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雙節假期已經過去了,在雙節期間其實還偷偷夾雜了一個紀念日。現在的社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動物,儘自己的許多努力去還給地球上其它生靈一個被奪走的家,10月4日——世界動物日,希望大家能在這篇文章中找到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好。
大家應該都知道近幾年發生的很多起虐貓虐狗事件,令人感到震驚的是,這些虐待的視頻或照片基本不是由鄰居發現舉報而引起網絡圍觀的,大部分是由施虐的人親自帶著炫耀的心態發布在網絡公共平臺。而往往這些視頻下面的評論區裡總會有一些雜音發出,認為我們本來也是要吃動物肉的,所以沒必要為死了一些動物憤怒,惺惺作態。還滿含惡意地將「愛狗人士」「愛貓人士」這名稱說的極盡諷刺,這篇文章不討論人類到底該做什麼,只是來聊聊動物們。
一開始世界動物日只是希望他們的感召宣傳,能讓人們看到更多動物們在這個共同的家園的生活狀況,喚起世人能關注瀕危生物,反思自己破壞環境的行為,而後才慢慢發展為關懷所有動物。「世界動物日」的號召對象是全人類,除了關心動物人士之外還有一部分平時對這方面沒什麼意識的人們,也需要被普及,因為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說自私現實一點,要是自然的平衡被我們打破,那承擔後果的也只有我們自己。
創建這個日子的人名為聖·弗朗西斯,弗朗西斯於1182年誕生於義大利的阿西西,是一個富裕的布商家庭,叫他富家公子也不為過。但這樣一個富有家庭的人,卻於1206年摒棄了所有的物質財富,去創建了弗朗西斯修道院。而他自然也長期生活在阿西西島上的森林中,熱愛動物並和動物們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關係。所以在他們相處的這些時間裡,他感受到了在人類社會感受不到的愛與治癒,於是他要求村民們在10月4日這天向和他一樣獻愛心給動物,照顧動物的人們致謝,這便是這個節日的由來。
在經過了幾百年的傳承和人們思維的更新,在1931年,許多生態學家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召開會議,正式提議設立「世界動物日」。他們選取了聖方濟各的主保瞻禮日即10月4日這一天作為紀念日。並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每年的這一天,在世界各地都會舉辦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以此來宣傳保護動物的理念,令更多的人類加入到這個行業。
要想讓那些本身不愛動物的人們也知道保護動物的意義,那麼舉行「世界動物日」的宗旨就在於宣傳飼養伴侶動物所帶來的生活樂趣,讓公眾意識到動物也能對人類社會做出貢獻,人類是可以從中獲利的,並不一味強調博愛的胸懷或不求回報的愛心,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思維,所以有利可圖才是正兒八經的雙贏手段。同時促使各個動物保護組織齊心協力,推動人們以負責任的態度領養或飼養自己的寵物,這個倒是人類作為自詡的高度動物所必備的條件,畢竟對待什麼事物要有責任感都是重要的。若是養寵物能培養這種精神品質,那麼估計也不會有那麼多家庭和婚姻破碎,人類社會也會穩定許多吧。
人類自詡高度生物,那麼高等是在於或許是被更高級的生物選中來維護這個地球的平衡,而不是為了自己的貪婪念頭去獵殺虐待動物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動物界的弱肉強食和食物鏈我們也是這樣生活的,但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若連普通動物都知道的吃飽了不再吃的道理我們都不明白的話,有什麼資格說自己才是主宰呢?還有維護虐待動物的那些人,若是那些虐待者有一天知道了殺人不犯法,或他們強健到超出普通人許多,那麼你們覺得下一個被虐待的會是誰呢?並不是說虐待的是動物就沒什麼可怒的了,而是心寒作為情緒最豐富的人類們的冷漠和無情。
熱愛生活就是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收集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好,等到你失落的眼淚滴入心裡的土壤,那就會開出花來。
本文章僅代表筆者觀點,不代表攝影師敖日格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