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靠譜的微商靠的是信任,而不是欺騙;一個靠譜的微商賣的是物美價廉,而不是發財機會;一個靠譜的微商是幫朋友省錢,而不是為商家賺錢。」
作者:劉潤
來源:劉潤(ID:runliu-pub)
本文約3000字,建議閱讀5分鐘
疫情時有個關於微商的段子,
以前我們都鄙視微商,現在都要求著微商(口罩),甚至成了微商。
這個段子隱含了一個前提,那就是還是有很多人會認為微商比較Low,不靠譜。
那微商真的不靠譜嗎?
今天,我就鬥膽分享下我的觀點,如何判斷一個微商靠不靠譜,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一個靠譜的微商靠的是信任,而不是欺騙;一個靠譜的微商賣的是物美價廉,而不是發財機會;一個靠譜的微商是幫朋友省錢,而不是為商家賺錢。
信任&欺騙
任何生意都不能欺騙消費者,包括微商。
否則被消費者識破,消費者肯定離你而去,甚至有可能會違法。
那為什麼一個靠譜的微商,靠的是信任?
我們回到普通商業場景。某個品牌推出一款產品,如果它想讓消費者購買,一般都需要什麼?
是不是有可能需要請明星代言、大量買廣告位做廣告?
那做這些,本質是為了什麼?
當然為了建立起消費者對這個新產品的信任。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場景,同樣的一款產品,你從來沒看過廣告,從來都沒聽說過,但是有一個你的朋友,對你說:
這個東西非常好用,你也買來試試吧。
如果你對這個朋友足夠信任,你是不是有可能就購買了。
為了更形象說明這背後的邏輯,我們化繁為簡,用簡單模型處理下複雜的交易過程。
假設品牌商推出一款新品。
如果,這款新品的生產成本是10元錢,每款商品他準備賺10元錢,那麼你猜他最終售價是多少元?
20元嗎?
不是的,為了讓消費者購買這款商品,品牌商還需要找明星代言、做廣告、鋪渠道等等,我們把這些成本稱為交易成本。
假設每個這款新品的交易成本是50元。那麼這款新品就應該定價70元。
也就是消費者最終要花70元購買。
但是如果一個朋友推薦給你,你就買了。這對品牌商來說,每個產品他完全可以不用花50元做廣告,可以花比如10元獎勵給你朋友。
這時他這款新品,完全可以定價30、40元。
這樣,作為消費者的你省了錢,而且商家盈利沒有減少,甚至增多了,而給你推薦商品的那位朋友也有獎勵。
所以說,微商這種形態,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商業模式,靠的是信任。
— —
朋友圈裡很多微商會賣化妝品、茶葉、古董、紅木等等。
不知道你是否思考過為什麼?
因為這些行業,我們可以叫它「低信任行業」。
什麼意思?
在這些行業中,消費者幾乎無法驗證這餅茶葉,這把紅木椅子,這個紫砂壺,這片面膜,是否真如商家所描述。
信息的極度不對稱,導致消費者對商品極度不信任。
怎麼辦?
能不能「以人為信任的尺度」,把產品難以傳遞的信任,藉助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傳遞呢?
這就是微商存在的價值空間。
所以,一個靠譜的微商,靠的是信任,絕不是欺騙。
物美價廉&發財機會
如果,一個靠譜的微商核心靠的是信任,那麼他推薦給朋友的商品是什麼?
我建議你賣物美價廉的商品給朋友。
為什麼?
因為你和一個人建立信任很難,可能花了你很多年和一個人多次相處,他最終才相信你。
但,當你的朋友知道你做微商後,他可能就會想,你賣他的東西是不是為了賺他錢啊。
他一定會有這樣的想法的。
所以,作為微商,你把商品推薦給朋友這件事本身是降低你和朋友之間的信任的。
這時,如果想摧毀信任,往往只需要一瞬間。
你的朋友從你這裡購買的商品,只要有一次他覺得價格高了,不划算了,那麼你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信任之塔,就已經轟然倒塌了。
所以,為了維護這份信任,唯有你持續不斷的給朋友推薦物美價廉的好物。
— —
但還是會有一些微商,會被別人詬病或者會被人覺得Low。
為什麼?
那是因為,很多微商賣的不是物美價廉的商品,而是發財機會。
什麼意思?
他們做微商的基本邏輯,是建立銷售網絡,通俗點說,就是找下家,讓每一個下家都去朋友圈裡發廣告賣貨。
這樣一來,微商就不再是一個正常分享的消費者,而是純粹以賣貨或者拉人頭為目的的銷售員,所以他想要建立信任,就變得非常不容易。
微商這種商業模式的初衷,是借用你和你朋友之間的信任關係,但是你一旦這麼做了,你和朋友之間的信任關係就已經折損掉一部分了,甚至很多人會把微商屏蔽了。
所以賣「發財機會」的本質是以人為渠道發展下線,賣「物美價廉」的本質是以人為渠道售賣商品。
幫用戶省錢&為商家賺錢
作為微商,為了不辜負好友的信任,我們要給好友提供物美價廉的好物,但這也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賺錢。
這時,為了賺錢,你可能就要做一次選擇。
什麼選擇?
一個微商,你的上遊是品牌商,下遊是你的朋友。
對於品牌商,當然希望你代表他的利益,幫助他賺錢,這樣品牌商也會給你更多分成。
那這時,你會怎麼選?
你是站在品牌商一方,代表品牌商的利益;還是站在用戶一方,代表消費者的利益?
我建議你站在用戶這一方,代表消費者利益,去幫用戶省錢。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幫助品牌商賣東西的,那當然是把東西賣的越多越好,賣的越貴越好,這樣你和品牌商才能賺得越多,分的利益也就越多。
這樣說是沒錯。
但是如果你代表品牌商利益,以賣的越多、賣的越貴為出發點,不就和我們第二點說的,給消費者物美價廉的好物相衝突了嗎?
不給消費者物美價廉的好物,我們所依靠的信任之塔,不也就倒塌了嗎?
所以,我建議你代表消費者的利益,去幫朋友們省錢。
就像最開始的例子,你的朋友在別處購買可能要花70元,同樣商品在你這購買只需要30、40元。
這不但幫你朋友省了錢,品牌商也獲得了利潤,你也順便賺了錢。
這就是幫朋友省錢,而不是去幫品牌商賺錢。
— —
我們再以保險為例,朋友圈賣保險的朋友也很多。
其實,這些賣保險的朋友大概分兩種銷售模式,一種是作為保險代理人,一種是作為保險經紀人。
這兩種模式全然不同。保險代理人會怎麼樣?
既然是保險代理人,我不可能推薦別人家商品,肯定是我代理什麼產品就推薦什麼產品,這無可厚非,對吧。
所以,如果我是保險代理人,我鑽研的能力會是什麼?
研究話術,學習如何促單、逼單、「賣和尚梳子」等銷售技巧,甚至有時候,我為了業績或者提成,可能會賣給一個不需要這款保險產品的人。
為什麼我要鑽研這些能力?
那是因為,我的利益主要來自保險公司的利潤分成,自然要幫保險公司把產品賣得越多越好。
如果我是保險經紀人呢?
那我就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險公司。我會站在客戶的角度,了解他的需求,然後發揮專業優勢,幫他從無數公司和產品中,甄選出他最需要的保險產品。
我還會去保險公司要折扣價,把產品提供給客戶,幫他進行性價比最高的配置。
雖然保險公司也會給我一定的佣金,但每家都會給,只是比例不同而已,但作為保險經紀人,我賺的是服務費。
所以,一個靠譜的微商是幫用戶省錢,而不是為商家賺錢。
最後的話
那麼,一個微商到底靠不靠譜,看什麼?
就看他靠的是信任還是欺騙;
賣的是物美價廉,還是發財機會;
是在幫朋友省錢,還是在為商家賺錢。
那做一個這樣靠譜的微商難嗎?
難,特別難。
為什麼?
當品牌商給你高額的分成,讓你推薦;
當你看到某某微商喜提瑪莎拉蒂;
你還會堅守住自己,給朋友們推薦物美價廉的好物嗎?
當你被拒絕、甚至白眼,亦或是有時對自己都產生懷疑時,你是否能快速調整自己,重拾信心,打起精神,去幫助更多的朋友嗎?
當昔日的好友對你另眼相待,你要承受朋友們的警惕和誤解時,你還會依然為她們著想,替她們省錢嗎?
這每一個問題,對我們每個人,無論是否做微商,其實都很難回答。
無論是否做微商,我都期待你背靠用戶信任,賣物美價廉的商品幫用戶省錢。
這個世界奇怪的很。
衝著錢去的,往往賺不到錢。
而這幫滿心幫用戶省錢的人,最終可能真的會賺到錢,並且擁有更好的未來,活出自己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