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資訊:慈濟大愛劇場演員探訪桃園女子監獄

2021-01-18 手機鳳凰網

大愛劇場《手心外的天空》劇組,前進到桃園女監關懷愛灑,演員們親自互動還以自生的故事跟受刑人分享。歌手曾心梅也現場獻唱該劇片尾曲,帶動氣氛,而《手心外的天空》主角慈濟志工陳秀琇也親臨現場主持。慈濟志工們也用手語劇帶動受刑人要珍惜自己的家人,更有受刑人誠心懺悔,發願要重新做人且要幫助人。

這裡是桃園女子監獄,這樣的場面在這裡並不常見。而這裡的受刑人每天都期待著大愛劇場《手心外的天空》。這齣戲的歌手及演員們卻走進到鐵窗中跟他們做面對面的交流。

受刑人:「我覺得很高興,因為他們都放下身段,慈濟的師兄師姐,不會認為把我們是受刑人,對我們另眼看待,我很感恩。」

手心外的天空是描寫慈濟志工陳秀琇的故事,經歷20多年的監所關懷,每次看到這些受刑人,內心感觸相當多。

慈濟志工陳秀琇:「這樣子的愛,到底有效嗎,要不然怎麼這麼多的同學,一直在近來,不過一次告訴我自己又再一次的告訴我自己,只要堅持,我相信有一天,一定會看到成果,就如同今天,這麼多的同學,也都願意發好願不再進來了。」

受刑人:「就是以後能幫助,以後自己有能力幫助更多人,用自己能夠付出的能力。」

慈濟志工多年來在桃園女監用心關懷,希望受刑人能真心懺悔,離開監所可以重新做人。

大愛新聞馮建棨 徐英豪桃園報導(2013年6月19日)

相關焦點

  • 【回顧】2017慈濟全球人文真善美研習營 第一梯(桃園靜思堂)
    除了「法」入心,連線志工早會因緣殊勝,透過科技上人在花蓮,同時對花蓮靜思人文營、桃園人文真善美研習營、臺中環保精進營,三個地區營隊的學員連線開示,提到人文真善美為人類寫歷史,亦是傳法脈。藉著連線志工早會,桃園全球人文真善美營隊,由武漢學員齊巖分享紀錄「由生命走入生命的故事。」
  • 延參有請第4期:走進慈濟大愛電視臺
    這一次,延參法師走進慈濟大愛電視臺,去看看他們如何做佛教傳播。大愛電視,是由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網,原名慈濟大愛電視臺,1998年1月1日開播,為慈濟基金會所屬的非營利事業。成立宗旨為透過電視傳播,淨化人心。大愛電視不播出商業廣告,其資金三分之一來自慈濟基金會環保志工從事資源回收所得、其他來自善心人士捐款。
  • 愛的力量——走進慈濟 感受大愛
    這個組織名叫慈濟,是一個全球性的慈善救災團體。只要哪個國家發生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他們總是會在極短時間內趕赴災區,參與救災及善後。     我11月2日抵達臺北桃園機場,還未拿到行李,就已經接到一位慈濟人的電話:「我們在出口等您!」幾位身著統一服裝的慈濟人非常熱情的面帶微笑的站在出口迎接,其中一位年長的師姐溫暖地和我拉起了常,「累不?辛苦了!感恩奧!
  • 人文資訊:福建福鼎醫院組團赴臺北慈濟醫院參訪交流
    被喻為是慈濟第七家醫院的福建福鼎醫院,組團來臺交流,成員22人中還包括了福鼎市各級領導,一行人今天來到臺北慈濟醫院,感受深刻。福鼎市政協副主席帶領著各局領導及福鼎醫院醫護同仁共22位來到臺北慈濟醫院參訪。對於能親自來到慈濟醫院參觀,了解醫療人文,都表示獲益良多。
  • 大愛電視臺:為時代做見證 為慈濟留足跡
    大愛電視臺即臺灣大愛電視臺。臺灣大愛電視臺是由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網,原名慈濟大愛電視臺、大愛衛星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8年1月1日,為慈濟基金會所屬之非營利事業,成立宗旨為透過電視傳播,淨化人心。臺呼是:「大愛,讓世界亮起來。」
  • 臺灣大愛電視臺到德陽拍攝慈濟大陸20年專案紀錄片
    記者採訪什邡市委常委、秘書長黃劍(德陽市臺辦 甘和林 攝)   中國臺灣網7月8日德陽消息  7月4日至7日,臺灣慈濟基金會大愛電視臺執行長室專員葉育鎏和節目部副理王俊富帶領編導、記者等一行4人到德陽拍攝「慈濟大陸20年專案紀錄片」。
  • 臺灣慈濟:大愛電視臺網站全新改版上線
    大愛電視臺網站全新改版上線(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大愛電視臺網站於2013年10月21日起全新改版,推出新版的接口,新加入的影音服務,採用更高畫質的影像、聲音質量,讓觀眾的心能夠更貼近! 網站隨時辰變化道理亙久不移為了更好的用戶體驗,大愛電視臺網站新版本,將大愛一臺與二臺之節目作了更完整的介紹與呈現;大愛新聞亦作了更完整的歸類,使用者也能進一步的推文與分享;大愛戲劇部份,透過新界面的規劃,讓功能更簡潔、戲劇主題更鮮明。
  • 憶念慈濟志工彭曉彤:舍到極致是大愛
    3月25日13點30分的追思會上,先生周勤龍發願要跟隨曉彤的腳步,真正走入慈濟,成為一名真正的志工。曉彤的媽媽和女兒修好,也告知曉彤他們要繼續她的慈濟之路。女兒修好還發願學醫,將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兒子修廷考慮到媽媽的慈濟事不能中斷,兄妹倆細緻分工了聯絡和整理的工作,好讓媽媽的大愛得以延續。回望曉彤的慈濟之路,是一條使命與承擔的大愛之路。
  • 大愛劇場演員 星國賺人熱淚
    慈濟大愛電視臺「芳草碧連天」主要演員楊貴媚等今晚在新加坡舉行見面會,這是一個臺灣家族為了延續姓氏而影響5代的真實故事,會場中許多人不禁熱淚盈眶。
  • 大愛劇場20周年感恩音樂會在新北市三重區靜思堂舉行
    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2019年9月8日,大愛劇場20周年感恩音樂會在新北市三重區靜思堂舉行,大愛劇場劇目中真實的主人翁以及他們的親友近四百人一起出席音樂會。每次到大愛臺,導演龐宜安常常提醒她記得多穿點,從衣著暴露到現在學會衣著要優雅,她感恩大愛臺的愛與包容,讓她衣服愈穿愈多。田麗同時感恩大愛劇場讓她得到金鐘獎以及導演龐宜安,她表示,沒有看過一位導演對戲劇這麼深愛,只有龐宜安做得到。
  • | 在慈濟大愛電視「看中醫」節目中亮相
    大陸的朋友都聽過臺灣的慈濟基金會和慈濟醫院,但是對大愛電視應該比較陌生。大愛電視,是由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網,1998年1月1日開播,為慈濟基金會所屬之非營利事業。從墨西哥、莫三比克、約旦、甚至是中美洲的墨西哥,大家對中醫的偏愛已經近乎粉絲階段,不論是傷科、把脈、針灸,中醫醫療在海外都已深受重視。
  • 大愛敲響金鐘 榮耀歸大眾
    龐宜安導播  終身貢獻獎第51屆電視金鐘獎10月8日晚間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頒獎典禮,由文化部長鄭麗君頒發終身貢獻獎給龐宜安。龐宜安早年原在電臺工作,之後進入臺視,成為臺灣第一位電視劇女導播,身兼編、導、播工作,從臺視屆齡退休後轉到大愛電視臺,全力投注在「大愛劇場」,開啟事業第二春,透過慈濟人真實故事感動觀眾。
  • 慈濟訊息:大愛敲金鐘 獲四項大獎
    大愛醫生館主持內容融合醫學、藝術、科學與人文,親切與靈敏的主持風格,加上集溫馨與專業於一身,榮獲評審一致青睞。(畫面截取:大愛電視網站) 第四十九屆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大愛電視有十三個節目入圍七個獎項,最後奪得四項大獎。其中,大愛醫生館主持人簡守信院長,將近十四年前接下主持棒子,一路走來主持超過三千多集;節目中,將醫學衛教知識結合人文藝術涵養,幽默與智趣的主持風格,獲得評審一致肯定,拿下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
  • 慈濟視頻:慈濟四川援建小學與臺慈小交流參訪
    汶川大地震走過五周年,在成都金堂縣,由慈濟基金會援建的韓灘慈濟小學的校長、及當地教育局副局長,今天來到慈濟人文志業中心,進行參訪,他們這趟行程,也將和花蓮慈小,籤訂姊妹校的友好關係。
  • 2015年第五十屆電視金鐘獎 大愛電視榮獲六項入圍
    「沒有黑板的社會課」是大愛臺首次嘗試製作的實境節目,結合紀錄片的深度觀察及綜藝節目的即興趣味。為了打開小朋友們國際視野,關心生活環境,了解世界正在發生的大事,小主播看天下精選國際外電,打造適合兒少收視的時事節目,邀請小學生擔任小主播、小記者與配音員,培養小朋友播報新聞、表達意見、發表個人觀點的能力,希望能夠呈現最接近兒童的觀點,讓小朋友學會看新聞,儲備地球小公民應有的知識。為了開拓小朋友的世界觀,製作單位於去年帶領小記者出國採訪,探訪馬來西亞的風土民情,認識不同民族文化。
  • 彩繪人文地圖:全椒縣慈濟敬老院 跨越海峽的陪伴
    本集彩繪人文地圖,將繼續帶您在安徽的古老縣城裡,尋找愛與陪伴的故事。敬老院裡的老人家們大都一輩子獨身,有的伴侶早逝寡居多年。平時,老人們或者聽聽廣播,或者養養貓,也有的到村子裡轉轉。不過,難得有幾對老來伴,能在人生旅途中互相扶持。趙來英與葛世平曾經一起走過見苦歲月,無兒無女的他們結合五十載,他們相處自有一套方法,紅顏到白頭。
  •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人文情懷,超越種族、國家、語言、膚色、宗教信仰的界限,以出世的精神從事入世的志業,不僅使「大愛」成為一種普世價值,更將中華文化底蘊中的人文精神發揮到極致。慈濟人所推動的包括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項,統稱為「四大志業」;另投入骨髓捐贈、環境保護、小區志工、海外賑災,此八項同時推動,稱之為「一步八法印」。
  • 臺灣大愛電視臺臺慶 做媒體始終如一清流十五年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主管同仁演繹《行願》。(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陳慶雄)上百位歷年大愛劇場本尊主角一起合影。(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葛傳富)大愛電視臺自1998年1月1日正式開播,十五年來遵循證嚴上人創辦大愛臺的宗旨,堅守傳法角色。2013年欣逢十五周年慶,於元旦當天舉行臺慶活動,並邀請各地慈濟人、人文志工、戲劇節目製作人、故事主角等佳嘉賓參與,共同祝福大愛臺,並期許未來。
  • 臺灣大愛電視臺
    臺灣大愛電視臺是由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網,原名慈濟大愛電視臺、大愛衛星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8年1月1日,為慈濟基金會所屬之非營利事業
  • 慈濟新加坡首辦臺灣以外的「國際慈濟人醫論壇」
    慈濟醫療顧問林文豪醫師親切地向百匯護理學院(Parkway College)的教職人員表明來意。負責論壇協調組成員之一的林文豪,自去年(2014年)12月便與慈濟人醫會的夥伴,前往新加坡各大醫院、醫學院進行一波又一波的邀約與說明。 以人文關懷為研討主題的醫療論壇,在新加坡並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