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西遊記》搬上螢屏,楊潔不是第一人,卻是經典的最後一人

2020-10-20 古今文史雜談

多年來,「西遊」故事的題材有著各種各樣的改編,以及諸多的解構。但是,三十多年過去了,人們最懷念的依舊還是86版《西遊記》

離2017年已經整整三個年頭了,楊潔導演也早已離我們遠去,而她所留給我們的又是怎樣的一份禮物呢?下面,我們就嘗試著重走她的「取經之路」,一起走進電視劇86版《西遊記》中來尋找答案。

(圖為:楊潔導演、六小齡童及馬德華一起討論劇本)

2017年4月15日8時39分,86版《西遊記》的總導演楊潔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8歲。對此,六小齡童、馬德華等當年《西遊記》的主創人員都紛紛發表了微博,以此來懷念這位老藝術家。4月21日上午,楊潔導演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她的同事和朋友們,還有很多的市民都手捧著鮮花來送她最後一程。

(圖為:楊潔導演遺體追悼會現場)

(圖為:馬德華參加楊潔導演遺體追悼會)

楊潔導演走了,思念她的不只是她的愛人和親人,也不只是她的「西遊」劇組,她的離去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懷念至深。之所以懷念,就是因為她曾經留給我們的那份厚禮——《西遊記》。

作為一個中國人,相信大家都看過《西遊記》,但這個《西遊記》其實並不是指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吳承恩的原著,而是指楊潔導演所拍攝的86版電視劇《西遊記》。這部電視劇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同名文學古典名著,自1982年開始拍攝,歷時6年零兩個月完成。

(圖為:楊潔導演和劇組工作人員拍攝現場)

可以說,《西遊記》是中國第一部以神話題材為主的電視劇。1986年春節一經播出,立刻就轟動了全中國,不僅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同時還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直到現在,各個電視臺也依然還在熱播。據不完全統計,86版《西遊記》從正式開播到現在,三十多年時間裡,已經被各大電臺重播過三千多次,而如今,這個數字依然還在逐年增加。

三十多年過去了,這部劇仍在螢屏上熱播,而不管我們看過多少遍,只要在換臺的時候遇到它,相信大家一定都和我一樣,仍然會停下手裡的遙控器,忍不住再多看它幾眼,《西遊記》影響的不只是一代人,而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集體回憶。

(圖為:楊潔導演和唐僧師徒四人正在講戲)

其實,楊潔導演並不是將「西遊」題材搬上熒幕的第一個人。86版《西遊記》拍攝之前,早在1978年時,日本的NHK公司就已經把古典名著《西遊記》改編成為了電視劇。但是,劇中的唐僧是個女人,如來佛祖也是女人,而觀音菩薩卻是個男人,劇中的銀角大王變成了女人,還和金角大王成為了一對十分恩愛的夫妻。

(圖為:日本版西遊記唐僧師徒劇照)

(圖為:日本版西遊記觀音菩薩劇照)

(圖為:日本版西遊記如來佛祖劇照)

(圖為:日本版西遊記銀角大王劇照)

對於這樣的版本,我們中國人當然是不會認可的。在86版《西遊記》播出之後的三十多年時間裡,對於《西遊記》的改編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大話西遊》、《三打白骨精》以及《大聖歸來》等眾多經過改編的影視作品,可謂是層出不窮,且票房和口碑也都不俗。

這麼多年來,人們對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故事的熱愛,儼然已經令「西遊」成為了一個熱門的IP。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西遊」題材一直都是拍了又拍、翻了又翻。這些作品從內容上看,都有著眾多的解構和大膽的改編,從拍攝技術上來看,也早已經和國際接軌了,當然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大眾所喜愛的精品。但是,最後我們會發現,似乎大家仍然會將心底裡最柔軟的那一部分的感懷,留給86版《西遊記》。

是的!這部在今天看來色彩並不鮮亮,而且還顆粒感十足,特技原始而又粗糙的拍攝於30多年前的電視劇《西遊記》,永遠都是我們最經典的共同回憶。

相關焦點

  • 《西遊記》初登螢屏,導演楊潔不是第一人,卻是經典的最後一人
    對此,六小齡童、馬德華等當年《西遊記》的主創人員都紛紛發表了微博,以此來懷念這位老藝術家。4月21日上午,楊潔導演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她的同事和朋友們,還有很多的市民都手捧著鮮花來送她最後一程。
  • 繼楊潔後,又一位老藝術家陳阿喜去世,曾一人扛起半部《西遊記》
    3年前,《西遊記》的靈魂楊潔導演因病去世,只留下了自己的嘔心之作。當看到有演員能一飾多角後,一個想法湧上楊潔的心頭。「配音能不能也一人配多角?」1988年,《西遊記》問世,只是人們不知道的是,劇中大部分女性角色的配音,全都是由陳阿喜老師一人完成。
  • 《西遊記》最強龍套,一人分飾20多個角色,楊潔稱他是萬能演員
    人們認可的不是別的而是老一輩人製作影視劇的匠心和用心,86版《西遊記》雖然只有短短的25集,卻是劇組輾轉全國各地,耗時6年才拍攝出來的經典,曾遇到過很多的困難資金有些,特效技術不行我們就不說了,演員招不夠才是楊潔導演遇到過的最大問題
  • 要是給你西遊記,你敢不敢拍?楊潔解決了4大難題回答了這個問題
    :「要拍攝中國自己的古典名著,把它們搬上螢屏,不能任由外國人糟蹋我們的經典。」 西遊記作為中國的名著,竟然由日本一遍遍的搬上螢屏,因此,當年廣電部決心要拍一部中國人自己的西遊記。
  • 要是給你西遊記,你敢不敢拍?楊潔解決了4大難題回答了這個問題
    》1981年11月底,在一次會議上,廣電部下達了一個拍攝任務:「要拍攝中國自己的古典名著,把它們搬上螢屏,不能任由外國人糟蹋我們的經典。」西遊記作為中國的名著,竟然由日本一遍遍的搬上螢屏,因此,當年廣電部決心要拍一部中國人自己的西遊記
  • 楊潔拍完《西遊記》後直言:寧願《西遊記》沒有成功,到底咋回事
    說到86版的《西遊記》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雖然當年的拍攝條件非常的艱苦,但是演員和導演共同努力合作,才完成了這樣一部經典大作,而且如今大家提起《西遊記》,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版本,這可以說是最成功的一步了,但是作為西遊記的總導演,楊潔導演卻說她寧願《西遊記》沒有成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77歲「白骨精」楊春霞:拍完跟楊潔老死不相往來,一生不談西遊記
    相信在大家心目中的經典影視當中,絕對有著屬於86版西遊記的地位,這一部跨世紀的作品,至今為止依然活躍在螢屏上,為不少觀眾所津津樂道。當年西遊記劇組的經費並不多,特效也算不上華麗,然而劇組演員所扮演的經典形象,卻也徵服了電視機前的萬千觀眾,甚至在越南柬埔寨等國家也成為了熱門。
  • 因當年被「騙」去拍西遊記,77歲仍心懷怨恨,至今恨透導演楊潔
    暑假將至,兒時的記憶《西遊記》也將在央視循環播出,《西遊記》這部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國被翻拍過很多遍,但許多人都認為86版的《西遊記》才是經典,特別是片頭曲《雲宮迅音》,只要聽到前奏我們仿佛都能看到,小時候搬著板凳在電視節前遲遲不肯離去的自己。
  • 《西遊記》主演們為錢「忘恩負義」,導演楊潔對其痛心十年!
    在文藝部組長例會上,文藝部主任洪民生問楊潔:「要是給你西遊記,你敢不敢拍?」聽到這話,楊潔不敢置信地望向洪民生,於是洪民生又重複了一道,這時,楊潔終於反應過來 ,脫口而出,「只要有錢,有什麼不敢!」。為了堅持完成經典拍攝的夢想,在第15集拍完中央腰斬《西遊記》時,劇組人員四處借錢只為繼續拍攝,最終找到了鐵道部十一工程局的三百萬資金;為了彌補演員的空缺,演員們多一飾幾角;為了最大限度還原名著,在妝容上精益求精……終於,到了1987年底,《西遊記》到了緊鑼密鼓的後期製作階段。
  • 楊潔導演說,「86《西遊記》熱播時,我被一腳踢出了局」
    作為一部被反覆回味反覆提及的電視經典作品,86版《西遊記》創下許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輝煌紀錄,堪稱一個時代的榮耀。小時候,只要一聽到《西遊記》的前奏,不管在做什麼,都會立刻搬起小板凳,老老實實的守在電視旁,看劇中猴子如何騰雲駕霧,降妖除魔。
  • 86版「白骨精」楊春霞,拍完絕口不提西遊記,此生再不見導演楊潔
    飾演者楊春霞給觀眾記憶深刻,完美呈現了白骨精的陰險狡詐,「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也成為經典中的經典。《西遊記》成為影視劇作,楊春霞的事業也迎來巔峰,又為何她在拍攝完之後絕口不提《西遊記》,並且直言和楊潔導演此生不再相見,她們中間到底有什麼恩怨?
  • "白骨精"楊春霞,此生不談《西遊記》,被導演楊潔欺騙難以釋懷
    》和《西遊記》的導演楊潔,這不免讓我們疑慮。《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而拍攝《西遊記》何嘗不是一種漫長的取經呢但是,劉曉慶卻要求一人飾演三個角色,既演白骨精,也演老嫗和村姑少女。聽到此,楊潔氣憤地拒絕說:"那白骨精本事沒這麼大"。此後,楊潔在收音機裡聽到了楊春霞的聲音,於是便上門拜訪。
  • 致敬經典86版《西遊記》,緬懷第一代電視女導演楊潔
    作為總導演,楊潔女士對於此作品傾注了太多的心血。4月15日,楊潔導演逝世,享年88歲。4與17日,六小齡童在微博上公布了《西遊記》導演楊潔因病逝世的消息:      而就在十天前,六小齡童還在微博上為導演慶祝 88 歲生日。 楊潔是中國第一代女電視藝術家,她執導過《司馬遷》《西施》《朱元璋》等優秀的電視作品,不過她最經典的作品還是 86 版《西遊記》。
  • 比起《西遊記》,我更喜歡《紅樓夢》,楊潔坦言:不喜歡唐僧
    所以說,《西遊記》在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一萬個讀者心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楊潔導演對於《西遊記》這部書,其實也有著自己的讀解,她對於書中的角色也有著自己鮮明的愛憎,楊潔曾經坦言不喜歡唐僧這個角色。可是,唐僧是這部著作中除了孫悟空以外唯一最重要的主角人物,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小編就帶著大家從原著中挑選出幾段對於唐僧的描述一起來看看。
  • 導演楊潔拍完《西遊記》後直言:寧願《西遊記》沒有成功
    82版的《西遊記》,相信除了10後小朋友,大家都是伴隨著這部經典作品長大的。因為楊潔不喜歡這個名字,父親又為其改為「勵賢」,楊潔依舊不喜歡,最後才有了「楊潔」這個名字。4歲,楊潔興奮的上了當時的小學,只不過上了3天就因為動蕩的環境回家了。12歲,楊潔一家為了躲避戰爭搬至成都鄉下定居。楊潔的的小學加中學一共上了9天。
  • 蔣大為一語道破:楊潔10年不看《西遊記》,與師徒4人結怨30年
    《西遊記》是第一部被搬上螢屏的四大名著,30多年裡創下了電視劇重播次數之最,至今無人超越。86版的《西遊記》可以說是一代人的青春回憶,導演楊潔在僅有一臺攝像機並且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硬是帶著這些人員拍攝出了這部永恆的經典,不過楊潔導演卻表示在拍完之後10年都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
  • 楊潔殺豬給猴看,《西遊記》臨陣換將另有隱情
    當《敢問路在何方》前奏響起,很輕易的就能把我們拉回那個盛夏;一到開播時間,擠在鄰居家的電視機前,搬著小凳子,或盤坐在地,瞪大眼睛盯著屏幕,想上廁所都憋著,生怕錯過每一個鏡頭。哪怕外頭老爸老媽怎麼叫喚著回家吃飯,依舊不為所動。那年,我們看著孫悟空從石頭裡蹦出來,看著他大鬧天宮,看著師徒四人歷盡磨難,開心他們取來真經,遺憾故事即將結束。
  • 劉曉慶原本有機會出演86《西遊記》,因太貪心,被楊潔拒絕
    01 86版《西遊記》三十年,經久不衰,成為一部經典。86版《西遊記》成為一部神劇,這部電視劇,開創了電視劇史上收視長虹,是中國電視史上重播次數最多的一部電視劇。小時候,每逢寒暑假,守在電視機旁邊看《西遊記》成為一個不變的習慣。只要響起那個熟悉的旋律,不管我們在做什麼,都會搬起小板凳,乖乖的坐在電視機前。
  • 西遊記「萬能演員」,一人包攬20個角色,網友:我們欠他一個影帝
    畢竟導演拍攝自己的作品,都希望演員能夠將全部的精力全部都投入在戲中,而不是在各個劇組來回穿梭。每一部戲他的人物特徵包括其他服道化,都有著不同的表現,稍有不慎就會給觀眾留下串戲的印象。不過有一部戲就有些特殊,那便是86版《西遊記》,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 他是史上最強龍套,西遊記中一人分飾200角色,還只拿一份片酬
    他是史上最強龍套,西遊記中一人分飾200角色,還只拿一份片酬前言:在正式開始之前,咱們先拋出一個小問題,大家小時候看過幾次《西遊記》(86版)?據數據顯示,這部劇已經反覆重播了3000次,估計看過3次以上的都大有人在,這麼多集的電視劇怎麼就讓人百看不厭呢?原因就是因為它:拍得特別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