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斯·加德納曾說過:「沒有人能夠否認你,如果你有夢想,那就應該捍衛它。」
在影片《當幸福來敲門》中以克裡斯為原型的主人公在面對生活給予的苦難面前,為生計所迫有過猶豫,對幸福的意義有過迷茫,但他依舊在絕望中堅持保有夢想,最終觸底反彈,成就自己的夢想,成為了一名股票經紀人。
故事的的背景是1981年的美國,處于越戰影響的黑色旋渦中,正是全美經濟的低潮期。當時的美國失業率幾乎到達一般人數,影片中也通過房間裡播放的電視新聞說明了當時整個社會經濟低迷的情況,除了失業率高到離譜之外,那個時期的美國還有著將近800億美元的債務。整個社會都處於黑暗之中,仿佛看不見光明。
主人公克裡斯只是普普通通的美國人中的一員,他錯誤投資讓整個家庭陷入貧窮,他付不起房租、稅務、罰單,甚至是兒子的學費也一拖再拖。妻子不堪重負,留下五歲的兒子克裡斯多弗給克裡斯憤而離去。
妻子的離開、掃描儀被偷、被房東掃地出門,看著硬幣上的託馬斯傑斐遜,他站在下著傾盆大雨的奧克蘭的街頭,開始思考幸福的意義,是否獨立宣言中的追求幸福的權利的句子,只是為了讓人們知道幸福只是用來追求,是永遠無法達成的空想?
生活雖然如此殘酷,但他也迎來了一線希望,他所面試的迪安·維特公司發來了面試邀請,即使有可能被淘汰,但他也未曾試圖用悲慘遭遇為自己求得面試官的同情。
甚至在面試官馬丁問克裡斯『如果我僱傭了一個沒有穿襯衫就走進來的人,你會怎麼說』時,他故作輕鬆,幽默地說:「他一定穿了一條很棒的褲子。」
最後,克裡斯的幽默為他贏得了實習生的機會。
在一切要步入正軌的時候,國家徵稅帶走幾乎克裡斯的全部財產,他已經身無分文,他帶著兒子躺過地鐵廁所,住過救助站。他經歷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絕望,但他也更加堅定,他為了推銷公司服務,從不掛電話,幾乎不喝水來爭分奪秒尋找潛在客戶。影片的最後他在二十位實習生中成功突圍,被錄取成為了自己所夢想的股票經紀人。他走出大樓,走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喧鬧的大街上,他終於感受到了幸福的所在和意義,他將這個人生的階段,稱作『幸福』。
苦難是人生的財富,理想是革命的本錢。克裡斯·加德納從不讓任何事阻止他的夢想,他真正的激情是他用自己擁有的一切去追求這個目標。正如培根所說:「一個人的理想高度決定了他生命的檔次,如果能實現理想,那就是一種幸福。」你必須找到你的路,你的焦點。重要的是,你要讓你的夢想閃耀,保持一個清晰的最終目標。重要的不是你陷入了多麼悲慘的境地,而是這些能如何幫助你使你在旅途上變得更強大。
克裡斯出色的數學天賦或許使他有了更多通向成功的契機,但他面對生活無情的打壓也不曾放棄過自己要成為股票經紀人的夢想,即使所有人都對他努力的方向嗤之以鼻,但他仍對自己的目標保持堅定,最終成就了自己。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評價的世界,指責、責備、擠兌總是要比鼓勵讚揚來的更加容易,當我們正處於困境,當夢想無處安放,我們只有堅持自己的理想,不必抱怨過去和生活,我們的現在決定了我們的將來,帶著勇氣去面對苦難,要知道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夢想都曾被生活打壓,請捍衛你的理想。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荒涼白日裡被禁錮在黑白夢境裡,這裡烏雲蔽日,寸草叢生,萬物荒蕪。你必要懷揣夢想歷經荒蕪,帶著你的全部渴望和理想踏過荒原,從此天光大亮,你才會看見野花壓滿枝頭狂野生長,白雪滑落樹梢寒梅怒放,你會看到歸鳥鳴蟬,烈日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