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速告別好萊塢

2020-09-29 壹娛觀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杜威。

中國電影市場捷報頻傳。

9月20日晚22時國產電影《八佰》以28.84億元票房(折合4.25億美元)正式超越好萊塢電影《絕地戰警:疾速追擊》全球的4.24億美元票房,歷史性地登頂2020年度全球票房冠軍,國產電影首次站上世界之巔。隨後,9月26日,《八佰》正式突破30億。

9月25日《奪冠》率先登場,打響「史上最強國慶檔」第一槍。《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急先鋒》《一點就到家》預售票房持續漲高,國慶檔頭部影片在外界預測看來極具30億+潛質。國慶檔結束,國產電影很大機會搶佔全球票房的前三甲,中國市場成為全球第一票倉幾近坐實。

《奪冠》劇照

另一邊的北美市場則整體陷入絕望的情緒之中。

《信條》沒有成為《八佰》這樣的救市之作,其餘大片《神奇女俠1984》調檔至聖誕節,《黑寡婦》逃避到明年五月,等等,萎靡的北美電影市場在2020全年都沒有「救世主」。疫情之下,頂級大片紛紛「轉網」也讓北美傳統影院危機感倍增。

中美兩方電影市場,一邊正朝陽復甦,一邊仍深陷泥潭。

面向未來,對中國電影市場而言,好萊塢分帳大片恐將缺失半年到一年時間。另一方面,隨著高口碑電影《信條》、迪士尼為中國「量身定做」的《花木蘭》兩部頂級分帳片均在中國票房紛紛折戟,二者分別以4.3億、2.7億元票房暫列中國年度票房5/7位(歷史上的分帳片最差排名),且在國慶檔後恐被甩出票房前十,好萊塢分帳片在中國已經不再是「救世主」。

《信條》劇照

自1994年開始,好萊塢大片在中國電影市場上風光無限,到2020年頭部好萊塢救市大片再也無法撬動國內市場,這期間,中國電影市場已經走了二十六年。從無到有,再從盛極一時,到黯淡無光,從2015-2017年後好萊塢分帳片迎來「最後的榮光」,到2018年之後開始進口片票房佔比逐年降低,國內觀眾的口味也徹底改變了,之前對好萊塢特效大片的盲目膜拜,已然轉變成如今對高口碑、多類型、本土化的國產內容的強需求。

接下來,伴隨著國慶檔的結束以及中國走上世界第一票倉的位置,未來的日子裡,中國電影市場必然會加速擺脫對好萊塢的依賴,中國電影自立自強的新紀元也隨之拉開。

中美分帳片二十六年記:從「救世主」到「鄰家女孩」

中國電影市場去「好萊塢化」,奮鬥了二十六年。

據有關數字統計,1993年中國電影市場已經降至冰點,1994年的情況更為惡劣。時任中影公司總經理吳孟辰便在此情況下提出了進口分帳大片的思路。

1994年11月,好萊塢影片《亡命天涯》成為大陸引進的第一部分帳片,並取得2580萬元票房佳績,這讓好萊塢進口大片一戰成名,成為振興中國電影市場的「救市靈藥」。1995年,《真實的謊言》憑藉1.03億元票房成為中國首部億元大片,1998年《鐵達尼號》的3.6億票房更是佔當年中國總票房的25%。

《鐵達尼號》劇照

到了2004年,受分帳片強大勢能,國產電影必須進入防禦姿態。國家電影局發布「國產電影保護月」口頭通知。當年《功夫》《天下無賊》《十面埋伏》等大片均取得億元以上票房才鞏固住國產電影最後防線。

但好萊塢分帳片票房勢能依舊強大,2010年分帳片《阿凡達》獲得13.28億元票房,助力中國市場進入單片10億+時代,2011年《變形金剛3》獲得10.81億元票房,成為中國當時唯二10億+票房影片。

到了2012年2月18日,中美雙方達成「中美電影協議」。中國將原本20部分帳片數量的基礎上增加14部3D或IMAX電影,美方票房分帳從原來的13%升至25%,並增加中國民營企業發布進口片的機會,打破過去國營公司獨大的局面。

在此政策紅利基礎下,好萊塢分帳片自2012年迎來了第二波發展高潮。2012年進口片票房達88億元佔比總票房51.7%,其中34個分帳片份額好萊塢獨佔27席。2013年進口片總票房90億元佔比42%,分帳片好萊塢佔29席。

2014年,在《變形金剛4》《星際穿越》等好萊塢分帳片的帶動下,進口片票房佔比迎來井噴式提升,首次超過百億票房達132.6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了47%,佔全年總票房45.5%,年度票房前十獨佔5席。

在此情況下,國產電影雖然「哀鴻遍野」,但沒有固步自封,好萊塢分帳片也始終存在一個無法突破的瓶頸,那就是很難擠進中國主流電影檔期,如春節檔、暑期檔、國慶檔等。國產電影也在逆境中求生存,逐步從量變到質變。未來的五年,國產電影迎來最黃金的創作期。

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整理了近五年進口片票房佔比信息,從圖表可以看到,自2014年之後至2017年,年度總票房與進口片票房佔比逐漸迎來歷史頂點。到了2017年,進口片年度票房達到歷史最高點258.8億元,46.16%的年票房佔比也是進口片近五年最高成績。

然而歷史最佳成績背後,好萊塢分帳片的隱患也開始露出水面。2017年票房榜單中,票房前五名中有四部是國產片,其中《戰狼2》以56.8億元拔得頭籌,將票房冠軍重新掌握在國產片手中,進入年度前十榜單的進口片也逐漸邊緣化。當年北美票房年度冠軍《星球大戰8》在內地的累計票房只有2.67億元,而檔期相近的國產片《前任3》的票房則高達19.41億元。

此外,高口碑批片《摔跤吧!爸爸》獲得13億元票房,開始擠佔進口片票房,同時也讓國內觀眾對進口片的態度逐漸從特效大片向口碑化轉變。這個轉變,一定程度上也助力國內市場開啟「口碑化」時代。

2017年3月1日《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實施,保證了影院每年排映國產片的時長不得低於放映電影總時長的2/3,持續為國產電影護航。

2018年,好萊塢進口片在國內市場疲態初顯。全年國內總票房升至606.88億元,可進口片票房卻同比2017年下跌10.5%達230.79億元,這是進口片近十年來首次下降,全年佔比也首次跌落至37.8%。

進口片票房冠軍《復仇者聯盟3》僅位列年度票房榜第五位,是近十年最差成績。《海王》《毒液》等現象級話題影片票房,僅能邊緣到年度票房榜7-10位。

《復仇者聯盟3》劇照

2019年國內票房達641.5億元再創新高,而進口片票房僅與2018年持平達230.9億元,佔比下跌至35.9%,再創歷史最低值,票房前十中僅剩《復仇者聯盟4》(第三)、《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排位第十。

截至2019年底,中國歷史票房前十榜單中,好萊塢分帳片僅剩一部《復聯4》(第四位),前十五榜單中僅剩3部,前三十榜單中僅剩8部。

2020年,隨著《信條》《花木蘭》的票房折戟,好萊塢分帳片在國內市場經歷二十六年蜜月期後已經全面失守,其整體號召力來到了歷史最低值。

好萊塢大片難以撬動票倉,中國電影自立自強進入黃金期

從1994年到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的好萊塢分帳片,從無到有,從《亡命天涯》《鐵達尼號》的票房奇蹟,到《信條》《花木蘭》的票房折戟,這其中,不只是進口片與國產片的票房份額對比,更體現了以好萊塢為代表的成熟電影工業與逐漸成長的中國電影產業間的相互切磋。那麼,未來的趨勢又將是怎樣呢?

先看北美電影市場,受「疫情黑天鵝」影響,北美疫情確診病例已近7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0萬例。美國「抗疫隊長」福奇此前推測,美國電影院預計到2021年中期或者年底才能恢復正常。

福奇

目前美國電影院復工率僅在60~68%,3000家影院左右。洛杉磯、紐約、舊金山三大票倉均未大面積復工。相應的觀眾觀影情緒也降至冰點,據美數據公司Morning Consult近期的針對22000名觀眾的調查中,顯示只有18%的觀眾對今年重返影院感受有信心。

這導致《信條》作為「救市大片」登場時,迅速陷入巨大的被動之中。截至發稿,《信條》僅有3600萬美元北美票房收入,難以振興北美市場。

《信條》的票房折戟,成為壓死北美電影市場對2020年期望的最後一根稻草。華納兄弟率先將旗下《神奇女俠1984》從10月調檔至聖誕節,緊接著環球影業將驚悚片《糖果人》推遲到明年,漫威的《黑寡婦》從11月逃避至明年5月。

派拉蒙影業今年的排期已空,索尼影業也強調在疫情好轉前不會發行《莫比亞斯》《毒液2》等大片。北美電影市場全年將沒有「救世主」,中國電影市場也沒有「外援暖場」。

這些剩餘的好萊塢大片,還要經受住目前其他大片「轉網」後帶來巨大紅利的誘惑,據媒體報導,《花木蘭》在Disney+的北美用戶身上就賺取了2.6億美元「純」收入。不僅如此,如果像《花木蘭》那樣走上「北美流媒體+中國院線」這樣的混合發行,國內的盜版危機該如何解決?又如何防止負面口碑過早釋出影響票房勢能?

《花木蘭》劇照

即使這些好萊塢分帳片克服了艱難險阻,走向中國市場。可是,好萊塢分帳片在中國到底還剩下多少號召力?

過去兩年,談及好萊塢分帳片,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詞就是創意缺失和審美疲勞。2019年,《復仇者聯盟4》累計42.5億元票房,成為國內進口片歷史票房冠軍,但也是好萊塢分帳片最後的高光時刻。

這個成績背後難以掩蓋《X戰警:黑鳳凰》《黑衣人:全球追緝》《終結者:黑暗命運》《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玩具總動員4》等頂級好萊塢大片在國內集體不足5億元的票房慘案,以及大部分作品豆瓣未達7分而口碑徹底崩塌。

好萊塢分帳片的影片內容由於固步自封、創意丟失,讓國內觀眾產生強烈的審美疲勞。面對缺乏誠意好萊塢分帳片,國內觀眾開始更加信任國產影片品質,以及去理性看待好萊塢大片的口碑發酵。

另外,隨著「星球大戰」「復仇者聯盟」等頭部系列IP的完結,剩下的好萊塢分帳片對於國內觀眾而言也並未有太大的吸引力。對於中國市場而言,能撬動票倉重地三四線城市觀眾的好萊塢大片已經所剩無幾,如若其它好萊塢大片不採取因地制宜的宣發策略,那麼好萊塢大片的下沉問題必將愈加嚴重。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劇照

這一點,在今年《信條》《花木蘭》兩部好萊塢救市大片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信條》雖獲得超高口碑,打響年度懸疑燒腦稱號,卻因高門檻喪失掉了三四線下沉觀眾。專門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花木蘭》因為在內容創作、營銷方面均沒有「因地制宜」,遭遇國內大面積抵制。兩部總計投資超過4億美元的頂級大片,僅在中國市場累計獲得7億元票房。

好萊塢分帳片全面失守後,中國電影市場在國慶檔狂歡之後的三個月時間將自力更生,如像「美國抗疫隊長」福奇對2021年至2022年的市場恢復預期,那麼,中國市場將要自強至少一年。

中國電影人在自立自強方面早有準備,並且充滿信心。相比好萊塢,中國電影從業者更懂中國和中國觀眾,並能拍出符合中國觀眾審美的影片,講好自己的故事。國內電影人在類型化影片方面的探索也進一步讓國產電影大放異彩。

2018年,《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等國產類型化商業片問世,讓國內觀眾耳目一新,並成為市場爆款持續熱賣,口碑作品《我不是藥神》也以黑馬之姿輕鬆碾壓《復仇者聯盟3》,同年,電影市場出現多部30億+體量國產片。

《我不是藥神》劇照

到了2019~2020年間,國產片在各個類型化商業電影題材中均有裡程碑突破,科幻片《流浪地球》46億元票房,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50億元,主旋律片《我和我的祖國》31億元、《中國機長》29億元,青春片《少年的你》15億元。

戰爭片《八佰》作為救市大片強勢登場,現已獲得超30億元票房,搶佔年度全球票房冠軍寶座。而接下來的國慶檔,也是主旋律、動畫、青春、體育等多種類型化商業電影佔據市場。

而在這些成功的類型化商業電影背後,中國電影市場也驚喜地看到眾多青年導演的身影,如郭帆、文牧野、曾國祥、餃子、田羽生等等,這些青年導演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中國電影的創作年輕化得以進一步發展。

隨著《我和我的祖國》獻禮片的商業化成功,越來越多的頭部的主旋律商業影片相繼推出,國慶檔的《我和我的家鄉》之後,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影片」《金剛川》也將要上映。成功商業化的獻禮片、主旋律電影,無疑成為非主流觀影人群(40歲以上)和下沉市場的票房啟動器,也將進一步利於拓展國內整體票房份額。

《我和我的家鄉》劇照

即使未來的三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內,好萊塢大片長期缺位,中國電影市場仍舊有信心去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2020年,「疫情」這場黑天鵝,對於中國電影而言,雖然也會身處「黑暗森林」中隨時有不確定的隱患,但也是一個新的機遇,這個機遇代表著中國電影市場正加速告別好萊塢,但更重要的是,代表著中國電影正不斷自立自強,中國也離電影強國更近一步。

相關焦點

  • 「神奇女俠」票房神力失效,中國加速告別好萊塢
    《神奇女俠1984》的敗北,對於中國市場來說,除了讓全年200億元總票房目標蒙上一層不確定陰影,另一個重要現象就是中國市場真的在加速告別好萊塢。 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曾在《中國加速告別好萊塢》一文中仔細分析過好萊塢大片如何在中國市場上從「救世主」變為「鄰家女孩」,適當給出了「加速告別」的緣由,這個現象也被今年好萊塢進口片的票房成績所證實。
  • 《神奇女俠》票房神力失效,中國加速告別好萊塢
    《神奇女俠1984》的敗北,對於中國市場來說,除了讓全年200億元總票房目標蒙上一層不確定陰影,另一個重要現象就是中國市場真的在加速告別好萊塢。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曾在《中國加速告別好萊塢》一文中仔細分析過好萊塢大片如何在中國市場上從「救世主」變為「鄰家女孩」,適當給出了「加速告別」的緣由,這個現象也被今年好萊塢進口片的票房成績所證實。
  • 「神奇女俠」票房神力失效,中國加速告別好萊塢
    《神奇女俠1984》的敗北,對於中國市場來說,除了讓全年200億元總票房目標蒙上一層不確定陰影,另一個重要現象就是中國市場真的在加速告別好萊塢。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曾在《中國加速告別好萊塢》一文中仔細分析過好萊塢大片如何在中國市場上從「救世主」變為「鄰家女孩」,適當給出了「加速告別」的緣由,這個現象也被今年好萊塢進口片的票房成績所證實。
  • 童瑤擔任奧倫納素「冰白大使」,高端護膚品類加速擴張中國市場|...
    近日,奧倫納素宣布演員童瑤擔任「冰白大使」,與中國女性共同見證「破殼煥新」,助力女性力量崛起。Erno Laszlo)在紐約第五大道開設了第一家護膚美學館,其忠實客戶不乏紐約名流、好萊塢明星甚至歐洲皇室成員,包括傳奇影星瑪麗蓮·夢露、奧黛麗·赫本和葛麗泰·嘉寶。歷經近百年發展,奧倫納素沉澱出專業、高端、優雅、自信的品牌基調,成為行業頭部品牌。
  • "博物館奇妙夜3"中國元素 "山海經"怪物亂入好萊塢
    原標題:「山海經」怪物亂入好萊塢大片   《博物館奇妙夜3》劇照   在好萊塢大片缺席一個月之後,內地影市將在新年小長假後迎來開年的首部好萊塢影片《博物館奇妙夜3》。時隔5年推出的完結篇《博物館奇妙夜3》,依舊延續了該系列風格,笑料更加密集,結尾更多了些許告別的感傷和溫馨。   片中男主角博物館保安賴瑞依舊由本·斯蒂勒飾演,羅賓·威廉士則繼續出演羅斯福總統。不過,前兩部的故事都發生在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這一集的故事則搬到了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
  • 好萊塢直言不做「批發商」,中國影院怎麼辦?
    疫情下入帳驟減、未來生存空間還會被繼續擠壓的影院,將是好萊塢這場渠道革命最大的犧牲者。改編自知名手遊的特效大片《徵途》也於7月下旬登上愛奇藝獨家付費點播,不過其非會員定價為24元,是《妙先生》的一倍。《花木蘭》迪士尼好萊塢真正考驗迪士尼法務部的一戰來了。9月11日,迪士尼的年度大片《花木蘭》將在中國大陸影院全面公映。
  • 迅雷玩客雲告別會員,要和付費加速開撕?
    官方於9月17日公布的首發倒計時四天的海報宣稱,玩客雲要「和付費加速開撕;告別會員,送終身免費極速下載特權」。更具戰略意味的是,玩客雲基於迅雷多年領先的極速下載技術,為用戶提供可比肩企業級加速的極速下載特權,該加速效果可達到業內其他會員加速最佳指標,並且此項特權終身免費。
  • 007和《速9》同一天推遲上映 今年恐徹底告別好萊塢大片
    如今,又有兩部好萊塢大片宣布再次推遲檔期,這就是丹尼爾·克雷格主演的《007:無暇赴死》,以及環球公司的賽車系列大片《速度與激情9》。《007:無暇赴死》是007系列電影最新的一部,同時也是丹尼爾·克雷格最後一次扮演詹姆斯·邦德。
  • 中國電影衝擊好萊塢
    我們現在看中國的電影這個行業越來越火,票房是越來越高,那就得要求咱們中國電影能夠製作出好作品,一說好作品,標杆是什麼呢,那就是好萊塢,因為世界電影最發達就在美國好萊塢,現在一說美國有個大片進來了,基本人人都要去看。那麼這些年中國電影是如何衝擊好萊塢的呢?
  • 好萊塢代工中國電影
    近年中國電影總票房中國資本在好萊塢中愈來愈活躍!近期上映的許多大片,如「魔獸:崛起」、「ID4星際重生」,儘管披著好萊塢電影的外衣,核心資本運作卻是不折不扣的中國電影。可以這麼說,魔獸雖然沒有中國元素,卻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國片」。近年中國市場電影票房快速發展,直追北美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票倉。好萊塢電影所費不貲,能否在中國市場回收成本,成為愈來愈重要的課題。好萊塢出於風險控制需要資金,而中國資金也在尋找出路,雙方於是一拍即合。
  • 補上「短板」:中國電影工業現代化進程加速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記者史競男、蘇萬明)中國電影市場已成為全球電影市場增長的主引擎。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電影票房高達202.17億元,刷新世界紀錄。然而正向世界第一大電影市場邁進的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仍處於初級階段。業界普遍認為,提升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已經「箭在弦上」。未來,「工業化」將成為中國電影發展的關鍵詞。
  • 中國資本的好萊塢往事
    因為片中對李小龍的描繪引起爭議,影片在兩個月前失去了原定的中國公映檔期。包括《好萊塢往事》在內,《決戰中途島》、《星際探索》——今年三部耗資不菲的好萊塢大片背後全都有博納的重要投資,其中《決戰中途島》更是讓博納豪擲8000萬美元。然而後兩部電影如今分別面臨著至少幾千萬美元的虧損,博納在《好萊塢往事》賺的錢能否補得上,還是個未知數。
  • 漫長的告別:電影到底好在哪裡?莫過於最細膩的溫情告別
    近日,電影《漫長的告別》在影院上映。這部日本影片由中野量太執導,改編自中島京子同名小說,講述了原是中學校長的父親被確診為認知障礙後,和妻子曜子及兩個愛女度過接下來時光的故事。電影《漫長的告別》主題一目了然,則是「告別」。
  • 中國電影和好萊塢的差距在哪?我們靠什麼在好萊塢站住腳
    曾經有一段時間咱們國產的片子,能不能獲得高票房,說是跟同時期,競爭一起上線的電影,有沒有好萊塢的大片有關,就是如果這個時期有好萊塢大片上映,這部電影的票房估計又涼了,所以就說好萊塢應該是中國電影界,仰望的一座高山。
  • 《好萊塢》早期好萊塢電影的中國女性形象——從黃柳霜說開去
    好萊塢在西方與東方二元對立的模式中建立男性與女性之間支配和被支配的關係,彰顯西方凌駕於東方之上的種族優越感和文化優越感。其展示的中國女性形象或者美麗妖嬈,極具誘惑性; 或者野蠻、愚昧、邪惡,滿足了美國社會對中國的好奇心和徵服欲望。在東方主義的話語秩序下,好萊塢通過對中國的「女性化」描述,建立西方在性、種族與政治的絕對高位。
  • 晉中市重大基礎工程項目告別「貓冬」加速跑
    冬閒變冬忙項目建設告別「冬眠期」雖已進入大雪時節,12月7日,記者在省市重點工程昔陽(晉冀界)至榆次高速公路LJ11項目塗河特大橋施工現場看到,數臺吊機、挖掘機、重型卡車緊張有序地來回穿梭,工人們有的加工鋼筋籠,有的樁基作業,幹活的熱度絲毫未減。
  • 2018好萊塢六大在中國最猛的竟然不是迪士尼?
    非好萊塢引進片,2018年成績最好的是印度電影,《神秘巨星》拿到7.47億元的票房。本文針對好萊塢六大公司2018年在中國內地的成績進行分析,六大之外的好萊塢公司、以及歐洲、亞洲等國的電影暫不過多涉及,畢竟在233億的進口片票房中,好萊塢六大公司影片的票房就要佔到近80%,極具代表性。
  • 《英雄聯盟》手遊即將公測,迅遊手遊加速器支持下載和遊戲加速
    第一批公測開放的時間為10月27日,公測開放地區為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韓國;12月初會陸續針對歐洲、中東、北非、大洋洲、俄羅斯、中國臺灣、土耳其和越南等地區進行開放公測
  • 好萊塢難借中國市場回暖
    雖然好萊塢因為北美疫情而陷入停工斷檔,但在早已復工的中國院線,近期仍能見到不少「新片」的蹤影。11月13日,兩部好萊塢影片《熱氣球飛行家》和《野性的呼喚》同時在中國上映,再加上11月9日上映的《地獄男爵:血皇后的崛起》和定檔12月4日的恐怖驚悚片《隱形人》,這些早在大半年前甚至一年前就在歐美上映過的影片,如今年底扎堆中國影院,更多還是片方在商業上的考量。「好萊塢指望這些疫情前推出的影片能在中國市場回款」,《綜藝》雜誌10日如此分析。
  • 「花木蘭」折戟好萊塢?現實「中國進軍好萊塢」要比這更憋屈
    「花木蘭」折戟好萊塢?現實中「中國進軍好萊塢」要比這更憋屈迪士尼時隔多年,再次推出以「花木蘭」為主角的故事。與之前的動畫形式不同,這部真人電影由李亦非主演,甄子丹、李連杰、鞏俐、鄭佩佩等一線大咖都有所加盟,看來好萊塢是想真正的打造一部東方歷史題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