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山影視基地籌拍蘇東坡電視劇 擬建北宋東坡古城

2021-02-11 龍溪網

龍溪便民信息發布查詢☚請點擊文字

惠州影視文化產業近年來開始發展起來。除了越來越多的影視劇到惠州取景,落戶惠州的影視項目也開始發力,挖掘惠州本土題材,助推惠州影視產業不斷發展。近日,惠州日報記者從中國·羅浮山影視文化產業基地獲悉,該基地正在籌備拍攝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電視劇,並籌建北宋東坡古城及打造蘇東坡歷史故事大型演出等。未來,該基地將瞄準影視文化旅遊,通過「好萊塢+橫店」的模式打造粵港澳影視產業基地,做影視人的「夢想之城」。

 羅浮山影視文化產業基地。

擬建立影視創作發行完整產業鏈

惠州市電影家協會主席、羅浮山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執行長張珈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惠州羅浮山是打造影視人夢想家園的理想之地。惠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區位交通優勢明顯。羅浮山宜居、宜業、宜遊,無論是自然生態、歷史人文資源還是旅遊市場,都非常適合影視產業的布局,發展潛力巨大。

「我們的思路是共建共享共贏共發展。羅浮山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將通過『好萊塢+橫店』的模式打造粵港澳影視產業基地,做影視人的『夢想之城』。」張珈銘說,夢想之城就是可以在這座城市安居樂業,不用因為去外地拍戲和家庭長期分居。因此,必須擁有影視從創作、籌備、拍攝、後期製作、發行等完整的產業鏈,根據產業的核心需求搭建平臺,讓產業結構合理化升級和優化,營造影視人才願意來、有適宜發展的環境和完善生活配套的氛圍,再通過產業聚焦和「村企合作」模式,長遠規劃、合理布局,把影視文化旅遊做起來,形成一個全新的經濟和生活圈。「橫店和好萊塢模式的成功,關鍵就是聚焦,都是盯著一個地方規劃發展,劇組可以在這裡實現電影工業一條龍的工作,遊客在這裡可以玩得盡興,同時也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打造大灣區最大攝影棚拍基地

據介紹,該基地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攝影棚拍基地,目前已做了一個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攝影棚,未來還將再建6個攝影棚和創作園區,滿足多個劇組同時拍攝的需求,同時還能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和相關配套服務。

張珈銘透露,橫店影視城除了拍戲,也靠影視產業衍生的附加值盈利,每年光旅遊營業額就有200多億元,解決了當地很多人就業和創業。「這也非常適合羅浮山及周邊村鎮以文旅產業實施鄉村振興。我們正在籌備拍攝宋朝大文豪蘇東坡的電視劇,籌建北宋東坡古城及打造蘇東坡歷史故事大型演出等。同時我們也註冊了漢文化影視文旅體驗街,讓遊客在不同朝代的街道進行穿越體驗式旅遊,同時也能了解我們的歷史及傳統文化。」張珈銘說,想通過棚拍基地和北宋東坡古城等,讓政府和村民看到影視文化旅遊給當地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正籌備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影視周

接下來,羅浮山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在影視文化和交流方面動作頻頻。除了籌拍蘇東坡電視劇,還在籌備2021年建黨一百周年獻禮影視劇,擬把惠州的東江英雄等題材搬上螢屏,並通過村企合作建立一個紅色影視拍攝基地。未來,還將通過拍攝葛洪這種醫道歷史人物劇,把影視文化與羅浮山康養旅遊結合起來。

張珈銘說,目前,該基地和共青團中央宣傳部、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等正籌備「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影視周」暨「青年導演扶持計劃」,同時也在籌備青年電影人基金。「希望通過青年影視周,每年扎紮實實孵化幾個影視項目,扶持青年電影人才,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影視人的交流合作平臺。」

文/圖來源:惠州日報、今日惠州網

- - - - - - - - 廣 告 贊 助 - - - - - - - -

相關焦點

  • 籌拍蘇東坡電視劇 擬建北宋東坡古城
    惠州影視文化產業近年來開始發展起來。除了越來越多的影視劇到惠州取景,落戶惠州的影視項目也開始發力,挖掘惠州本土題材,助推惠州影視產業不斷發展。近日,惠州日報記者從中國·羅浮山影視文化產業基地獲悉,該基地正在籌備拍攝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電視劇,並籌建北宋東坡古城及打造蘇東坡歷史故事大型演出等。
  •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蘇軾,又被人們稱為「蘇東坡」。蘇軾姓蘇,名軾,字子瞻。可見,"東坡"既不是他的名,也不是他的字。可是,當後人去稱呼他時,好像更愛把他叫做「蘇東坡」,而不是叫他本來的名字。例如,林語堂為蘇軾寫傳記,就將書名定為了《蘇東坡傳》,而不是《蘇軾傳》。
  • 蘇東坡與東坡泡菜,做法源自宋朝
    他每飯必吃泡菜,每個菜餚裡面必用泡菜調味,在飲食文化上給我們留下了「東坡魚」、「東坡肘子」、「酸菜魚」等等著名菜餚。他每到一地,除了自己吃泡菜,還將泡菜技術傳給了當地人,使東坡這一傳統的泡菜做法傳遍了全國,形成了東坡泡菜文化。
  • 《探秘蘇東坡》| 行走東坡:下江南
    不管結果如何,北宋這場名仕間的爭鬥,令人感嘆。韓琦、歐陽修、司馬光、範鎮、張方平、蘇軾……他們的堅毅與瀟灑的姿態至今為人所樂道。前篇裡我們有詳細敘述,這兒就不多說了。熙寧四年(1071),蘇軾在京城和安石鬥了一年多,終究沒鬥過,反憋一肚子氣。神宗將他遷往杭州,為杭州通判,此時他待蘇軾尚好。北宋升官兒是個挺悠閒的事,不必急著赴任,路上大可到處玩玩,走上三五個月也沒人來催。
  • 蘇東坡與東坡肉,探尋文豪與美食背後的秘密!
    北宋的大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居士,世人喜愛稱他為蘇東坡。盤點「東坡系」菜餚,有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餅、東坡羹……其中最負盛名的,要數東坡肉了。做東坡肉的簡單步驟,連洗鍋子這樣的小事蘇東坡都講得清清楚楚。這雖然看似微不足道,卻展現出蘇東坡對製作美食的敬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個環節都做到位,這是蘇東坡一絲不苟的嚴謹。
  • 《蘇東坡傳》樂天派東坡居士
    昨天我們介紹了蘇東坡在處世方面的原則態度,今天我們繼續和各位朋友聊一聊逆境中的樂觀豁達,看看東坡先生在一生大大小小的的磨難中,是如何保持他那幽默樂觀,豁達開朗的心境的。好了,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位「樂天派」帶給我們關於樂觀豁達的啟示吧。 北宋後期政壇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黨爭——新黨和舊黨之爭。
  • 《蘇東坡》孫少仁詞曲陳佔勇演唱儋州東坡文化原創歌曲
    ,歌曲表達了儋州人民對大文豪蘇東坡的敬仰之情。紹聖四年(1097),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被謫居海南昌化軍(今儋州),「東坡書院」是蘇東坡貶謫在儋州居住的遺址,座落在儋州中和鎮東郊。當年蘇軾與其子被逐出官舍後,用自己的積蓄在城南桄榔林下買地結茅為偃息之所,在當地百姓及數十名學生的邦助下搭成五間茅屋,蘇軾命名為「桄榔庵」。由於海南當地的書生學子常來桄榔庵拜訪,其間少不了要在會客的房屋裡:「問奇請益、醵酒作樂」。
  • 大文豪蘇東坡被人們尊稱為「坡仙」,他本人相信有神仙麼?
    由此,蘇東坡開啟爐灶,迷戀丹道修煉,一發而不可收拾。蘇東坡閉關修煉,期間作《陽丹訣》、《陰丹訣》,具體介紹了兩種煉丹術。文中記敘了他利用人體尿液、乳汁進行煉丹的方法,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也不知東坡是如何得來這樣離奇怪異的養生秘術?蘇東坡在黃州時,有多位道士前往拜訪,更有人直接給他饋贈丹藥。
  • 電視劇《蘇東坡》有看點!
    這是電視劇《蘇東坡》開篇,19歲的蘇軾迎娶王弗時,新人坐床撒帳喜娘的《撒帳歌》。初聞此長句,尤其是從一個普通喜娘的嘴裡說出來,說不出的驚豔,好文藝的詞兒。《蘇東坡》以風雲變幻的北宋大舞臺為歷史背景,通過落榜舉子鬧事風波、王安石變法、徐州抗洪、烏臺詩案等一系列歷史事件再現蘇東坡大悲大歡的人生歷程,還原這一絕代風流人物的歷史真實。
  • 棗莊將籌拍電視劇《臺兒莊》 專家研討劇本大綱
    棗莊將籌拍電視劇《臺兒莊》 專家研討劇本大綱時間: 2012-06-08責任編輯: 路迦旅遊_中國網     6月6日,來自山東省內外的十數位專家學者齊聚山東省棗莊市,就電視連續劇《臺兒莊》的劇本大綱進行研討。
  • 「吃貨詩人」蘇東坡,文豪界的「超級美食家」
    「饕餮」蘇東坡,讀萬卷書,吃萬裡路!蘇東坡,堪稱超級美食家。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為何說一代文豪蘇東坡是美食家?他不但愛吃、會吃、更精於吃,「擅辨食材、精通廚藝」,官做到哪裡就吃到哪裡。
  • 向全世界展示東坡文化!《少年英雄蘇東坡》即將亮相
    東坡區攜手功夫動漫,以蘇東坡為城市IP進行動畫製作,拍攝52集動畫劇《少年英雄蘇東坡》,並通過動畫片製作發行、網際網路營銷、線下推廣和IP授權運營等方式,樹立城市品牌形象,擦亮金字招牌,將東坡打造成世界級人文超級IP。以傳統文化為核心 《少年英雄蘇東坡》明年播出 !
  • 眉山:以東坡為核心的動漫《少年英雄蘇東坡》正式啟動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3日電 (記者 劉忠俊)3日,東坡超級IP應用大會在眉山市舉行,以東坡文化為核心的52集動畫片《少年英雄蘇東坡》製作也正式啟動。
  • 假如骨灰級「驢友」蘇東坡聽到五月天的《人生海海》
    「活在今天」的代言人-蘇東坡如果真如汪國真「我喜歡出發,凡是到達了的地方都是昨天」 說的那樣,蘇東坡就是「活在今天」的代言人。蘇東坡一生中無論是被動或是主動,在交通落後的時代就丈量了大半個北宋,如果放在現代他真是個「骨灰級驢友」。
  • 胡歌、趙麗穎合拍新劇:最好的蘇東坡傳記,是一本英文原著
    由胡歌和趙麗穎合作的歷史電視劇《蘇東坡》,正在籌拍中。之前也曾有不少關於蘇東坡的影視劇,其中2012年陸毅和林心如主演的電視劇因此我也充滿了對胡歌的期待:他將會如何再次演繹出不一樣的蘇東坡?這部電視劇目前還沒有具體消息,大家可以先讀一讀有關「蘇東坡」的傳記。若論哪本寫的最好?我一定首推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這本《蘇東坡傳》的最神奇之處在於:它的原著竟是用英文寫的。
  • 所幸就作東坡餘孽―以蘇東坡的生態為狀態
    所幸就作東坡餘孽――以蘇東坡的生活狀態為狀態(為老友劉俊京兄蘇東坡系列散文所寫短評輯錄)(2021
  • 超級大吃貨蘇軾的那些美食情緣,詩人裡的美食家蘇東坡
    他把自己住的房子取名叫「雪堂」,還在雪堂東邊開闢了一塊荒地,叫做「東坡」,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東坡居士」開始上線了。 黃州的生活,把他培養成了美食家,在這裡他發明了千古名菜東坡肉。剛到黃州時,當地人並不把豬肉當成主要的食材,富貴人家不吃豬肉,窮苦人家又不會做豬肉,蘇東坡就研製出了豬肉的美味烹飪方法。
  • 蘇東坡吃蝙蝠!
    直到今天,好幾道著名的特色菜,比如東坡魚、東坡肘子、東坡羹、東坡涼粉、東坡餅、東坡豆腐、東坡墨魚、炒東坡(炒豬大腸),據說都跟和蘇東坡有關。這才是高級吃貨,能夠自己製作美食,更能夠把吃變成一門藝術!如果活到今天,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節目一定請他做顧問!
  • 劉俊京 | 蘇東坡與陳季常的故事
    當時傳說是蘇東坡舉報的;也有人說是歐陽修舉報的,幫學生出氣。陳季常一貫重義輕財,雖有「馳聘於當時」的遠大抱負,但未受到朝廷重用,其父去世後隱居在黃州一帶。江湖上,季常有一定知名度,和京城開封有聯繫,把東坡送上門,讓季常報「害父」之仇。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後來經歷表明,陳季常反倒成了蘇東坡「保護者」。
  • 一個會寫詩詞的蘇東坡,一個會做東坡肉的蘇東坡,擱你愛不愛?
    蘇東坡對潘彥明說,別的菜不要你動手,你就做幾道你最拿手的黃州菜吧。聞此,潘彥明便用糯米、冰糖、麵粉做了一盤燒梅,頂端點上紅,一個個像一朵朵正開著的石榴花。蘇東坡問,這叫什麼菜?回答道,這叫黃州燒梅。而後,潘彥明用五花豬肉,大塊兒蒸得爛爛的,放在陶砂鍋內。蘇東坡問,這叫什麼菜?回答道,這叫紅燒肉,大塊兒蒸,表示捨得給客人吃哩。而後,蘇東坡自己也做了好幾樣有四川風味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