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三街兩巷的中華大戲院,新桂系領袖在此奠定,演繹一段風雲史

2021-02-13 陳說往事


    南寧市三街兩巷的銀獅巷36 號中華大戲院,是南寧市民很熟悉的娛樂場所。最初是私人物業,陸榮廷當政後,其小舅子、督軍譚浩明購置為譚公館,共三進,中間一進為二層樓房。誰也沒料到,這座樓房隨後演繹了一段廣西風雲史。

新桂系在此奠定領袖班底

    1924年,李宗仁統率的定桂軍與黃紹竑、白崇禧統率的討賊軍合作攻佔南寧後,譚浩明已隨陸榮廷撤離邕城。李黃白兩軍部屬為爭奪地盤幾近火拼。為解決統一指揮問題,黃紹竑邀約所有營以上頭目,在譚公館擺宴。席間提議兩軍合為定桂討賊聯軍,擁護李宗仁為聯軍總指揮,自己為副總指揮,並當場摔杯為誓。此舉得到席間眾人擁護,阻止了一場潛在的分裂,奠定了新桂系的領袖班底。

李宗仁攜家室入住

    1925年新桂系統一廣西後,李宗仁將家室從桂平接來南寧,安頓在譚公館。李宗仁大夫人李秀文回憶道:「說是官邸,並無豪華建築,只不過是舊式院宅。」不久李攜二夫人郭德潔開赴北伐戰場,李秀文帶幼子往香港求學,譚公館空置後,即改由廣西省民政廳使用。1931年7月,黃旭初就任省主席併兼任民政廳長,民政廳遷往民權路廣西省政府(原民權路104號)辦公。

黃旭初馬君武等人在此召開全省第一次行政會議宗仁

    民政廳搬離後,1932年商人宋雲生租用譚公館改建為中華大戲院,獨資經營,戲院前廳是三層樓房,磚木結構,影廳總面積約955平方米,座位全是木製椅,能容納觀眾一千多人,是當時南寧市獨一無二的大戲院。由於設備比較齊全,省政府在植物路的禮堂沒有建成之前,當局仍然借用戲院開會。

1933年5月1日,廣西省第一次行政會議會場,即民政廳舊址,已作中華大戲院。

1933年5月1日,廣西省第一次行政會議會場。

1933年5月1日,廣西省第一次行政會議會場。

    1933年5月1日,省政府在戲院召開全省第一次行政會議,自省政府主席及以下各廳廳長、科長、秘書、各縣縣長、公安局長、財政局長、教育局長、建設局長、各農場場長、林墾區區長、工廠廠長、各中等以上學校校長、民團區指揮官、民團副司令、民團參謀等悉數出席,並聘任國內學者名流、專家、各軍師長為與會人員指導,與會人員達600餘人。大會討論行政興革、經濟民生等方面的提案2060件,會期十日之久;閉幕後又開分組座談,討論各類專門問題。此次會議在廣西省內是空前的,對廣西此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全國各省中也是一項創舉。當時參加會議的有呂一夔、馬君武、黃旭初、葉琪、王公度等廣西省軍政名人。

廣西省第一次行政會議開幕典禮紀念合影,第一排左起:呂一夔、馬君武、黃旭初、葉琪、王公度。背景是中華大戲院。

抗戰時期中華大戲院一度成為日軍魔窟

    抗日戰爭中,南寧兩度遭日軍侵佔。1939年11月,南寧第一次淪陷後,中華大戲院成為日軍據點,大塘、北湖兩維持會抓了不少婦女到中華大戲院拘押。日軍在大戲院西鄰新西江旅社和院後金絲巷等處設慰安所,時長一年之久 。由於中國軍隊的連續出擊,1940年日軍撤出南寧十分倉促,甚至中華大戲院的椅子還排得整整齊齊。

1939年侵華日軍鏡頭下的中華大戲院。.

中華大戲院命運多舛

    宋雲生將中華大戲院逐漸改建為中頂洋身的建築風格,門面十分氣派。門窗帶有圓拱,二樓有陽臺,新穎時髦的建築風格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球,以至於原有的大南戲院和新明星戲院也黯然失色。當時擬作唱戲、放映電影兩用,其實很少用於唱戲。宋雲生幾乎天天在《南寧民國日報》登電影廣告,每天晚上一場接一場的電影,使得整個銀獅巷擠得水洩不通。大戲院曾經播放過多數民國時期的火爆電影,如早期的國產無聲電影《火燒紅蓮寺》、《荒江女俠》等,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抗戰時期引進的美國片,如秀蘭·鄧波爾主演的喜劇電影《青鳥》,以及喬治·西德尼導演喜劇電影《出水芙蓉》等等。從最初的無聲黑白電影,到1933年的有聲電影,再到1941年的彩色電影,中華大戲院經歷了整個電影史的發展過程。

20世紀30年代中華大戲院。

    由於多種原因,該戲院曾經數度易主。1947年2月譚氏後人譚文萱等收回房屋,與商人陳炳榮(綽號陳老九)合夥經營。1949年又與柳州市金門電影的盧澤南合營至南寧解放。1950年8月1日譚氏獨資經營,譚文萱為經理,並將中華大戲院易名為中華電影院。

20世紀60年代中華電影院。

    1953年,影院房屋年久失修,局部即將倒塌,1954年被政府下令停業維修。由於經費無法解決,企業面臨絕境。為了扶持中華電影院繼續維持正常營業,以利於發展文化事業,1955年市政府動員私營三多藥房轉業,將流動資金2.7萬元和固定資產房屋兩間投放中華電影院。三多藥房老闆何仲斌、王慕貞隨資轉到中華電影院工作,王慕貞為該院副經理。影院經過維修後復業。1956年1月公私合營,譚文萱、譚文宏分別為影院第一、第四副經理,王慕貞、何仲斌分別為第二、第三副經理。此後,中華電影院一直是南寧市重要的文化娛樂場所,20世紀80年代成為全自治區首家年放映收入超百萬元的電影院,被國家廣電部授予「全國電影發行放映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

20世紀80年代中華電影院

20世紀90年代中華電影院。

舊戲院被拆除,只留下了歷史

     1982年電影院大廳及後樓拆除重建,但最有特色的前樓原貌及樓座框架仍然保存。2013年永恆公司承包經營,投巨資改造,外貌顯得時尚,但部分骨架還是老建築。2017年「三街兩巷」舊改項目啟動後,影院停業。2018年影院被拆除後原址重建,恢復為最初中華大戲院時的外觀,遺憾是此戲院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座歷史厚重的戲院了。

2018年拆除前的中華電影院。

註:本文前半部分改編自「夜浣瞳」的有關文章,轉載、複製必須經作者同意並註明出處,否則視為抄襲。抄襲必追究。

2、在網絡平臺,本人的暱稱分別為「陳說往事」與「老豆有話」。

3、本人致力於公開出版物沒有記載或沒有詳細介紹的南寧往事與歷史的寫作與整理。

相關焦點

  • 每逢周五、周六,南寧三街兩巷中華大戲院門口音樂演出免費看
    7月31日晚8時30分,南寧市興寧區三街兩巷中華大戲院門口,一場特別的音樂演出引來喝彩聲。市民、遊客紛紛駐足欣賞、拍照發朋友圈。音樂會引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從揚州來南寧遊玩的邵先生說,三街兩巷的夜景很美,加上優雅的弦樂演奏,讓南寧的夜晚更迷人。當晚,演藝人員還為觀眾表演了小提琴獨奏、吉他彈唱等。據了解,該演出由興寧區政府、南寧市文廣旅局、南寧市威寧公司主辦,南寧市群眾藝術館等單位承辦,今後在三街兩巷,每周五、周六晚各將舉行一場免費觀看的音樂演出,實現「文化搭臺,旅遊唱戲」,從而以文化助推旅遊發展。
  • 歷史悠久的中華大戲院,經歷過戰火至今對當地人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發現一張南寧銀獅巷中華大戲院的罕見照片,系由1939年侵佔南寧的日軍拍攝。大戲院的外觀較1932年初落成時變化不大,只屋頂女兒牆和山花部分有所改動,將原先波浪形的一整面山花改成了兩側砌女兒牆、中段設曲面山花的造型,山花正中的「中華」二字也換作五角星雕飾。
  • 情在南寧,愛在三街,美在兩巷
    情在南寧,愛在三街,美在兩巷、雕刻時光青 牆紅 木古 風 現民 謠說起三街兩巷的建築,我只能用一個土土的字來形容——美。青色的牆面,紅漆木的房梁,黑瓦片的屋頂,仿佛讓我有身處古代之感。二是整個街巷以紅色為主體,給人以溫暖之感,仿佛巷外的寒風與我無關。邊走邊看,發現很多好玩的東西,有現場打銀器的,叮叮噹噹的聲音就像一場演出,不震撼,但直擊心靈。「麻麻 .......嘿........」
  • 一場特別的戶外音樂會,將亮相三街兩巷
    那一年,南寧發生了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第一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驚豔亮相,讓世界從此認識南寧。優秀的音樂耐得住時間,二十餘年的沉澱留下了許多經久不衰的經典好歌,越唱越有味道。為了促進這些經典文藝作品在「雲上」傳播,南寧威寧集團匯集了大地飛歌·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歷年來的經典文藝作品以及廣西本土音樂人,計劃於2020年8月22日在老南寧·三街兩巷舉辦「大地飛歌•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巡演雲歌會」。▽點擊全屏播放視頻
  • 夜遊「三街兩巷」感受南寧「夜經濟」活力
    10月26日晚上,採訪團來到老南寧·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的夜生活、洋氣的老騎樓、青磚黛瓦的明清老宅、回味甘甜的文化體驗活動……讓採訪團的記者們感受到南寧「夜經濟」的豐富多彩,彰顯了南寧作為中國綠城、壯鄉首府的活力和吸引力。歷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魂」。
  • 走進「三街兩巷」觸摸了一把南寧歷史
    不想這一走,竟然走進了「三街兩巷」,觸摸了一把老南寧的歷史。   每座城市,每個人的記憶裡,應該都有一條泛黃的老街,無數嘈雜而喧鬧的氣息,編織成一個個充滿市井傳奇色彩以及情懷的老故事。   南寧的老街在記憶中的模樣,還剩下多少呢?
  • 南寧"三街兩巷":古韻遺風道滄桑 老街老巷再回歸
    在南寧,解放路、興寧路和民生路與金獅巷、銀獅巷圍合的老城區如同記憶的碎片,拼湊出南寧歷史的哀愁與興盛。那一座座青磚黛瓦的明清老宅,蘊藏著古代工匠們的勤勞與智慧,那連成一片的騎樓,還有萬國大飯店、大盛祥醬園、亨得利眼鏡鐘錶等南寧老字號,述說著邕城數百年的商業繁華。老街之所以令人懷念,是因為這裡充滿著市井的生活氣息,深巷裡的叫賣聲仿佛還迴蕩在老南寧人的耳畔。
  • 黨建特輯 | 這兩個黨支部去三街兩巷擺攤?原來是……
    黨建特輯 | 這兩個黨支部去三街兩巷擺攤?在6.26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6月22日晚上,興寧區法院刑事審判庭黨支部、綜合審判庭黨支部來到轄區網紅打卡地「三街兩巷」深入開展禁毒宣傳。
  • 夢回1945南寧的萬國酒家,嘆早茶,睇大戲!
    當2021年的陽光重新喚醒這溫暖的大地,這個記憶中不可磨滅的符號,這個我心中的老字號,萬國酒家三街兩巷店又回來啦! 1月6日上午,在這個城市網紅打卡地一一南寧市的三街兩巷,迎來了南寧人幾代人的回憶,老字號萬國酒家三街兩巷店開業的大喜日子。
  • 中國「最有穿越感」的街區,位於廣西南寧,感覺就像影視片場
    每個觀光城市都有一個以上的網紅商業街,成都是寬窄巷子和錦裡,西安是回民街和永興坊,重慶是洪崖洞和解放碑,南寧是中山路美食街和三街兩巷,初冬的時候,和朋友去南寧三街的二巷玩了,一進城就有瞬間通過的感覺,周邊有幾位遊客在戲弄著「中國最有穿越感的商店街」,原因是明清時代的建築風格和民國時代的建築風格相融合
  • 南寧這家超火的餐廳疑似經營遇困境,連關三家店!那些南寧人追過的店,沒落了...【930新聞眼】
    中華電影院始建於上世紀30年代,是南寧最老的電影院之一。1932年由廣西督軍譚公館改建而成,那時叫做中華大戲院,以放映為主,1946年9月才更名為中華電影院。當時中華電影院算得上是南寧數一數二的大影院,整個影院可以容納2000多人。
  • 用信任打破傳統 南寧「無人花店」出售誠信之花
    圖為南寧三街兩巷的「無人花店」。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李煥霖 攝  近年來,全國各地逐步興起一種新的經營模式,無人看管的便利店、超市、書店……在南寧市三街兩巷裡,有一家無人銷售的自助花店,除了每天16時-22時會有工作人員前來打理鮮花、包裝花束以外,其餘時間都看不到店長和店員的人影。
  • 南寧「港風」店鋪走紅,仿佛置身香港街頭
    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覃芊芊 攝圖為南寧市三街兩巷一家「港風」奶茶店。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覃芊芊 攝圖為南寧市三街兩巷裡一家「港風」奶茶店牆壁上掛的舊CD。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覃芊芊 攝圖為南寧市望州南路一家「港風」餐廳內的吧檯。
  • 回眸中國大戲院
    馬演詞大意是:中國大戲院開幕,躬逢其盛,不勝榮耀,次敘與津人士闊別之意,僅寥寥數十言,亦頗動聽,最後說「祝諸君新添田地,福壽無疆。」惟此兩句已為掌聲所亂,恐聞者不多宜。」隨後各路名家紛紛來此獻藝,成為天津標誌性的劇場。
  • 南寧一網紅景點,曾陳舊不堪如今一片繁華,這是為何?
    而小編今天要給各位介紹的這個地方就有這麼個屬性,它位於南寧,曾經的這裡陳舊不堪,但是現在卻是一片繁華,你知道是哪兒嗎?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這裡就是非常有名的三街兩巷,聽著名字就很有復古氣息吧,沒錯,這正是一條歷經千年的老街。曾經「門可羅雀、無人問津」的地方,卻搖身一變成為眾人眼中的「香餑餑」,看來的確值得一看。從它的名字當中你就知道這裡有三條街道,兩條深巷。
  • 南寧東葛路閃現勁爆國潮風格夜遊打卡點——鑫東內街文化創意園!
    從早些時候開發的百益上河城到嘉豐文化創意產業園,從南寧三街兩巷到西關夜市街等等,南寧人的夜生活體驗活動越來越豐富,可選性也變得更加多元。當然,最近比較火爆的一個夜遊打卡點,要屬這個充滿勁爆國潮風格的鑫東內街了吧?
  • 《客家風雲》熱拍 李依曉領銜演繹女版《大宅門》
    該劇講述了李依曉飾演的貌美而平凡的客家女竹煙,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成長為家族支柱、雕版領袖和革命英雄的傳奇一生。近日,曝光了一組李依曉《客家風雲》劇照,照片中,李依曉從容大氣,柔情似水,與以往角色甚不相同。    李依曉演繹女版《大宅門》 身負重任大義凜然    演員李依曉曾演繹過不少妖嬈美女,曼妙的形象一直深深刻在觀眾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