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本關於死亡的小說,教你如何更好地活著!

2021-02-21 新浪微讀書
編者按:

有什麼事情是值得我們畢生追求的呢?人生該如何抉擇,才不會孤獨地走向死亡?我們很可能花一輩子思索也無法透徹其中,但若真實地站在死亡面前,答案或許就會清晰可見。

8本關於死亡的小說,有生命掙扎,有溫暖人情,更有震撼的人生體悟!這些小說將給你從未有過的生命力量,教你更好地活著!

1 -

《死神的精確度》

作者:[日] 伊坂幸太郎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評分:8.0(7466人評價)

推薦理由 |

人真正活過的那段生命僅僅是一小部分。其餘的部分都不能算是生命,僅僅是時間而已。

六篇風格各異的故事,六個身份不同的將死之人。千葉,總是帶著白手套,閒暇時喜歡在CD店的試聽角落裡沉迷在音樂中的男人,他的真實身份是——死神。千葉的工作是審判,對於即將意外死亡的對象,他會在其死前進行為期七天的觀察,最終決定是執行死亡還是放行。

讀者點評 |

若能在我死前,遇到千葉這樣的死神,也算是人生中唯一的閃光點了。請抱著必死的信念,好好活下去。

2 -

《秘密》

作者:[日] 東野圭吾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評分:7.7(26507人評價)

推薦理由 |

當一個人要失去什麼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飛快。

平介的幸福生活在39歲那年被摧毀了。妻子帶著女兒回娘家探親,乘坐的大巴意外墜落山崖。妻子拼命護住女兒,最終傷重不治;女兒毫髮未傷,但一直昏迷。妻子離世的那一刻,女兒奇蹟般醒了過來。

平介強忍悲痛為妻子辦完葬禮,回到病房,看到女兒在熟睡,他忍不住嗚咽著呼喊妻子。這時突然傳來一個聲音:「……公。」平介嚇了一跳,卻四顧無人,正疑惑時又聽到了那聲音:「老公,我……我在這兒。」

讀者點評 |

一場車禍,失去了妻子,妻子的靈魂進入了女兒的身體。之後引發一系列角色原因引發的故事,和妻子之間的秘密,對待這個女兒身體的妻子,怎麼面對父愛與夫妻之愛,還是蠻好看的。

3 -

《活著》

作者:餘華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評分:9.1(136904人評價)

推薦理由 |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的福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兒子機靈活潑……

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每讀一頁,都讓我們止不住淚溼雙眼,因為生命裡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讀者點評 |

這本書給人的感覺大多是絕望的疼痛,但是能從那壓抑的悲劇中看到溫暖,能在漫漫黑暗中看到點點光芒,感受到人生無奈的同時也能堅強信念的力量,這就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吧!

4 -

《下一站,天國》

作者:[日] 是枝裕和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評分:8.1(393人評價)

推薦理由 |

徘徊了五十年,直到昨天,我才知道自己也曾是別人幸福的一部分。

純白潔淨的天國,寧靜而安詳。逝者乘坐通往天國的列車,來到人間和天國之間的小站短暫停留。在接下來的一周裡,他們將從生前的記憶中選擇一段,由工作人員拍成電影。當記憶在各自心中甦醒的那 一刻,他們將帶著這份唯一的回憶去往天國。有些人娓娓道來,有些人沉默不語,有些人侃侃而談……那些平凡而溫馨的故事流淌在冬日溫暖的午後,生命的靈光悄無聲息地照亮每個人的靈魂。

讀者點評 |

不去思考人生活著的意義,在死後的中轉站能清晰回望自己的一生,發現漫長或短暫的一生大多都是無意義的片段組成,而最珍貴的回憶就是那麼一瞬間的一個場景而已。

5 -

《孤獨或類似的東西》

作者:[日] 大崎善生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評分:7.5(144人評價)

推薦理由 |

所謂「失去」,是真正地喪失。如果人真的徹底失去後,一定會連失去的是什麼都不知道,因為那才是「失去」。

一個與心中的孤獨坦誠相對的動人故事。要成長,傷痛就得大一些,傷口就得深一點。你可能沒經歷過書中的故事,但或許體會過這種孤獨,或類似的東西。

二十九歲的一天,心中突然有一個小彈簧跳脫了,我發現自己再也沒有東西可以扔進籠子,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劇痛幾乎殺死了我。不知過了多久,我在醫院的病床上醒來,決心要找出母親自殺的真相。

讀者點評 |

我們終將忘記所有過去,忘記內心裡無法逃避的陰暗,忘記藏在陰暗裡面目猙獰的野獸,忘記曾經讓我們痛苦過的所有遺憾和傷害,選擇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往前走,做一個強大的,溫柔的人,為了那些一直守護著我們的人。一本非常治癒的小說。

6 -

《巴別塔之犬》

作者:[美] 卡羅琳·帕克絲特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評分:7.7(29663人評價)

推薦理由 |

我想念我穿著白紗的妻子,是否能讓她的狗告訴我,埋藏在她生命盡頭的秘密。

《巴別塔之犬》講述了一個女人從樹上墜地身亡,死因無人知曉,唯一的目擊者是她心愛的狗。女人的丈夫是一個語言學家,哀傷又困惑的他,思念妻子卻無從得知她的死因。他決定以自己畢生的研究,教這隻狗開口說話,讓它說出事情的真相……

讀者點評 |

你以為是狗狗語言不通,陷入僵局的卻是最熟悉的枕邊人,偏偏明明還愛她。有婚姻的絕望,卻沒有解決之道,從一開始就以一方的死亡開場,純粹延展到無盡的盡頭。

7 -

《維羅妮卡決定去死》

作者:[巴西] 保羅·柯艾略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評分:8.2(7017人評價)

推薦理由 |

她就要死了,卻什麼都沒經歷過。

維羅妮卡決定去死,在這個美麗的傍晚。玻利維亞樂手正在廣場上演奏,一位青年從她窗前走過。她的一生都在等待,等待父親下班回家,等待戀人未到的情書,等待年末的考試,等待火車、汽車、電話、假期、假期的結束。她覺得一切都無所謂,所以生活給她什麼,她便接受什麼。少年時代,她覺得選擇為時過早,而現在是青年,她又覺得改變為時過晚。

繼《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後,保羅·柯艾略再次引領我們探尋生命的真諦。

讀者點評 |

柯艾略的語言有神奇的力量。渾渾噩噩地活著,不如豁出性命來一次冒險。他總是那種沙漠裡的引路人,或許就像宗教教主一樣的存在。

8 -

《一個人的朝聖》

作者:[英] 蕾秋·喬伊斯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評分:8.1(30817人評價)

推薦理由 |

或許人就是這樣,越害怕什麼,就越容易被什麼吸引。

哈羅德·弗萊,六十歲,在釀酒廠幹了四十年銷售代表後默默退休,沒有升遷,既無朋友,也無敵人,退休時公司甚至連歡送會都沒開。他跟隔閡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國的鄉間,生活平靜,夫妻疏離,日復一日。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來自二十年未見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寫信告別。震驚、悲痛之下,哈羅德寫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經過了一個又一個郵筒,越走越遠。87天,627英裡,只憑一個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會活下去!

讀者點評 |

他這一生仿佛都在等待做這件事,當他在路上,他的妻子也在心裡進行著情感的穿越,那些疏離了二十年的情感慢慢復甦,故事背後的真相也被一點點揭開。我們有時候需要逃離才能看清,而最終我們都將把過去的一切放下重新生活。

【新浪微讀書出品,轉載請聯繫後臺】

 往期精彩回顧 

(點擊藍字即可跳轉)

迥非世俗所能測——李敖,再見

9本看完之後忍不住逢人就想推薦的書

有空抱怨生活,不如讀一本好書 | 新浪好書2月榜

腦洞大到可以養鯨的6本科幻小說

你跟月薪5萬之間,隔著一個好身體

| 投稿請發送稿件至:tougao@vread.cn

 

微信ID:sinaweidushu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時時刻刻》如何真正地活著?
    Million Years AgoAdele - 25最近在看《維吉尼亞.伍爾夫傳》,經朋友提醒,翻出這部以伍爾夫的小說《戴洛維夫人》為主線,將小說的作者伍爾夫,小說的主人公戴洛維夫人(克拉麗莎),和小說的讀者蘿拉三個人的生活串聯起來的電影。探討了關於女性,關於生命和死亡的電影--《時時刻刻》。
  • 《活著》的作者在太平間長大,8部小說寫死29人,他經歷了什麼?
    餘華棄醫從文,8部小說寫死了29人,都是離奇死亡,餘華在拔了上萬顆牙後,餘華實在不想拔了。於是他決定棄醫從文。或許是因為餘華從過醫的緣故,餘華這個人的寫作很冷,看著像手術刀一樣。餘華在早前的8部短篇小說裡,他筆下的非自然死亡人物多達29個,而且都是離奇死亡,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 豆瓣評分9.3|餘華《活著》: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
    美國短篇小說作家艾米麗·卡特對《活著》的語言、情節,娓娓道來的敘述方法,簡樸優美、未曾雕飾的魅力及小說中關於生、死、命運的內涵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艾米麗寫道:如果現在要讀一些東西,顯然你應該讀一些永恆的東西。《活著》就是這樣一流的作品。
  • 小說 | 《活著》
    通過藝術心理學的角度,《活著》的材料與形式之間存在著內在的不一致,但是作者以精心布置的形式克服了題材,達到了材料和形式的和諧統一,從而實現了情感的升華,使讀者的靈魂在苦難中得到了淨化,獲得了藝術的審美。餘華用類似新寫實主義小說的敘事風格——零度介入的方式來展現《活著》的悲劇美。
  • 愛,需要你更好的活著 |嬋琴
    正因為你們有愛和美好,你更應該好好的活下去。」我回復完她,頓覺得全身無力。在世俗的眼光中,生命從來都被認為是美好的,我們在期間尋求快樂,渴望美好,享受各種幸福帶來的真實與幻覺。遺憾的是,人生中還有一個「無常」大鬼,會隨時襲擊我們的生活,它就是死亡。當死亡來臨的時候,一切美好就此成為回憶,生命也被蒙上了黑色的陰影,成為心底最悲傷的黑洞。
  • 《活著》作者:從小在太平間長大,被退稿5年,8部小說寫死了29人
    工作的第一天,師傅就告訴餘華說:「你看一遍我拔牙,下一個患者就你來拔。」而餘華這一拔,就是五年。棄醫從文,被連續退稿5年,8部小說寫死29人在拔了上萬顆牙後,餘華實在不想拔了。說起來,餘華決定寫小說也十分「衝動」,他只是看到在文化館工作的人每天都清閒自在,覺得那樣才是適合自己的工作。
  • 《綠裡奇蹟》: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不帶希望地活著
    這部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史蒂芬·金被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由他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肖生克的救贖》,自上映以來久居豆瓣電影排行榜榜首。這兩部作品,並稱為監獄小說翹楚。雖然內容都是監獄題材,主題都涉及靈魂的救贖,以及如何在困境中尋找人生意義,但是又各有側重,《綠裡奇蹟》添加了魔幻色彩,使影片更具吸引力。
  • 《遇見你之前》:我會更好地活著
    《Me before you》是一部存在我百度雲盤裡的英國電影,改編自英國小說家Jojo Moyes的同名小說,臺灣版譯名《遇見你之前》,在大陸也被眾影迷沿用。《Me before you》這個故事實際講述的不是遇見你之前的我,而是《Me after you》,遇見你之後的我。
  • 《活著》作者曾坦言,在太平間長大,被退稿5年,8部小說寫死29人
    而在一次的採訪中,有一位被採訪者笑嘻嘻的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跟莫言在一個宿舍住了兩年,他說自己如何創作的那些話,比他創作本身還要虛構,《生死疲勞》他只用了四十多天就寫完了。所以不要當真。」他從一開始連標點符號都不會用,漢字也不認識幾個的他拼命地寫,從白天寫到晚上,又從晚上寫到白天,終於寫成了。然而,更給他沉重一擊的是,沒有一個出版社接受他的稿件,那時候處於叛逆期的他感覺自己受到了教育的欺騙。
  • 豆瓣9.2分好評,《活著》:關於活著這件事,死亡才是最好的老師
    有一個這樣的問題:"人為什麼要活著?"我在看《活著》這本書之前,也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如今想明白了,活著是一件必然發生的事情,人之所以要活著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需要活著。死亡才是最好的老師最後富貴自己拉著唯一那頭老黃牛的時候,大概他是麻木了,因為他見到了太多人的死亡,反而看透了很多世事,有時死亡才是最好的老師!魯迅先生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 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你會不會慌張地脫口而出:「別亂說,我們都很健康,不會的。」比如,小樂和媽媽一起散步,看到夕陽,小樂說,是外婆在天上煎蛋呢;天下雨,小樂說,是外婆在天上洗衣服呢…… 這本生命教育繪本,從不同的角度向我們講述死亡這個沉重的話題,不僅讓孩子對死亡多了一層童話式浪漫的理解,同時也給了有類似經歷的孩子和大人溫柔的安慰。
  • 人生很艱難,活著就好,《活著》告訴你為什麼而活著?
    特別是那些平時沒有攢錢習慣的人們失去收入後的生活水平極大地降低,這時候他們就會感覺到在苦難面前活著很艱難。我希望大家在這艱難的時刻,能咬緊牙關挺過去。無論人生多麼艱難,我只希望你能好好活著。如果你對人生感到懷疑,不知道為什麼而活著,小編建議你看看這本小說《活著》。當你看懂這本小說後,我相信你能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活著。
  • 4本讓人痛哭流涕的虐心小說,《暴君狂野》活著,才是最大的折磨
    4本讓人痛哭流涕的虐心小說,《暴君狂野》活著,才是最大的折磨各位小夥伴,你們好!我是小妹,感謝各位在百忙之中點開這篇文章,小妹感到十分榮幸。小妹每天都會推薦精彩的小說,喜歡的小夥伴請給小妹點讚收藏加關注吧!
  • 這8本經典推理小說,入門必讀 | 書單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8本入門必讀的經典推理小說。《無人生還》 8.9分作者:[英]阿加莎·克裡斯蒂譯者:夏陽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海面歸於平靜之後,岸上的人會開來小船。接著,《十個小士兵》——這首古老的童謠成了死亡咒語。如同歌謠中所預言的那樣,客人一個接一個死去……殺人遊戲結束後,竟無一人生還!那麼誰是殺人犯?是最後一個死去的人嗎?如果不是,那麼他(她)如何在死去之後,還能使自己的殺人計劃照常實行?他(她)為什麼殺人,又為什麼給自己也貼上死亡標籤?
  • 《如何寫砸一本小說》:用不同的方式,教你寫出喜歡的小說
    但是在看到《如何寫砸一本小說》之後,我開始又萌生了寫小說的念頭,這本書並不是像市面上的寫作工具書一樣條條框框,過於死板,而是選擇了一個不一樣的角度,從反面來教育我們這樣寫小說是不對的,這樣的方式相對於的教條式的編排方式更加詼諧幽默,讓人更加容易接受,所以我真的是看得津津有味的。這時很多人會好奇這本有趣的書作者是誰呢?
  • 揚子江文學評論·文學史新視野·《活著》再評價|蔣濟永:《活著...
    擴充版的插敘文本就是選擇在每一節主文本敘事所蘊含「死亡-再生」這一情感結構的邏輯轉換節點上進行穿插,有效地調控著《活著》敘述節奏背後特有的情感節奏,從而使整個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在「死亡-再生」的情感結構鏈上環環相扣地推進著。
  • 福利 |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你有勇氣面對死亡嗎?
    起初莫利拒絕相信這樣的不幸會降臨在自己的身上,但逐漸地從情緒中走出來後,他不願就此凋零,不要為了將步入死亡的陰影而羞見於人,莫利利用所剩的時間,以自己為活教材來研究「死亡」,把自己最真實的生命經驗教授給這位世故而冷漠、追求物質的學生
  • 薦書|當你覺得活著太辛苦了,不妨看看這幾本小說
    看看下面這三本小說,我們就知道了。第一本:餘華《活著》《活著》講的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個叫福貴的老頭,年輕的時候喜歡上了嫖和賭博,把自己家裡僅剩的100多畝地都敗光了,一下子從少年變成了窮苦農民。之後遭遇了人生的各種不幸,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外孫都先後離開了他,留他孤苦伶仃一人留在世上。
  • 活著多好-陳奕迅
    我是一個不太能接受傷感的人,悲劇的電影,催淚的歌曲,虐戀的小說都不喜歡。偏偏上帝就愛開玩笑,你不想面對是吧,那我就出其不意的讓你們遇見。之前看了我不是藥神,最後哭慘了。然後不期然地就聽到了這首活著多好。講真,我聽了很多陳奕迅的歌,居然到了現在,才第一次聽到這首活著多好。
  • 親人盡亡、家財盡失如何活下去?餘華的《活著》告訴你人生有多難
    也許你從來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但是它們也許就會在未來的某一天以某種形式降臨在自己的身上,那個時候也許自己可以接受,也許自己不能接受,但無論接受與否,你都無法拒絕,因為這就是人生。餘華的人性之作關於人生的艱難,餘華曾經寫過一本經典的著作《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