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驚現古代密室,可能已有上千年歷史!

2021-01-15 章丘融媒


繡惠街道曾是章丘縣府駐地

始建於北齊天保七年(556年)

為高唐縣(現章丘回村)

遷址章丘山(女郎山)南筑城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

皇朝撤消高唐縣,設置了「章丘縣」

到1958年,章丘縣府遷治明水


繡惠古城一角

這繡惠古城池

歷經一千三百五十多年的風雨滄桑

悠久的歷史

蘊藏在人們口口相傳故事中

也凝固在當地的村落建築裡

這不,近日

在繡惠街道西關村一位村民家中

發現了一座密室!!!

      據報導,在村民劉大哥家中客廳牆角處,是密室的「入口」,一個剛被鑿開不久的洞口。

       一個直徑約不到半米的洞口,裡面到底有什麼秘密?在劉大哥的指引下,我們順著石階進入了洞口。

       原本只是心存好奇,可眼前的一幕卻讓小編徹底驚呆了。

       整個地下室由三大間組成,東西走向一大間、東側南北走向一大間、西側南北走向一大間。室內有走底通道兩個,有石門三個,一個主門,兩個側門,三個門框全部由方方正正的巨石雕刻而成,石門框上有刻的轉軸和門卷口。

       劉大哥一家是怎麼發現這間密室的呢?搬遷在即他又為何會把自己家的地鑿出個洞來呢?在聊天中劉大哥告訴我們,發現這間地下室其實並不是偶然。他早就知道地下室的存在。

       劉大哥告訴我們,地下室原本就是他家老宅的一部分。早年間地下室的出風口坍塌,地下室的潮氣無法排出,為了不讓地下的潮氣影響生活,老屋重建時就把地下室的入口用石板封死了。前段時間村裡拆遷,被塵封了多年的地下室才得以重建天日。

       說起地下室的來歷,劉大哥告訴我們,據家裡老一輩的人說,老宅從民國時期就是他們家中的祖產,那時這間密室就已經存在了。到底這間地下室是什麼時候建的、誰建的,已經無從考證。


       有一種說法是,這座地下室的建造風格與當年的繡惠古城城門十分相似。據說是當年建造繡惠古城時,建造工匠曾在這裡的地主家居住,古城完工後地主留下了一部分工匠、花費巨資建造了這座地下室。如果這種說法是真的,地下室可能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密室開啟後,很多慕名而來的學者、專家紛紛來到劉大哥家中參觀、測量。關於這座地下室的用途,有人猜測可能是當時的房屋主人用來存放財物的金庫。

       劉大哥還說,村裡許多老人至今還對這座地下室有著深刻的印象。戰亂時期,村裡許多人曾在這裡避難。抗日戰爭時期,黨的地下工作者曾在這裡生活過一段時間。

       劉大哥告訴我們,地下室開啟後他們第一時間向繡惠街道相關部門匯報。區文管所的工作人員也多次對地下室進行繪圖、測量。他們一家正努力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地下室的保護工作。


無獨有偶,在今年5月24日,繡惠街道駐地提升工程拆遷測量過程中,西南隅村民張炳仁家中,也發現了一百年前建造的地下室。




據張炳仁說,他聽家裡老人講,這處老宅子當年購買的是棗園史家在老章丘縣城的部分鹽店房屋,根據建築風格推斷,應該是100多年前民國時期的建築。但地下室具體哪一年建造,因年歲已久,目前無人知曉了。整個地下室深約4米,長度約10.2米,寬約2.8米,層高約2.1米,頂部用長條石排列而成,中間有石柱,設計十分巧妙。估計應該是當年鹽商囤積貨物的地方。



說起章丘的鹽來,得從棗園史家說起。自清乾隆以來,其專賣權一直是操在棗園史家的。在封建社會,鹽被視為國家經濟命脈,只準官賣,不準民營。史家怎麼會得天獨厚呢?只因為乾隆年間史家有一寡婦告御狀與老太后(乾隆生母)拜了乾姊妹。乾隆皇帝為使老太后歡喜,就把章丘一縣鹽務做為見面禮送給了史寡婦,並世代相襲,因此史家被人稱為「鐵鹽務」。


棗園史家每年從戶部領到鹽引,運銷整個章丘,獨此一家。史寡婦死後,史家鹽務分成4股,這4股在全縣有46家鹽店,自乾隆至民國26年,專營鹽業達200年之久。當時史家持鹽引人叫史成三。



章丘城內有史家鹽店,運銷範圍比較出名的是「普相明棧」四大莊。即普集、相公莊、明水、棗園,其它的則有山頭店、大溝崖等。史家鹽店資本雄厚,規模大,店員多,鹽質好,生意興隆。

當年鹽商商鋪地下室的發現,對於研究古城繡惠的鹽商歷史,又提供了一處歷史見證物。


一座座古建築

見證了古城名門望族的興盛

一座座密室重見天日

為古城的文明再添風採

也成了古城的一道風景

成為歷史的見證

商務合作 | 83268655    83668777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章丘plus、繡惠宣傳」。如有侵犯,請聯繫刪除。

提示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哦!

相關焦點

  • 章丘驚現古代密室,與繡惠古城一起建造!已有千年歷史!
    章丘民聲 Weixin ID zhangqiuminsheng
  • 安徽「被遺忘」的古鎮,已有上千年歷史,雖斑駁不堪卻是原汁原味
    這個古鎮叫黃泥古鎮,我想很多人沒聽過,雖然是被遺忘的古鎮,作為古鎮,這裡的佔地面積不小,有4800畝,常住人口2萬人,這在我國已經不能說是一個古老的城市了,聽說這個古鎮從現在開始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因為認識的人很少嗎?這裡有著原始的古鎮應有的風貌,復古,安靜,讓人感到平靜。
  • 四川樂山大佛胸口發現密室,專家入內後:謠言千年前已得到證實
    大佛開鑿於713年,至今已有803年的歷史,整個建造過程歷時長達90年,經歷了唐代四代皇帝,實在是非常傳奇。又因為到了唐代,彌勒佛的形象還沒有完全本土化,還沒有出現豐滿、微笑的形象,所以今天看來這尊樂山大佛仍然保留了很多印度佛教的特色。同時,由於大佛整體高度高達71米,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
  • 為什麼又是章丘……
    【一喜】:山東財經大學主校區在章丘聖井開工建設  山東財經大學主校區依託已有的聖井校區擴建,佔地2200北距濟青高鐵章丘北站4km,南距濟萊城鐵章丘南站2km,距膠濟鐵路章丘站、客運總站2km。M3、R2兩條地鐵延長線將與濟南全面對接,章丘內部交通體系在原有「三縱六橫」的基礎上,規劃中的現代有軌電車將把高鐵、城鐵、地鐵及火車、汽車站點高效連接,與濟南及山東半島,乃至全國各地的通行更加暢通。
  • 這個千年古墓,被一場洪水衝出,專家看到密室興奮不已
    一場洪水衝出千年古墓,專家破門而入發現個密室,令專家興奮古代的歷史已經過去了很久,但是如今的人們仍然對其迷之愛好,在平時的時候也十分的喜歡去琢磨與研究
  • 組圖:密室大逃脫黑暗中驚現紅衣女子 鄧倫把楊冪拖了一米遠
    新浪娛樂訊 8日更新的《密室大逃脫》第二季第二期恐怖升級,密逃五子頻頻尖叫。黑暗中驚現紅衣女子,鄧倫嚇得將楊冪拖出一米遠。《密室大逃脫》第二季第二期恐怖升級,黑暗中出現的紅衣女子把鄧倫嚇得將楊冪拖出一米遠。
  • 【探尋歷史的足跡】民國時期的章丘《周姑子戲》
    【探尋歷史的足跡】民國時期的章丘《周姑子戲》
  • 失傳千年:曾侯乙墓驚現古代樂器「築」
    其中,確認已經失傳上千年的古代樂器「築」,應當列為重新認識的重大發現之一。這件築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對於深入研究古代樂器的發展與演變,研究曾侯乙一生的音樂實踐,以及正確理解中華古籍中有關使用築的許多描述,弘揚中國的傳統音樂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昆明市區唯一的千年古鎮,古蹟林立,如穿梭在古代城市建築群中
    昆明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雲南的省會城市,歷經數千年的歷史演變,名勝古蹟多的數不勝數。位於官渡區廣福路上就完好地保存著一座文化古鎮,始於唐宋時期滇池東岸的集鎮流傳至今已有千年,古鎮內布滿唐、宋、元、明、清的建築物,是一座文物遺蹟完整性比較好的「官渡古鎮」。
  • 寧夏發現千年古墓,專家考古時意外開啟密室,發現一隻國寶級金牛
    可即便如此,他們依舊時常出沒在古代墓葬周圍,從未停止過對墓葬的盜掘於破壞。而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古代許多的王公貴族的陵寢,遭受到盜墓賊的洗劫。發生於上世紀中葉,我國考古專家在一座千年王陵中,發現的一個驚人秘密。時間追溯回1972,我國考古工作者在寧夏的一座大山中,發現了一座千年古墓,根據考古學家的初步判定,初步就可以斷定這是一座西夏皇陵的墓葬群。
  • 江蘇這座寶塔堅不可摧,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經歷8級地震毫髮無傷
    中國土地遼闊,除了龍捲風以外,還聚集了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最明顯的是地震,中國有地震板塊,過去發生的8級地震足以破壞城市,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江蘇這座寶塔堅不可摧,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經歷8級地震毫髮無傷。這一點在地震多發的國家日本經常發生,為了提高建築物的抗震水平,很多高層建築在地下建造數十米的泥土基礎,家裡用木頭做的材料,但是,雖然古代也有地震,但是當時沒有那樣的技術和水平,對人來說,防震還是最重要的。
  • 雷峰塔千年秘密曝光、不止驚現白蛇、還挖出了奇珍異寶!
    雷峰塔千年秘密曝光、不止驚現白蛇、還挖出了奇珍異寶! 最為震驚是這面 不知名的古代女子像 考古學家認為這可能就是 白素貞原型但有待考究
  • 四川樂山大佛發現一密室,專家考察後,千年前的傳言被證實
    比如四川省樂山市的樂山大佛就是一處十分著名的佛像景點,每年前往參觀朝拜的人不計其數,而這座大佛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座佛像,也是歷史悠久的佛像之一。大佛已經屹立了一千多年,多年的風風雨雨並沒有讓他遭到歲月的無情摧殘,反而經過了歲月的沉澱之後,更讓我們見識到了曾經人們對於佛教的追求和崇尚。不過,這座佛像卻擁有千年的密碼,到底是什麼讓人們爭論了千年也沒有答案呢?
  • 「章丘鐵鍋」現象背後的品牌培育和保護之路!
    今年年初,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章丘鐵鍋一夜成名,「三萬六千錘」成為這款網紅商品的底氣,最火時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然而網紅鍋也沒能衝破「紅不過一年」的魔咒,突然「失寵」,遭遇「滑鐵盧」。短短不到半年,章丘鐵鍋走出了從紅極一時到鮮有問津的過山車行情。網上一片「送一首涼涼」「產品滯銷」的唱衰之聲,使章丘鐵鍋再次成為熱詞。
  • 江西正真的千古第一村,已有千年歷史,一磚一瓦都是文物
    被譽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古村,位於江西省樂安縣牛田鎮東南部的烏江之畔,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古村四周青山環抱,三面江水繞流,山川形勝,鍾靈毓秀。提起古鎮、古村落,具有1000多年歷史的流坑村似乎一直很少被遊客提及,但這裡歷史之悠久、規模之大、古宅大院之多,代表了江西贛式民居的典型風格和特點,並是許多聲名赫赫的「古鎮」不能相比的。流坑以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風格獨特的村落布局而聞名遐邇。至明代中葉,從南京辭官回鄉的刑部郎中董燧帶領族人,用將近二十年時間對流坑村進行了徹底改造。
  • 章丘鐵鍋詳細介紹
    先人早在8000年前即在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並創造了歷代英才,如:李清照、李開先等。章丘人民務工經商歷史悠久,世稱「鐵匠之鄉」,「章丘鐵匠」更流傳百世,鐵匠功業續傳千秋。有《章丘鐵匠謠》記敘到:章丘哥,窮漢多,斷奶就去學打鐵。風吹一爐火,錘打四方財。朝打鋤,暮打钁。年年月月不得歇······滄州獅子荊州塔,東光縣的大菩薩,都是章丘鐵匠來鍛打。
  • 四川樂山大佛胸口處發現一密室,專家進入後:千年謠傳被證實,專家喜極而泣
    與此同時,由於大佛整體的高度高達71米,也因此而成為了中國歷史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現如今距離樂山大佛建造完成已經一千多年過去了,然而即便歲月不斷的流逝,但是樂山大佛卻依舊是那樣的肅穆慈祥,經過千年風雨的洗刷依舊屹立。樂山大佛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章丘龍山文化
    章丘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章丘由於所處的位置是連接內陸與山東半島沿海地區交通往來的樞紐,自古以來就有古人在此繁衍生息。自80年代以來,章丘境內經過多年來的文物普查和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形成了西河文化、晚期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商周文化和齊文化的先秦文化序列,是山東地區古文化發展脈絡最清晰的幾個古文化中心之一。
  • 【疫情掀起日本梅幹消費熱】「梅幹」在日本已有超過千年的歷史,是...
    2020-09-15 07:20:54來源:FX168 【疫情掀起日本梅幹消費熱】「梅幹」在日本已有超過千年的歷史,是傳統日式餐桌上的重要配角。
  • 重慶建築修建驚現無頭石像,至今千年屹立不倒,吸引很多遊客到來
    這樣一來,人們在生活上,不僅只是局限於物質生活的追求,更多的是對於生活精神上的追求,而當下的旅遊業的恰好滿足人們對於當生活精神上的追求。旅遊業的發這是你,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當地的城市經濟的發展,而且旅遊業已經成為當下人們的一種休閒娛樂的生活方式,在經濟允許之下,許多人都去到了各城市旅遊,也會發現各城市當中新奇當地事,重慶建築驚現無頭石像,至今千年屹立不倒,吸引很多遊客到來。這座無頭石像恰好在當地的城市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