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場是怎樣做到滲濾液滴水不「漏」的?——二灘垃圾處理...

2021-01-18 攀枝花市公眾信息網
生活垃圾填埋場是怎樣做到滲濾液滴水不「漏」的?——二灘垃圾處理中心垃圾山「變形記」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6-05     來源:Hello攀枝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5月26日,二灘庫區垃圾處理中心生活垃圾填埋場內,挖掘機等大型設備忙著翻轉填埋蒸發池。蒸發池周邊,生活垃圾堆積如山的景象不再,覆土、平整後的地面種上了綠油油的草坪。

  從2005年運行,在「吃」下大量生活垃圾後,2018年二灘庫區垃圾處理中心「功成身退」。

  如今,一場「變形記」正在上演

  它將變身

  以綠色、環保的「面孔」再現人們面前

  因需而建  因環保而關停

  根據發展、建設需要,2002年3月,佔地面積110畝,設計總庫存100.97萬立方米,主要用於處置生活垃圾等物的二灘庫區垃圾處理中心在鹽邊縣桐子林鎮下幹箐社開建。2005年4月,建成並試運行。

  2007年5月,按照市政府要求,鹽邊縣政府將二灘庫區垃圾處理中心「現狀移交」東區政府,東區開展後續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

  因環境保護等問題,2018年4月23日,根據安排,二灘庫區垃圾處理中心停止接收生活垃圾入廠。同日,東區啟動生活垃圾轉運工作,將部分生活垃圾轉運迤資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集中處理。

  那時起,二灘庫區垃圾處理中心開始了退出「歷史」舞臺的步伐。

  覆土植綠  垃圾山變身綠地

  停止接收生活垃圾等工作後,東區啟動了二灘垃圾處理中心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管理項目,對垃圾填埋場進行堆體整形、建設環庫截洪溝、設置導氣鋼管、封場覆蓋等工作。

  「等項目完工後,填埋場將全部種上綠化植物,此前的垃圾山將變身綠地。」圾處理中心現場負責人李開亮介紹。

  據了解,目前已完成施工合同總工程量約91%。其中原垃圾堆體表面翻挖、整形工作完成總量94%;場頂封場完成總量90%;栽植場頂封場內綠化完成總量90%;防飛散網完成86%;室外排水溝完成90%;蒸發塘滲濾液處理完成8000多立方米。

  循環用水  垃圾填埋場滴水不「漏」

  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後,重點是處置滲濾液(填埋場內部滲出的汙染液體),如果任其流淌,可能會造成周邊環境汙染。。

  小編注意到,地底抽出注入調節池的滲濾液顏色呈深褐色,散發出一股腐臭、難聞的味道。

  在現場,3套處理設備分上下兩個區域,不停運轉,處理滲濾液。

  設備調試運行人員周煥芹介紹,從滲濾液被取入調節池開始,需要經過10道處置工序,分離產生清水與濃水,並分別存儲到對應的蓄水池中,「分離產生的清水比例能達到70%左右,濃水佔比僅有30%左右。」

  「清水不排放,用於灌溉綠地,濃水滲濾後再次處置。」李開亮接過話說,目前三套滲濾液處理設備每天可以處理300噸,「填埋場有8萬多平復綠面積,前幾天晴朗高溫,日需灌溉用水達到2、3百噸,產生的清水剛好反哺澆灌用水,一滴水都不浪費。」

  李開亮講述,滲濾液的產生是一個動態過程,滲濾液的處置工作將一直持續,直至不再產生為止。

  7層防護  雨汙分流不混淆

  雨季即將來臨,如果雨水大量滲透入地,豈不是會大量產生滲濾液?

  「在封場工作中,邊坡位置全部鋪設有隔水膜等,下方建排洪溝,產生的雨水將通過排洪溝引流,不會滲透到地下。」李開亮介紹,在地表8萬多平方米的綠地上,覆土時也鋪設了隔水膜等7層防滲透、隔水、過濾措施,防止雨水滲透進入深層地下,與垃圾混合,形成滲濾液。

  目前,二灘垃圾處理中心生活垃圾填埋場正悄然「變身」,綠色加身,環保加持,這是綠色生態發展之道。

相關焦點

  • 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 2020年實現「零填埋」
    為改善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態環境,南昌水業集團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向南昌市發改委提交了《關於請予審批南昌市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終期封場工程立項的請示》。日前,南昌市發改委表示,同意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終期封場工程項目立項。    據了解,該項目位於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昌西大道西側麥園垃圾填埋場內,封場面積約為25.7萬平方米。
  • 垃圾分類之後的廚餘垃圾滲濾液處理難點與重點
    對填埋場滲濾液,垃圾焚燒發電廠滲濾液的水量和水質都將帶來非常大的影響,相對來說,這兩種滲濾液案例較多,較為成熟,將會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進和運行調整。而垃圾分類之後的廚餘垃圾的滲濾液成為目前更為關注的熱點。垃圾分來之後的廚餘垃圾(溼垃圾)就地處理迎來「春天」,目前呈現爆發的趨勢。
  • 珠海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現在都這樣處理,還能「變廢為寶」……
    在珠海市環保生物質熱電工程二期項目建成前,全市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約佔55%,填埋處理約佔45%。我市生活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通過調度不同處理廠之間的垃圾處理量,逐步減少東部垃圾發電廠和西坑尾填埋場的生活垃圾進場量,加大進入中信環保生物質熱電廠的處理量。
  • 陳腐垃圾從垃圾填埋場中挖出再處理是為什麼?有哪些好處?
    將填埋場中的陳腐垃圾挖出來焚燒處理是種合理手段還是資源浪費?陳腐垃圾指的是垃圾通過填埋處理後歷經長期自然演變的物質。通過數年的微生物菌種溶解、發酵,一般水分含量比較大,有機化合物成分很低。若想將其挖出後焚燒處理,則需採取篩分,將區分的部分可燃物用以垃圾焚燒處理,其他部分根據詳細情況進行堆肥、填埋處理、滲濾液處理等。高安屯垃圾衛生填埋場所在地的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基地相關的負責人先前在接受新京報訪談時曾表示:「現在朝陽區的垃圾在這裡都燒不完,還得有一部分運至市區垃圾處理設備去處理。若想將存量垃圾挖出來焚燒處理,工作量比較大。
  • 汕尾城鄉生活垃圾 從簡易填埋到無害化處理
    「簡易填埋,粗暴堆放,不防滲,汙染環境。」這是對以前汕尾市處理城鄉生活垃圾方式的描述。根據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清單,汕尾市列入整改清單的鎮級垃圾填埋場共30個,其中海豐縣10個、陸豐市17個、陸河縣3個。
  • 未來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過程處理工程
    北極星固廢網訊:編者按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城鎮化的高速推進,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填埋技術作為我國目前生活垃圾的傳統處理處置方法,存在諸多亟需解決的問題,為此如何解決生活垃圾資源化循環不平衡、汙染防治失控等關鍵問題,成為社會、經濟、環境保護和科技關注的焦點。
  • 垃圾填埋、焚燒、堆肥和低溫碳化四種垃圾處理方法不同點有哪些?
    一、垃圾填埋:垃圾填埋又分為簡單填埋和衛生填埋兩種技術。簡單填埋一般是在市郊選擇一山坳或挖一巨大的坑,將收集的垃圾傾倒其中,當垃圾填滿後,在垃圾堆上面做一些覆土工作,把垃圾蓋住。簡單填埋投資少,操作簡單,但佔地面積大,垃圾滲濾液對地下水和土壤都產生嚴重的汙染,垃圾堆放所產生的臭氣嚴重影響空氣品質。
  • 生活垃圾處理之垃圾填埋處理行業經營模式及技術水平
    由於不同地域的生活垃圾成份存在差別,垃圾填埋場的建造結構和溫溼環境各不相同,填埋氣產出規律也存在差異。垃圾填埋的方式、收集井的布置方式、布井時機、布井密度、抽氣方式等因素都會影響填埋氣的收集效率。填埋氣發電企業需要在長期精細化的生產管理基礎上,總結和創新填埋氣收集技術,不斷提高收集效率。
  • 江蘇: 垃圾處理從衛生填埋到「綠色焚燒」
    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關係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近年來,江蘇省針對「土地資源緊張、人口密度高」的省情,積極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推動生活垃圾處理從衛生填埋向「綠色焚燒」轉型發展,有效改善了全省城鄉人居環境質量,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 威海市生活垃圾應急填埋場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規定,現將威海市生活垃圾應急填埋場項目基本情況和環境影響評價情況公示如下:一、建設項目概況工程名稱:威海市生活垃圾應急填埋場項目建設內容:本工程為生活垃圾應急填埋場建設項目,主要用於暫存因疫情、特殊天氣、地震、焚燒廠檢修等不可抗力原因產生的無法焚燒處理的生活垃圾並分區填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產生的經穩定後的飛灰。
  • 威海市關於中央環保督查反饋焚燒廠超負荷運行、滲濾液處理能力不...
    一、反饋問題中央環保督查反饋中「全省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缺口超過1.5萬噸/日,80個生活垃圾填埋場中,超負荷運行的48個;37個生活垃圾焚燒廠中,超負荷運行的10個。垃圾滲濾液處理能力不足,目前全省垃圾滲濾液暫存量約為255萬噸,環境安全隱患突出」中涉及我市滲濾液存量過大問題有7個,分別為威海市生活垃圾焚燒廠、威海市垃圾填埋場、文登生活垃圾處理場、榮成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乳山市垃圾處理廠、榮成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乳山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超負荷運行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有1個,為文登區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場。
  • 李度寒專項檢查縣城生活垃圾填埋場
    據道真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8月4日,道真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度寒率市生態環境道真分局、縣綜合執法局負責人對縣城生活垃圾填埋場開展專項檢查,李度寒實地察看了縣城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覆土填埋操作,檢查了消防應急設施、滲漏液處理設備,調節池、垃圾填埋庫區、過磅系統,並詳細了解了垃圾收集、運輸、
  • 饒平縣寶鬥石生活垃圾填埋場5日啟動垃圾焚燒
    饒平縣寶鬥石生活垃圾填埋場升級改造及綜合處理資源化利用工程PPP項目於2018年初動工,現已初步完工,進入調試試運階段,具備垃圾焚燒條件。1月5日下午,饒平縣寶鬥石綜合資源利用廠啟動垃圾焚燒儀式,饒平縣領導現場宣布儀式啟動,並與參加活動的相關單位的代表一同參觀項目運營流程。
  • ...縣、慶雲縣生活垃圾處理廠(場)超負荷運行問題整改銷號工作的公示
    一、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指出:「全省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缺口超過1.5萬噸/日,80個生活垃圾填埋場中,超負荷運行的48個;37個生活垃圾焚燒廠中,超負荷運行的10個。垃圾滲濾液處理能力不足,目前全省垃圾滲濾液暫存量約255萬噸,環境安全隱患突出。」
  • 從「填埋場」到「處置園區」 青島正揭開垃圾處理新篇章
    青島新聞網11月28日訊(記者 李倍)冬日的清晨,陽光明媚,微風輕拂,青島市小澗西生活垃圾處置園區迎來了第96批參觀者,他們時隔15年再次到來,感慨萬千。2005年,這批參觀者曾經來過小澗西填埋場。當時,青島市生活垃圾主要依靠填埋處置。
  • 省環保督察「回頭看」丨湘潭雙馬垃圾場多措並舉規範垃圾治理
    湘潭在線11月6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吳珊)雙馬生活垃圾填埋場是湘潭市城區居民生活垃圾集中處置場所,近年來,為減少垃圾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市城管執法局多措並舉規範垃圾治理。11月5日,副市長向敏組織相關部門,針對省環保督察組關注的問題實地調研。
  • 棗莊原生生活垃圾實現「零填埋」
    自12月20日起,全市垃圾填埋場全部停止原生生活垃圾填埋處理業務,僅保留應急處置功能,全市全面實現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前,我市「戶集中、村(居)收集、鎮(街)轉運、區(市)處理」的城鄉一體化垃圾收運處理體系覆蓋全市65個鎮(街)所有村(居),全市城鄉生活垃圾日產生量約2200噸,全面實現了垃圾日產日清、所有原生垃圾全部採取焚燒方式進行處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焚燒處理率均達到100%。
  • 案例|垃圾圍城困境下的城市再生——紐約弗萊士河垃圾填埋場變身...
    該影片的出現,又一次將我們的目光聚焦於每個城市都不願面對但又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地方。我們的城市需要從這裡再次出發!資料顯示,填埋仍然是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模式。結合建設時間和設計年限,我國衛生填埋場在未來10年將進入一個大量關閉的狀態,因此填埋場的生態修復將成為眾多城市已經或即將面臨的重大問題。如何才能將這個誰都不待見的場所轉化為可以有效利用的資源,甚至成為「人見人愛」的沃土?
  • 三十年天翻地覆:曾經臭烘烘的垃圾填埋場現在養起了梅花鹿
    「起初我在填埋場一期實習,當年的填埋比較粗放,填埋場像個大工地,垃圾車都是敞開式的,一邊開一邊漏,哪裡有空隙就往哪裡傾倒垃圾。」作為一名女同志,周海燕天天被臭氣包圍,與蒼蠅為伍,但她咬牙堅持了下來,在老港一待就是近30年。  周海燕記得,以前身上穿著白大褂招蒼蠅叮,白大褂變成「黑大褂」。吃飯也要狼吞虎咽,因為蒼蠅和人搶飯吃。
  • 深圳大力推進三大焚燒處理設施建設 日焚垃圾8000噸!
    深圳每天產生生活垃圾約28500噸,回收利用率僅30%,剩餘的其它垃圾則需進入垃圾填埋場和垃圾焚燒廠處理。面對巨量垃圾帶來的極大壓力和挑戰,深圳突破土地資源等條件限制,攻堅克難,建設多座「垃圾焚燒+科普教育+休閒娛樂+工業旅遊」四位一體的現代化環保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