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高能環境垃圾車整裝待發。
圖為垃圾在壓縮中轉站進行壓縮。
綠色映底蘊,山水見初心。我國始終不渝,毫不動搖,牢牢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生態環境保護的底線不動搖。如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綠色引擎」,是每一個城市面臨的巨大挑戰。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在國家建設美麗中國的大背景下,高能環境(股票代碼:603588)瞄準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大市場需求,在環境修復、危廢處理處置、生活垃圾處理等核心業務上重點發揮投資、建設和運營等全產業鏈服務優勢,提供一體化的城市環境託管服務,讓諸多城市成為山清水秀的詩意棲居之地,四川省內江市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內江,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綠色發展正當時。
緊抓城市綠色發展的「牛鼻子」
城市環境衛生是衡量一個城市現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是一個城市的亮麗名片和「形象廣告」。
與城市環境衛生息息相關,垃圾處理越來越成為阻礙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內江也不例外。
內江市的垃圾收集點,也曾給市民帶來困擾,如經開區號青路垃圾圈。據號青路居民吳先生介紹,這一地段的露天垃圾圈僅有10餘平方米的佔地面積,卻承擔著道路沿線及周邊企業、小區巨大的垃圾轉運量。
提起號青路的垃圾圈,吳先生連連搖頭,「空間太小,垃圾常常溢出來。特別是天氣炎熱的時候,汙水橫流,臭氣燻天。」
「以往每天我們都要將城區內的生活垃圾運到幾十公裡外的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不僅耗時,且未經壓縮的垃圾在運輸過程中時常出現垃圾拋灑、滲瀝液滴漏等現象,容易造成二次汙染……」內江清運隊工作人員如是說。
內江鄉鎮垃圾處理模式主要採用「垃圾池(庫)+垃圾收集運輸車+垃圾填埋場」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城鎮垃圾雖以密閉式生活垃圾收集箱為主,但是未做到完全覆蓋,加上部分生活垃圾量較大的居民區,雖設有垃圾庫,用生活垃圾普通密閉清運車進行運輸,但要做到全密閉、無臭味、車容整潔不掛帶,運輸過程中垃圾不落地、不暴露、不遺灑、不擾民,難度太大,垃圾擾民時有發生。
近年來,內江市大力推進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世代工程」,把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放在重要位置。根據內江總體規劃要求,要在「十三五」期間建立健全生態文明體制,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循環利用,內江城鄉生活垃圾處理PPP項目由此而生。
這是內江實施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的一項重大舉措,對內江市加快垃圾治理步伐、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深入整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集中攻堅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等難點具有重要意義。
織就城市環境整治的「一張網」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城市的綠色發展不但需要政府的推動,也需要企業、社會和公眾的廣泛參與,才能形成持久的綠色內生增長動力。
以內江為例,為實現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打通城市發展「經絡」,內江打出一套環境綜合治理「組合拳」,並積極探尋與業內環境企業的深度合作。
作為脫胎於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企業,高能環境的全產業鏈和技術優勢,使其在生態治理板塊處於全國行業領先地位。在優越基因及行業地位的帶動下,高能環境與內江政府政企聯合,開啟了內江市城鄉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序幕。
這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要實現從垃圾收集、壓縮、轉運到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的環衛一體化。為織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這張「大網」,內江市投資22.56億元,啟動了內江市市本級項目以及內江市現轄管理的1市3區2縣在內的30個子項目,並出臺了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辦法,積極推進全域化、全程化環境整治機制。
在點上,全面推行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建立垃圾壓縮及轉運站,用「正規軍」規範城鄉垃圾轉運,提高垃圾的運轉能力,解決垃圾車沿途汙水滴漏的問題,提高垃圾的日均處理數量,推進新一輪農村環境連片整治。
在線上,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垃圾填埋場、有機垃圾處理廠等處理終端,逐步實現城市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並配套安置房建設,從源頭到終端,將固廢問題全面解決。
在面上,採用集鎮、幹道、鄉村「三位一體」定點全機械全封閉收運方案,其主要特點為鎮鉤臂收運、幹道收集預壓、鄉村收集轉運,同時實施定時上門收集和應急收集等輔助手段,做到日產日清,及時有效地對內江城鄉垃圾進行全面收集處理。
同時,高能環境還從細節入手,下足「繡花」功夫,力求因地制宜。按照各個區域垃圾特性,以及中轉站選址的實際條件,壓縮中轉站分別選擇了垂直、水平、豎直三種壓縮工藝,站內有寬敞的院壩、漂亮的花園、整潔擺放的鉤臂式垃圾箱……仿若一個現代化工廠。
內江城管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在建的22個垃圾壓縮及轉運站近期將基本全部建設完成,其中19個已完成主體工程,預計年底前全部完工。在成渝經濟圈範圍內,內江成為較早實現全域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典型中小城市之一。
打造城市環境「一體化」的環保服務
在綠色發展的彎道中,新時代的垃圾處理產業日益成為引領未來環保行業發展的重要一環。高能環境成立近三十年來,一直致力於提供值得政府和企業依賴的環保管家服務,成功為300多個城市提供了環境治理服務,不僅承建政府示範以及生態環境應急治理項目,還將很多當地政府頭疼的「垃圾廢棄地」變身成生態公園,打造了城市的綠色發展樣板。
以內江為例,高能環境量身打造了一個「一體化」環保服務平臺。當22個壓縮中轉站的垃圾壓縮收集裝車後,通過全密閉的專業運輸車輛運送至內江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燃燒發電,完成資源化處置。
垃圾在焚燒廠發光發熱後,部分爐渣可運送至廠外資源綜合利用,不能綜合利用的部分爐渣以及飛灰則被送到旁邊的衛生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理。據了解,針對長期以來的廚餘、汙泥、糞便等「漏網之魚」,高能環境同期建設了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理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完成主體結構。
「未來,這裡不僅僅是處理垃圾的地方,還是一處綠色生態屏障。」垃圾焚燒廠和填埋場運行後,可減輕「垃圾圍城」壓力,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大幅提升。
從生活垃圾收集、壓縮、轉運、信息化管理到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置,內江實現了生活垃圾從收運到焚燒再到終端填埋的全流程管控,以及餐廚垃圾、糞便、市政汙泥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高能環境的「一體化」城市環境託管服務將從根本上解決內江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問題,為內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綠色內江、生態內江,是內江最大的民生。「建設美麗四川先行區」「建設宜居宜業幸福美麗新甜城」,內江人民的美好願望,正在變為現實。
積跬步,至千裡。高能環境的城市環境託管運營服務將會使更多城市受益,實現「垃圾圍城」變「綠色傾城」,也將使千千萬萬棲居在城市中的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