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箏分為生田流和山田流兩大流派。兩大流派師承一師,即被稱為當今日本箏曲始祖的八橋檢校,八橋檢校對筑紫流箏曲進行了大幅的增補修訂。樹立了成為後世箏曲基礎的八橋流箏曲。雖然八橋檢校被稱為當代箏曲的鼻祖,其功績不亞於筑紫箏,但八橋自身始終未開門派,其弟子北島檢校為未登掌門之位。
日本箏現今分為和箏、樂箏(筑紫箏)、俗箏。樂箏用語演奏日本雅樂即奈良時期隨雅樂從中國(唐)傳到日本的十三弦箏。發展至今,雖然日本的雅樂與中國唐代的雅樂已有本質上的不同,但所用的箏其形制幾乎無所改變。
築箏(或稱筑紫箏)用於演奏筑紫流箏曲。筑紫箏是九州九留米善導寺僧人賢順創立於16世紀末,即日本室町時代末期的流派。在其創立過程中深受雅樂和中國古琴音樂的影響,是連接樂箏和俗箏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使用樂器為雅樂用箏(樂箏),但義甲較長。音樂表現手法較前世樂箏複雜,較後世俗箏的八橋組歌簡樸。
俗箏用於演奏八橋檢校(1614——1685)之後的箏曲。使用樂器為雅樂用箏的改良樂器。為區別於雅樂的樂箏故名俗箏。即一般所謂的「日本箏」或「Koto」。後又發展為生田流箏曲和山田流箏曲兩大流派。日本邦樂界所謂「箏曲」,泛指用俗箏演奏的樂曲(包括其樂器)。
根據演奏者的用途需要,雅樂以外的箏曲分類會變得十分模糊,有時會把筑紫箏和俗箏統稱為「俗箏」;有時又會將八橋檢校之後的箏曲統稱為「筑紫箏」。
日本箏的種類、改革與使用現狀:
1、箏(十三弦):音樂院校及中小學傳統音樂教學;
2、十七弦:主要作為低音箏使用
3、二十弦:日本音樂集團
4、二十五弦:桐朋學園短期大學箏曲部
5、三十弦:宮下秀冽一族
日本箏在音樂院校的傳承:
1.樂器的使用以及授課內容
1)樂器的使用以及授課內容:在音樂院校(特別是爾京藝術大學)教學中,只允許使用十三弦箏和十七弦箏。
2)授課曲目以傳統箏曲為主。創作曲目僅限十三弦箏和十七弦箏的作品。其他多弦箏作品禁止在教學中使用。
3)三味線演奏為必修課程(附帶專業)
4)在山田流箏曲的課程設置中,箏歌中所使用的「歌唱法」也為必修課程。
2.教材的使用以及考試曲目的規定
1)嚴禁各流派間的教材(樂器)互用。
2)各流派的主體教材均以古典作品為主。
3)教學中一律使用老師制定的校內專用教學樂譜。學校(特別是東京藝術大學)內收藏教材只允許在校內使用,嚴禁複印或私自外傳。
4)考試曲目通常由指導教師選擇指定,古典樂曲為必考曲目,禁止選擇現代作品。
3.舞臺禮儀
1)對前臺、後臺、演員、舞臺相關工作人員,均有嚴格的細緻的禮儀要求。
2)校內以及代表學校的校外演出,原則上統一穿黑色家紋和服,嚴禁穿色彩鮮豔的和服。
3)在沒有得到家元或指導教授的許可時,不可擅自接受各類(包括校外)演出或助演(山田流尤為嚴格)。
4.政府的支持
1)政府把被評定為「人間國寶」的邦樂器演奏者,作為國家的無形文化財產進行保護
2)近40年每年由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主辦,在東京藝術大學舉辦「傳統音樂指導者研究會」,由東京藝術大學邦樂科(日本傳統器樂系)在職教師對全國各中小學教員進行授課。
3)日本國家放送局NHK每年主辦一次面向大眾的「古典鑑賞音樂會」。
思考:中日兩國的箏樂不同傳承體制的利與弊、古箏流派的劃分以及古箏傳統樂曲的界定。
文/毛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