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時節,栽瓜插秧,農業上的穀雨是說什麼?有什麼習俗?

2021-01-18 鄉村魅力

總有一時間,我們會迷戀鄉村的山水,總有一時間,我們會迷戀鄉村的人情,總有一時間,我們會迷戀鄉村的故事,總有一時間,我們會迷戀鄉村的文化,鄉村總是那麼獨特且有魅力,今天我們就一起分享鄉村特有的魅力。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天裡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一到,就預示著不會再有寒潮,氣溫將會加快回升,人們會有一種夏天來臨的感覺。自從我國古代就有雨生百穀的說法,一方面說的是穀雨時節雨水開始增多,另一方面也說的是這個時候的莊稼特別需要雨水,栽瓜點豆,正是一年中插秧的好時節!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之前是春雨貴如油,形象地說就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而進入穀雨之後,氣溫升高,開啟了一年中的大雨模式,尤其是在南方,降雨量開始增加,陰雨頻繁。

那麼穀雨是怎麼來的呢?雨生百穀,農業上一般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是萍始生,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杜鵑夜啼,牡丹吐蕊。第二候是鳴鳩拂其羽,布穀鳥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三月中,自雨水後,土壤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第三候是戴勝降於桑,桑樹上開始能看到戴勝鳥。柳絮飛落,櫻桃紅熟,自然的景物在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

穀雨時節,北方有吃香椿的風俗,雨前的香椿嫩如絲。南方則有摘茶的習俗,穀雨茶也叫做二春茶,葉子柔軟,色澤翠綠,香氣怡人!沿海的漁家則有穀雨祭海的習俗,穀雨時節,魚群開始向淺海地帶遊動。在我們渭南的白水縣,有穀雨祭祀文祖倉頡的習俗,倉頡創造了文字,功蓋天地!

穀雨時節怎麼養生呢?時至暮春,天氣開始悶熱起來,總有夏天來臨的感覺,空氣中的水分逐漸增多,要少吃那些高熱量的食物,多吃些清淡祛溼的青菜。另外穀雨也是國花牡丹盛開的時節,朋友們可以出去郊外觀賞牡丹,陶冶性情!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大家評論留言,鄉村的文化源遠流長,鄉村的美食回味無窮,鄉村的人民勤勞也真誠,鄉村的民俗淳樸而風趣。鄉村,總是讓人留戀與不舍,鄉村,就是這樣的有魅力!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

相關焦點

  • 穀雨時節插秧忙
    原標題:穀雨時節插秧忙   農諺講,「穀雨時節種穀天」。正值南方早稻栽插的大忙時節,記者來到湖南岳陽市屈原管理區雙季稻全程機械化綠色增產示範田,只見各式各樣的農用機械——插秧機、撒肥機、旋耕機忙碌在田間地頭,一副熱火朝天的春耕生產景象。
  • 今日穀雨看紹興:春欲遠,夏未至!
    說明到了穀雨時節, 各種農事活動都已經到了緊要關頭, 插秧播種,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 宋代的時候,穀雨時節, 越中(今浙江紹興)上自太守,
  • 穀雨是什麼意思 何為穀雨
    穀雨是什麼意思 何為穀雨時間:2020-04-19 14:43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穀雨是什麼意思 何為穀雨 穀雨是我們國家24節氣之一,那麼穀雨具體是在什麼時間呢?穀雨又有何氣候特點呢?
  • 今日穀雨
    穀雨有暖意,但熱未至有涼風,但寒已消正是不冷不熱時候穀雨蘊涵著「雨生百穀」之意是莊稼生長的最佳時節田間地頭,春風拂面各種經濟作物依次播種隆隆的機器替代哞哞的老牛少了份緊張,多了些從容江南水鄉,煙雨朦朧稻田裡正是插秧的季節青青的秧苗在田間歡快地跳躍繪成一幅繁忙又充滿生機的春耕圖
  • 農村俗語「穀雨在月頭,秧多不要愁」,今年穀雨在月頭還是月尾?
    北方有「穀雨前後,種瓜點豆」之說,穀雨下雨對於秧苗和小麥都有好處。在南方,穀雨前後要插秧種水稻(早稻和晚稻插秧時間有所不同),因此農民對於穀雨的天氣很重視。通過長期的觀察,南方人總結出來了一句諺語:「穀雨在月頭,秧多不用愁」,也就是說穀雨出現在這個月的上旬,那麼對插秧生產是有利的。這種說法有道理嗎?今年穀雨是在月頭還是月尾呢?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從穀雨節氣談起。
  • 穀雨正當時 - 人民周刊
    關於穀雨,民間有個古老的傳說:黃帝時代,倉頡造字,玉帝決定重獎他。一晚倉頡夢酣,聽見有人大喊:「倉頡,你想要啥?」倉頡夢中回答:「我想要五穀豐登,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飯吃!」第二天漫天穀粒飛落。
  • 2020芒種幾點幾分具體時間 芒種是什麼意思...
    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是這個忙碌的時節最好的寫照。芒種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因此「芒種」又叫「忙種」。芒種是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我國古人將芒種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 穀雨.
    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它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穀雨節的天氣諺語大部分圍繞有雨無雨這個中心,如「穀雨陰沉沉,立夏雨淋淋」、「穀雨下雨,四十五日無幹土」等等。
  • 農村俗語:「穀雨前後一場雨,勝似秀才中了舉」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句農村俗語,是勞動人民對長期生產實踐經驗的總結,說明了穀雨前後下雨對農作物的重要性。這句俗語就現在來看,也很符合我們這裡的實際情況。穀雨前後一場雨,勝似秀才中了舉。穀雨前後下雨,好像比秀才中舉還好,可見這場雨對農民來說多麼重要了。
  • 節氣|穀雨:人間春暮,暖落情長
    鳩即布穀鳥田野迴蕩著布穀鳥的鳴聲提醒人們可以播種了三候戴勝降於桑 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意味著蠶寶寶將要生長了穀雨茶,也叫做雨前茶。「二月山家穀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南方有「穀雨採茶」的習俗「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
  • 問東城春色,正穀雨,牡丹期
    時至暮春 春天也在和我們倒數啦 穀雨時節 綿綿細雨喚醒了萬物 氣溫漸升 穀類作物茁壯成長 百鳥齊鳴,蜂飛蝶舞 英姿煥發地呼吸著春天的氣息
  • 穀雨節氣意義、古人歷史來源介紹 穀雨和倉頡什麼關係
    導語:在我國,每個節日,每個節氣都有它的意義所在,畢竟是遠古相傳下來的。很快就要迎接「穀雨」節氣的到來,穀雨節氣的含義你了解過嗎?穀雨節氣的意義是什麼?【2018穀雨是幾月幾日 穀雨節氣介紹飲食吃什麼好】一、穀雨節氣的含義穀雨節氣含義一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時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
  • 穀雨將應候,行春猶未遲.
    隨著時代進步,舊時的很多習俗,因為與現代生活的關係減弱而漸漸被遺忘。其實,習俗傳承多年,自有其魅力所在。- 「走穀雨」驅走百病 -舊時,人們在穀雨當日邁出家門,或是走親訪友、聯絡感情;或到野外走走、健體去病,這被稱作「走穀雨」。
  • 芒種餞花神 是「尚古習俗」還是曹雪芹首創?
    每個節氣都會有一些傳統習俗,芒種這天自然也不例外。如皖南的農家在種完水稻後,便舉行「安苗」;黔東南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在集體插秧時打起了泥巴仗;江南一帶的風雅之士,趁著梅子成熟,三五知己聚在一起「煮酒論英雄」。此外,還有一個芒種習俗是愛花之人不可不知的,就是餞別花神。
  • 穀雨一過,代表春天也將要結束了,一年之計在於春
    穀雨的習俗,總是有風雅之韻縈繞的,比如走穀雨,這是一項尤其適合女性朋友祈求好運的風俗。古時,穀雨這天,青年婦女會相約走村串親,相互探望,或者到野外踩青,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如今穀雨這天,大家不可能一起去河邊洗浴了,不過還是可以到郊外有水有花的地方,接一壺桃花水,回家熱一熱,用它洗洗擦擦身子,獲得福氣。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獲得清火、闢邪、明目等功效,所以南方有穀雨摘新茶喝新茶的習俗。
  • 雨生百穀 人長精神︱心中的種子萌發在春天的穀雨時節裡
    01穀雨時節 播撒希望「雨生百穀」,是為穀雨,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春耕時節重要的日子。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勤勞的祖輩流傳下很多與農耕文明有關的諺語,流傳給後世子孫寶貴的農耕經驗。「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穀雨有雨好種棉」。
  • 穀雨:開到荼蘼花事了
    穀雨時,靜以承陽的浮萍開始生長。布穀鳥開始催耕,「布穀布穀,磨鐮扛鋤」。桑葉繁盛,蠶事既登。「江國多寒農事晚,村南村北,穀雨才耕遍。」穀雨時節,自南而北,陸續春忙,「百工鹹理,無有敢惰」。人忙活,雞也開始忙活,早起的雞兒有蟲吃。按照古人的說法,春天「蟄蟲鹹動,啟戶始出」,蟲類出來了,禽類終於不必只吃素食了。穀雨的花信風是: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 穀雨|花落春逝又一年
    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能清火明目,通全身不暢之氣,特別養人,值得好好喝一杯。今天不如就坐在窗邊,給自己泡一杯穀雨茶,慢慢喝,慢慢品,慢慢感受這人間四月天。北方人喜歡在穀雨時吃香椿,謂之「吃春」。常言道:「雨前香椿嫩如絲,雨後椿芽生木質。」穀雨時節的香椿,最是鮮嫩可口,脆軟留香。
  • 上林苑詩詞楹聯學會五律同名作品合集《穀雨》
    穀雨(通韻)賀琪風吹柳絮揚,肺腑雪加霜。不見啼無血,卻知覓有梁。朱櫻春暮萎,綠苔雨前僵。到底因何怨,斯時降癘殃?穀雨隨記康懷軍霧鎖青巖外,人行綠柳前。黃花隨雨落,白日隔雲懸。酒醉結新識,夢深還舊年。詩中有真味,盡在玉河邊。
  • 農忙時節裡,南京人獨特的生活情調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迎來「芒種」節氣。「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進入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也叫「忙種」。芒種節氣正是農人最忙的時候,夏收、夏種、夏管全擠在一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