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蜜源APP承認違規收集個人信息 曾被質疑涉嫌傳銷

2020-12-24 時代財經

作者:時代財經 鄭藝陽 編輯:王言

「在家裡什麼都不做,轉發一些購物連結就可以獲得返利,一個月就可以掙到幾千元,碰到雙十一或者雙十二這樣的節點,月入過萬沒有問題。」在網際網路騙局層出不窮的今天,這樣的「好事兒」到底存不存在?很多沉迷於社交電商的人們可能會給你肯定的答案。

通過各種拉粉手段和購物返利的模式,社交電商在最近幾年大行其道。以這個領域的頭部玩家蜜源為例,其就聲稱在短短三年時間用戶註冊突破2000萬,年度GMV實現269億元。

不過,在高歌猛進的背後,質疑的聲音也此起彼伏。在外界看來,社電商的所謂「拉新裂變」、設置普通會員、專營會員、層層升級返點等手段,更像是網絡傳銷的變體。

2019年3月,社交電商平臺「花生日記」因設置會員層級最多達51級,累計收取佣金超過4.5億元等涉嫌傳銷(直銷)違法行為,被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累計罰沒7456萬元。

那同樣通過社交化模式進行推廣的社交電商蜜源是否存在涉嫌傳銷的風險?時代數據聯繫到蜜源,其公共事務部人士給予否認,並表示蜜源零門檻、零投資,不需要繳納入門費、「人頭費」,也不存在團隊計酬。但同時時代數據採訪多位熟悉相關業務的律師,在深入分析蜜源的模式之後,多位律師均表示蜜源「不能排除其傳銷的嫌疑」。

就在蜜源被質疑涉嫌傳銷的同時,蜜源又爆出侵犯用戶隱私。12月21日,工信部網站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七批),蜜源因為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赫然出現在名單之中。

事實到底如何?時代數據對此展開了調查。

購物返利,蜜源大量發展會員

公開資料顯示,蜜源成立於2017年,是一款導購類APP,用戶可通過平臺搜索優惠券,找到優惠券後可從蜜源進入到淘寶等平臺購物,同時通過社交關係鏈對商品進行傳播銷售,獲得返利。

從營業額來看,2018年年底蜜源總GMV(交易總量)僅為53億元,然而增長速度驚人,到2019年底,蜜源總GMV已經達到269億元,用戶規模突破2200萬,成為該領域的頭部玩家之一。

作為後電商時代的「新物種」,社交電商在近兩年儼然成為風口,短期內湧入大量玩家,而蜜源一家毫無巨頭背景的創業公司在短短3年時間內,從最初的3位原始用戶成長到如今突破2000萬註冊用戶,這一發展速度不可謂不快。其飛速發展背後是何種模式助其突圍?

時代數據從多名蜜源用戶處了解到,如果沒有邀請碼,用戶無法註冊蜜源。而每個邀請碼所屬特定的團隊。

當用戶A通過在群聊、朋友圈發布各種商品的優惠連結,邀請更多的人通過蜜源購買商品,如果用戶B通過連結下單,那麼用戶A也可以獲得不同額度的佣金,可能是幾分錢,也可能是幾塊錢。

據了解,為了幫助用戶引流、裂變,蜜源打造了號稱電商界黃埔軍校的商學院。時代數據在蜜源app首頁的商學院板塊檢索到一篇名為《增粉話術及背後的邏輯思維》的文章,該文章教授用戶針對七大類人群使用一些可複製話術來達到增粉的目的,其中,文中舉例的七大類人群包括身邊熟悉的親朋好友;平時聯繫較少的朋友;白領人群;個體戶以及有一定自己資源的人;重視寶寶需求的寶媽;陌生人以及計程車/網約車師傅。

《增粉話術及背後的邏輯思維》文章中陌生人板塊的部分內容

當每個註冊用戶會擁有自己的上級,也能通過邀請別人發展下級,該過程不斷重複,從而不斷產生新的註冊用戶。

蜜源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收割千萬忠實用戶,並創下驚人的GMV,離不開上述拉新裂變模式的推廣。

基於飛速發展態勢,蜜源在三周年之際提出升級計劃,6月28日,蜜源對外發布了「效能革新」戰略,並定下未來三年服務1億人、創造1000億GMV,打造世界級社交電商內容導購平臺的戰略目標。

成為運營專員「拿無限」佣金

據了解,蜜源app將用戶分為vip和運營專員。普通用戶只要註冊即可成為vip。

12月7日,時代數據登錄蜜源app,在其首頁的「賺錢計劃」欄目中了解到,vip所享的權益包括邀請好友(好友下單可享8.74%獎勵),自購賺傭(自購/分享下單賺傭100%)等,而如果vip升級運營專員,可獲得權益即可升級。

升級後的權益包括購物獎勵(下單返現提升近1.5倍),推薦好友(分享下單最多返5倍),「培養獎勵(享直屬團隊獎勵的25%)」、「團隊獎勵(享整個團隊20%獎勵)」、「管理獎勵(享間接團隊獎勵的8.47%)」

不過,普通用戶想要升級為運營專員需要滿足一定條件。該平臺信息顯示,升級途徑一共有三種,都對直接有效邀請粉絲數量以及個人今日結算預估返利金額提出了具體要求。

而運營專員和vip用戶的收益更關鍵的差異在於佣金上。時代數據以消費者身份聯繫上多名已經有上百名「粉絲」的運營專員,運營專員表示普通用戶只能拿到直接邀請粉絲的返利,而「你升運營就可以拿無限」,不僅自己購買商品可獲得佣金,下級購買商品可以獲得佣金,下級的下級購買商品自己也可獲得佣金。

「大神級別的都是別人給她賺錢啦」其中一位運營專員對時代數據稱,「我又不愛勉強別人註冊這個,我自己愛買就分享一起買」,當時代數據詢問到每個月收益能達到多少時,該運營專員表示「一個月3—4千吧,雙十一1萬。」

而在該運營專員向時代數據分享了一個學習如何使用蜜源的視頻,視頻中,有一個運營專員當天的預估收入達到272.29元,而本月預估收入達到1.3萬元。

而正是層級返傭模式,讓蜜源陷入了傳銷爭議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就有媒體報導稱,社交電商蜜源APP進入部分高校,發展在校大學生「拉人頭」賺錢,對此,有高校老師稱,校內已有不少學生沉迷於此、達到「走火入魔」的地步,開始曠課去專心「拉人頭」。時代數據注意到,7月29日,在微博上更有用戶曬出聊天記錄,其聲稱表妹被拉進蜜源群,群主以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名義大肆號召學生拉人頭,編造創富神話。

就上述問題,時代數據聯繫蜜源(廣州)新媒體科技有限公司,其公共事務部人士否認了蜜源在校園地推活動。

多家社交電商平臺涉嫌傳銷犯罪

隨著網際網路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線上獲客成本的不斷攀升,不少平臺將去中心化、準入門檻低的社交化推廣作為收割流量的法寶。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達20605.8億元,同比增長63.2%;消費者人數達5.12億。目前,社交電商已經成為僅次於自營電商、平臺電商的「第三極」。不過,在社交電商發展過程中,「涉傳銷」問題也成為懸在行業從業者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社交電商中存在著商品推薦多級返利、以社群方式運作計酬等問題,這些問題與《禁止傳銷條例》規定的拉人頭、團隊計酬、多級返利極為相似。

反傳銷專家李旭在接受媒體記者的採訪時表示傳銷行為有三個主要特徵:第一,交納或變相交納入門費,即交錢加入後,可獲得計提報酬和發展下線的「資格」;第二,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即拉人加入,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第三,上線從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下線的銷售業績中計提報酬,或以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計提報酬或者返利。只要具備「交入門費」「拉人頭」「組成層級團隊計酬」三點,就可以認定涉嫌傳銷。

時代數據梳理發現,2017年,「雲集微店」因以「交入門費」、「拉人頭」和「團隊計酬」的行為開展運營,涉嫌傳銷,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958.4萬元。2019年3月,社交電商平臺「花生日記」因設置會員層級最多達51級,累計收取佣金超過4.5億元等涉嫌傳銷(直銷)違法行為,被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累計罰沒7456萬元。今年以來,從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相關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3000萬元的消息引起關注,到粉象生活因資金提現限額問題一度被傳出因會員制度問題被凍結資金3800萬元,再到淘小鋪運營方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等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400多萬元,已有多家社交電商涉嫌構成傳銷違法行為,而受到相關部門的處罰。

那同樣通過社交化模式進行推廣的社交電商蜜源是否存在涉嫌傳銷的風險?蜜源公共事務部人士給予否認,其表示,蜜源平臺不存在向用戶收取「入門費」情況,絕大多數的用戶的目的以自購省錢為主,而並不是以賺錢發展下線為目的。而平臺區分運營專員和普通會員的目的是在於分辨誰是以自購為主的用戶,誰是以自身來進行推廣的用戶。對於蜜源來說,一方面運營專員實際地在幫蜜源推廣產品,另一方面運營專員直接面對消費者,有一個答疑的過程,等同於成為蜜源的客服,因此公司願意拿出一部分利潤來獎勵這些用戶。

並且,上述公共事務部人士表示,雖然老用戶可以通過推薦新用戶購買下單而獲得返利,且新老用戶所屬同一個運營團隊,但新用戶和老用戶之間並不是「塔式」的層級關係,而是平級。

而針對蜜源這一運營模式和其他受罰的社交電商的運營模式十分相似這一問題上,上述人士表示蜜源並不想評論同行,也並不了解他們的內在邏輯,不好評論。但他本人作為一個從業者,認為有一個需要指出的事實是被處罰的企業大都做了一個共同的行為,入門費或者入門禮包。

不過,多位不願具名的法律人士在接受時代數據採訪時表示,並不認同蜜源的運營模式與其他違規的社交電商模式的本質區別僅在是否收取入門費這一問題上。「此前花生日記受處罰,根據公開的決定書,涉嫌傳銷的事實主要是集中在兩塊,一塊是收取入門費,一塊就是這種層級返利得團隊計酬。」律師指出,在蜜源的業務邏輯中,最具傳銷風險的是其層級返利模式。

上述法律人士告訴時代數據,「傳銷中的拉人頭,是指通過無限制的拉新用戶,並且將用戶組成金字塔的層級結構,層級之間根據繳納的入門費或者業績佣金進行返利。蜜源這種模式,存在這種嫌疑,其運營商有直接邀請和間接邀請的用戶,通過推薦他人購買商品獲得相關的返點,間接推薦本身意味著沒有直接推薦關係,卻依然能夠從他人的推薦獎勵中獲得返點,與傳銷中的層級性返利很像。」

在入門費這一問題上,上述法律人士指出,傳銷本身分為兩種,一種是違法違規的,一種是涉嫌犯罪的,像這一種以淘寶的商品購買業績作為返利依據或佣金計算依據,沒有收取相關入門費的模式,應該定義為並不涉嫌犯罪的團隊計酬式傳銷,也就是違規式傳銷。

不過,上述法律人士也表示,並不是所有層級返利模式都涉嫌傳銷,在一些理財產品銷售團隊中也是金字塔結構,也有層級性返利。這兩者的根本區別有兩點,第一,傳銷的模式是無限制的層級返利,對準入者沒有任何實質限制,整個金字塔模式結構是無限制擴張的,而一些理財產品銷售團隊中的結構往往是固定的銷售團隊,雖然也有人員的加入和離職,但整個結構是基本固定的。第二個區別是傳銷中的層級性返利,利潤來自下線成員的業績或者入門費,正常返利中的利潤,往往是平臺或者商家的補貼或者讓利。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信息是,據天眼查顯示,蜜源(廣州)新媒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5月23日,實繳資本為100萬元,該公司黃順清擔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從股東結構來看,廣州智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1%,廣州不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持股49%。

時代數據注意到,公司成立至今,蜜源進行過6次股東變更,其中作為歷史股東與歷史法人代表的郝佔領兩進兩出,並且與此前運營模式被認定傳銷的花生日記股東郝佔領同名同姓。

蜜源登工信部通報違規收集個人信息

12月21日,工信部網站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七批),根據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顯示,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工信部在通報中顯示,此次監測發現,APP未經用戶同意,私自收集設備MAC地址信息;將用戶個人信息發送給第三方SDK的問題較多。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通報的存在問題的app中,蜜源因為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被列入批評名單。

對此,蜜源方面承認確實存在違規的問題。「蜜源在收到工信部的通知,排查後發現存在用戶明確授權前讀取了用戶MAC地址的場景。其場景為用戶授權前,點擊隱私協議界面,第三方SDK讀取。」上述蜜源公關部人士對時代數據表示,現在公司成立專項項目組進行整改,通過和工信部檢測機構溝通明確問題和方案,近期更改此項場景的缺失並上線。

相關焦點

  • 去年社交電商頻遭涉嫌傳銷質疑 斑馬會員素店蜜源在列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4日訊(記者徐自立馬先震)近年來社交電商發展勢頭迅猛,但在發展過程中卻頻頻爆雷涉嫌傳銷,而會員分銷類社交電商也是頻頻曝出遭罰的事情。僅在2020年就有多家社交電商涉嫌傳銷被重罰。2020年7月,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打傳辦就破獲了一起打著社交電商旗號的特大網絡傳銷案。據了解,該公司為湖南初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名義初品」),2017年5月在長沙市雨花區完成註冊。該公司對外宣稱,他們是因社交電商而迅速孵化崛起的新型企業,幫助數萬人成功創業,服務消費者十萬餘人次。
  • 未來集市涉嫌傳銷,如何看待微商教父吳召國的社交電商路
    華牛財經訊 近日,社交電商「未來集市」獲360董事長周鴻禕近3億元的投資。這家正式上線不到一個月的社交電商,宣稱「自購省錢,分享賺錢,能輕鬆月入十萬」。然而,未來集市上線不到十天,其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就因涉嫌違規分銷而被騰訊進行封號處理。這究竟是一門怎樣的生意?
  • 社交電商「全家購」APP遭投訴:四級分銷返傭模式涉嫌傳銷
    近日,據反傳銷365網報導,一家打著「分享賺錢」的社交電商平臺「全家購」APP宣傳採用「自購返傭+分享賺錢」的雙惠模式。但是,據投訴人表示該模式實際是拉人頭與發展下線才能賺錢。據相關人士表示,從「全家購」商城額運營模式來看,其利益的著眼點並非依託銷售商品賺取差價來賺取利潤,而是轉為通過不斷發展下線代理獲得返傭,根據《禁止傳銷條例》中規定,只有符合「交入門費、拉人頭、團隊計酬」這些特徵的,基本上可以判定為涉嫌傳銷。
  • 【調查】「未來集市」陷傳銷疑雲 「微商之父」所創社交電商引關注
    ,社交電商某種程度上可以緩解電商企業的流量焦慮,但歸根結底還是要在合規合法的前提下。在這樣設計之下,店主可以拿到 豐厚的物質回報,而憑藉社交裂變,企業也可以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一舉兩得。  02  涉嫌傳銷?
  • 淘小鋪運營公司千萬存款被凍結 社交電商為何屢屢捲入傳銷?
    來源:雷達財經原標題:淘小鋪運營公司千萬存款被凍結 社交電商為何屢屢捲入傳銷?文 | 李宏晶 近日,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公司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三帥六將」)因涉嫌組織策劃傳銷,被凍結存款1000萬。
  • 「星鏈友店」是否違規?律師:打涉嫌傳銷的擦邊球
    防騙先知訊:近日,有相關網友諮詢社交財經一家打著區塊鏈名義的社交電商平臺「星鏈友店」是否涉嫌傳銷?對此,我們一探究竟。因其層層激勵的機制,外界關於星鏈友店傳銷模式的質疑從未間斷。怡亞通證券部人士回應稱,平臺的現金提成只有兩級,超過兩級的是獎勵星券。據了解,星券在購物時可直接抵扣現金。但即便如此,星鏈友店仍然難以擺脫傳銷式營銷的質疑。
  • 社交電商頑疾多 雲集、環球捕手、貝店、蜜芽plus等被傳涉嫌傳銷
    2020年下半場,社交電商的風向標似乎發生微妙的變化。6月29日,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等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400多萬元。同時,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相關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3000萬元引發媒體關注,值得注意的是,7月1日,微博某大V爆料貝貝集團旗下會員制折扣商城『貝店』涉嫌傳銷被罰萬元的消息也不脛而走。一時間,社交電商深陷「涉傳」困局,未來發展之路也是略顯「迷茫」。
  • 背靠阿里 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商涉嫌傳銷被凍結資產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背靠阿里,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商涉嫌傳銷被凍結資產  (觀察者網 文/盧思葉) 背靠阿里的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竟然因為涉嫌傳銷翻車了。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行政裁定書》(以下簡稱《裁定書》)顯示,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等相關多家企業因涉嫌傳銷,被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法院凍結資產共計4400萬元。
  • 模仿美國新生命,國藥集團社交電商HGH制度涉嫌傳銷
    文章來源:青松劍客美國New U Life新生命公司在國內有一個跨境電商平臺,而平臺上的主要產品為新生命公司生產的新生命HGH冷敷凝膠。而最近國藥集團也推出了自己的社交電商平臺。央企模仿新生命產品叫新新生命中國模仿能力讓世界感到驚人,小編沒想到國藥集團也會進行模仿,在此小編不排除某些人通過關係進行了貼牌生產。
  • 有贊精選APP涉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被工信部通報
    新京報訊(記者 秦勝南)10月28日,新京報記者獲悉,據工信部最新發布的2020年第五批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結果,有贊精選涉及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等問題被點名。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截至目前,尚有131款APP未完成整改,其中涉及有贊精選等電商類APP。通報的信息顯示,由杭州有贊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有贊精選APP(應用版本5.3.1)涉及違規收集個人信息,以及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問題。
  • 奢侈品電商寺庫APP登工信部通報 違規收集個人信息
    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按照《關於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工信部信管〔2020〕164號)工作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63款APP未完成整改,上述APP應在12月28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
  • 年度十大電商法律關鍵詞出爐 信息洩露 刷單 全網最低價等入選
    據網經社了解,自2019年3月建立APP舉報平臺至今,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工作組共收到網民舉報信息1.23萬條,涉及2300餘款 APP。而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100款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情況就顯示,APP普遍涉嫌過度收集個人信息。
  • 「玫莉蔻」遭質疑:產品靠代工暗藏隱患且代理模式被指涉嫌傳銷
    近日,有網友反映一家名為「玫莉蔻」的微商代理在朋友圈宣傳,繳納一定費用成為代理之後,拉人頭加入就能躺賺數十萬元甚至百萬元,該網友懷疑該微商代理模式涉嫌傳銷。對此,我們一探究竟。「從以上模式不難看出,玫莉蔻的代理模式已然涉嫌傳銷。」相關人士表示道。
  • 社交電商還是傳銷?多平臺入會門檻數百元 「拉人頭」獲利遠高於...
    5月初,一度深陷傳銷「旋渦」的雲集微店在納斯達克和杭州同步敲鐘。繼拼多多之後,雲集微店成為中國第二家社交電商領域的上市公司。    社交電商蓬勃發展之時,花生日記、雲集微店等社交電商因傳銷被處以大額罰款也在近年引發社會關注和擔憂。傳銷,成為社交電商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來的最大隱憂。
  • 「上海迪士尼樂園」App 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如何認定?
    2019年12月30日關於印發《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的通知中提及,根據《關於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為監督管理部門認定App
  • 網傳故意在競爭對手的APP上散布有害違規信息,社交應用Soul的合夥...
    但是,為打擊同行,故意在競爭對手的APP上散布有害違規信息,「設局」進行惡意舉報,導致對方的APP被下架處理三個月,造成被害公司增長几近停滯、業務嚴重被危害的,Soul案可能是國內網際網路圈被公布的第一起,其背後凸顯出了陌生人社交領域的焦慮和競爭無序。日前,該案犯罪嫌疑人李某、範某因涉嫌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被普陀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 社交電商「一哥悠購」相關運營公司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2億多元
    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2億多元據該《執行裁定書》顯示,鄒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查處被申請人浙江一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涉嫌傳銷一案,為防止被申請人轉移或者隱匿違法資金,於2020年10月28日向本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對被申請人浙江一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峰佳針織有限公司、浙江四季秀服飾有限公司、上海悅塵企業管理合夥企業
  • 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又有63款APP被通報!
    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又有63款APP被通報! 關注網信石家莊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七批) 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
  • 即刻APP下架一年後恢復上線 曾因違規收集用戶信息被通報
    【TechWeb】6月10日消息,即刻官方微博今日發文稱,即刻app恢復上線,並增加了一些新功能。全新上線的是即刻7.0版本,相較上一個版本,主要新增功能包括:心情日記、足跡地圖、頭像彈一彈。據悉,在下架之前,即刻 App 曾因違規收集用戶信息被廣東網警通報。7月5日,廣東網警通報了2019年第二季度超範圍收集用戶信息App清理整治的工作情況,監測發現,1048款App存在超範圍收集用戶信息行為。其中,包括即刻App在內的多款應用存在超範圍讀取用戶通話記錄、簡訊或精確位置等安全問題。
  • 神首集團連載六:公主購平臺涉嫌違規 產品存在虛假宣傳
    在《神首集團連載五:神首集團微商被質疑涉嫌傳銷大量代理大呼上當》文末,清揚君也向大家做了預報,本期我們來聊一下公主購的一些情況。 實際上,早在2018年初,工信部就曾對部分App帳號註銷難問題明確回應,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在用戶終止使用服務後,停止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並為用戶提供註銷號碼或帳號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