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上隆、草間彌生:與商業對接的日本當代藝術兩劍客
村上隆深諳其理,21世紀初他的一系列作品,廣根美少女、蘑菇頭娃娃、卡哇伊公仔等,由歐洲走紅回日本,然後風靡亞洲。除了跟路易威登的合作,他在汽車、箱包、衣服、腕錶、化妝品等各種潮流單品的領域都有涉足,跟諸多品牌的合作也引來大量媒體跟風炒作,提高了其作品的經濟價值。當然也會引起不同的爭議。
-
草間彌生、村上隆、荒木經惟為什麼這麼紅?原來是因為它
從新千年開始,日本藝術以草間彌生、奈良美智、村上隆為代表的「卡通化」藝術形態便風靡了全球的藝術界。其無論是在學術界的位置還是在市場中所取得的成績都相當優異,乃某一段時間中,各國都相繼借鑑、模仿。但如果將「卡通化」藝術只是看成由卡通形態轉變而成為藝術品,不去了解其文化根源而隨意借鑑的話,或許這樣的借鑑也將便得毫無意義,因為有什麼的土才能結出怎樣的果,藝術亦如此。
-
中國出現草間彌生村上隆假展覽 日方探討採取法律手段
【綜合/觀察者網 陸雨聆】有「波點女王」之稱的草間彌生和帶領御宅族走向世界的村上隆,都是日本當代的國寶級藝術家,在年輕一代中頗具話題度。然而,他們兩位的作品,卻在不久前被某些中國公司給「山寨」了。 《日本經濟新聞》10月24日消息稱,自今年4月起,中國多個城市都舉辦了打著草間和村上名頭的疑似虛假展覽,其中展出了大量贗品。
-
【嘉德香港‧秋拍】「POP ART」專題(二):KAWS、草間彌生、村上隆
是次秋拍特別策劃的「潮文化」專題中,含納了來自KAWS、草間彌生、村上隆三位藝壇先鋒入「潮」的代表作,試圖呈現新世代的審美眼光、獨特的美學,與藝術家在創作上透過不同媒材的表現>估價 ESTIMATE:HK$700,000 –1,000,000現已年屆八十九歲的草間彌生,懷著永不停歇的創作熱情並勇於求變。
-
草間彌生、村上隆等六位明星級藝術家《Stars》聯展於森美術館開幕
1957年,草間彌生移居美國,在那裡她開始展出並吸引人們關注她的網狀油畫,該油畫描繪了整個表面的網狀圖案,以及柔軟的雕塑,其表面覆蓋著織物製成的突起。1993年,她代表日本參加了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的日本館。
-
專輯 ▎圓點女王 草間彌生
鏡子,圓點花紋,生物的觸角和尖端物體都是草間彌生後來作品中重複出現的母題英國《泰晤士報》公布20世紀最偉大的200名藝術家的調查結果畢卡索、塞尚名列第一、第二中國藝術家無人入選日本有4位藝術家上榜分別為村上隆、草間彌生、杉本博司和野口勇
-
展覽 情人節好去處:草間彌生の無限之夢
▲60年代中後期,以反對越戰為主要目的,草間彌生在「嬉皮士」年輕人的身上,畫上波點圖案。「我的行為藝術,每次都要觸犯10-15條美國法律。」草間彌生曾在自傳中,這樣回憶那段瘋狂歲月。當時,草間彌生與波普藝術領袖安迪·沃霍爾的先鋒公眾形象相近,二人保持著亦敵亦友的關係。
-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1929 年出生在日本長野縣松本市一個保守的資產階級家庭。10 歲時,草間彌生便被幻覺、幻聽所困擾。這種在醫學上被稱為「人格解體神經症」的精神類疾病伴隨了她的一生。她常常用畫畫來抵抗內心的恐懼。
-
西岸藝博會開幕,除了村上隆、草間彌生,還有這些「隱形大咖」
步入第三屆的「西岸現場」單元今年除了在西岸藝術中心內和周邊區域展示裝置藝術作品,在城市公共空間也共計展出了近20件來自國際重要藝術家的作品。 村上隆,《雲龍圖- 靛藍色》 草間彌生,《人類之網》 在今年新增的N館中,剛走進大廳,來自藝術家村上隆的18米長巨幅作品《雲龍圖-靛藍色》橫貫整個展廳,氣勢恢宏。
-
如何欣賞草間彌生的作品?
草間彌生作品我真的佩服有人以為有些神經質的島國大神婆,至今依然活躍世界一線時尚、藝術舞臺,草間彌生真正的將自己的藝術和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和世界各大時尚品牌的合作足以說明其藝術的魅力在母親看來,草間彌生所謂的幻覺都是胡說八道,畫畫更不是富家女應該做的事,她毀掉了草間彌生的畫布,罰她和工人一起幹活,還經常把她關起來打罵。「母親常跟我說,沒生你就好了,還打到我幾乎失聰。我經常離家出走,晚上站在街頭希望過往的車輛結束我的生命,我曾企圖臥軌自殺,但那時的我太小太輕,風太大,我的身子飄了起來。」
-
【嘉德香港·秋拍】日本當代藝術三劍客——草間彌生、奈良美智、村上隆引領秋拍「時代的臉龐」專題閃亮現身!
草間彌生《自畫像》,水彩紙本,1952年作是次拍賣的封面作品《大海的眼睛》是草間首次在畫布上,以油彩為媒介,將「眼睛」作為獨立的審美客體,不僅以超現實主義的視角對其進行解構,更將其置於具象的自然情境當中,從而以大膽而鮮明的色彩、飽滿而宏大的布局、豐富而深刻的意涵,展現出一個波瀾壯闊的個人史詩,令此作成為她在70年代油畫創作中一次突破自我的全新嘗試
-
草間彌生作品全集
草間彌生短片,《消滅自己(草間の自己消滅)》2002年,草間彌生出版自傳《無限的網》草間彌生的創作被評論家歸類到相當多的藝術派別,包含了女權主義、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原生藝術(en:Art Brut)、普普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等。但在草間對自己的描述中,她僅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從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企圖呈現的是一種自傳式的、深入心理的、性取向的內容;草間所用的創作手法則有繪畫、軟雕塑、行動藝術與裝置藝術等。
-
我,草間彌生,是漫遊奇境的現代愛麗絲丨丟言丟語
自草間彌生之後,波點一掃往日平庸鄉土的陳舊印象,轉而給人以前衛大膽、活力無限的感覺。據統計,全世界有30%的年輕人都擁有草間彌生式的波點服飾。(我還真的有好幾件,順便說下我的泳衣是玫紅黑波點的喲。眾:誰要聽你說你這個……)每一次頂級時尚品牌和她的跨界合作,都為該品牌注入了青春活潑的氣息。
-
草間彌生 | 住在精神病院的藝術女王
1929年,草間彌生出生在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的一個富裕家庭,她的家族經營種子生意一百多年。從小生活富裕,但是家庭並不美滿:本該無憂無慮的爛漫童年,卻在父親出軌離家出走,母親強壓下長大,從小陰鬱而安靜。」——草間彌生而專注於家族生意的母親不僅對她的病一無所知,覺得她的幻覺都是小孩子的胡說八道;還很反對她創作。在母親的眼中,作為大家閨秀,應該成為「收藏藝術品」的人,而不是只知道埋頭畫畫的怪人。
-
草間彌生的南瓜
高凡拍攝第一次看到草間彌生的作品是到島根美術館遊學的時候,當時展什麼我已經沒有印象。
-
【課程故事】草間彌生的故事
星期四寫生時,孩子們湊在一起「密謀」著什麼,不一會兒大家都跑過來,「可以給我看看那些了不起的人的畫兒嗎?」「就是畫家。」「畫家的畫兒肯定很好看。」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我在美工區張貼了米羅、畢卡索以及草間彌生的畫作,並就其中的三幅圖進行了記錄。一個星期的觀察過後,我發現孩子們在草間彌生的畫作前停留的時間最長。
-
有關草間彌生的10件軼事
人人都愛草間彌生。今年,藝術家草間彌生90歲了,她的身上有著常人不可理解的執著與能量,她說:自己是為了這個世界的愛而創作。除了南瓜和圓點外,你對她還有多少了解?來一同探尋這位「圓點女王」的傳奇人生與非凡創作,並欣賞即將於香港春拍亮相的一系列精彩紛呈的草間彌生作品。
-
92歲的草間彌生:無論在什麼時代,我都依舊前衛
有人說不理解她的畫,有人說她是個瘋子,有人說她的作品配不上「全球最貴」,無論你如何評論草間彌生這個人和她的作品,你都不得不承認,草間彌生確實是一個藝術天才。 她的身上有著常人不可比擬的韌性與能量,在草間的過往中,她一直在與不同的事物進行抗爭,原生家庭、社會輿論……她說:「若不是為了藝術,我早就自殺了。」
-
直島黃南瓜,草間彌生的波點魔咒
世界盡頭的南瓜南瓜在人們的第一印象裡通常是又矮又胖,有著一個圓滾滾的大肚子,但是對於草間彌生來說南瓜胖嘟嘟的肚子就是她最中意的一點。草間彌生說她覺得南瓜的形狀能給予她一種強大的精神安定感。所以我們在她創作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南瓜的元素。
-
波點、南瓜和自拍:草間彌生如何從「驚世駭俗」變得「可愛可親」
無題,1939草間彌生圖片版權:草間彌生南瓜亦是草間彌生自童年起就迷戀不已的重要意象。據她回憶,自己第一次看到南瓜是上小學的時候,在祖父的苗圃玩耍時在小路旁看到黃色的花和小小的南瓜,又在瓜田深處發現人頭般大小的南瓜。「南瓜的形狀有極其可愛的地方,大腹便便、不做修飾的長相以及精神上的堅強都使我迷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