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你就是個偶像,不要鬧了」

2021-02-06 炎亞綸環球後援會-紅衣軍

高二時,他開始翹課,語帶驕傲:「我上課都在睡覺,學校旁邊是捷運站,翻一個牆就可以走了,捷運對高中生來說是多麼奇幻的東西啊!可以到百貨公司、朋友家,我那時候開始喜歡籃球,都到衣蝶百貨裡的籃球場打球,超愛,還有冷氣吹。那個籃球場很帥,就一個鐵籠子,很街頭。」哪一個高中生不是中二爆棚?當時的炎亞綸在一群大學生中打球,自小長得比別人好看的他早早習慣了注目,學校裡女同學喜歡看他,男同學則不太搭理他。回味當時他一個高中生球技好到場外的成年人都在鼓掌:「那時就是覺得,I don't give a shit⋯⋯誰在管你學什麼生物?你就慢慢學吧。」


不過,同樣在高二,師長眼中很麻煩的他,曾經參與一場校務會議,為「運動服到底要不要做束口」這個議題、與全年級的代表討論。混混頓時變班長氣質,統合不同意見:「我在當下覺得我有一個⋯⋯滿驕傲的責任感,面對大家激烈的言論,到我發言時,我就衣服的歷史進程,以及為何會有這個討論做了整理,居然得到很多班導師的讚賞。一開始他們都覺得我是問題學生欸,這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的聲音是很重要的。」


無論是在校務會議上、或是在翹課的籃球場上,炎亞綸都在尋找某種「值得驕傲」的感覺。


我沒有往自己想走的路走去


2019 年底炎亞綸離開華研國際,自己成立公司當老闆,也是在這之後開始較少在社群媒體對議題發聲。現在,許多大學生認識炎亞綸是因為他敢言仗義,透過他的社群影響力看見他。但對千禧年前出生的人來說,炎亞綸是飛輪海裡那個比較少說話的;飛輪海四位成員代表四種季節,炎亞綸是「冬季」的代言人。他們當時的 CD 都有豪華版與普通版,粉絲們會為了拿到印有炎亞綸的扇子買豪華版。


飛輪海包辦《終極一班》《終極一家》的戲份,炎亞綸而後主演《愛似百匯》《就是要你愛上我》等奠定了偶像劇之路。


說真的,當年不是 5566 就是飛輪海,國中生要是不會唱「全世界只對你有感覺~」就遜掉了。紅成偶像,但也不怕走下男神神壇,他或許是臺灣男子偶像團體解散後,第一個說和團員「平常沒有在聯絡」的人。


2011 年後炎亞綸開始單飛活動,他演戲、出專輯、主持,以前人家叫他花瓶,前兩年開始人家叫他炎P、炎大砲。因為一席「下雨土質疏鬆引發地震說」發動網民出徵,又在學者出面證明此說有可能後獲封「先知」之名。那幾年,炎亞綸的工作團隊練就一套炎P SOP,他當老闆後才知道苦:「以前我寫一篇文章,大概知道身邊的人會怎麼反應、那些流程都很熟悉,但當老闆以後,自己去處理那些事,我也發現,會讓身邊真正在意我的人,很麻煩。」

12 月 25 日新專輯《摩登原始人》正式發行以前,炎亞綸舉辦了一場閉門聽歌會,這是他第一次與索尼唱片合作唱片宣傳。事前,我收到了一封「互動網頁邀請卡」,網頁 UI 帥度很高,整趟使用者體驗設計成登陸前籤證的申請,做了類似「網路戒斷檢測表」試題。


平安夜那天,一行人來到一個極暗的地下室,場地狹窄,兩個空間分別作為「母艦」與「土星」,我們正在準備一場離地體驗——劇場式的故事推進,舞曲與迷幻的光線裡,跟隨與專輯概念連動的巧思「象徵內在世界的異空間」「濾鏡下的探索」「在鏡子裡寫下想說的話」展開一場不像聽歌會的表演。


當時,小丑們在他身旁舞動,也與觀眾共舞。炎亞綸在鏡子上寫下「不想討好」與「不想付房貸」,那種任性恣意,隨他如森林之王的打扮洩露出了這張專輯的野心。現場他沒脫下面具過,感覺那是抵抗新聞稿與商業娛樂的最後手段,至少在他構想的理想自我面前,可以不用那張鎂光燈喜愛捕捉的漂亮五官示人。


做這張專輯本身,是他的一場大型逃脫魔術。這個別人嘴裡的名字,可以逃得多遠?


《摩登原始人》宣傳照他以面膜遮蓋臉,設計以幾何小丑圖直加壓在他的五官,專輯有兩版,但不再是普通版與豪華版,而是普通版與限定版,限定版上是一個小丑 icon。與炎亞綸熟識多年的陳信延企劃、聶永真設計、陳珊妮當製作人,很難再找到一組可以這樣完整表達「炎亞綸」的團隊。


炎亞綸曾在公開的發言說,自己看《小丑》的時候,看著就笑了。「我可以理解那種瘋。」


小丑進行第一次地鐵殺人,而後奔跑到暗室中跳舞,或者在樓梯間快樂地踢踏:「有時社會把我們逼到一個程度,唯一那一個底線就是我們自己,我毫不訝異他會殺人。」在炎亞綸的聽歌會、專輯上、宣傳照片,都有這個小丑,透露冷靜的笑與單純的邪氣:「我常常開玩笑,如果我有核彈的按鈕,我早就不知道按了幾次。」卸下正義感的外殼,複雜的愛裡有審視著這個世界的質疑。


這一張專輯的冷調建立在他維持的距離,專輯封面賽伯格的身體切割回應創作:人類與機械進入更終極的拼貼混合,人類成為文明過剩的產物。彷彿來到未來空間,曲風混種他近年愛的 nu-disco、house、chill trap⋯⋯,是冷冽而愉悅的舞動、一場獻給反文明的歌頌。

專輯的誕生緣起於 JUDY AND MARY 的吉他手 TAKUYA 桑知道炎亞綸一直想創作,因此介紹了索尼負責版權的阿霈給他。「以我對自己的認識,我想別人應該會覺得說⋯⋯你就是個偶像,不要鬧了。」 但沒多久,阿霈就找了由葉懷佩、林承佑、DJ Dizparity 葉柏成組合而成的寫曲團隊給他。見面前一天,炎亞綸還想著是不是要裝病,「覺得自己沒試過,下意識覺得這件事不會發生,就也⋯⋯很怕丟臉。」


像是怕那句花瓶說久了就會成真,在一群職業音樂人面前,他頭低得很低,起初甚至不敢在他們面前開口唱歌,track 挑出來、loop 編曲:「尷尬的是,理當是我要先開始,但就坐在那邊⋯⋯不敢⋯⋯就有一個,自己是 somebody,但唱出來的 line 很醜的話,就很丟臉。」葉懷佩說你再這樣下去會很尷尬喔,他唱了,「唱完以後我沒有被 judge,我覺得這讓我有點安心,可以嘗試了。大家也會給我反饋,說這句可以怎樣變一下,他們在我的基礎上去玩一些東西,讓我覺得這件事(創作)有無限的可能,他們並不是要來說『你弄得很爛』,我就越來越大膽地玩。」


炎亞綸的 IG 上經常出現許多類型的音樂,對音樂的渴求飢不擇食:「我跟葉柏成認識之後,跟他說你趕快丟多一點音樂給我,我想要聽更多的音樂。如果我自己去挑選一定會偏食,會很難接觸到其他好聽的歌。那些歌不一定是有名的人弄的,但 DJ 很會去賞識這些好東西。」


從「我真的可以嗎?」到投身創作團隊,放下數字的競逐字,像是從 nobody 做起:「因為想把作品弄好,他們(創作團隊)評斷好壞並不是針對你這個人,而是他們真心想要完成一首歌,你就會知道,他們說好或不好,不是奉承你也不是挑你毛病。在一個很安全的環境下,可以把你最不好的、最好的就攤在那裡,給大家看。」 


打掉重練的發聲練習


以前在臉書上創作小論文,現在則有一創作團隊共享他所感知的世界觀。〈親愛的怪物〉後結下緣份,他與黃建洲合作作詞,通常是天南地北地聊,詞就出來了。當黃建洲的詞勾勒炎亞綸的內在風景,陳信延的作詞則在主打歌〈摩登原始人〉與〈火種之人〉定調出專輯文明頹傾的華麗廢墟感。曲風前衛,但詞談的是歸真,讓創作有一種不協調感,那也是炎亞綸。


作為曲的創作者之一,又是詞的概念核心,他本來也擔綱《摩登原始人》製作人,但「意識到自己還有一段路⋯⋯一開始覺得我很清楚這個音樂想表達的概念,但發現我缺乏語言去做經驗跟知識上的表達,珊妮老師一進來,我就覺得,對,這是我要的。」


包含配器的選擇、vocal 高低頻、mixing 的空間,他們重新拉出了專輯的骨幹,也重新定調炎亞綸的聲音,「珊妮老師很懂 vocal 的事,她會幫一個歌手找到應該 improve 的地方,我也很感謝我自己放下那個無聊的堅持。」


「我唱歌很用力,這個習慣是因為我在團體時,會想要把自己的聲音凸顯出來,我就會唱得很用力,到現在團體也快要十年,壞習慣還在,以前覺得用力就會好聽⋯⋯」以往與他合作的人,不太敢直接說「你的聲音很硬」:「珊妮老師沒有在管啊,她問我說⋯⋯你是不是有內建 compressor?她覺得她是為了要音樂好,所以她直接告訴我 flow 是怎樣,整句哪邊不用咬那麼清楚,可以多一點空間跟空氣感。就通了。」 


像是對那個橫豎都是刺的自己說:「對啊,以前太堅定了啦。」


聽完錄音,氣音的使用更自然、假音有彈性,是他未曾被收錄的聲音表情,炎亞綸說很久沒被自己感動:「就覺得⋯⋯我之前到底在幹嘛啊?彷彿有一些穴道被打開,有些道理突然懂了。我之所以沒有去做,就是太多包袱了。」說的是創作,也是自己。


他仍然是那個站在三分線投籃的少年,只是無論有沒有觀眾。「一直以來,你很相信自己不好,相信自己只能做到這裡,你很相信你就是只能這樣唱,不要去妄想可以唱得跟誰一樣,一直以來很堅定地告訴自己這件事,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想法。」


專輯發行後,炎亞綸在臉書寫下:「我自己終於也拿出了一些匹配得上這些人品味的創作。」


他河道上三教九流,留言家充滿,批評者不在話下,終於在這張專輯落成後,他對自己說:「我是可以的。」


也是對一個為了曾在團體裡奮力發聲的男孩喊話,真正的你會被聽見的。


有次炎亞綸去 ART TAIPEI,本想逛半個展場,結果在某一個展區停留了一小時。他站在 Thomas Ruff 的畫前站,「我才發現藝術品不是看漂亮、顏色、幾何⋯⋯,是他用什麼視角看這個世界?那一幅畫是用日本動畫的某一分子不斷放大,直到粒子被放大到幾百倍,變成一大幅畫。這個世界到最後,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是什麼,你所認為的形體最後就是分子,Thomas Ruff 從現實派的攝影師,到追求一個小分子就可以是一個作品⋯⋯」Thomas Ruff 原本可以就一直拍寫實拍下去,他卻選擇不。


這又是炎亞綸精神上的一次打掉重練了。Thomas Ruff 的《Substrate》系列讓「畫面」失去「細節」,最後剩下沒有「形狀」的混合色彩。這種迷幻混色,像平安夜那天聽歌會現場,炎亞綸要每個人都戴上一副特殊濾鏡,濾鏡看出去,所觀之處什麼都不是、成了氤氳幻境,又一切都被收納眼底。


炎亞綸說,好喜歡這麼貼地的作品。問什麼是貼地?「你本來以為那是個佳士得拍多少錢、香檳配魚子醬的世界。但,真正的藝術是,你看著那個作品,不會浮起來。」


微觀極致,是站在偉大面前,即使渺小但仍不畏卻地站著,因為,前方是這麼廣袤的。那一巨大的粒子,也提醒他:「不要得意忘形,不要志得意滿。」見過風浪的人才畏懼止水可怕。 


我們為何有命名的權力?


〈摩登原始人〉提出「心靈環保」一詞,簡單來說,是丟掉心裡的垃圾。環保由身體力行至心之所向,貼近他近年想表達的議題,從人權的關注轉為對萬物共存的思辨。談歌以前,他問:「為什麼這片地要叫三重或蘆洲?為什麼要叫西伯利亞?都是我們去命名的,我們,也是萬物的一份子,只是為了人類的方便,佔領這些土地。我們,為什麼可以給一片土地一個名字?」


「地獄已經滿了,活死人才會出來。」@炎亞綸_AaronYan 記得自己看《活人生吃》時,對於欲望的反撲就印象深刻。


無法逃脫身為集體,身為有慾念也有惡果的人,他仍持續思索人類的高人一等:「〈摩登原始人〉裡提到『兩個人在洞穴摩擦梳彼此毛髮,後來他們叫成家』,在原始人的視角裡,這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但我們卻硬要在這裡加上成家的概念,又或者文明把這些不屬於我們的東西拿走,給象牙一個標價然後去收藏。」


他曾看國家地理頻道的影片:「影片裡從一個細胞拉到人類拉到宇宙,用另一個角度思考我們的存在是什麼?人類永遠把自己看得太厲害。」今年,他讀到《人生無言時讀老子》,對生命有另層理解:「我們追求那些有錢的金錢,或是無形的權力,到最後也是一場空,我們要求的是道,用宇宙的觀點看人生,生命應該是自在的。」對於獲得,他不視理所當然,拍攝當天,團隊前前後後進來,工作人員手上大小包包、行李箱,他幫大家開門到最後,那動作也是一種慣性。


專輯裡收錄的〈假如瞳孔有濾鏡〉,取材自他的社群經驗:「我的粉絲常說我挑的濾鏡不好看、自拍不好看,我就在想說,現在有一個趨勢是,很多人去美容診所是想要變成濾鏡上面的那個樣子,但事實上濾鏡的樣子,進到現實不一定是好看的,我們會不會忘記⋯⋯真實是什麼?」他與作詞人黃建洲討論這種「失真」,也聯想到假新聞與過濾氣泡,當真實也透過被論述與被假設不斷翻轉,在網路重述的濾鏡中,我們可以相信什麼?


返回專輯觀看「進步」的現狀,常造就善惡難辨的公審:「很多你以為的進步,並不是理想的樣子,比如說同理心曾經被大家厭棄,覺得作惡多端的人是不值得被同情的,但我覺得,霸凌與被霸凌者都是受害者,這件事很難去跟這個世界聊,因為科技網路使用發達,大家會很快速地對犯錯的人做出懲處跟評斷,沒有人要給討論的空間、或是值得被包容的角度。」 


「我們怎麼會以為我們主觀認知的東西,就是唯一正確的呢?」他的正義感不再非黑即白,與其說他知道答案,不如說他仍持續提問。 



選擇自己想要的位置


〈摩登原始人〉MV 上線後刷起一波討論,帶有小王子與原子小金剛形象的人類來到地球,看肉胎掙扎、看大火焚燒萬物、看物種新生。


對權力的思索也在另一首與吳卓源合唱的〈不安室的奈美惠〉,他獻給各年齡層女性:「以前我媽都會跟我說自己讀逢甲土木系,那時有念大學很厲害,我感覺她也很想出去工作,想要有自己的事業跟生活。即便是這個時代,女性仍然被家庭價值綑綁⋯⋯我也希望這首歌是可以鼓勵更多人走出家裡、更奇形怪狀地長出自己的樣子,即便你是很歪的樹枝,也有機會慢慢修剪,但是你必須去試探自己的可能性。」


丟直球給他:「其實大部份的人可能會覺得,你就一個偶像,人生好像也都滿順利,為什麼特別關注權力下的犧牲者?」他自嘲:「對啊,那就是我的包袱。」偶像既是溫床,也是窠臼:「長大一路上,權威無所不在,權威是一種很主觀的生活方式,好像他人認定你應該怎麼活著:媽媽覺得怎樣是好兒子、老師覺得怎樣是好學生?」小時候家裡一路安排他學才藝,他一一反抗。到了學校,他又討厭規矩與框架,從好成績到吊車尾。


升高二第一天,頭髮忘記染回來、帶著一根撞球桿去上學。「班導師對我的既定印象就是我是一個𨑨迌囡仔,從第一天見到我就開始就一直盯著我,連上課玩快譯通裡面的魔術方塊他都會給我記一個小過,好煩喔⋯⋯我就不想聽你的,我也不想去讀書,我覺得你很討厭。」


國小在美國唸書,以前上課還可以離開座位,去讀自己的課外讀物:「我就是想逃離那個每週重複的課表,今天又是自然、今天又是歷史。回來臺灣就是要坐 45 分鐘,還不能選自己想要的位置,立即性地會感受到很強的約束力,那是很沒辦法適應的事情。」


國中時顯然是班上的怪胎:「我會突然在課程中站起來,就是出去走走,諸如此類的事情。大家覺得我很怪,我也不太跟同學交流,上下課時都看著窗外, 男生覺得我很奇怪討厭我,女生覺得我是日系憂鬱小生⋯⋯人際關係裡堆疊很多不爽跟不理解。」當時的炎亞綸去了一陣子的輔導室:「輔導老師就是拿一個很 routine 的東西跟我聊天,算是諮商,也是有受到幫助,但還是學不會啊,你不會知道該怎麼跟人相處。」 


在人際關係上,他一直是不太理解如何拿捏的。炎亞綸的叛逃其來有自,從好孩子、標準花美男到創作音樂人,這一路丟掉的東西、槓上的權威也不少。想到他說高中時為了運動服要不要做束口而全年級吵架的事:「我覺得說,不要做束口,想要束的人可以自己去用鞋帶綁,這樣也是另一種穿法。」


原來,他不是為了要讓每個人都穿同樣的制服,而是想讓每個人,都能穿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相關焦點

  • 「你就是個偶像,不要鬧了」——專訪炎亞綸《摩登原始人》
    回味當時他一個高中生球技好到場外的成年人都在鼓掌:「那時就是覺得,I don't give a shit⋯⋯誰在管你學什麼生物?你就慢慢學吧。」不過,同樣在高二,師長眼中很麻煩的他,曾經參與一場校務會議,為「運動服到底要不要做束口」這個議題、與全年級的代表討論。
  • 專訪|福原綾香:重度「中二病」的「灰姑娘」
    「偶像大師灰姑娘女孩(下簡稱「灰姑娘女孩」)」作為「偶像大師」系列誕生以來的又一個大型企劃,從公布角色與聲優的一刻開始,就一直受到「偶像大師」系列粉絲和廣大ACG愛好者的關注。如果有留意過「偶像大師」系列有關角色和聲優之間關係的周邊新聞的話,會發現本身為角色尋找合適聲優的這個過程,本身也是一個看點。「偶像大師」的角色本身就是偶像,將來有很多活動都是需要又唱又跳,對聲優的綜合要求較高,當在與聲優試音的時候,除了看她們的資歷,更多是看中她們演出的能力和聲音的潛力。
  • 你看到的那個網紅是「假」的:專訪四位人氣虛擬偶像
    對的,這些人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形象」,動輒幾十萬的粉絲量告訴你,這些「虛擬偶像」已經打破了現實與虛擬之間的界線,走到了我們的身邊。可是和「吉祥物」一類的品牌形象不同的是,得益於當下網際網路的發展,這些「虛擬偶像」有著自己的社交主頁,過著令人嚮往的生活,有著自己的個性,甚至會對社會議題進行發聲。似乎除了「虛擬」這件事以外,ta們和你在社交網絡上關注的 KOL 們並無區別。
  • 人氣coser「Enako」5歲的樣子~節目專訪讓你看到更多私底下的她
    對小編而言偶爾整理柜子翻到時,也都會笑一下自己有這麼年輕的時候,今天這篇跟大家分享的女主角是Enako「えなこ」,最近她接受節目「情熱大陸」專訪,講了一些cosplay的經歷以外,也跟拍她工作時後的模樣,甚至小時候的模樣5歲樣子也展現出來,果然!
  • 龍丹妮的「新實驗」 | 專訪
    從左至右:Pam徐嘉琳,Nono洪一諾,Veegee徐若僑作品仍然被看作sis組合運營的第一要務,在頂級配置保駕護航的同時,哇唧唧哇也希望,通過「在線陪伴」這樣一種不求短期躁動、但求長期磨合的偶像粉絲關係當中,營造新的聲音,創造更大的蛋糕。「年輕人對偶像的需求一直沒有改變過。」龍丹妮在接受「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專訪時表示。
  • 「從前,有個好萊塢」君子封面專訪不設防!一哥李奧納多醉茫 布萊德...
    昆汀塔倫提諾,過去執導電影《決殺令》、《惡棍特工》,各自與兩位好萊塢男神合作,這次一起合作新片,並登上7月《Esquire 君子雜誌》國際中文版封面,三人更在專訪裡披露許多再次合作的幕後趣聞,包括在他們倆「接觸」昆汀「僅此一本」劇本的難忘經驗!
  • 日本 BBS 常見的「廚」到底是什麼意思?動漫、偶像粉絲必學10個日語單詞!
    一定常常看到「本命」、「推」、「擔當」這些單詞吧!你知道這些日文漢字單字的意思嗎?一次整理好10個「粉絲界」常用的漢字單字,以後追蹤日本的新聞或資訊,就看得懂啦!粉絲界的自我介紹:誰是你的「推し」、「擔當」、「本命」?
  • 專訪 | 《偶像練習生》徐聖恩:我就是自己的Plan B
    關於英文名也有個梗!曾在《偶像練習生》節目裡被導師歐陽靖問及英文名叫什麼時,徐聖恩回答說自己的英文名叫Plan B,意思就是做人要給自己留條後路。在偶像練習生之前的2017年,那時,一個月只有500塊錢的生活費,每天吃的東西也很簡單,可能也就一碗拉麵,早晨也就一杯豆漿再加一根油條。每天的感覺就是為了有口飯吃,確實,當時的狀態就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有一次,我們幾個兄弟躺在宿舍裡,晚上實在很餓,但是如果現在點吃的話,明天早上的早飯就沒有了,跟舍友們好好尋思了一下還是點了飯吃,很明顯,第二天早上沒有飯吃」。
  • 專訪 |「太會偽裝是一種束縛⋯」中獎達人炎亞綸:「我聊一聊是不是會出家啊?」
    儘管炎亞綸從偶像男團「飛輪海」單飛多年,編輯我已經從準備基測的黃毛丫頭變成被社會荼毒的工作者,他的偶像光環卻還是深深烙印在許多人心中;另一派更年輕的網友,即便沒參與過團體魅力滲透國高中生的全盛期,後來也因為他的仗義執言而認識到炎亞綸這號人物。或許我們都稱那是根深蒂固的標籤,但炎亞綸心想:「幹我屁事」。
  • 偶像升級創作人 炎亞綸「赤裸裸」初體驗
    日前他接受MyMusic專訪,與主持人陳大天開房暢談這張專輯的概念與製作過程,「因為這張專輯我真正體會到什麼叫赤裸裸,什麼叫把自己全部攤開,剛開始的時候我也很害怕自己掉鏈,很想逃跑,甚至懷疑自己有沒有能耐做一個創作人。我很感謝我的創作團隊」陽臺男孩」,是他們給了我勇氣與信心,讓我在音樂裡找到平穩與寧靜的自己。」
  • 舒淇憶「豔星」過往,看媽媽被罵「為什么女兒做這種事」
    影后舒淇接受《時代我》專訪,聊童年,談老去,她說:「我從小就是一個叛逆少女。」44歲舒淇事業成就早已獲得肯定,憑《最好的時光》榮膺金馬影后,曾入圍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檯面上相當風光。私底下,舒淇有著很豁達的想法,認為名利浮華都是虛的,每個人到頭來都得回歸孤獨,她以自己主演的《聶隱娘》舉例,「聶隱娘說『一個人沒有同類』,她總是在黑暗裡頭遊走。可是對舒淇來說,每個人不就是如此嗎?你夜深人靜躺在床上,不也是沒有同類嗎?」
  • 哇靠專訪龐克樂團「滅火器 Fire EX.」
    「滅火器 Fire EX.」宇辰:我是吉他手宇辰,Orio Cheng,我在團裡算是個比較搞笑的人吧,就是個丑角!!!雖然我看起來大剌剌的但我蠻細心的其實 Q: 滅火器這個團名的由來是什麼?宇辰:我最喜歡的吉他手是Zakk Wylde,當個迷弟,想看他現場彈吉他啊! Q: 最希望可以在美國品嘗到什麼樣的食物?大正:份量不要太大的食物,每次去美國都會變很胖。皮皮:只要是好吃的東西,不管美式、日式、韓式、臺式,我都想吃吃看。宇辰:非常大塊的牛排!!!
  • 「人設」翻車不斷,為何明星依然樂此不疲?
    從專訪時說自己「沒有想紅的心」,到被挖出各種不妥言行,再到受傷遭受質疑,和其他人設崩塌的明星一樣,萬茜陷入了「塔西佗陷阱」:只要一朝被認定「假」,所有言行皆被貼上「謹防上當」標籤。到了如今網娛時代,坦言「想紅」才叫真性情,說「不想紅」是把網友當傻子,自會有人扒出你的「想紅」實錘,揭穿你的虛偽。 以往,女明星們還有一種很常用的人設——男孩子氣。經典話術有「我本身性格像個男孩子一樣。」「我感覺女生太事兒了,還是跟男生比較玩得來。」
  • 誰在為虛擬偶像「氪金」?
    初音未來發專輯、洛天依開演唱會、王者榮耀男團拿代言、葉修跨次元直播帶貨、魏無羨成中國科舉博物館「國風合伙人」,真人能做的,「虛擬偶像」一點也不少。 人工智慧、虛擬成像以及5G技術的賦能,使得不以實體形式存在的虛擬偶像類型迭代加速,虛擬次元與真實世界的邊界逐漸被模糊。
  • 《偶像大師》家用機平臺最新作製作人專訪:歷代人氣偶像齊聚一堂
    坂上:於是,我們選擇了站在(遊戲中)高木社長的立場上,決定登場偶像的人數。「光輝計劃」本身就是高木社長提出的企劃。既然如此,讓「765 PRO 全明星」的偶像全員登場,從設定上來說就不會顯得奇怪了,而且被委任培養聯合團體的偶像製作人能夠照料的人數也應當是有限的。這樣一考慮,每作登場 5 人不就剛剛好嗎?人數也就這樣確定下來了。
  • 五月天演唱會跨時代的感動,阿信誇偶像周華健「行走的錄音帶」
    五月天「Mayday Just Rock It!!!「藍 BLUE」」聖誕節迎來第4位嘉賓周華健,主唱阿信表示終於有對象可以講出「你是我小時候的偶像,我是聽你的歌長大的」 甚至說林俊傑是「行走的CD」,周華健就是會走路的錄音帶。
  • 指原莉乃 直言偶像戀愛禁止條例「再一次覺得這就是屎啊」
    在3月17日放送的「有吉反省會」(日本テレビ系),作為地下偶像,以激烈的表演捕獲大量粉絲的4人女性搖滾偶像組合ShiX登場,領隊魔界ノボス(魔界的boss)要為自己跟同隊隊員的不尋常關係而反省。ShiX的戀愛事件令有吉驚愕、指原爆粗?
  • 五十嵐裕美:從堀江由衣的小粉絲 變身「偶像大師」的灰姑娘
    作為實力派的聲優,澤城美雪率真的表演為作品添色不少,成為了不少動畫觀看者最初認識聲優的第一人,而作為現在聲優「御三家」之一的堀江由衣更是圈粉無數。在遙遠的北海道,就有這樣一位因為受到兩位聲優的影響,而加入到聲優行業的女生,她就是現在我們熟悉的五十嵐裕美。中學的時候,五十嵐裕美在動畫『Di Gi Charat』中知道了當時剛出道,擔任主角之一的聲優澤城美雪。
  • 專訪 「口罩姬」愛川こずえ:最早創作出「宅舞」新領域的日本實力派舞見
    「宅舞」聽起來好像和日本的御宅族有關,但其實「宅舞」是中國國內舞者,對最初來自日本視頻網站「NicoNico動畫」上的「踴ってみた(試著跳一下)」的一種通俗叫法。在那批最早創作出「踴ってみた」作品的舞者裡面,有一位份量和影響力對以後的「宅舞」發展都非常深遠的舞者,她就是大家都稱作「口罩姬」的愛川こずえ。愛川こずえ本身是一個很喜歡動畫歌曲舞蹈的女生,當初在「NicoNico動畫」上有很多人上傳自己的舞蹈給大家分享,愛川こずえ也跟著自拍上傳舞蹈短片。憑藉著愛川こずえ的舞蹈實力,很快就有了一批粉絲。
  • 「我就是說唱的列寧」 專訪左翼嘻哈歌手鍾翔宇
    (攝影:StreetVoice 街聲/鍾翔宇提供)鍾翔宇,1993年生的嘻哈音樂創作歌手,父親是韓國華僑,母親是臺灣閩南人,他在資本主義頭號霸權美國生活長大,卻唱出一系列反對資本主義和美國帝國主義的歌曲,他在歌曲中自稱是「說唱的列寧」,要「振興左翼的魄力」,2018年推出首張專輯《炮打司令部》,就入圍臺灣金音獎「最佳專輯獎」,引起各界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