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年特殊過 @晉江娃:朗讀、做手工……宅家也要宅出「樣」兒

2020-12-28 晉江經濟報

曾經有這樣一個命題

_

_

_

_

很多覺得可以在房間裡宅一輩子的朋友,

或多或少開始重新考慮起了這個問題。

奮戰在一線的鐘南山院士@普通人,

最重要的一條「不要亂跑」!

由於疫情的不斷傳播,

多數人都被迫取消了出遊計劃,

宅在了家中。

往年出臺的「應對親戚指南」

今年都失去了用場,

取而代之的是,

如何做到在家宅上小半個月也不會無聊。

雖然前方疫情仍然緊張,

但是處在後方的我們,

生活的空白也需要填補。

一直宅家的人們生活都變得怎樣呢?

沒辦法按時進入學校的孩子們,

他們又有怎樣的感受呢?

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內心獨白。

歡迎收看

「宅家故事」續集……

朗讀、做手工……

孩子們「宅家」生活很充實!

No.1

收穫了很多粉絲和點讚

雨田:9歲 晉江第二實驗小學一年級

坐標:中奧名雅居

背誦一篇文章、朗讀半小時、上傳一篇朗讀至「喜馬拉雅」、做語文及數學題、上「學而思」的網課,這是我的每日必修課。雖然我很想念我的老師和同學,但學校延遲了開學時間,因此,也只能服從媽媽的安排。我每天除了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還要完成媽媽給我制定的「課程」,我反抗,但沒有效果。

天天在爸爸媽媽的眼皮底下,被他們各種「限制」,最開始很不喜歡,但也有開心的時候,比如,每天晚上的親子運動讓我很期待。

我每天要上傳一篇朗讀到「喜馬拉雅」,有時候是媽媽陪我一起朗讀的,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收穫了很多粉絲和點讚。

在媽媽定製的「課程」的高壓下,我慢慢適應了宅家的生活,因為每天的閱讀,我改正了以前好動的缺點,開始享受閱讀的樂趣,尤其是粉絲們的稱讚讓我倍有動力。我還養成了每餐吃完飯,收拾碗筷的習慣。主動分攤家務,讓我有了一種「長大」的感覺。這個不能出門的假期,讓我失去了很多玩耍的機會,但收穫了很多。

No.2

爸媽每天陪伴好開心

多多:8歲 晉江市小哈博幼兒園 大班

坐標:羅山樟井社區

吃過早飯就在家裡的院子裡打籃球、騎車、玩遊戲,睡完午覺媽媽陪我下圍棋、飛行棋,吃很多水果,晚上看一會兒電視或玩一會兒手機遊戲,媽媽便給我講睡前故事。

這個春節是我最開心的一個假期了,因為,我每天都可以看到爸爸和媽媽,太幸福了。

爸爸長期在省外工作,要很久才能見一次;媽媽是一位外貿行業從業者,她平時工作很忙,每天都要八九點才下班。我每天下午四點放學後,總是一直給媽媽打電話,希望她早點回家,但媽媽總是食言,等她回家的時候,我經常已經睡著了。

現在,爸爸媽媽每天都陪著我,媽媽還給我講睡覺故事,我希望這個假期可以長一點,再長一點。

No.3

做手工很有成就感

寧寧 :10歲 晉江第二實驗小學 三年級

坐標:格林春天

這是個比較無聊的春節,我有很多要好的同學,很想念他們,希望這個假期能快點結束,學校早日開學。

除了每日的閱讀和寒假作業之外,我充分發揮了手工的特長,做了很多小玩意,收穫了很多稱讚,成就感滿滿,我對自己的聰明才智更自信了。

_

_

漢堡、薯條、冰淇凌、鍋碗瓢盆、公主娃娃,這些用超輕泥做的手工,簡直不在話下。我每天除了固定看書1小時之外,每天都會在陽臺上做手工。這個宅家的假期,我除了超輕泥手工更上一層樓之外,硬筆書法也是突飛猛進,已經開始有點「好看」了,哈哈。

專家課堂

_

_

_

_

_

_

怎樣和孩子一起更好地面對疫情?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心理治療師王芳: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帶來威脅,同時也打亂了正常的生活秩序,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會破壞小孩子的內在安全感。怎樣和孩子一起更好地面對疫情?

一是家長以身作則。焦慮和恐慌情緒很容易傳染,特別是小孩子非常容易受到情緒的暗示。如果家長每天焦慮不安、孩子就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恐慌情緒。因此,家長要以身作則,以自身的穩定情緒增強孩子的內在安全感。

二是防止疫情信息過載。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危機事件中,如果反覆接觸信息,可能會產生「替代性的創傷」。所以,家長一定要對孩子接觸到的信息,保持一定的篩選和過濾。

三是保證家庭生活正常有序。規律和有秩序的生活能夠增強孩子可控、可預期的感覺,也是幫助孩子恢復和建立安全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假期裡,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按照正常規律作息,合理安排好學習、鍛鍊和娛樂時間,這樣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增強孩子的內在安全感。

四是高質量陪伴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是真正地關心孩子的所思所想,用心的跟孩子進行積極正面的交流;同時還可以同孩子進行親密互動,比如:一起做親子遊戲,講故事、讀繪本,多撫摸擁抱孩子等等。通過這些親密深度的互動可以促進建立安全的親子依戀關係,從而重建孩子的內在穩定感。

_

鑑於這是一個特殊的春節

我們能做到的

就是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

儘量呆在家

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宅在家的日子久了有些無聊寂寞

不知道幹什麼?

那社小編就給大家一些小建議吧

學習

學無止境

學習永遠是最重要的事情

即使在假期

我們也不應該荒廢時光

利用好這段時間

給自己制定一些學習計劃

哪怕僅僅是一本好書,一部電影

好好給自己充充電吧

陪陪家人

長大後

在家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數

趁著假期

可以好好坐下來

和長輩聊聊天、談談心

一起做一頓飯

一起玩玩遊戲

認認真真拍一張全家福

聊聊工作生活中那些趣事吐吐槽

拓展新技能

技多不壓身

我們還可以利用在家裡的時間

學做一道菜

練一手好字

彈好一首曲子

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

學習一門新技能

疫情結束後

做一個讓大家眼前一亮的崽

_

_

_

都在家裡待幾天啦?

曾經天天盼著放假,

如今真在家待著了,

竟然有點不知道該幹什麼好……

為了健康,我還能宅!

快來一起學習交流宅家經驗吧。

發送視頻或圖片到

「晉江經濟報」官方微信公眾號後臺

我們將刊發展示。

_

_

_

_

本報記者:曾小鳳 文圖

本期編輯:張華玲

審核:李劍鋒 劉瑩瑩

凌晨1:34分,他含淚寫下:寒風中我勸你返家 你卻要去散步買煙買貓糧

注意!沒有這張票,晉江這些人今天可能出不了門!

戳亮小花

消滅病毒!

↓↓↓

相關焦點

  •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他們宅出三種「樂」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他們宅出三種「樂」 2020-02-26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別人家的「宅日子」是啥樣?花式「宅消遣」真是宅出了新境
    在上海,居民們 各種花式「宅消遣」五花八門, 「悶」出了疫情下的新境界。 徐微琴2.0版的自製口罩得到了村委會和村民們的大力支持,村裡幫其買來紗布、保鮮膜等材料,做服裝加工生意的外灶村19組村民代表湯芹妹則主動捐出自家的棉布。
  • 花樣宅家秀|美食背後的暖心故事
    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宅在家裡的我們,開始了「不得閒」的生活,各類花樣活動讓「宅家」的日子變得活色生香起來,其中,花樣美食秀更為大家的宅家生活增添了一絲樂趣。一葷一素,是這個特殊的寒假最為滋養的調味料,烤糊的麵包、不成形的涼皮將宅在家的寒假生活侍弄得五光十色。
  • 特殊時期, 「宅」是一種社會責任
    在這個「加長版」的春節假期裡,「宅」成為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對於戰「疫」這件大事,「宅」是老百姓的社會責任,也是應對疫情的有效武器。做一個不太科學的換算:每個人在家「宅」夠4個小時,就等於節省了一個自用口罩;每減少一次外出,就少用一些醫用酒精等其他消毒用品;每減少一次發燒咳嗽,就節省了一次發熱門診的醫療資源,讓大夫和護士多休息幾分鐘。
  • 【立春·微劇場】《宅爸·宅媽·宅娃》
    宅在家裡做什麼?和我們一起演戲才最cool!
  • 新村幼教集團「線上樂園」讓你開心陪娃宅...
    為了豐富家長和幼兒的「宅家生活」,新村幼教集團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起「家園一齊動,健康抗疫情」線上樂園活動,陸續推出各類繪本閱讀、親子遊戲、手工製作等精彩內容,讓家長們開心陪娃宅在家。 萌娃宅家DIY 創意手工變變變 新村幼教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目前,「線上樂園」已陸續推出6期,所有教學課程均由新幼教師原創製作,故事小火車、遊戲翻鬥樂、運動集結號……內容豐富精彩
  • 疫情宅家宅得要發瘋?其實宅家的日子也很豐富
    今年過年有特色,「宅家也是做貢獻」。新冠肺疫情突如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無數人宅家抗疫情。這段抗疫情宅家的日子,有的人戀上電視,早上看,中午看,下午看,晚上看,看到三更半夜,看得腰酸背痛;有的人機不離手,刷完微信刷頭條,刷完快手刷抖音,刷完騰訊刷鳳凰,刷刷刷,刷得頭昏昏,眼發酸;有的人客廳、臥室、廚房,廚房、臥室、客廳,宅家沒幾天就有要發瘋的感覺。
  • 「聖誕節如何陪娃」之宅家計劃篇
    」我身邊的老母親大抵分為兩派,一派是積極安排出行計劃,打算周末帶娃好好出門玩一圈;另一派是牴觸過洋節打算把宅家計劃貫徹到底。其實,不管「出去玩」還是「宅家」,只要肯花時間來用心陪娃,都是最好的過節方式。
  • 宅家A計劃|宅出充實,宅出自由
    大家早安今天是正月初七又是宅在家的一天也許大家會對這樣的春節假期感覺無聊但隨著新型肺炎疫情的爆發有許多人在為我們的安全負重前行我們必須心懷感恩做好防護措施關注疫情情況做到儘量少出門然而我們宅在家裡依舊可以讓日子變得充實哦小編帶你去看看如何過上充實的一天吧01追劇時光追劇並不一定要追電視劇,這些真實的紀錄片也許更加有意義。
  • 【育幼娃線上時光】共同「戰疫」,宅在家的時光,就陪孩子玩這些遊戲
    用微笑接過一份責任,用關愛交還一份重託,在充滿愛與自由的環境中,給孩子一個「康樂慧美」的童年,讓每個孩子茁壯成長。這個春節註定將成為一個特殊的春節。他們呆在家裡,時間長了,有的孩子可能會不解、不滿,甚至是和家長哭鬧······今天,小編向大家推薦50多款幼兒家庭活動,讓您和孩子一起「宅」出歡樂,享受時光!
  • 我的宅家美食故事(下)
    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一日三餐成為宅家武漢人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啊,只要還能思考明天吃什麼,日子就還有盼頭。      話不多說,「我的宅家美食故事」今天繼續,來看武漢音樂廣播的主持人和編輯們這段時間綻放了怎樣的廚藝吧。      昨天問大家是於宅家的第幾天開始對廚房下手的?
  • 宅家「帶娃三十六計」,父母可以帶孩子做的36件事
    為了讓大家陪娃有思路放輕鬆大叔畫了一版「在家帶娃三十六計」就算是給大家提個醒是父母可以在家引導孩子或陪孩子
  • 特殊時期如何健康「宅」 美菱冰箱貼心守護新鮮在線
    "堅持在家不出門,我為防疫做貢獻。"這是今年春節期間廣為流傳的一句口號。疫情當前,很多人響應號召做到"不出門,少聚餐",安心宅在家裡,不給國家添麻煩。全國小區也推出各種"封閉式"管理,這是全國人共同抗"疫"所做出的努力。
  • ...疫,宅家秀藝展風採!參與「宅家過年·才藝大PK」 婦聯給你發紅包!
    花城家庭齊抗疫,宅家秀藝展風採!參與「宅家過年·才藝大PK」 婦聯給你發紅包!為豐富市民家庭的居家文化生活,在此,攀枝花市婦聯面向全市家庭發出邀請:歡迎參加我們組織的「花城家庭齊抗疫,宅家秀藝展風採」,提升家庭成員文化修養、増強家庭成員身體素質、豐富家庭成員科學知識,在家過一個健康平安的假期!我們相信,通過參與我們的活動,您及您的家人定能深切感受到此次活動帶給您的親情力量、家風傳承、「年」味悠長,幫助您及您的家人健康平安地開啟新的一年奮鬥之旅!
  • 宅家提升支招 | 做一個擁有自律人生的媽媽吧!
    最近有個梗:「這段特殊時期,你們終於知道海外華人到底是怎麼過日子的了。」 千真萬確,海外生活就是各種平淡冷清,窩家時光特別充足。作為一個帶娃留學的斜槓博主,我本人有著相當豐富的宅家學習與工作經驗,從一開始被「給的自由過了火」日程紊亂,到現在越發享受「居家修行」的自律人生,今天要為大家好好支幾招,讓這特殊時期變得閃閃發光!
  • 楊冪曬出宅家體重,看到電子秤上數字後,網友:這是怎麼做到的?
    大家都知道楊冪是當紅女星,但是因為今年情況很特殊,所以明星們也只能待業在家,自我隔離。可是即便如此,這些明星們的熱度依舊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楊冪。楊冪曬出宅家體重,看到電子秤上數字後,網友:這是怎麼做到的?
  • 宅家做吐司,這個配方最簡單,柔軟拉絲像棉花,出爐就吃一大半
    宅家做吐司,這個配方最簡單,柔軟拉絲像棉花,出爐就吃一大半女兒想吃吐司麵包,那就動手做一個吧,反正宅家,時間很充足,多做點孩子愛吃的。做過很多配方的吐司,中種、湯種需要提前做「種」,現在準備,明天才能做;還有些配方要用到淡奶油,特殊時期家裡存貨不足,肯定用不了。那就找一個最簡單的白吐司配方吧,只要有吐司麵粉就可以開工了。做吐司比較耗時間,但並不需要你一直守著它,和好麵團讓它發酵,發好後整形,再發酵,然後 烘烤就可以了,真正操作的時間並不長。
  • 追光燈——宅家的日子
    老鐘身處大後方,他們一家人住在位於渠江之濱的一個居民小區,宅家一宅就是兩個多月。老鍾一家五口人,他們中既沒有白衣戰士,也沒有社區幹部,甚至沒有警察和環衛工人,宅家是他們最重要的任務。社區工作人員和小區物業人員也沒有少宣傳,大家通情達理,自覺性很高。右鄰右舍都宅在家裡,除了那些工作崗位很特殊的人。
  • 抗疫丹麥情,宅娃宅媽武漢動起來 ——為武漢的兒童宅生活出謀劃策做點事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來自丹麥兒童音樂節中國區總協調人王茉晶女士的問候,她表達要即刻組織丹麥藝術家,為武漢的宅娃宅媽提供一份快樂支持。 28日清晨,她是最早聯繫到我的愛心人士,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她一直在尋找一個機會,想通過藝術活動的形式,幫助那些被隔離在家的孩子,應付挑戰,渡過這段低沉的日子。
  • 疫情期間宅家美食經濟爆發,連主打美妝的App都被美食品類霸屏了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疫情期間,宅在專研美食成為新時尚。美食也成了剁手黨的必敗品類。涼皮、油條引爆自製美食的潮流之後,港式甜品漏奶華、自製珍珠奶茶、巨型舒芙蕾、北非蛋等高階美食也相繼在小紅書走紅。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以來,和宅家相關的話題在網上引爆。小紅書的社區數據顯示,美食、文化娛樂、運動健身、醫療健康和教育成為過去一個月新增發布量最多的品類。小紅書在社區裡發起的宅家話題中,「宅家美食不重樣」、 「宅家大作戰」的話題瀏覽量分別達3.9億、5億,其中「宅家美食不重樣」話題相關筆記超過51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