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PREMIER 廠商新作:Princess Koto KAGUYA 日本箏音色

2021-02-16 Midifan

PREMIER SOUND FACTORY發布Kontakt日本箏新音色,經典和現代兩種日本箏,多種演奏法,支持NKS。

Princess Koto KAGUYA 日本箏音色內置了經典和現代兩種日本箏,經典日本箏是13弦樂器,音域B1-A4。而現代日本箏則有17弦,音域A#4-G5,音域更低有點類似低音提琴之於小提琴。

內置了大部分日本箏的16種演奏法,包括普通的彈撥方式、真實方式(琴鍵按下彈撥,琴鍵抬起則是琴弦本身的震動聲音),向上滾撥、撥奏、斷奏、和弦、向上彎音、向上彎半音、向下彎音、向下彎半音、上下組合彎音、輕微向下彎音、先向上後向下彎音、顫音。所有演奏法都支持NKS標準,可以直接在Komplete Keyboard上看到變化的顏色提示。

 

內置36種日本箏的和弦,適合各種音樂使用。

在採樣的時候,Princess Koto KAGUYA不僅採集了目標琴弦本身的聲音,還包括跟其它琴弦共振的聲音,所以細節更豐富更逼真。

全部2534個採樣,24bit/96Khz,4個力度16分層,5GB容量,需要有Kontakt來讀取(免費的Kontakt Player也可以)。

Princess Koto KAGUYA售價119美元,現在首發促銷只需要99美元:http://www.premiersoundfactory.com/kaguya/



♬ ♯ ♩ ♪ ♫ ♬ ♭♬ ♯ ♩ ♪ ♫ ♬ ♭♬ ♯ ♩ ♪

廣告:野雅綾樂器

淘寶:electrosound.taobao.com

廣告:北京冰封傳媒,專注音頻設備。

淘寶:likemusic.taobao.com
天貓:bfyyyq.tmall.com
京東:likemusic.jd.com

相關焦點

  • 日本箏的結構介紹與類別,日本古箏流派介紹
    (koto)即日本箏,日語寫法日語原文箏假名そう、こと平文式羅馬字Sō, Koto,日本箏琴弦以尼龍製作,音色柔和,可以根據適用場合的不同分為樂箏和俗箏,前者多用於演奏雅樂,後者多用於民間音樂的演奏,定調有黃鐘調等六種。
  • 中國箏與日本箏詳細介紹
    然而在這片「箏潮」下始終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對於古箏的理論知識研究者並不多,這對於樂器的發展是極大的隱憂,畢竟在傳承過程中不光只是會彈奏幾首樂曲就可以的。    回溯歷史,中國古代音樂曾在唐代達到輝煌的境界,周邊鄰國都派遣使者來中國學習,其中又以日本為甚,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達十多次。
  • 日本箏演奏《Shape of You》,網友熱議古箏與日本箏的區別!
    一、日本箏和中國古箏的介紹日本古箏:日本箏(koto),撥奏弦鳴樂器。8世紀初,中國唐代十三弦箏傳入日本,先後演變為樂箏(樂箏即中國唐箏 把它叫做日本箏顯然是謬誤)、築箏、俗箏等日本傳統樂器。三者構造基本相同:桐木製長方形音箱面上張弦13根,每根弦用 1柱支撐。弦名從遠至近分別稱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鬥、為、巾。琴身筆直。自古將箏比作「龍」,並依此為各部件命名。
  • 揭開「日本箏」的神秘面紗,和你所學的古箏差別在哪?
    日本箏(koto),撥奏弦鳴樂器。8世紀初,中國唐代十三弦箏傳入日本,先後演變為樂箏(即中國唐箏)、築箏、俗箏等日本傳統樂器,三者構造基本相同。日本箏日本箏的琴身筆直,桐木製長方形音箱面上張弦13根,每根弦用1柱支撐,弦名從遠至近分別稱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鬥、為、巾。
  • 日本箏(Koto)的那些事兒(一)
    交流,近距離參觀學習日本箏。2016年2月14日上午,主要講解了日本箏的歷史發展和演奏技法,下午是禪道和香道的學習,美女們在打坐哦~紅弦今天整理了一些日本箏的相關知識與大家分享,咱們也來一次網絡上的一、日本箏的起源與發展:箏非瞎不能彈也~唐·文宗大和八年【日本奈良時代(公元701-794)】,日本遣唐使(相當於今天的日本留學生)來中國學習禮樂,其中有一位叫藤原貞敏的日本學生拜唐朝琵琶大師劉二郎為師,深得老師喜歡,並娶了老師的女兒為妻,劉二郎的女兒是一個彈箏能手
  • 用日本箏和朝鮮箏彈中國曲目是怎樣的?
    戰颱風》演奏:閩韻箏語首先日本箏指甲僅右手常用的三指有帶指甲,其餘手指並沒有帶,這對我們的現代曲演奏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這次翻奏我改回了用我們的玳瑁甲,並且八指都帶上。第二就是演奏手法,因為我沒有超過十七絃弦數的日本箏,所以採用的是十三絃和十七絃合併演奏,其中的銜接部分在原譜上進行了適當改編,但還是因為各種原因會有小部分斷層。
  • 日本的三種樂器(尺八,三味線,日本箏)與中國的歷史
    尺八發展到宋代形成五孔尺八,並經由當時日本的遣唐僧東傳日本,保留至今,其技巧複雜,音色獨特而有古味。沈括《夢溪筆談》載:「後漢馬融所賦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宋代以後,隨著漢文化的斷層,來自民間的簫、笛等樂器逐漸取代了用於宮廷雅樂的尺八的地位,以致在我國已不見這種古代的樂器了。
  • 日本箏
    8世紀初,中國唐代十三弦箏傳入日本,先後演變為樂箏(樂箏即中國唐箏 把它叫做日本箏顯然是謬誤)、築箏、俗箏等日本傳統樂器。三者構造基本相同:桐木製長方形音箱面上張弦13根,每根弦用 1柱支撐。弦名從遠至近分別稱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鬥、為、巾。琴身筆直。自古將箏比作「龍」,並依此為各部件命名。樂箏又名雅樂箏,曾在宮廷貴族間流行,迄今仍在雅樂的管弦樂合奏曲中使用。
  • 箏童央央·日本箏演奏家川村あつみ與你分享 「箏」的古今中外!
    中國箏與日本箏分別是如何演變成的?3. 中國箏有21弦,日本箏有幾弦?4. 日本箏的外形是怎樣的?5. 日本箏演奏的指甲是也跟中國箏一樣嗎?6. 兩種箏的音色,演奏方式等有什麼區別呢?.隨著時代的遷移,日本箏雖然仍保持著唐朝十三弦箏的部分特點,但在不同地域環境、語言文化、民俗民風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之下,現在的日本箏已然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中國箏與日本箏在樂器構造、演奏形式、演奏方法、藝術特色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
  • 日本箏曾是尺八的絕配
    日本箏日本箏KOTO,日語寫為「箏」,偶爾寫作「琴」,是日本傳統音樂中一項重要的樂器,一般認為源自於中國的古箏。
  • 格鬥新作《輝夜姬:月武者傳說(Princess Kaguya: Legend of the...
    一直以來,開發商Zoo Corporation只在Steam上發行了日本2D卡片類遊戲《無骨殭屍(Boneless Zombie)》。然而近日,該遊戲公司格鬥類新作《輝夜姬:月武者傳說(Princess Kaguya: Legend of the Moon Warrior)》登陸Steam。
  • 日本動畫:吉卜力工作室的故事
    吉卜力工作室,奧斯卡獲獎影片《千與千尋》背後的動畫工作室,經常被稱為是日本版的迪士尼。稱其為迪士尼的「解藥」或許更接近事實。
  • 你離了解日本箏,還差這篇文章的距離~
    日本箏分為生田流和山田流兩大流派。兩大流派師承一師,即被稱為當今日本箏曲始祖的八橋檢校,八橋檢校對筑紫流箏曲進行了大幅的增補修訂。樹立了成為後世箏曲基礎的八橋流箏曲。雖然八橋檢校被稱為當代箏曲的鼻祖,其功績不亞於筑紫箏,但八橋自身始終未開門派,其弟子北島檢校為未登掌門之位。日本箏現今分為和箏、樂箏(筑紫箏)、俗箏。樂箏用語演奏日本雅樂即奈良時期隨雅樂從中國(唐)傳到日本的十三弦箏。發展至今,雖然日本的雅樂與中國唐代的雅樂已有本質上的不同,但所用的箏其形制幾乎無所改變。
  • 【吟花舞風和】川村あつみ&央央·日本箏與中國古箏專場音樂會,12月11日知音堂全新上演
    自幼隨原雅芽代學習日本箏.隨川村雅已葵學習三弦演奏。平成16年正派音樂院預科修畢,平成18年正派音樂院本科畢業。平成19年NHK邦樂試鏡合格。多次參加NHK的廣播,電視邦樂演奏及舞臺劇演奏。平成25,平成28年川村葵山·川村あつみ共同舉辦音樂會。現在為生田流正派邦樂會,日本三曲協會,和樂器樂團、劇團TNB成員,和樂器教室講師。現擔任東京練馬區與長野縣伊那市箏曲教室的主持者。
  • 日本Gal廠商在DMM上的那些事兒
    日本Gal業界萎靡對大夥來說已經是見怪不怪的場景了。在這個幾乎不可逆的大趨勢下,很多日本傳統Gal廠商都將目光聚集到了頁遊與手遊平臺上。 有很多黃油廠商都想在DMM上做出點東西來,有的為了轉型,有的為了續命。從結果上看,有成功的,但碰壁的也不少。
  • 毛丫老師講解史上最全的日本箏知識,還不快來圍觀?
    講座從流派的「流」、「派」、改革樂器、新樂器、普及、傳承和傳統箏曲等七個方面入手,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日本箏和古箏的流派劃分和形成概況! ▲著名古箏演奏家毛丫老師首先,毛丫老師講解了日本箏的流派,日本箏分為生田流和山田流兩大流派。
  • 日本尺八大師三橋貴風與日本箏演奏家外山香即將在「2020古箏跨界春晚」現場演繹經典作品
    著名日本尺八演奏家三橋貴風 著名KOTO(日本箏)演奏家外山香攜手助力」箏箏日上·古箏跨界春晚「視頻【三橋貴風】日本著名尺八演奏家,琴古流大師範【外山香】日本著名KOTO(日本箏)演奏家外山香先生於三歲時,隨伯母久松雅和學習日本箏啟蒙接受。師從澤井忠夫,川村昌子,中山いずみ三位日本箏大師。
  • 邦樂 日本國樂曲《傷林果》 視頻 另附1932年日本邦樂與法國小提琴共同創作新邦樂
    它也是派生自豐後節系統,是淨琉璃中產生得最晚的流派。它歷代的藝人都很注意創新以求適應觀眾口味的變化。與其他流派相比它最富於歌唱性,旋律輕快灑脫。演唱者發聲講求技巧,喜用假聲,音色柔美。表演形式與常盤津節相同,但所用三味線的形體較小,音量不大,音色柔和。新內節。它與歌舞伎關係最少,多在街頭或宴席上表演。
  • 10月日本手遊新作前瞻:《特拉之戰》《三國志英歌》領銜
    9月初,觸樂曾報導過Square Enix的iOS平臺新作《3594e-三國志英歌-》,這款帶有奇葩名字的卡片遊戲是SE第二款以三國為主題的移動端之作,近期他們公布了最新的宣傳片。新作《蟲姬決鬥》預計會加入全新的遊戲角色以及劇情,並且還包含利用手機通信的聯機模式。
  • 【箏講】彈不好《高山流水》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學古箏的
    客家箏派  肢體語言  古箏男神任洲洋導讀:著名浙江箏曲《高山流水》是人人必彈的一首傳統箏曲曲目簡介:浙江傳統箏曲,樂曲以歷史上「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為題材,音樂典雅古樸,繪景抒情,全曲由「高山」和「流水」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運用相隔兩個八度帶按滑的「大撮」和渾厚而優美的音色來描繪高山的雄偉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