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紀錄! 美國蘋果公司在深圳被訴侵權遭索賠約9億人民幣

2021-12-22 IPRdaily

IPRdaily,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

426.cn,60萬智慧財產權人的上網首頁

原標題:創紀錄! 美國蘋果公司在深圳被訴侵權遭索賠約9億人民幣

IPRdaily導讀:近日,iPhone和IPad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被起訴專利侵權案,索賠數額被追加到1.2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億元,創下我國內地智慧財產權侵權索賠額最高紀錄。

隨著IPHONE7PLUS的發售,蘋果在全球又掀起一波高潮。但在我國內地,蘋果除了有大批果粉外,還有連場的官司。近日,iPhone和IPad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被起訴專利侵權案,索賠數額被追加到1.2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億元,創下我國內地智慧財產權侵權索賠額最高紀錄。

起訴蘋果的同樣也是一家美國公司,同類的起訴在美國本地也有進行。該案從2013年開始在深圳中院立案審理,經過了長達4年的審理,Iphone已經從4代發行到第7代了,但目前該案仍未有結論。4日,原告方美國GPNE公司及其訴訟代理律師團隊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案情的進展。

涉案專利:此專利是GPRS的一項基礎技術

我們經常在手機能看到這幾個英文——「GPRS」。這是如今即時通話領域的一項基礎數據傳輸通信標準。而涉案的專利技術,是GPRS裡面所包含的一項基礎技術。

原告公司是一家美國夏威夷公司,持有的中國發明專利的名稱為「尋呼方法及裝置」,申請日是1995年6月15日(優先權日:1994年6月24日),授權公告日是2001年4月11日。

據專利發明人黃景榆教授介紹,該專利是一項與3GPP通信標準有關的基礎發明,在中國、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14個國家均有專利保護。是目前手機、具有GPRS功能的平板電腦等通信產品涉及的一項基礎專利。

該專利申請時的在先技術是:GSM通信標準,用於語音通話、簡訊,採用電路交換技術,點對點的通信必須建立連接,通話時需要獨佔信道,因此無線頻率資源使用效率低。被認為是第二代移動通信標準(2G)。

兩年後的1996年,無線通信業界發展了用於數據傳輸的通用分組無線服務技術(即GPRS),該技術被認為是介於二代和三代移動通信技術之間的技術(2.5G)。GPRS採用動態資源分配、包交換技術,數據被分成一定長度的包(分組),每個包的前面有一個分組頭,分組頭中的地址標誌指明該分組發往何處。

本專利採用雙重保留請求、動態資源分配機制,點對點的通信無需建立連接,傳輸數據時無需獨佔信道,大大提高了無線頻率資源的使用效率。儘管原告既不是標準制定的提案者,也不是標準組織的成員,但上述2.5G的GPRS通信標準使用了原告的專利技術。因此,原告專利是一項與目前使用的GPRS通信標準有關的基礎發明。

起訴內容:從索賠9500萬人民幣到1.29億美元

2013年1月,該案在深圳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受理。

GPNE公司訴稱,該公司擁有一項名為「尋呼方法及裝置」的專利,授權公告日為2001年4月11日。GPNE公司將蘋果公司、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深圳鴻海精密組件有限公司、富士康精密組件(深圳)有限公司、中國聯通等6家公司告上法庭。原告稱,蘋果公司和中國聯通銷售的iPhone系列7種型號的手機都侵犯了其專利。

GPNE公司要求被告立即停止製造、銷售、進口iPhone手機,銷毀被告庫存侵權產品以及製造侵權產品的專用模具和專用設備,要求中國聯通、蘋果公司、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涉案專利方法。

GPNE公司最初向蘋果公司、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索賠9500萬元;向鴻富錦公司、鴻海公司、富士康和中國聯通各索賠100萬元。

2016年11月28日,該案在深圳中級人民法院第三次開庭時,GPNE公司增加訴求金額,對iPhone手機案在原索賠9500萬人民幣的基礎上追加索賠1億美元,對iPad平板電腦在原索賠5000萬人民幣的基礎上,追加索賠600萬美元。

蘋果回應:涉案專利只是尋呼機

深圳中院於2013年12月16日、2014年12月16日、2016年11月28日先後三次開庭審理此案。

蘋果公司回應稱,他們生產的是手機及電腦,而GPNE公司主張的涉案專利是尋呼機,即俗稱的BP機,兩者不是同種產品,該專利不應擴展至手機,且涉案專利是一種方法和裝置,並非產品生產。

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則稱,其只是經銷商,產品來自蘋果公司。鴻富錦公司和鴻海公司則稱自己並非蘋果代工廠,不是適格被告。中國聯通則認為,自己只是控股公司,不是真正的運營商。

據了解,同類案件在美國也進行了訴訟。蘋果公司用相同的理由在美國進行的官司中勝訴。

已與華為、三星等企業達成許可或和解

據了解,GPNE公司曾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維權,跟大部分知名移動通信設備公司都進行溝通。如今只有蘋果公司仍就此問題選擇對簿公堂。

原告的代理律師團隊告訴記者,原告從2008年起在美國先後起訴摩託羅拉、思科、黑莓、三星、LG、索尼愛立信、夏普、HTC等多家知名移動通信設備公司,並先後與之達成了全球和解或籤訂了專利許可協議。原告在中國還與華為公司通過友好協商方式籤訂了全球專利許可協議。

在中國法院進入訴訟的僅有蘋果公司和諾基亞公司。原告在深圳中院起訴後,微軟公司收購了諾基亞手機業務。2015年12月微軟公司與原告達成和解,原告申請撤訴,諾基亞案以和解結案。

為何兩家美國公司要在深圳打官司?

GPNE公司是美國夏威夷的一家公司,而蘋果公司的註冊地在美國加州。為何兩家美國公司要在深圳打官司,而且還創下了我國內地智慧財產權侵權索賠額最高紀錄?

對此,原告律師團隊表示,中國是製造大國,市場規模巨大,並且中國近年來也在不斷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因此原告的中國專利價值最高。此外,涉案專利本身為中國專利,被控侵權行為地在中國包括深圳,因為本案索賠期內蘋果銷售到全世界的iPhone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均在中國製造,因此是中國專利的被控侵權產品。

案件進展:專利經過審查仍維持有效

記者從GPNE公司出示的材料中看到,該案起訴後,蘋果公司先後三次、諾基亞公司和微軟公司各一次,分別以不同理據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覆審委員會請求宣告原告的涉案專利無效,均被駁回。專利覆審委員會作出維持原告專利全部有效的審查決定。

蘋果公司不服上述審查決定,於2014年9月23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北京一中院經兩次開庭審理,於2016年11月18日判決駁回蘋果公司全部訴訟請求、維持原告專利全部有效。

另一方面,深圳中院委託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智慧財產權司法鑑定中心進行技術鑑定。該中心於2016年7月15日作出司法鑑定意見書,否定了被告認為被控產品與專利主題不同抗辯意見,並認為GPRS相關標準具有原告專利部分權利要求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

原告代理律師之一的王志明律師告訴記者,正是專利全部有效的審查決定給了原告方勝訴的信心,才提出了追加索賠金額的訴求。

天價索賠的來由:定1.29億美元是因無法承擔更高額的訴訟費

關於索賠數額,王志明律師告訴記者,蘋果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他們的財務年報都是公開的,其律師團隊根據蘋果的財務年報進行了分析。按法律規定,對侵權產品獲利的索賠,期限可自2013年1月28日起訴日前推兩年計算。所以根據蘋果公司公布的財務年報,此兩年間iPhone手機侵權獲利高達76.90億美元, iPad平板電腦侵權獲利高達17.98億美元。

王志明律師說,按照法律規定,原告方是可以追討蘋果公司超過90億美元的侵權獲利的,但是這樣一來,需要支付的法院訴訟費就高達4800萬美金。原告沒有能力支付如此高額的法院訴訟費,故僅對iPhone手機案在原索賠9500萬人民幣的基礎上追加索賠1億美元,對iPad平板電腦在原索賠5000萬人民幣的基礎上,追加索賠600萬美元。

目前該案仍在繼續審理中。

來源:廣東大洋網

編輯:IPRdaily.cn  趙珍

校對:IPRdaily.cn  縱橫君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智慧財產權訊息


相關焦點

  • 蘋果因電池門在歐洲多國面臨集體訴訟 索賠約2億美元
    12月3日 消息: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因舊款iPhone電池問題,蘋果在歐洲多個國家正面臨集體訴訟,索賠約1.80億歐元(約合2.17億美元)。「歐洲消費者團體」周三在一封郵件聲明中表示,由歐洲5家消費者機構組成的維權組織Euroconsumers已經在比利時和西班牙對蘋果提起集體訴訟,稱蘋果對一些舊型號iPhone電池壽命方面的描述存在誤導性,並通過軟體升級降低設備性能。該訴訟涉及iPhone6、6Plus、6S和6S Plus的用戶。未來幾周,這些組織還將在義大利和葡萄牙提起訴訟。
  • 蘋果遇最大危機?遭多國索賠超3億,但這一數值三天就能賺回來
    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自從推出智慧型手機的概念以後,蘋果手機就出盡了風頭,蘋果公司也成了人類社會的財富收割機,然而今年蘋果卻頻遇危機,遭多國索賠超3億。
  • 蘋果陷入「iPhone電池門」事件,面臨1.80億歐元索賠
    蘋果陷入「iPhone電池門」事件,面臨1.80億歐元索賠
  • 漢儀科印公司被訴侵權新蒂字體 要求索賠150萬
    ­  近日,海澱法院受理了北京子盟科技有限公司訴北京漢儀科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權糾紛一案。該案因涉案作品為手機上使用的字體,受到了廣泛關注。2016年9月1日,子盟科技公司與上述字體的著作權人和著作權代理人昆明泰克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籤訂了《新蒂字體授權使用合作協議》及授權書,根據協議的約定,子盟科技公司享有在小米、魅族、oppo、vivo、金立、樂視六個手機平臺上將「新蒂下午茶體」「新蒂泡芙體」作為行動裝置界面裝飾、替換系統字體的唯一發布權,並對上述字體享有修改權和收益權。
  • 「葫蘆娃」訴「福祿娃」侵權、《奇葩說》音頻被傳播、蘋果等四家...
    北京元氣森林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氣森林公司)在第35類廣告等服務上申請註冊第33084962號「気」圖形商標,國家知識產權局以訴爭商標的申請註冊構成2013年我國商標法第30條、第31條規定情形為由,駁回訴爭商標的註冊。
  • 《樂夏》定檔725;Koss訴蘋果無線耳機侵權
    9、防彈少年團獲「最大規模在線演唱會」世界紀錄10、Koss訴蘋果侵犯其無線耳機專利11、Taylor Swift發布新專輯《Folklore》12、Justin Bieber世界巡演明年6月2日開啟13、TikTok與美國國家音樂版權代理商協會籤署許可協議14、Taylor Swift新專、RADWIMPS曲庫上線
  • 一周大事記┃五糧液訴「九糧液」等侵權勝訴;「山寨哪吒」 遭電商熱賣
    不過,對於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聲明,泰爾(深圳)檢測認證服務有限公司並不認同。7月29日,泰爾(深圳)檢測認證服務有限公司發給記者的情況說明中稱:泰爾實驗室聲稱的侵權,我們認為是無中生有。相關連結:【關注】泰爾實驗室指深圳泰爾涉嫌侵害商標權,後者反駁稱無中生有
  • 100億少了?小i機器人稱向蘋果索賠百億偏低:只是一個暫定的數字
    100億少了?小i機器人稱向蘋果索賠百億偏低:只是一個暫定的數字  Connor Feng • 2020-08-20 20:00:13 來源:前瞻網 E2939G0
  • 每周速覽 | 大唐旗下公司稱「全民漂移」商標被侵權索賠2000萬;阿里申請「蝦米音樂」商標
    01大唐電信旗下公司起訴四公司侵權「全民漂移」商標,索賠2000萬元據大唐電信12月4日晚間發布的公告披露,大唐電信間接控股子公司無錫要玩娛樂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無錫要玩」)正在以「全民漂移」據路透社此前報導,Prevent集團曾於去年11月在底特律地區法院起訴大眾汽車,指控後者從事反競爭行為,並索賠超7.5億美元。
  • 晚報|兩年收瑞幸4億廣告費!分眾傳媒:沒有造假;蘋果遭索賠26億美元...
    蘋果遭用戶索賠26億美元,被質疑FaceTime安全性不佳據外媒報導,哥倫比亞的知名人士羅伯託·埃斯科巴向蘋果提起了26億美元的訴訟,指責該公司iPhone的FaceTime安全性不佳,其稱2018年4月購買了iPhone X,一年後收到了一封威脅信。寄信者聲稱是通過FaceTime找到了羅伯託的地址。
  • 小i機器人稱向蘋果索賠100億偏低:蘋果8年侵權銷售額7萬億
    8月3日,小i機器人正式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蘋果公司停止Siri專利侵權,並索賠100億元。目前法院已經受理。今日(20日)消息,據梨視頻報導,小i機器人代理律師介紹,100億的賠償是暫定的數字,跟會計師評定的數字相比明顯偏低,8年之中蘋果侵權銷售額達7萬億。
  • 美國醫療公司起訴蘋果手錶心電圖功能專利侵權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8日 消息:蘋果一直以來都在推廣 Apple Watch心電圖(ECG)功能,可以更好的檢測用戶的健康情況。不過,近日美國醫療設備公司AliveCor對蘋果公司提起訴訟,稱蘋果手錶的心電圖功能侵犯了其三項專利。
  • 最前線|蘋果回應小i機器人索賠100億:Siri不包含其專利特徵
    8月3日,小i機器人(上海智臻智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蘋果公司停止Siri(智能助理)專利侵權,並暫計索賠金額100億元(人民幣)。今日,蘋果公司對新浪法問發來聲明稱,Siri不包含其專利包括的特徵,該專利與遊戲和即時消息有關。小i機器人是中國發明專利ZL200410053749.9(一種聊天機器人系統)的權利人,該專利於2004年申請,2009年獲得授權,而Siri的首次推出是在2011年。
  • 快手訴抖音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 索賠500萬元
    全球資訊組 新文化商業整理 | 全球資訊組編輯 | 文樂樂資訊速覽1.快手訴抖音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 索賠500萬元 2.一季度騰訊視頻訂購帳戶數增至1.12億 音樂付費用戶人數超4300萬 3.文化和旅遊部印發
  • ...外媒:蘋果計劃未來12個月內生產約2.13億部iPhone;Snap2020Q1...
    2020年一季度,華為實現銷售收入182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4%,淨利潤率7.3%。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華為正處在高速增長時期,當時的業績披露,2019年一季度,華為取得銷售收入179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9%;淨利潤率約為8%。
  • 向蘋果索賠100億,小i機器人的8年馬拉松訴訟
    「Siri竊取了小i機器人的技術」,「美國頂級科技企業蘋果公然抄襲中國」,「蘋果在中國將面臨禁售和斷供」,這些標語近日層出不窮,而且竟然都有了成真的可能。中國法院曾3次審判牽涉其中的智慧財產權案,其中兩次審判都入選了年度案件。最後,最高法甚至啟動了鮮少啟動的審判監督程序再審,來最終對判決糾正。
  • 李小龍之女訴真功夫侵權索賠2億,已故名人的肖像權誰來保護?
    昨天,使用酷似李小龍形象圖標長達15年的真功夫餐飲,被Bruce Lee Enterprises,LLC(李小龍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代表為李小龍女兒李香凝)訴至上海二中院,索賠2億。該公司要求真功夫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龍形象、在媒體版面上連續90日澄清其與李小龍無關,並請求法院判令真功夫賠償其經濟損失2.1億元,以及維權合理開支8.8萬元。
  • 快手公司訴「快手快影」等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索賠百萬
    1月4日,據海澱法院網消息,因認為對方未經授權許可擅自使用企業字號「快手」及「快影」商標,北京達佳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以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為由將深圳市麻幫網絡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深圳麻幫公司停止侵權,百度及宇龍公司下架app「快手快影」,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費用共計100萬。
  • 美媒:中國醫療公司上市規模創紀錄
    原標題:美媒:中國醫療公司上市規模創紀錄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12日報導,今年對中國醫療公司來說是輝煌的一年。受該國醫療體系改革和上市規定放寬助推,醫療公司股價飆升。  報導稱,美國迪羅基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1月11日,中國60多家醫療公司通過在香港、中國內地和其他地方首次公開募股(IPO)和二次上市共計籌集資金163億美元(1美元約合6.61元人民幣——本網注)。這一金額比2019年全年的籌資額還要高138%,而且籌資額和上市公司數量均創紀錄。
  • 起訴蘋果Siri侵權,索賠百億元,這家國內人工智慧企業為自救?
    8月3日,小i機器人再次出擊,拉開了下半場的大幕,就專利侵權向蘋果討要賠償。「之前是保住了專利,現在是尋求侵權的認定。」一位知情人士對AI財經社稱。接下來,如果判定侵權有效,小i機器人除了可以向蘋果索賠外,還可以申請初步禁令,法院可能會在案件審理期間,禁止蘋果在中國銷售包含Siri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