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贏得高雄,蔡英文慘敗,究竟是為什麼?

2021-02-14 五味印象

韓國瑜在高雄贏得廣泛支持,因為他許諾,讓高雄「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東西出到哪裡去?人從哪裡進來?答案不言而喻。

臺灣地區2018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空前慘敗,蔡英文被迫辭去黨主席。今天,我們從執行的角度,回顧蔡英文為什麼會輸得特別慘?

首先,我們有必要了解,雖然國民黨和民進黨都出息有限、難成大器,但這兩個政黨在基因上是完全不同的。

國民黨的特點在於內鬥內行,外鬥外行,輸得都已經脫褲子了,關起門來還是要排資論輩。在國民黨內,戰將都是沒有什麼好結果的。你勢頭旺時,所有人都會撲上來逢迎拍馬,跟你套近乎、蹭熱度。可一旦你遭遇挫折了,所有人都會敬而遠之,甚至落井下石,可謂集官僚文化糟粕之大成。

民進黨則不然,他們處困境時戰力十足,只要能夠殺出血路,他們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也可以放下恩怨一致對外。可一旦打下了江山,就會不顧廉恥地搶佔地盤,吃相極其難看,可謂集土匪文化糟粕之大成。

2016年獲得全面執政權後,民進黨人就開始肆無忌憚地爭權奪位,先是最頂層的當權者把最好的權位攬到自己兜裡,接著又去拼命搜尋那些次一等的、再次一等的肥差,用來安排自己的小弟。

在這個安排小弟的過程中,民進黨看上了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簡稱「北農」)總經理的位置,並且如願拿了下來。可以說,這是民進黨執政以來幹得最蠢的一件事,因為原來的北農總經理正是當時已經淡出政壇十六年、現在正如日中天的高雄新當選市長韓國瑜。

若不是被民進黨搞到失業,韓國瑜現在應該還在北農賣菜。民進黨為了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小官,丟掉了整片江山,這應該是最令他們追悔莫及的。不過在當時,還沒有人想到這件小事會引發山崩海嘯般的後續效應。

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對國民黨發動了抄家滅族式的圍剿,凍結了國民黨的黨產,以致於他們連黨工的薪水都發不出來,更不用說選舉時的大規模資金投入了。

在民進黨看來,他們最大的敵人只有國民黨。只要能把國民黨徹底整垮整死,他們再怎麼胡作非為都行。然而,民進黨這一刀砍下去,不但沒有將國民黨一刀斃命,反而割掉了國民黨身上的爛瘡,這可以說是民進黨執政以來幹的第二件大蠢事。

國民黨原本是個腐朽僵化的老機器,憑藉自身能力改革,是完全沒有可能的,即便民進黨執政後的民調一路下滑,作為對照組的國民黨也遲遲未能出現相應的反彈。

在國民黨腐朽僵化的機制下,韓國瑜這樣的人原本是永無出頭之日的。現在好了,民進黨的全面圍剿,使得國民黨中央喪失了過去可以調配的龐大資源,那些被馬屁精包圍的所謂黨內大佬們也隨之門前冷落,為日後韓國瑜的橫空出世創造了有利環境。這就如同歷代國家危亡時,總會從底層湧現出許多英雄名將一樣。

民進黨人如果有智慧,他們就應該懂得,一個腐朽僵化的國民黨才是他們得以長期執政的票房保證。可惜的是,民進黨人就像土匪進城一樣,看到金錢美女便利令智昏,自己撕毀自己的票房。

2017年1月12日,不久前因北農總經理工作被民進黨搶走而失業的韓國瑜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在5月20日的投票中只獲得5.84%的選票,在候選人中排名第四,可見此時的他在黨內毫無影響力。

9月7日,韓國瑜被下放到高雄擔任黨部主委。2018年4月9日,韓國瑜將戶口遷到高雄,宣布參選高雄市長,5月21日正式獲得國民黨提名。當時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一場不可能打贏的選戰,因為輿論認為民進黨不可能失去高雄。

民進黨在高雄的勢力強大到什麼程度呢?現在的高雄市是由原來的高雄市和高雄縣合併而來,民進黨在原高雄市已持續執政20年,在原高雄縣持續執政33年。


陳其邁

2018年3月7日,陳其邁在民進黨內初選中勝出,獲得黨內提名參選高雄市長,同時也被認為將毫無懸念地在年底的高雄市長選舉中勝出。

4月21日,原高雄市長陳菊北上出任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同時還帶了一幫市府的親信隨她北上,瘋狂搶佔要職肥缺。這是民進黨執政以來幹的第三件大蠢事。

它不僅引起了極差的社會觀感,更導致日後高雄選戰告急時,民進黨在高雄根本沒有人才可用。與第一、第二件大蠢事一樣,幹出這第三件大蠢事同樣也是由於他們的土匪文化所決定的,一旦老大搶下權位,就得趕緊給小弟分地分錢。

此時韓國瑜的聲勢已有漸起之勢,這主要是因為他在北農的繼任者吳音寧表現實在太爛,飽受社會各界撻伐。

吳音寧憑藉裙帶關係出任北農總經理後,坐領250萬新臺幣(合56萬人民幣)的年薪,卻在經營管理上表現得極其幼稚無能,遂成為國民黨和親藍媒體猛烈攻擊的對象。民進黨和親綠媒體為偏袒自己人,則拼命為吳音寧護航。

於是,雙方火力的焦點就集中到那個原本小得不能再小的賣蔬菜水果的公司身上,而交火的方式就是拿前任總經理韓國瑜和現任總經理吳音寧作對比,結果為韓國瑜博取到了求都求不來的媒體版面。

陳其邁原本的策略是將選戰作冷處理,因為綠營在高雄基本盤遠大於藍營,只要不出太大的變動,自然就能在年底的選戰中順利當選。

韓國瑜因基本盤大幅落後,故而必須要主動出擊,博取媒體版面,引發社會熱議,才能有迎來轉機的可能。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高雄的陳其邁不願意搭理韓國瑜,臺北的吳音寧事件卻使得韓國瑜成為了媒體熱議的焦點。經過比對,人們逐漸認識到韓國瑜的四大優點:

第一是能幹。就任四年來,使得一家業績常年處在盈虧線邊緣的公司實現盈利大幅成長,創造了北農成立四十年來前所未有的優秀業績。

第二是親民。公司賺得利潤後,韓國瑜便拿出很大一部分來作為獎金分給員工,即便民進黨議員強力反對也仍然堅持己見。所以韓國瑜離開北農時,上上下下都哭成一片,不捨得他走。

同時,韓國瑜對於南部的果農、菜農也非常照顧,讓他們的農產品能夠賣出個好價錢,這也是日後韓國瑜能夠在高雄勝選的主要原因。因為南臺灣的各縣市都是以農業為主,這兩年來,由於臺灣的蔬菜水果價格崩盤,農民日子非常煎熬,他們自然懷念過好日子時的韓國瑜,痛恨讓他們過苦日子的民進黨、蔡英文和吳音寧。

第三是清廉。民進黨為了鬥倒韓國瑜,派出大量的司法檢調人員去北農查帳,希望能夠找到韓國瑜貪贓枉法的證據。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被派去查帳的會計師居然成為了韓國瑜的鐵粉,他逢人就說:「如果韓國瑜將來參選,一定要投他,我就是查他帳的人,查了這麼多年的帳,還從來沒見過像韓國瑜這麼幹淨的帳本。」

僅憑韓國瑜一己之力,是很難讓高雄市民相信他絕對清廉的。於是,民進黨幫韓國瑜做到了。

第四是口才。民進黨和親綠媒體全面攻擊韓國瑜,韓國瑜也相應做出各種澄清和反擊,人們這才發現原來韓國瑜的口才是那麼的好,反應是那麼的快,迅速吸引了大量粉絲的追捧。

尤其是年輕人,特別喜歡看韓國瑜反擊民進黨的各種金句妙語,使得他在遠離政壇十六年後,居然一躍而成為全臺最受關注的政治明星。

誠然,韓國瑜的能幹、親民、清廉和口才都是他固有的優點,但如果高雄的選戰真如陳其邁最初設想的那樣冷處理,那麼韓國瑜的這些優點是不會有多少人知道的。

倘若民進黨當初能夠簡潔明快地讓吳音寧早日離開北農,國民黨的攻擊就會失去著力點,韓國瑜的聲勢也沒有那麼快起來。可惜的是,民進黨上上下下都在全力袒護吳音寧,到後來甚至發展到連蔡英文都親自下令民進黨要為吳音寧積極辯護。

正是由於吳音寧事件的持續延燒,使得韓國瑜得以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讓人們得以認識到他有這麼多的優點。

吳音寧之所以會在全臺引起如此大的反感,是因為她的存在讓年輕人、甚至中壯年都普遍產生了「相對剝奪感」。

吳音寧

相對剝奪感就是我覺得我和他沒有什麼不同,可是他不用努力就能獲得各種資源,而我拼盡全力卻永遠無法獲得。當初,民進黨正是操弄相對剝奪感而贏得政權的,那一次他們攻擊的對象是連勝文,這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權貴子弟,一路攀升直至被保送為國民黨提名的臺北市長候選人,幾乎已經篤定能當選為臺北市長。

於是,在民進黨操弄下,這被渲染成全臺年輕人普遍沸騰的相對剝奪感,最終民眾讓連勝文在臺北市長選舉中大敗,進而連累了國民黨在其它縣市的選舉同樣是大敗。

不過,在2014年擊敗連勝文的卻不是民進黨人。由於黨內缺乏好的候選人,民進黨與無黨籍的臺大醫學院教授柯文哲合作。協助柯文哲在臺北市擊敗了國民黨,柯文哲則協助民進黨在其他縣市大獲全勝,為蔡英文在2016年的大勝奠定了基礎。

可是到了2018年,如何處理與柯文哲的關係,卻成為民進黨最困難的抉擇。

在臺北市的選民格局中,藍盤原本是大於綠盤的,可是在2014年的縣市長選舉中,由於馬英九的昏庸無能,使得大量的藍營選民不願意出來投票。

由於連勝文引發的相對剝奪感,使得中間選民青睞柯文哲。為了擊垮國民黨,綠營選民更是一面倒地全力支持柯文哲。可是當柯文哲就任臺北市長後,本著「識時務者為俊傑」的務實態度,積極響應大陸提出的「兩岸一家親」,引發深綠的強烈不滿,卻獲得了中間選民和淺藍的好感。

在2014年,連勝文只能拿到藍營中深藍的票,淺藍是不願意投票的;柯文哲則能拿到深綠、淺綠和中間的票。可是到了2018年,柯文哲的票源結構發生了位移,除了原來的淺綠、中間外,還能瓜分到淺藍,不過也因此失去了深綠。

國民黨提名的臺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的票源結構是深藍和淺藍,淺藍的票以前都是投給國民黨的,但在2014年那次因不滿連勝文而拒絕投票,2018年則因柯文哲的漂移而被瓜分。至於深綠,因不滿柯文哲響應「兩岸一家親」,強烈要求民進黨自提候選人,使得蔡英文陷入空前的困境。

按照蔡英文此時的如意算盤,是繼續與柯文哲合作,協助其連任臺北市長,然後守住已有四都,再敦請老將蘇貞昌出馬拿下新北市,那麼2020年就是囊中之物了。可一旦自提候選人,弊端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民進黨自提的候選人在臺北絕無勝選的可能,而且毫無疑問會是第三名,這簡直就是自取其辱。

其次,一旦民進黨提名自己的候選人,就會分割到柯文哲淺綠的票源,造成國民黨漁翁得利,贏回臺北市的局面,這是民進黨最不願意看到的。

再次,如果民進黨自提候選人造成柯文哲落選,那麼柯文哲必定會參選2020,而他在淺綠的票源上是與蔡英文重疊的,淺綠票源分散的結果,同樣會使得國民黨在2020年漁翁得利。

如果民進黨自提候選人都無法將柯文哲拉下馬,也就是說柯文哲能夠在兩大黨的夾擊下連任成功,同樣會提升他的氣勢,這當然也不是民進黨願意看到的。

柯文哲

最後,柯文哲不僅在臺北市有許多支持者,在其他各縣市的支持者更多,且是以年輕人為主。如果民進黨與柯文哲決裂,那麼在其他縣市的柯粉雖然無法在臺北市用選票支持柯文哲,但他們卻能夠在其他縣市用選票修理民進黨。

因此,就理性分析而言,蔡英文無論如何都不能在臺北市自提候選人,可她終究還是在5月30日被迫提名姚文智為民進黨的臺北市長候選人,做出了其執政以來的第五件大蠢事。

由於在兩岸問題上的頑固不化,臺灣的經濟快速下滑,進而導致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快速下滑,於是她就只能向深綠基本盤靠攏,聽從他們的意見自提候選人。

民進黨自提候選人,與柯文哲決裂後,引起了全臺柯粉的強烈不滿,他們除了在臺北市攻擊民進黨外,也在其他各縣市尋找可以攻擊民進黨的著力點,而柯粉效應外溢受惠最明顯的就是韓國瑜,因為韓國瑜和柯文哲有非常好的交情。

由於韓國瑜在北農的出色績效,柯文哲對其非常欣賞。在韓國瑜被民進黨逼著離開北農後,柯文哲有意將韓國瑜延攬至市府團隊,為此還特別攜妻子到韓國瑜在雲林的家中與韓國瑜夫婦吃飯。

而韓國瑜也已經點頭答應進入柯文哲團隊,是後來民進黨的臺北市議員強力反對才不得不作罷,否則韓國瑜今年當不會出來選高雄市長,而應該是留在臺北市政府幫柯文哲打選戰。

就這樣,正當吳音寧事件的熱潮逐漸淡去時,柯綠分手的效應又再次續上,使得韓國瑜依舊處於媒體關注的焦點。人們逐漸發現,韓國瑜的魅力較柯文哲有過之而無不及,遂使得韓粉的數量激增,甚至迅速超過了柯文哲。

總而言之,當民進黨在5月30日決定自提候選人時,就把導致其日後敗亡的五大蠢事都已經做完了,戰略上就已經註定他必敗無疑。

5月,韓國瑜直指高雄市當前的兩大要害是「又老又窮」。對此,陳其邁非常氣憤,開記者會反駁韓國瑜,要他這個「外地人」不要唱衰高雄,親綠媒體更是全面撻伐。

當初決定主打「又老又窮」這個議題時,韓陣營內部也是存在高度分歧的,許多幕僚認為這樣可能會刺傷高雄人的心,不利於選情。但韓國瑜堅持要主打這個議題,並且拿出去數據證明:

高雄在2010至2016的7年間,25到34歲的年輕人口減少8萬多,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卻增加了11萬,這是又老;


高雄的青年失業率高居六都之冠,平均月薪卻是六都之末,只達到新竹市的六成。除此之外,高雄市還背負了高達近3000億新臺幣的債務,這是又窮;

「又老又窮」的說法一點也不誇張。與此相對應的,韓國瑜提出的競選口號是「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

隨著「又老又窮」的議題持續發酵,韓國瑜的民調開始逐漸攀升,從最初落後陳其邁的二十多個百分點,到8月份時就只落後5%左右,逼得陳其邁再也不敢繼續冷處理,而必須與韓國瑜正面開火,整個臺灣的選戰焦點都開始全部聚集在高雄。

陳菊

8月23日,整個南臺灣天降暴雨,高雄市一片澤國,重創民進黨的選情,其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陳菊長期吹噓自己的治水政績,結果被一場暴雨打回原形。


第二,水褪去後的高雄道路上,出現了五千多個觸目驚心的大坑洞,顯示當初在修建工程時必然存在大量偷工減料和營私舞弊。


第三,陳菊執政期間造了許多漂亮建築,把高雄打造成休閒宜居城市,可現在滿地坑坑窪窪的路面沉重打擊了高雄人的自信心,使他們不得不直面現實,反思過去。


第四,陳菊留下了這麼個大窟窿後,自己卻跑到臺北去做大官,不但自己走,還把市府團隊中的大量親信帶走,讓民眾感到極為惱火。

陳其邁最初的競選策略是陳菊最好的「接棒人」,要在高雄「一棒接一棒」,現在陳菊的形象既已崩塌,作為他的接棒人,陳其邁的選情艱難可想而知。

9月11日,民進黨被爆出「張天欽事件」,又稱「東廠事件」。

蔡英文執政後,為修理國民黨而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其副主委張天欽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提出,要好好利用促轉會來修理國民黨,並且洋洋自得地宣稱「我們本來是南廠,現在變西廠,後來升格變東廠」。

雖然明眼人都知道成立促轉會的目的為何,可它的招牌畢竟掛的是「轉型正義」,現在其副主委竟然公然以選戰打手為使命,甚至以充當東廠為榮,就連內部人都聽不下去,於是有內部人主動錄音後向媒體爆料,遂引發軒然大波。

雖然張天欽隔日就請辭下臺,主管領導多次道歉,但依然無法平息民眾的怒火。於是,民間開始流傳一個口號,叫「1124滅東廠」(11月24日即投票日)。

不久之後,民間又開始流傳一個段子,說現在臺灣最大的黨既不是國民黨,也不是民進黨,而是「討厭民進黨」。也就是說,民眾雖然對國民黨還是好感有限,但是都強烈憎惡民進黨。

與此同時,韓國瑜延續「又老又窮」的議題而強打「北漂」議題,說的是以前高雄很繁華,大家都到高雄找工作,可現在高雄窮困了,高雄子弟只能漂到臺北來謀生活。

於是,韓國瑜拍攝了許多宣傳廣告,主題無非是兩個,一個是在高雄的父母盼望在北臺灣的孩子返回家鄉,一個是在北臺灣打拼的年輕人想要回到父母身邊。這些廣告在網絡上廣為流傳,並在9月24日的中秋節前後掀起一波波高潮。

從這個時候起,我覺得韓國瑜就已經反超陳其邁了,而且只要韓國瑜不犯重大錯誤,這個差距會越拉越大。

為了應對韓國瑜強打的「北漂議題」,陳其邁也拍攝了《相信高雄》的廣告。廣告內容是這樣的:一群在臺北打拼的高雄人坐在一塊,談論高雄的好。

一個離開高雄超過15年的女孩說:「我是因為工作環境的關係離開高雄,到了一定的年齡後就一直想回家。

一個離開高雄七八年的男孩說:「在臺北,是生存,在南部,那是生活。

又一個女孩說:「把自己提升到更好,就是為了要回去。

最後畫面緩緩淡入儒雅地靜坐傾聽的陳其邁,字幕打上「高雄的好,我們知道」、「相信高雄」。

一看到這個廣告就知道,陳其邁這場選戰必輸無疑,因為他已經是黔驢技窮了,根本找不到任何應對的策略和方向。

首先,你跟著別人的議題打,這就已經處於下風了,更何況你打得根本就不在點子上。為什麼高雄不能給你好的工作環境呢?為什麼不能在高雄既生活,又生存呢?為什麼要把自己提升到更好才能回高雄,而現在不能回去呢?

這些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高雄的經濟凋敝,沒法提供相對高薪的工作機會,所以只能在臺北討生活,這不正印證了韓國瑜所說的「又窮」嗎?年輕人無法在高雄工作,就只能漂移到臺北,這不正印證了韓國瑜所說的「又老」嗎?

所以陳其邁一方面憤怒地批判韓國瑜所說的「又老又窮」,可自己搞了半天卻在拍廣告印證韓國瑜所說的「又老又窮」,這種打法又怎麼能不輸呢?

後來,陳其邁又將其競選口號從「正義溫暖」轉變成「經濟市長」,說是自己比韓國瑜更有能力提振高雄的經濟,可是人們又不禁要問,既然你這麼有辦法,那麼以前都是你民進黨在執政,為什麼你不做呢?

10月4日,在王金平的運作下,高雄市農會的理事長蕭漢俊出面表態支持韓國瑜。

在此之前,雖然韓國瑜在網絡上的聲勢非常高,但民進黨不屑地說那些不是高雄本地人,不能在高雄投票。又說韓國瑜只有空軍,沒有陸軍,將來還是必輸無疑。隨著蕭漢俊的表態支持,韓國瑜算是有了第一支成建制的陸軍。

不過民進黨又辯稱說蕭漢俊原本就是親國民黨系統的,出來表態支持韓國瑜這也沒什麼。結果沒過多久,又有許多原本深綠的民進黨鐵桿支持者倒戈支持韓國瑜。

於是,民進黨一方面對這些進行人格抹黑,一方面說這些人都沒什麼分量。不管遇到多麼不利的局面,民進黨都要用硬凹的方式死不認錯,可他們始終沒明白,在全民「討厭民進黨」的大趨勢下,你要懂得反省,你越是死不認錯,民眾就越是要同仇敵愾地拆穿你的藉口。

10月14日,陳其邁在鳳山舉行大造勢,宣稱有三萬人參加,場面火爆。隨後,王金平、蕭漢俊為韓國瑜舉辦三場大造勢,分別是10月26日在鳳山,11月8日在旗山,11月14日在岡山,號稱「三山大造勢」。

就在鳳山那場,韓國瑜陣營的場面更加火爆,現場號稱有五萬人,而且很多人還是因為沒法擠過來而提前離開的。

鳳山造勢,使得整個藍營士氣大振,綠營則大為驚恐,將所有的選戰資源全部投入到高雄。這或許是民進黨不得不然的殊死搏鬥,因為民進黨絕對不能輸掉高雄,一旦高雄失守,會動搖這個執政了二三十年的大票倉。

然而,高雄已經救不起來了,民進黨的孤注一擲不僅於事無補,反而會引起三個更加嚴重的反效果:

第一,韓國瑜的支持者全部都是自動自發來支持,而陳其邁的支持者全部要靠黨機器來動員;韓國瑜挾帶著自己的超高人氣,經常前往其他縣市幫忙助選,陳其邁則經常需要各路資源幫他助選。於是民間就傳出了個段子叫「韓國瑜是一人救全黨,陳其邁是全黨救一人。」

第二,在「討厭民進黨」的大趨勢下,民進黨越是垂死掙扎,就越是激發民眾的反感。許多中間選民真的是不喜歡國民黨,但他們就是看著民進黨的那副死不認錯的樣子心裡不爽。他們票投國民黨,不是希望國民黨贏,只是害怕民進黨不輸。

第三,按蔡英文最初的規劃,是臺北市與柯文哲合作,由蘇貞昌出徵攻取新北市,這樣民進黨的勢力就能從原來的四都變成五都,國民黨則六都全部掛零,那麼2020將徹底無法與蔡英文抗衡。

但是隨著5月底被迫自提候選人,柯綠分手的結果使得蘇貞昌在新北市勝選已無可能,於是蔡英文又將防線後撤至臺中,宣稱要「決戰中臺灣」。因為臺灣的選民結構是越往北越藍,越往南越綠,只要守住了臺中,桃園、臺南和高雄也肯定不會有問題,這樣就能維持住2014年的四都,民進黨此戰也不算輸。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本來應該作為大後方的高雄居然變成了交戰的前線。民進黨全力搶救高雄的結果,是原本勢均力敵甚至小幅領先的各縣市全線防守空虛。

正是由於民進黨全線撤守高雄,使得國民黨在許多原本希望渺茫的縣市也實現了翻轉,這就是蔡英文在此次縣市長選舉中全線慘敗的根本原因。

在2014年,民進黨擁有六都中的4席,加上臺北市的柯文哲是其全力扶持,幾乎可以算作是5席,國民黨只有新北市1席。

到2018年,民進黨只剩下桃園市和臺南市2席,國民黨則坐擁新北市、臺中市和高雄市3席,臺北市也只是以三千多票的極微弱劣勢才輸給柯文哲。

在六都以外的16個縣市方面,民進黨在2014年有9席,到2018年只有4席。國民黨在2014年只有5席,到2018年提升至12席。

2018年的縣市長選舉結束後,民進黨最頂層的政治人物中蔡英文和陳菊被徹底殲滅,賴清德至少被滅了一半。現在檯面上還能接班的,或許就只剩下桃園市長鄭文燦和臺南市長黃偉哲,尤以鄭文燦可能性最高,但若要參選2020,卻也沒有任何獲勝的可能性。

臺北市的柯文哲這次只是以極微弱的優勢擊敗國民黨的丁守中,臺北市尚且選得如此艱困,應該也不敢動參選2020的念頭。

國民黨這次大勝的功臣無疑是韓國瑜,但他既然剛攻下深綠的大票倉高雄,許諾要全力帶領高雄人民拼經濟,應該不至於明年就去為參選2020作準備。

所以,國民黨推出的2020候選人應該還是朱立倫或者吳敦義,他們也確實極有可能勝選。但誰都知道,這次的江山是韓國瑜打下來的。無論是否能夠在形式上問鼎大位,他都將是國民黨內最有權威的人,因而也將是決定臺灣未來走向的人。

韓國瑜之所以能夠在深綠的高雄贏得如此廣泛熱烈的支持,是因為他給高雄人民帶來了希望,許諾他們全力拼經濟就能過上好日子,就能又年輕又有錢。

可這要怎麼做呢?韓國瑜說:「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

試問,東西要出到哪裡去?人要從哪裡進來?答案不言而喻。

韓國瑜又說,以後的高雄要「經濟100分,政治0分,全力衝經濟。」什麼叫政治0分,意思更是再清楚不過了。

韓國瑜要想在高雄站穩腳跟,必須立刻在經濟上全面依靠大陸。一面將高雄的東西賣到大陸,一面吸引大陸的人去高雄旅遊,臺海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迎來和平。

五味印象

讓心智與品味同在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高雄市民受不了韓國瑜了,轉投蔡英文的原因曝光
    在這次2020年臺灣「大選」,蔡英文以極高的票數領先於韓國瑜贏得了這次選舉的勝利,很多人對這個結果表示很困惑。因為韓國瑜在選舉前跟蔡英文的票數應該差不了多少的,就算是輸了也不可能輸得這麼慘的。他們分析韓國瑜票數這麼低的原因,其實是韓國瑜丟掉了他的基本盤,每個領導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基本盤,韓國瑜的基本盤就是高雄市。但是高雄市民並沒有支持韓國瑜,反而去支持綠營,在韓國瑜的底盤,蔡英文得到的票數竟然比他還多了幾十萬票。
  • 對韓國瑜失望?高雄市民吐露心聲:迫不得已才投給蔡英文
    蔡英文此次不但成功連任,而且出乎意料地獲得了近60%的選票。而之前,在臺灣聲勢浩大的韓國瑜,最後只獲得了38%左右的選票。只要稍加研究就會發現,韓國瑜失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所任職的高雄市市民都沒有把票投給他。大多數的高雄市民都選擇將自己的一票給了蔡英文。不過現在也有市民發聲,說他們把票給蔡英文實屬無奈。對韓國瑜失望?
  • 蔡英文在高雄獲得歷史最高票,「罷免」韓國瑜?可能會被「雙殺」
    編輯:凝冰蔡英文在2020年臺灣地區選舉中勝出,繼續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還獲得了歷屆的817萬最高票記錄,哪怕是在韓國瑜當市長的高雄,也拿到了109萬票,比韓國瑜高出40多萬票,本以為韓國瑜能在高雄有優勢,沒想到也一樣輸了
  • 韓國瑜贏得選舉給我們的3點啟示
    韓國瑜,一個今年步入61歲的禿頭老男人,在剛剛結束的臺灣「九合一」選舉中,當選為高雄市長。由於高雄在二十年來一直都是民進黨的地盤,過去國民黨從來沒指望過能拿下高雄,每次都是派個人過去參選,只要別輸得太難看,就相當於是給外界交代了。但沒想到的是,韓國瑜竟然憑一己之力,把民進黨的大本營給端了。「九合一」選舉是臺灣的地方選舉,每四年舉辦一次。
  • 已對韓國瑜心寒?高雄市民轉投蔡英文原因曝光,實為「迫不得已」
    當初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的時候,高雄市市民對他可是非常支持,對於他的執政措施也非常期待。但是在這次選舉中,大部分高雄市民卻投了蔡英文。對於實施票選制度的地區來說,每一個黨派都會有自己的鐵桿票倉。這些地區一般都會選擇自己支持的黨派的成員來擔任地區的行政長官。
  • 蔡英文陰謀落空!韓國瑜競辦發言人接任要職,高雄將「更穩」?
    筆者認為,此次人員變動也意味著韓國瑜正在逐步的將自己的親信安插在高雄市政府部門,這也意味著韓國瑜即將真正的掌握高雄市的全部權利,這也是韓國瑜為應對將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迫害所做的準備,同時也意味著韓國瑜已經不會再次陷入任人宰割的尷尬局面。
  • 高雄市民放棄韓國瑜轉投蔡英文原因「曝光」,實為迫不得已
    其中更加的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韓國瑜的大本營所在地高雄市,他的票數都是輸給了競爭對手蔡英文差不多一半。國民黨韓國瑜在「本命區」高雄只拿到61萬票,比2018高雄市長選舉的89萬票少了28萬票。蔡英文讓2018翻盤的高雄市又綠油油,氣勢再度重回到2016年。造成這樣的結果一定程度上是由於韓國瑜的無作為導致的,高雄市民「曝光」放棄投韓國瑜的原因。
  • 趙少康為什麼說韓國瑜「盡人事而已」?
    島內大選已經結束,最終結果韓國瑜輸給蔡英文260多萬票,這麼大的差距也是很多支持藍營粉絲很難接受的,筆者也跟大家一樣。其實島內這場選舉非常詭異,韓國瑜造勢場合,人山人海,而蔡英文造勢晚會即使「發便當」、送小禮物,參加人數也比不上韓國瑜,最終結果卻是蔡英文大贏韓國瑜,而且韓國瑜是一敗塗地。
  • 臺灣新聞臉:失守高雄 韓國瑜何去何從?
    眾所周知,韓國瑜是在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中崛起的「非典型」政治人物,一度炙手可熱、氣勢如虹。如今先是敗選2020大選,再被罷免高雄市長,可謂墜落谷底。那麼,失去施政平臺的韓國瑜,未來將何去何從?韓國瑜的境遇,對渴望敗部復活的中國國民黨,又會有什麼影響?出生於臺灣眷村的韓國瑜,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踏入臺灣政壇。
  • 韓國瑜被罷免高雄市長,蔡英文首度回應
    罷韓案通過後,高雄市長從代理到補選名單都是話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日見面共商,預計12日公布人選。
  • 2020選前終局之戰 韓國瑜坐鎮高雄蔡英文南北趕場
    (原標題:2020選前終局之戰 韓國瑜坐鎮高雄、蔡英文南北趕場)2020大選進入選前終局之戰,藍綠展開最後衝刺、加緊催票。民進黨規劃「選前之夜」四場並進,蔡英文與副手賴清德分進合擊。蔡英文南北大串場,傍晚在高雄舉辦造勢活動,直接和「地主」韓國瑜拼場,蔡英文表定於19點45分登場拉票。隨後,蔡英文趕赴臺北舉辦「選前之夜」凱道大造勢,表定於21:35登臺演說,呼籲民眾返鄉投票。賴清德則主戰臺中、新北,最後和蔡英文在凱道大合體。
  • 剛當選連任,蔡英文就開始「政治追殺」韓國瑜了
    一個觀察指標已經浮出水面:民進黨開始對在「大選」中落敗的高雄市長韓國瑜磨刀霍霍,準備將他「雙殺」了。選舉剛剛落幕,民進黨「立委」已公開討論罷免韓國瑜,喊出了將韓國瑜「雙殺」的口號。民進黨「立委」趙天麟稱,此次「大選」中,蔡英文在高雄市得票比韓國瑜多了48萬多票,意味著罷韓成功有望。
  • 高雄選舉,蔡英文四路人馬"圍剿"韓國瑜,能成嗎?
    「其邁有難,搶救高雄」如今成了民進黨最重要的任務。為穩住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的選情,蔡英文當局四路人馬全面總動員,試圖阻擋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的「韓流旋風」蔓延。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坦言,這次不是韓國瑜在和陳其邁競選,而是高雄人在和民進黨執政成績競選,全臺灣都在等著看韓國瑜能否創造奇蹟。面對高雄市的嚴峻選情,蔡英文可以說在傾民進黨全黨之力助選。
  • 「宅神」朱學恆:如果蔡英文夠聰明,就應該把韓國瑜留在高雄
    這件事情對於韓國瑜來說應該有著不小的壓力,但是韓國瑜在面對記者提問時只是表示尊重民意,現在只想平時搞好市政。但是針對罷免韓國瑜的事件,朱學恆認為對於民進黨而言,讓韓國瑜繼續留在高雄市才是明智的。「宅神」朱學恆:如果蔡英文夠聰明,就應該把韓國瑜留在高雄。
  • 韓國瑜贏了,高雄變天,照亮藍軍擊潰綠營!| 兩年後他會幹掉蔡英文?
    晚上八點四十九,陳其邁宣布競選高雄市長失敗,他並說,他已經致電韓國瑜,祝賀他競選成功。希望他的粉絲,支持韓國瑜市長。
  • 韓國瑜對決蔡英文 陳水扁跑出來湊什麼熱鬧?
    果然,陳水扁話鋒一轉,稱當初韓國瑜高雄勝選,「不是韓國瑜多行,而是民進黨當局與地方執政累積的民怨,剛好在韓國瑜身上找到出口。」作為老對頭,阿扁不想漲他人威風,卻也不得不承認,「韓流」的勢頭壓過蔡英文。他的「良苦用心」,是希望民進黨與蔡陣營要善於「千變萬化」。
  • 高雄基層驚爆:若韓國瑜被罷免,國民黨將推動罷免蔡英文
    罷免中國國民黨韓國瑜投票可能在6月登場,國民黨高雄市大寮區黨部主委郭倫豪接受訪問分析表示,若韓遭罷免,國民黨也會推罷免蔡英文,將來可能變成藍綠惡鬥,但也變成必須去做的事情,整個社會氛圍會被改變。藍營支持者在經歷韓被罷免後的情緒下,定會願意去從事罷免蔡英文行動,之後會變成新一波的戰爭,民進黨是否會在新戰場得利?恐怕還是未知數。郭倫豪觀察,韓國瑜之前打2020「大選」選戰和民進黨針鋒相對,目前採取守勢也是一種策略,避免言多必失。但現在重點都在韓國瑜上,其他縣市首長要互相聲援有限,就要看黨中央怎麼整合。
  • 韓國瑜鐵粉:拆穿蔡英文高雄109萬票謊言
    韓國瑜鐵粉:拆穿蔡英文高雄109萬票謊言高雄市市長韓國瑜在臺灣地區2020選舉之中落敗引起了劇烈的反響,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韓國瑜很有可能會成為第一個臺灣地區被罷免的市長。如果罷韓成功的話,這不僅對於韓國瑜本人來說是巨大的打擊,對於一直支持他的韓粉來說也是難以接受的結果。
  • 韓國瑜為什麼輸這麼慘?
    一年多以前,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韓國瑜高票當選高雄市長,我寫了一篇「馬後炮」(韓國瑜為什麼能贏?)。
  • 這次,蔡英文第一,韓國瑜第二
    甚至規定高中以下的師生不得出境,這些行為贏得了不少臺灣民眾的肯定。相比之下,柯文哲此次只排列第四。據悉,柯文哲是臺北市長,曾經以敢說敢言的性格聞名。但在今年,因為無意之間洩露了武漢返臺的臺灣民眾住所,遭到了不少臺灣民眾的非議和指責。但柯文哲依舊對外界表示,自己是遵守了sop(標準流程),不肯承認自己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