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下一代吧,比霧霾更可怕的「垃圾圍城」,正在毀掉我們的城市

2021-01-08 娛樂白名單

文|心海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

新一季《奔跑吧,兄弟》開播,跑男團空降杭州,跟隨工作人員走進了杭州唯一的垃圾填埋場。

當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個垃圾場的深度達100多米,相當於30多層樓那麼高,需要300多年才能降解。」跑男們驚呆了。

進一步,當他們得知「杭州每3年的垃圾就可以填滿西湖」「易拉罐降解需要200年」「塑料製品降解需要1000年」,一個個更是一副要哭的表情。

「垃圾圍城」正在上演,這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卻又遭遇著幾乎所有人的漠視。

還記得2008年,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上映後曾轟動一時,但幾乎所有人都只記住了那美好的愛情故事,卻忽視了這個故事的「發生背景」:

2700年,因為堆積了太多的垃圾,地球變成了一個巨型垃圾場!人類無法繼續居住在此,只能遷居到別的星球,留下機器人清理垃圾。

這部電影設想了2700年的「垃圾圍城」,但在2019年的今天,「垃圾圍城」已經提前真實上演,被圍困的遠不只是杭州。

在過去很多年裡,人們處理垃圾的方式,就是運到郊區,挖坑填埋或露天堆放,這種做法背後的「指導思想」簡單粗暴——「丟掉了,就跟自己無關了!」

其實怎麼可能呢?

終於,我們走到了這麼一天,隨著城區的不斷擴大,城區和垃圾堆接壤了。

這就是「垃圾圍城」。

「垃圾圍城」現實表達

「垃圾圍城」形象表達

這不是哪個導演拍攝的災難片,而是不存在半分誇大的真實現狀。住建部的一項調查數據表明,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已經被垃圾包圍。

這麼多的垃圾,從何而來?

都是咱們自己造的啊!

每個人每天製造1KG垃圾,聽上去是一個無所謂的小數字,但在「人足夠多」的情況下,「力量」也真的可以足夠大。

《人民日報》曾報導:

北京日產垃圾1.84萬噸,用裝載量為2.5噸的卡車來運輸,長度接近50公裡,能夠排滿整個三環路一圈。

上海每天製造垃圾2萬噸,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廈。

多麼形象又嚇人的數字!

日產垃圾的數字已經足夠驚人,何況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持續製造。而且,伴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個人製造垃圾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沒有人喜歡垃圾,但沒有人不製造垃圾。「垃圾圍城」是我們必然、遲早會面臨的現實困境,逃無可逃。

關於「垃圾圍城」的危害,很多人還很「無感」。但在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有一個遠豐村,已經深受其害。

遠豐村緊挨著一座垃圾山,從1995年開始,整個虎門鎮的垃圾都傾倒在此。

你看,象徵科技進步和美好生活的和諧號飛馳而過,車窗外的風景似乎也不錯,可只要留心看,不遠處就是一座巨大的垃圾山。

這個因林則徐禁菸聞名世界的小鎮,經濟快速發展,一度位列全國財稅收入鄉鎮榜首,如今卻被垃圾包圍和傷害。

村民阿霞說:「能讓孩子享受一個沒有臭氣的下午,實在太難了!」

如果僅僅是臭也就算了。

這個僅只有400人的小村莊,10年間,12人罹患癌症死亡,被包括央視在內的很多媒體稱為「癌症村」。

一位姓謝的村民這樣描述家門口的「垃圾山」:

山腳下,有黑色的汙水從花花綠綠的山上流下來,流進兩旁的農田裡……

這座垃圾山,就是遠豐村村民的噩夢。

在我們很多人看不見的地方,一些人正在因垃圾圍城付出生命的代價。

跟遠豐村的村民比起來,我們是幸運的嗎?

只能說「看似」是。

其實我們面臨的危機、危害,一點也不小。

目前處理垃圾的兩種主要方式,一個是露天堆放、一個是填埋,都後患無窮。

露天堆放的垃圾,本身就含有很多病菌,而垃圾在腐爛變質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多種汙染物,對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地,都會產生難以估量、不可逆轉的危害。

被填埋的垃圾,則危害更深。

很多填埋場都不夠正規,在「場底防滲漏」處理上,幾乎都存在問題,這意味垃圾在腐爛變質過程中產生的「毒液」,會直接對地下水形成嚴重汙染。

有數據稱,我國每年產生的垃圾毒液有2000多萬噸。

亂丟垃圾不文明,導致環境髒亂差,很多人的環保意識還停留在這個階段。

而真正的「垃圾危機」,像一隻猛獸,正在逼近和撕扯著我們的生存空間。

受傷害的不只是人類,還有很多的動物。

2019年3月底,一頭抹香鯨的屍體,被衝上了義大利撒丁島海灘,經檢查,發現它還是一個懷了孕且即將分娩的「媽媽」。

解剖後發現,這頭抹香鯨胃裡有22.68公斤的塑料垃圾,包括漁網、塑膠袋等。

更早一些,在3月16日,菲律賓也有一頭鯨魚,因吞下40公斤的塑膠袋後導致死亡。其中包括16個裝稻米的麻袋、4個當地香蕉園常用袋,以及多種購物袋。

有報告顯示,全球每天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被傾倒入海,每平方公里海平面上,漂浮的塑料垃圾達13000件以上。

這些垃圾,已經成為海洋動物的致命「殺手」。

許多鳥類、龜類,也深受垃圾之害。

這樣的照片,令人痛心!

如果不是解剖後赤裸裸的呈現,誰能想到,誰又會相信,這些動物竟然是死於誤食人類製造的垃圾?

面對這些動物的死去,我們每個人做了「殺手」的同時,又何嘗不是間接、最終的受害者。

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時間久了,都會分解為碎片,最小的碎片寬度小於5毫米,被稱為「微塑料」。

魚蝦等,吃掉這些「微塑料」後,隨著它們被人類端上餐桌,這些塑料垃圾又進入了人體。

去年,有奧地利的科學家,對來自8個國家志願者的糞便樣本,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其中包含9種微塑料。

這些微塑料不僅會削弱腸道的免疫反應,還會傳播有毒化學物質和病原體。

自己製造的垃圾,沿著生物鏈的軌跡,最後又回到了自己體內。這個結果,會讓很多人感到驚訝,可又該去找誰問責呢?

以不合理的消費方式不斷製造更多垃圾,隨意丟棄,這本身就是自殺行為。

4月13日晚,在雲南景洪,當地群眾和來自國內外的大批遊客,共同放飛上萬盞孔明燈,整片夜空猶如星河,實在是美。

為了成全這浪漫的一刻,西雙版納機場都臨時關閉了。

可是,這之後發生了什麼?

那數以萬計的孔明燈墜落後,有的掉在地上,有的浮在河面,還有些掛在樹上,成了遍地的垃圾,礙眼,還很難清理。

有人形容說:「一夜之間,雲南景洪垃圾圍城。」其實,這正揭示了垃圾的來源,我們在享受生活的時候,也正在製造垃圾。

從2010年開始,我國每年產生的垃圾超過10億噸,其中生活垃圾約4億噸,建築垃圾5億噸,還有餐廚垃圾1000萬噸左右。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長。

這還只是每年的垃圾增量,之前沒能被處理的垃圾,也已經達80億噸之多。

這麼多的垃圾,每個人都是「貢獻者」。

夏天來了,好熱,去買杯冷飲吧!

於是,塑料杯、塑料管進入流通渠道,被使用,然後很快,被丟棄,成為垃圾,去「圍城」了。

周末了,不想做飯,也不想出門,叫個外賣吧!

於是,打包盒、塑膠袋和一次性餐具從商家出發,經外賣小哥的傳遞,來到我們手中。整個過程,打包盒等平均被使用25分鐘,卻成為幾百年難以降解的垃圾。

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又促銷了,趕緊下幾個單!

緊接著,紙箱、塑膠袋、膠帶、泡沫等開始乘坐飛機、火車、汽車,輾轉來到我們的手中,實在是方便,可所有這些東西的回收率非常低,轉眼又變成了圍城的垃圾。

消費無處不在,垃圾緊隨其後。

而且,生活越便捷,就必定會製造更多的垃圾。在極大程度上方便了「這一代」的外賣和快遞,正在毀掉「下一代」,這說法一點也不誇張。

有調查數據顯示:

在中國的大街小巷,每周最少有4億份外賣在飛,至少產生4億個打包盒和4億個塑膠袋,以及4億份一次性餐具。

按照一年來算,更是天文數字。

大快朵頤之後,外賣垃圾何處去?

快遞量一樣令人感到恐怖,2012年是50億件,到2018年已增長到500億件,預計到2020年,這個數字會變成700億件。

700億件快遞會產生多少垃圾,簡直難以想像,也不敢去想。

便捷購物背後,快遞垃圾無處去

圖一時之方便,留下後患無窮。這,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很多人喜歡看災難片,因為情節和畫面足夠刺激人,可現在,這部叫《垃圾圍城》的災難大片,正在上演。

這不是科幻,而是赤裸裸的現實。可太多的人,竟對此一無所知。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最近幾年常組織環保活動,每次活動開始前,我都會在現場問人們一個問題:

「當你把家裡的垃圾拎到樓下,往垃圾桶一丟,覺得它和你還有關係嗎?」

很多人都會愣住,一臉愕然地說:「跟我有什麼關係!」

一些糙人甚至說:「垃圾當然要丟掉,清掃是清潔工的事兒,處理是垃圾廠的事,關我屁事!」

是沒有直接關係,但「間接關係」更加「根深蒂固」。

關於「垃圾圍城」的知曉率,每次活動前我也都會做調查:「知道『垃圾圍城』這個概念的人請舉手。」

結果總是「空無一人知」。

我還特意問過幾個在高校工作的朋友,他們竟然也毫不知情,這真的驚嚇到我了。

在做完這一系列的調查後,當我用視頻、圖片、數字,以及類似「癌症村」這樣的故事講述「垃圾圍城」的可怕危害後。

絕大多數的人竟然表示:「那是政府的事情,管我什麼事兒!」

其實,你見,或不見,「垃圾圍城」就在那裡。

選擇忽視,甚至無視,是自己的權利,但地球不會買帳。

這一場大災難,必將持續上演,直到在抵達「高潮」時,驚醒「裝睡」的你我。

令人欣慰的是,有人已經在行動了。

認識一個忠實的環保主義者,叫陳立雯,是個80後姑娘。她深知,要想減少垃圾的產生,就得先實行垃圾分類。

首先,把有用的垃圾回收,這本身就是減量。

再者,無用的垃圾,在被合理分類後,可以「安全」焚燒處理,還可用於發電,成為新的能源。

因為城市的垃圾處理系統龐大而複雜,她選擇從一個農村入手,在河北保定南峪村,她靠一己之力,從零起步,一家一家做工作,實現了一整個村莊的垃圾分類,大大改善了那裡的生態環境。

陳立雯在南峪村推動垃圾分類

南峪村是一個旅遊村,一度因垃圾問題面臨無遊客的危機,如今不僅又找回了昔日的美景,還成了全國垃圾分類的典範。陳立雯也因此被央視點名報導。

生活中的陳立雯,時時處處在踐行環保主義。她買菜從不用塑膠袋,而是自備布袋子。聽她說到這裡,我還沒覺得什麼。

當她說,「買麵條是端盆子去」,我徹底驚訝了,也佩服之極。

但我覺得這樣很不方便,至今也沒有端盆買過麵條,實在慚愧。

很多人的環保意識,都輕易敗給了「不方便」,永遠停留在「意識」,沒有行動。

如果人人都是「陳立雯」,環境該有多美好,地球該有多清爽。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談及保護環境,我們總是說「為了下一代……」,但現在垃圾圍城的嚴峻現狀,分明已經是「為了自己」。

看得見的,是「垃圾圍城」。看不見的,是垃圾通過汙染土地、地下水等多種途徑,正在危害我們的健康甚至生命。

也許有的人要說了,作為勢單力薄的個人,我們能做什麼呢?

其實,一個人的行動看似微不足道,但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

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2008年,愛沙尼亞有2個人,發起了一個垃圾撿拾活動,就是靠著這2個人的「星星之火」,在10年後的今天,這項被命名為「9·15世界清潔日」的活動,已經蔓延至全球150個國家,逾1.65億志願者持續參與。

從2個人到1.65億人,難以想像,不可思議,但就是實現了。

垃圾撿拾的意義在於清潔環境,這當然很有必要。但應該同步進行的,是控制和減少垃圾的產生。

你可以:

少點一份外賣;少下一個網購訂單;去超市自備購物袋,杜絕使用塑膠袋;出門自帶水杯,拒絕購買礦泉水、飲料等;理性消費,不因多買、錯買變相製造垃圾;

今天「不方便」一點,明天更美好一些。

眼下五一小長假來臨,對很多人來說,又到了遊玩的好時節,可對於我們的地球母親來說,又將要承受更多垃圾的「重負」。

親愛的讀者朋友,請環保出行,請竭盡所能少製造一些垃圾,你的每一分努力,地球母親都能感受得到。

「垃圾圍城」,這部真正的災難大片正在上演,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劇情的發展不會讓你我,以及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無力承受。

相關焦點

  • 垃圾圍城,沒有無辜者,懶惰正在毀掉我們!
    你製造的垃圾去哪了?當我們把垃圾丟進垃圾桶的那一刻,你有沒有想過它們會去往哪裡?新一季《奔跑吧》環保主題那一期,跑男成員們去的是杭州一處垃圾填埋場。當他們聽到工作人員說「杭州三年的垃圾就能填滿整個西湖」時,他們的心情變得非常沉重。
  • 新聞熱點 | 外賣,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2016年「跨區域偷倒垃圾」新聞屢見不鮮,而發生這種現象,除了自私自利這個原因,本質上是因為:一些城市的垃圾容量已經飽和,只能向其他城市轉移。住建部的一項調查數據表明,中國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圍,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沒有合適場所堆放垃圾,垃圾堆存累計侵佔土地80萬畝。中國4萬個鄉鎮、近60萬個行政村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超過2.8億噸,數量已超過城市。
  • 網紅,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這是多麼可怕,令人細思恐極,要是有千千萬萬個三觀尚未健全,還沒有明辨是非能力的未成年少男少女,都被這種思想荼毒,那未來破碎的可能就不止是千千萬萬個孩子,而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網紅,正在毀掉孩子的人生要知道精神腐蝕遠比身體傷害更可怕,更加讓人防不勝防,他們正在悄悄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 王久良的《垃圾圍城》
    劉曉立4月3日的MOMA擠滿了人,這裡正在放映一部獨立製片的紀錄片。原本計劃只有七八十人的場子來了近300人,為了維護秩序,影院經理只允許三分之一的人進入可容納100人的放映廳,最後連嘉賓慄憲庭都沒能進去。這就是紀錄片《垃圾圍城》首映當天的情景。
  • 案例|垃圾圍城困境下的城市再生——紐約弗萊士河垃圾填埋場變身...
    案例|垃圾圍城困境下的城市再生——紐約弗萊士河垃圾填埋場變身溼地公園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國際城市規劃  作者:孫雪婧  2017/2/13 15:06:28  我要投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編者按】2016年底,紀錄片《塑料王國》(Plastic
  • 1∕5城市無規範垃圾處理設施 垃圾圍城成嚴峻考驗
    逾五分之一城市尚無規範垃圾處理設施 垃圾圍城成嚴峻考驗  編者按:以下這些文字、視頻和照片,是新華社記者歷時兩個月,跋涉幾千裡,採訪數百人之後記錄下來的,我們也儘可能將其原汁原味地展現給讀者和觀眾。
  • 可怕的「中國式」審美,正在毀掉三代人
    對比之下,其他城市的街頭招牌,簡直美哭了。比如蘊含著濃濃煙火氣息的香港街頭,霓虹閃爍的招牌,成了拍夜景最好的取景地;可現在,對美的麻木、對實用性的追求、美學教育的缺失,使我們漸漸失去了審美能力。當今社會的美盲現象,正在毀掉三代人。 02 前段時間,一條關於新版《倚天屠龍記》的微博上了熱搜。有人從靈魂深處發出了迷惑:
  •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被「娘化」毀掉的下一代!
    前幾年,娛樂圈裡逛起了一種「娘化風」,一些所謂的偶像,打扮比女孩子還漂亮,他們化妝、喜歡嘟嘴賣萌,穿女性服飾,甚至說話也變得像個小女生一樣,對粉絲撒嬌,微博曬出美顏後的精美自拍,仿佛完全把自己給「娘化」了,這股風氣是從大火的韓流開始,並且在現在愈演愈烈,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 水汙染比柴靜調查的霧霾情況更可怕
    ,不到24小時點擊量就已上億,這部紀錄片探討了霧霾的起因和如何治理等問題,對中國多達6億常年生活在霧霾之中的人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喚醒和促動。但可怕的是,霧霾卻並不是中國環境目前亟待解決的唯一問題,土壤和水汙染的問題同樣嚴重,其中的水汙染在某種程度甚至可以說比霧霾的情況更嚴重,這些年高速的經濟發展和過度開發不僅導致中國水源正在快速減少,也讓其遭受了無可挽回的嚴重汙染。由於水源問題不像霧霾那樣時常飄在眼前而受到關注,實際上中國的老百姓正在不知不覺中經歷著一場相當於「慢性自殺」似的災難。
  • 垃圾圍城,分類真的有用嗎?
    強制垃圾分類對於解決垃圾問題到底有啥幫助?研究了許多數據與材料後,我們基本回答了上述問題。1大城市面臨垃圾圍城北京比上海更嚴重從數據來看,越光鮮的大城市,垃圾圍城的問題越嚴重。2我們生產的垃圾都流向了哪裡城市面臨怎樣的問題一座成熟的城市,可以用儘量小的代價消化掉如此龐大的生活垃圾。目前我國城市垃圾處理最主要的方式是填埋與焚燒,經過上述流程之後,生活垃圾就算是經過了無害化處理。
  • 菜鳥x 斑鳩|解決垃圾圍城,打造無廢城市
    斑鳩回收您身邊的環保公益平臺在你的生活中,經常會上演這樣的場景:喝完隨手一扔的礦泉水瓶;吃完飯後的剩餘飯菜;自己覺得過時的舊衣服;還有外賣、快遞包裝盒……全中國,每個人,每一天,都在製造垃圾。按照保守的算法,我們每人每天至少會製造1.5公斤的垃圾。
  • 垃圾圍城,分類真的有用嗎?-虎嗅網
    強制垃圾分類對於解決垃圾問題到底有啥幫助?研究了許多數據與材料後,我們基本回答了上述問題。1. 大城市面臨垃圾圍城,北京比上海更嚴重從數據來看,越光鮮的大城市,垃圾圍城的問題越嚴重。我們生產的垃圾都流向了哪裡,城市面臨怎樣的問題一座成熟的城市,可以用儘量小的代價消化掉如此龐大的生活垃圾。目前我國城市垃圾處理最主要的方式是填埋與焚燒,經過上述流程之後,生活垃圾就算是經過了無害化處理。垃圾填埋的操作很簡單,把各處的垃圾拉到填埋場,埋完後等待垃圾發生各種反應,慢慢分解、減量。
  • 來自地球人的焦慮:聊聊垃圾圍城與土壤汙染
    在這個轟轟烈烈的高考月,上海人卻高唱「我們不一樣!」,生活日常就是搜索「XX是什麼垃圾」。近日,#快被垃圾分類逼瘋的上海居民#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截至26日17點,閱讀量已超2.4億,討論量超7.5萬。
  • 中央領導關注垃圾圍城照片 批示北京垃圾場整治
    ,但拍攝《垃圾圍城》,他學到的幾乎都是課本之外的東西。這片小區旁邊的空地上,每天都有數輛三輪車來這裡傾倒垃圾,而這樣的傾倒已經持續了很多年……  王久良的作品不通過令人作嘔的細節震撼觀眾,而通過冷靜的宏觀呈現讓觀眾意識到:「我們居住的城市正在被垃圾包圍」。「不是垃圾包圍城市,而是城市包圍垃圾」,而這一切,源於人類無休止的物質欲望。
  • 三亞試點建設「無廢城市」:解決「垃圾圍城」 共創美好生活
    4月29日,生態環境部公布11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三亞成為海南省唯一入選城市。>>>點擊查看相關新聞  當前,在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一些城市的環境問題卻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垃圾圍城」問題突出,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著較大的距離。如何解決「垃圾圍城」問題?既是城市發展的需要,也是市民的呼聲。
  • 破解「垃圾圍城」補齊處理短板
    中山正在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于濤攝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翔宇 通訊員鍾軒)7月15日,中山市召開創文工作第4場新聞發布會,聚焦守護城市潔淨和環境整治等工作。會上,中山市城管和執法局副局長陳飛國介紹了城管部門加強環境衛生保潔、破解「垃圾圍城」、推進垃圾分類的相關工作情況。
  • 從偷倒垃圾看亟待解決「垃圾圍城」難題
    上海還有許多的工業企業,企業也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從這樣的情況看,上海可謂是「垃圾圍城」了。對於這大量的垃圾,上海在處理垃圾上,肯定是盡了力的,但是力不從心,屢屢有垃圾跨省偷倒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這裡,就折射了一些城市在垃圾處理上的困境。
  • 比「垃圾圍路」更可怕的是監管「踢皮球」
    廣州白雲區石門街石門村武廣高鐵的高架橋下,有一處魚塘被非法傾倒餘泥渣土,附近居民稱,一年多來,每到晚上就有人將垃圾點燃燒掉,廢氣令周邊居民不堪其擾,且大火就在高鐵高架橋下,居民擔心影響高鐵行車安全。
  • 南京遭遇霧霾「圍城」
    南京遭遇霧霾「圍城」 2020-01-05 15:47
  • 蘭州市人大代表曾明——四大舉措解決蘭州「垃圾圍城」難題
    蘭州市人大代表曾明——  四大舉措解決蘭州「垃圾圍城」難題  記者吳少華  每日甘肅網-科技鑫報訊高速發展中的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傾城」之痛如何有效處理垃圾,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就此,蘭州市人大代表曾明向召開的蘭州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提交了《關於解決垃圾圍城的幾點建議的議案》。  曾明在議案中提到,2013年12月13日,蘭州市生活垃圾處理項目在皋蘭縣忠和鎮中鋪子正式奠基。這個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我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廠之一,對改善環境衛生、改善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