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中華大戲院,經歷過戰火至今對當地人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2020-12-24 江南小顏

發現一張南寧銀獅巷中華大戲院的罕見照片,系由1939年侵佔南寧的日軍拍攝。大戲院的外觀較1932年初落成時變化不大,只屋頂女兒牆和山花部分有所改動,將原先波浪形的一整面山花改成了兩側砌女兒牆、中段設曲面山花的造型,山花正中的「中華」二字也換作五角星雕飾。大戲院旁側有兩間屋頂裝飾著三角形山花的店鋪,最右一間招牌上寫著「南寧區所得稅分處」,另一間寫著「亞洲汽車房」。

▲1939年侵華日軍鏡頭下的中華大戲院。

▲大戲院旁側的兩間店鋪,一間招牌上寫著「南寧區所得稅分處」,另一間寫著「亞洲汽車房」。

中華大戲院原址本是民初廣西督軍譚浩明(陸榮廷的小舅子)的公館。新桂系上臺後借用作省民政廳署。在此之前,公館曾為移居南寧之初的李宗仁一家租住過,據李宗仁的大夫人李秀文回憶,「說是官邸,並無什麼豪華建築,只不過是一間舊式院宅,共三進,中間一進為二層樓房」。1931年7月,黃旭初就任省主席自兼民政廳長,民政廳遷入民權路省政府(今七岔路口鄧穎超紀念石刻花園至民族大道路面一帶)合署辦公,1933年再遷往河堤路新址(今廣西軍區大院內)。譚公館舊址由商人宋雲生接手,1932年1月改建為中華大戲院,其建築為磚木結構,中式屋頂、西式屋身,影廳沒有樓座,座位全是木質椅,在當時是南寧市首屈一指的。1947年1月由譚家人收回自營,1946年9月更名為中華電影院。解放後的1951年,一度成為全市唯一的私人電影院(當時新華路和平電影院已改為公營),由譚浩明之孫譚先生經營。1956年對私改造高潮時,譚先生提出申請公私合營,辦理好相關手續後不久,譚家人便移居香港。此後,中華電影院長期由公家經營,其建築歷經多次改造。2013年4月,永恆時代影院斥資將其裝修升級為「中華電影城」,影城的外觀設計採用多種現代元素。2017年「三街兩巷」舊改項目啟動後,影城停業;2019年被拆除後原址重建,恢復為最初中華大戲院時的外觀。

▲1933年的中華大戲院。戲院開業之初放映「默片」,由演員現場配音;1933年在「百代」放映機上加裝了有聲機部件,放映了第一部有聲電影——《好女十八嫁》,開啟了有聲黑白電影的時代;1941年後方出現彩色電影。可以說,中華電影院的歷史就是一部濃縮的南寧電影業史。(圖片出處:《廣西一覽》)

▲上世紀60年代的中華電影院

▲2019年在原址拆除重建後的「中華大戲院」。

相關焦點

  • 南寧三街兩巷的中華大戲院,新桂系領袖在此奠定,演繹一段風雲史
    黃旭初馬君武等人在此召開全省第一次行政會議宗仁    民政廳搬離後,1932年商人宋雲生租用譚公館改建為中華大戲院,獨資經營,戲院前廳是三層樓房,磚木結構,影廳總面積約955平方米,座位全是木製椅,能容納觀眾一千多人,是當時南寧市獨一無二的大戲院。由於設備比較齊全,省政府在植物路的禮堂沒有建成之前,當局仍然借用戲院開會。
  • 線上走進劇場丨第十一站:蘭心大戲院
    蘭心大戲院是上海開埠至今歷史最久的劇場之一。解放前為英橋上海業餘劇社蘭心大戲院保管會,主要演出話劇併兼放電影,前、後臺設備較當時國內一般劇場考究豪華。曾作為各國駐滬領事、各界名流的聚會場所,在上海灘獨領風騷。解放後,中國主要領導人和外國元首多次蒞臨劇場並欣賞演出,這裡接待過的各國友人、外國華人不計其數,蘭心以名副其實的演出精品劇場享譽全國。
  • 學苑論衡:中國歷史文化具有一脈相承的優秀傳統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結合新的實際發揚光大。」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這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寶庫。
  • 廣東求姻緣最「靈驗」的寺廟,歷史十分悠久,你來過這裡嗎?
    我國的發展歷史是非常悠久的,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國的歷史文化熠熠生輝,即使經歷了滄桑變化,我國依然將這些優良的文化傳統繼承了下來,至今在我國還可以看到很多不錯的歷史文物古蹟。為了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我國將一些歷史文物古蹟開發成旅遊景點,每年都會有大量遊客前來旅遊觀賞。我國的旅遊景點可是非常多的,常常都會讓人們看得眼花繚亂,不過在我國有很多寺廟,也是遊客們最愛去的地方。
  • 加強考古和歷史研究 闡揚中華歷史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9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發表的重要講話,首次系統闡述了考古工作的重要意義、時代價值、理論方向和實踐目標,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內涵豐富,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光輝,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是一篇引領新時代考古和歷史研究繁榮發展的綱領性文獻。
  • 上海大戲院 · 一座戲院 一座城
    >而這家電影院背後卻是近一個世紀的浮沉繼上海大世界之後,上海又有一位「老前輩」將要復出,就是位於復興中路有著70多年歷史的上海電影院。如今,它重返我們的視線中,重拾起1942年剛開幕時的名字——「上海大戲院」,拋棄了電影院的功能,搖身一變成為城市劇場。1942年3月,上海大戲院建成,是建國前上海建造的最後一座電影院。錯過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電影黃金時代,又時值戰亂,戲院連最初的建成都非常艱難,幾經轉手,多番變革,仍然無法擺脫日漸式微的局面。上海大戲院最初名為銀光大戲院。
  • 滄海百年 蘭心依舊 蘭心大戲院修繕工程今日正式開工
    2020年7月28日,上午10時18分,蘭心大戲院舉行了修繕工程開工儀式,這座上海開埠至今仍在使用的、歷史最悠久的劇場,將暫別觀眾一年
  • 璀璨的明珠,臺灣島的開發歷史非常悠久,與祖國大陸血脈相連
    我們從漢朝至今,兩千多年歷史中,臺灣的不同命名,可以看出雙方交流的歷史,有多麼悠久。在古代典籍中,東漢時期,臺灣被稱為「夷洲」,隋唐時被稱為「流求」,元代時被稱為「琉球」,明代時被稱為「小流求」,到明代萬曆年間,「臺灣」成為沿用至今的名稱。三國時代的吳國,是記載以來,最早與臺灣發生聯繫的古代王朝。孫吳佔有江南地區,海洋貿易比較發達,注重海外開發。
  • 漢字,「會說話」的中華文化符號
    原標題:從目前學界公認最早的殷商甲骨文算起,漢字至今已經歷了約三千五百年的風雨。生生不息的漢語言簡意賅,在聯合國用多種語言同時發布的文件中,最薄的那本一定是中文本——  漢字,「會說話」的中華文化符號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漢字是記錄漢語的符號。
  • 浙江歷史最悠久的古鎮,有四千多年歷史,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浙江在中國的口碑一直很好,因為浙江的經濟一直在我國的歐式名列前茅,雖然比不上廣州和深圳這兩個一線城市的廣東,但是浙江省的城市發展還是比較均衡的,同時,浙江省也是中國的旅遊大省,作為中國的魚米之鄉,這裡有許多水鄉古鎮,今天說的是浙江歷史最悠久的古鎮,有四千多年歷史,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 中國大戲院好戲連臺 | 曾經滄海,再度輝煌
    這個由黃宗羲後人黃楚九於1929年租下地皮建成的劇院,1930年正式開業,至今已經88年了。再次亮相的中國大戲院,邀請中國國家話劇院田沁鑫導演作為藝術總監。作為海派京劇重要的舞臺之一,戲曲演出始終是中國大戲院的底色,所以今後這裡還將成為「創新戲曲的展示基地」。在田沁鑫導演的引領之下,中國大戲院的開幕演出季的作品從國際精品中選出,為戲院21世紀的新起點定下基調。
  • 歷史悠久的摩天大樓,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修建時中國還是清朝
    這座高樓可以說是歷史悠久的摩天大樓,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修建時中國還是清朝。而這座摩天大樓就是位於美國芝加哥的——曼哈頓大廈,是一座始建於1891的高樓。但今天的話,這座大樓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有關數據顯示,這座大樓的高度是68米,差不多也就是十多層的樣子。但你要知道在1891年,中國還是清朝時期。
  • 中國大戲院,以中國之名(內附演出信息)
    當時的戲院經理孟少臣先生還毅然決定投巨資安裝了一部OTS(奧的斯)美式原產電梯,整個梯箱純銅打造,異常結實,工藝精湛,連外面樓層顯示的標牌也是純銅的,經過多年的精心呵護,這部電梯至今依然能照常使用。梯箱的把手、拉門被人們摸得鋥亮,站在裡邊亦能感受到這座老建築的滄桑經歷,厚重的歷史沉積好像伸手可觸。
  • 「過時的」新聞集子具有歷史和時代意義
    其實,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新聞記者是歷史進程的參與者、親歷者和見證者,把人們共同經歷的有意義、有價值的生產和生活場景,以新聞記者獨有的敏感的神經、細膩的觀察、快捷的速度、生動的文筆記錄時代的風雲和歷史足跡,就具有了永恆的價值。不少作品就成了可資查閱的歷史材料,有的甚至成為難能可貴的歷史見證。
  • 虹口大戲院的電影傳奇
    回望這個行業飽經滄桑的歷史,電影又何曾只是在今天才受到世人的熱捧?現在,讓我們通過上海市檔案館保存的檔案史料,對中國電影放映事業的源頭——位於上海的虹口大戲院的歷史進行追溯,來回顧中國電影放映事業最初發展的那段歷程。
  • 中國「最想改名」城市,當地人覺得名字太過隨便,幾次都沒改成功
    當我第一次聽到它的時候,駐馬店與這座城市無關,就像放一匹馬的地方,實際上,駐馬店的名字也有歷史,「舊為遂平至明港間驛馬駐所」是從北到南的主要運輸方式,據說在古代以薴麻聞名,被稱為薴麻商店,在明代,崇簡王朱見澤在此設南北驛站,改薴麻店更改為駐馬店, 1974年,駐馬店鎮裡汽車廠出土了一個明代古墓群,在明朝弘治元年,其中一張墓碑上刻有「明弘治元年河南汝寧府確山縣駐馬店
  • 請回答,平安大戲院的青春年代
    而這家擁有67年歷史的戲院在闊別10年之後於上個月初剛剛重啟演出業務希望延續廣州碩果僅存的老字號戲院昔日的輝煌。作為廣州僅存的兩家老字號影院之一,平安大戲院在廣州人心中自然是意義非凡。但對於今年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真的了解這個凝結了父母輩青春美好回憶的地方嗎?
  • 幾部好看的歷史紀錄片推薦!不可錯過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通過以下幾部紀錄片,希望能對中國歷史有進一步的了解。1. 大明宮其明德日以廣大,故曰大明。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大朝正宮,是唐代的權力中心。大明宮見證了唐朝從崛起,繁華,及至覆滅的過程,而這座宮殿也隨著消失在歷史的戰火中。
  • 柳江河畔千年古鎮,有著法國悠久歷史的教堂
    一條江碧水在繞城中蜿蜒而過,就像一條玉帶纏繞在腰部。這是遊客對柳江河讚美的稱呼。柳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第二大支流,發源於索鄉貴州省獨山縣堯裡拉村99個水池,流經黔東南桂北,注入廣西省象州縣石龍鎮三江口左岸的西江。
  • 越南廢除漢字:不僅是歷史的「割裂感」,更是這個民族永遠的傷疤
    我們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上古流傳至今都未斷絕,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激蕩,仍然在世界展現著最閃耀的光芒。中華文化自古以來,在整個東亞文化圈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不管是韓國還是日本,或者是東南亞國家,都能找到中華文化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