與路基填充料,最後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對爐渣處理系統進行設計和應用,如垃圾焚燒系統、液壓傳動系統、煙氣淨化系統、爐渣飛灰處理系統等等,力求爐渣得到無害處理
  • 三十年天翻地覆:曾經臭烘烘的垃圾填埋場現在養起了梅花鹿
    在這裡,上海城投老港生態環保基地默默承擔著上海市區70%以上生活垃圾的處置工作,營運至今累計填埋處置生活廢棄物9000餘萬噸,相當於為每個市民處置生活垃圾3.8噸。  然而,過去人們提到老港,總和髒亂差聯繫到一塊兒。老港職工下班擠公交,因為衣服上帶有垃圾異味,四周總會自發形成一個直徑一米的真空圈。
  • 威海市關於中央環保督查反饋焚燒廠超負荷運行、滲濾液處理能力不...
    垃圾滲濾液處理能力不足,目前全省垃圾滲濾液暫存量約為255萬噸,環境安全隱患突出」中涉及我市滲濾液存量過大問題有7個,分別為威海市生活垃圾焚燒廠、威海市垃圾填埋場、文登生活垃圾處理場、榮成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乳山市垃圾處理廠、榮成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乳山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超負荷運行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有1個,為文登區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