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7 2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心手相牽、聲像結合,命運與共、配音薰陶,德育先行、開發課程」,這就是疫情期間博山一中英語「趣」配音課題組教師們的真實寫照和工作紀實。
庚子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並蔓延的大背景下,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相關要求,學生全居家在線學習成為必然。疫情期教師線上指導學生居家自學、選擇適宜學習資源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博山一中英語「趣」配音課題組疫情期間,通過微信、釘釘和QQ平臺採取教師推送配音素材和學生自選配音素材相結合形式,選取以主題意義相同或相近有關疫情的素材,突出對主題意義的探究和對配音學習策略的培養,訓練英語口語水平,提升口語素養。
這一課題的提出也是基於《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其課程基本理念中強調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渠道。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注重主題意義建構、培養文化意識,同時也為了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提高教師的課程能力,實現對國家課程的有益補充和轉化,筆者帶領團隊開展了關於影視課程開發的校本課程「原聲影視配音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利用——英語『趣』配音」。課題組一致認同疫情是最好的教育資源,利用網絡疫情資源可以篩選並開發出經典的配音資源。
教師通過嚴格篩選素材,疫情素材要與社會發展主流價值理念相一致,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選擇的影片,內容貼近生活,人物語言特點鮮明,發音清晰,語速適中,節奏感強,情感變化豐富,容易為學生所模仿和接受,由易到難, 循序漸進, 逐漸樹立起配音自信心,培養對配音濃厚的興趣。疫情期間我們從「英語趣配音」軟體上選取了科普類配音素材《什麼是冠狀病毒》《護士這種職業》;演講類配音素材《武漢加油,我們等你》、《we are all fighters》;
還有指向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長的煩惱》《阿甘正傳》和《冰雪奇緣》;還有保護野生動物演講類素材。
博山一中還在博山區區域空中課堂中引領區域師生開展「影視配音」線上詩詞朗誦,選擇《中國日報》疫情中值得銘記的15句經典名言;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Lands apart,sky shared)。豈曰無衣,與子同裳(Fear not the want of armor for mine is also yours to wear)。
疫情期間,藉助日常生活中學生遇到的英語視頻經典詞句、段落與篇章,通過下載英語趣配音App客戶端,將配音素材分割成若干個片段,採用「五步驟」科學的訓練,生成多種口語教學策略並進行區域推廣,引導學生英語口語的「生活化」「日常化」,把難於開口的英語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薰陶。提出了「視聽」—「模仿」—「遷移」—「創新」基本配音教學主張。重視影視素材的賞析,感知主題;重視情感的親身體驗,揣摩人物背景語言,初探主題;置身情境的語言模仿,探究主題;日常生活化的語言遷移到語言創新,超越腳本,拓展配音,深化主題。
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後,再次表明了改革的決心與信心。《意見》指出到2022年,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進一步完善,立德樹人落實機制進一步健全。這些頂層決策與文件,標誌著「立德樹人」應該是基礎教育的首要功能。在創新教學組織管理中,《意見》中指出,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基於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課堂教學,注重加強課題研究、項目設計、研究性學習等跨學科綜合性教學,認真開展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教學。本課題正是基於「聲音的力量」,疫情期間,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體驗模仿經典片段,探究具有主題意義的影視配音。我們分別對應德育配音、智育配音、美育配音和心育配音構建基於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趣」配音教學模式,開發英語「趣」配音教學資源,形成智慧教學課例,實現教育資源到教育教學應用,培養「智慧教師」,為教師和學生專業發展服務。(李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特色辦學】博山一中:聲音的力量 ——英語「趣」配音紀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