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代君主是誰?還有這樣一段歷史,這個皇帝其實是兩個人

2021-01-17 武師飛講故事

常常會有人說,歷史是一個掛衣鉤,究竟往上面掛什麼其實都要看後人的理解。事實上,很多時候,後人的理解也要靠著前人的記錄。畢竟後人對歷史的解讀,除了文物的實際發掘之外,更多的還是要靠以前留下的記載。只不過,歷史說到底還是人寫的。是人就會有感情,有偏頗,有時候還會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正如人們所說的,歷史畢竟還是勝利者編寫的。無論我們再怎麼說史筆如刀,編寫歷史的官員們的脖子,到底還是沒有皇帝的刀硬。能用春秋筆法一筆帶過,儘可能保留住歷史原樣的,已經是一個好的史官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每當後朝寫前朝的歷史,偏頗與夾帶私貨總是難免很多。對於這樣的史料記載,我們可以信,卻不可以盡信,因為有的時候總會很容易被帶偏了思路。再加上後來的人對重點的一些模糊,以至於很多對某一個朝代歷史不夠了解的人往往會對這個朝代有一定的誤解。比如說,對於很多人來說,隋朝的末代皇帝、亡國之君,就是隋煬帝楊廣。畢竟在每一家的史料記載中都會大篇幅的記載,隋煬帝是一個昏庸、荒誕,被人趕出京城逃亡,最終導致隋朝滅亡的皇帝。但是,說隋煬帝造成了隋朝的滅亡,還算情有可原,說隋煬帝是末代皇帝,卻並非如此。

因為誰造成了隋朝的滅亡,這是一個因果邏輯,還可以被進行推斷和討論,但誰才是末代皇帝,這是一個事實問題。只要史料上記載,隋煬帝不是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或者說,後面還有以正統方式繼位的皇帝,那麼他就不是末代皇帝。那麼在歷史資料上,隋煬帝到底是不是隋朝最後一個? 其實並不是。如果按照名分來計算的話,在隋煬帝之後,隋朝依舊有有諡號,有正統血脈的皇帝。這個皇帝就是隋朝的隋恭帝。不過只需要想一想,在歷史上對於隋煬帝的記載,然後再想一想隋朝和唐朝之間的時間差就會知道,這個隋恭帝其實只是一個短暫在位的傀儡皇帝罷了。

但是,比這個更不為人所知的是,其實歷史上的隋恭帝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有些人不僅要感到好奇了,怎麼可能一個皇帝其實是兩個人呢,難道有一個是假扮的不成?事實並非如此,不過說起來比這個還要讓人覺得有趣。眾所周知,隋朝末年也算是一個小小的、短暫的亂世。在當時揭竿而起,繼而擁兵自重,準備稱王稱霸的並不只創建唐朝的李淵一支勢力。當然,李淵無疑是這其中最成功的。當初他打著幫皇帝平定叛亂的旗號,起兵一路打上長安,這個時候,隋煬帝早就已經出逃了,留守在長安的是隋煬帝的孫子。

正如諸位猜測的那樣,這個人就是其中一個隋恭帝。他是隋煬帝早逝的太子的兒子,在史書中的評價非常好,史書一般評價他都是從小性格聰慧,深受隋煬帝的信任和愛重。不過他的身份並不是十分具有正統性,因為在已過世的太子的兒子中,他並不是年紀最長的那一個。但此時留守長安的,也就只有他的身份最適合登基稱帝了,於是李淵便扶持了這個孩子作為自己的傀儡。

但誰都知道李淵在這個時候扶持一個隋煬帝的孫子,肯定沒安什麼好心。果然在這一位隋恭帝繼位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後,李淵就逼迫他退位禪讓給自己。一般來說,在後來的史書中比較承認其地位的隋恭帝就是這一位。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其實這一位並不是十分名正言順的。他在兄弟中的排行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李淵一心扶持年紀幼小的皇帝做傀儡,所以他繼位的時候隋煬帝根本就沒有過世。可以說這個隋恭帝的位置,來得名不正言不順。

那麼名正言順的那個又是誰呢?這個人是已故太子的次子,也是當時隋煬帝孫子中年紀最長的那一個。原來,當隋煬帝身故的消息傳到洛陽之後,在洛陽的臣子自然不肯承認李淵的地位,因此推出了隋煬帝的另一位孫子做繼承人。不過這些人也不是什麼忠誠的保皇派,在經歷一年的權力鬥爭之後,這位皇帝就被迫禪讓給了王世充。這就是隋朝的另外一位隋恭帝了。一個朝代出了兩個末代皇帝,不知道各位是否覺得有趣呢?不妨在評論中留言。

相關焦點

  • 整整1400年前,隋朝末代皇帝留下的歷史懸案
    而就在這位隋朝末代皇帝死亡前後,也給我們留下了一樁1400年的歷史懸案。說到這裡,大錘需要先插敘一下,許多人可能以為隋煬帝楊廣是隋朝最後一位皇帝,其實不是的,在公元618年江都之變爆發的時候,隋煬帝楊廣被自己的寵臣宇文化及帶兵所殺,關於楊廣被殺這一段故事,大錘以前曾經推出過一期節目,有興趣的讀者聽友可以去看一下
  • 稱帝進行曲:中國古代開國君主的皇權開幕式(隋朝篇)
    然而,天命畢竟不是隋朝開創,在它之前已經橫亙著太多朝代,隋朝需要從這一段紛繁歷史中找到自己的天命來源。然而隋朝君主們所面臨問題遠較漢朝複雜:漢朝可以直接宣稱其天命源於秦朝,因為秦漢二朝完全可以承接得上;隋朝則源於北周君主的禪位,從北周向歷史的上遊回溯,只能到達北魏這個並無天命正統性來源的北朝,而在此之前擁有天命的西晉,在北魏的南部還有東晉這一繼承國。
  • 隋朝其實有三個皇帝,楊廣只是第二個,他才是最後一個皇帝
    隋朝其實有三個皇帝,楊廣只是第二個,他才是最後一個皇帝提起隋朝,很多人或許知道但又不是很了解,隋朝一共建國39年,在中國歷史上是有名的短命王朝,但就是這樣一個短命的王朝,卻開創了歷史上的有一個大統一,結束就自西晉末年以來,混亂了300多年的天下。
  • 《末代皇帝》影評:從君主到一無所有,劇情跌宕起伏
    《末代皇帝》這部經典電影,1987年上映時,正是這部傳記電影的主角,中國最後一位皇帝宣統皇帝溥儀逝世20周年。即使30多年後的今天,再看這部電影,仍然是想了解溥儀一生,近代中國歷史變動,最佳的電影的選擇,而《末代皇帝》電影,無論劇情、演員、配樂,歷史本身等,都有相當多可討論的議題。《末代皇帝》電影,完整描述溥儀的一生,從清末、民國、抗日,再到文革時期,他的一生是近代中國的寫照,也是時代的悲劇,3歲登基,辛亥革命後,被袁世凱強逼退位。
  • 歷史的可憐蟲:中國末代皇帝難逃悲慘命運
    皇帝這個職業具有極大收益,但也伴隨著極大的風險,因此其能力就非常重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是對皇帝權力的描述。從合法性上來講,天下是皇帝的私有物,皇帝對全國臣民具有生殺予奪的權力。但是與西方不同的是,中國的最高權力並非被一家所能獨斷。
  • 楊廣之後還有4位隋朝皇帝,並且4位皇帝並立於世!
    「狹天子以令諸侯」並非只有曹操能做的出來,在古代的歷史中,經常會見到這種事情發生,尤其是在一個朝代的尾聲,隨著當權者的勢弱,豪強勢力崛起,這種強弱的轉變想要得到一定程度上較為順利的轉折,必然會造成這種結果。「傀儡皇帝」最多在其他朝代有那麼一兩個,沒曾想隋朝竟然有四個存在,而且這四個傀儡皇帝幾乎是同時存在的,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誰。
  •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也是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
    【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也是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歷史故事一直都是電影電視劇鍾愛的題材,也是咱們茶餘飯後經常談論的談資,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誕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咱們今天要來講述的就是在隋朝隋煬帝後期的天下大勢,通俗講一點就是隋唐演義表達的事情。
  • 中華五千多的歷史中不乏昏君當道,中國十大昏君都有誰?
    中華五千多的歷史中不乏昏君當道,中國十大昏君都有誰?在華夏五千多年歷史長河中,中國歷經23個朝代83個王朝,出現過將近500位皇帝。夏桀出生年不詳,姒姓,名履癸,是夏朝末代君主,古代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在他統治時期,過著荒淫無度,暴虐無道的生活,使得好百姓怨聲載道,商國君主成湯在伊尹、仲虺的輔佐和謀劃下,成功打敗了夏桀這個昏君。商紂王帝辛出生年不詳,子姓,名受,世稱「紂」。在他通知時期間為了建造朝歌、加重賦斂導致不少人的生活都陷入到水深火熱當中。
  • 貝託魯奇的神作《末代皇帝》,其內核是中國歷史嗎?
    從這個角度來審視的話,我們其實可以忽略掉一些對《末代皇帝》的批評性意見。溥儀始終要對抗的是歷史的挾持,身為歷史的人質,他不懈的渴望擺脫束縛,臨近死亡,重新徜徉在舊日嬉戲過的紫禁城宮殿中,一道強光射在臉上,他才仿佛了卻心願。用貝託魯奇自己的話來說,《末代皇帝》的故事,一句話概括便是,一個人想走出屋子,但始終不被允許。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貝託魯奇將溥儀塑造成了悲情英雄。《末代皇帝》也可以被認為是悲情史詩。
  • 隋朝只有不到40年歷史,為什麼能夠躋身中國古代八大歷史王朝?
    隋朝的統治,雖然只有三十八年的時間,但是它結束了自西晉統一後的兩百七十多年的四分五裂局面,又一次實現了中國的一次大統一。歷史上能實現整體統一的,一共就這麼個個朝代,所以能被選入也是無可厚非。先不看隋朝開國皇帝,擁有多麼強大的軍隊和多麼驍勇善戰的戰績,就單單說說看看這個隋文帝的政績是如何的。隋文帝楊堅在位期間,廢除了北周六宮制,運用了漢魏時期的三省六部制。組織嚴密,加強了中央集權,後來還被唐朝繼承。其實唐朝的很多都是繼承隋朝的,不單單是制度。修訂《開皇律》,刪除了苛刻殘酷的法律條文,並規定一概不用滅族的刑罰。
  • 西遊影評,你不能不知道的歷史巨作《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是由法國法蘭利卡(該譯名有誤,勿噴,反正不是中國導演)著名導演,華人明星尊龍主演的一部歷史巨作,全場除了除了兩個妃子是中國人表演的,幾乎全部選用法國英美明星所表演。為何說西遊影評在第一次影評就是選末代皇帝,而且稱末代皇帝,是歷史巨作呢?就跟隨西遊漫步的腳步,一起來探索這部世界巨作的偉大影片。
  • 他不光有《末代皇帝》,還有無與倫比的性與政治
    貝託魯奇因為《末代皇帝》獲得了至高的榮譽,也因為《巴黎最後的探戈》遭受了巨大的爭議,關於他電影的討論幾十年來總是持續不斷。《末代皇帝》絕對是一部偉大的作品,那一年它在奧斯卡拿到了九項大獎風頭一時無兩,這部電影哪怕三十年後的今天來看都不得不承認它的完美——無論是敘事還是美術音樂。
  • 為什麼歐洲君主的頭銜很多而中華帝國君主只用皇帝一個頭銜?
    大家讀歷史就會發現歐洲君主的頭銜特別多,比如法國皇帝拿破崙的正式頭銜:託上帝與共和國憲法鴻福、法國人的皇帝、義大利國王、萊茵邦聯及法蘭克福大公國保護人、赫爾維蒂聯邦協調人。那為何歐洲君主頭銜那麼多,中華帝國只用皇帝的頭銜,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思想觀念不同中華帝國很早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觀念,認為天下一家,應該都由一個君主統治。後來又產生「大一統」的思想,使得統一思想深入人心。
  • 隋朝短短40年,卻有7個皇帝,其中3個傀儡2個追封
    隋朝經歷文帝楊堅、煬帝楊廣二帝,二世而亡(公元581年-618年),享國38年,這是公論,初中歷史書也是這麼寫的。但這二世,是指隋朝大統一的時間,如果按照古代的傳統細究起來,隋朝在名義上應該有7位皇帝。
  • 【觀劇】《末代皇帝傳奇》:只有輕浮野史
    《末代皇帝傳奇》在大的敘事上基本還是尊重了歷史,按照溥儀從登基到被趕出宮,再到建立傀儡政權,最後成為一名中國公民的順序展開。不過在細節鋪排與情節安排上,卻插入了大量的野史。其實,要拍「傳奇」,要拍「野史」,沒有任何問題,不是所有電視劇都必須正正經經按照歷史教科書來的,這畢竟是「末代皇帝傳奇」而非「末代皇帝紀錄片」。適當地增減歷史人物、適當地編排杜撰人物或者虛構劇情,只要利於劇集的主旨立意、利於人物的塑造,都是無可厚非的。
  • 溥儀是誰?解讀電影《末代皇帝》中的人物塑造
    而在《末代皇帝》這部片中,溥儀卻離我們那麼近,近到一伸手仿佛我們就能摸到他的衣袖,影片就以這樣近的一個距離完整地講述了他的一生,現實蒼白的令人不忍直視,但回憶飽滿得令人不斷回顧。溥儀是誰?中國最後的皇帝?滿族最後的希望?封建餘孽?日本手中的提線人偶?
  • 建立了隋朝的楊堅,其實是唐高祖李淵的小姨夫!
    從輩分上來看,建立了隋朝的隋文帝楊堅,其實是唐高祖李淵的小姨夫!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人,出身關隴世家。李家世代顯赫,李淵的七世祖李暠,曾是十六國時期西涼的開國君主。後來西涼滅亡後,李家一度敗落。但到了李淵爺爺這一代,李淵的爺爺李虎,因為早年追隨北魏名將賀拔嶽,再次崛起。
  • 隋朝有六位皇帝,除了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剩下的四位是誰?
    隋文帝楊堅登基稱帝後,有追諡其父楊忠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算起來也可以是七位,不過從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就是六位,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嫡次子,在位期間,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遷都洛陽,改州為郡;西徵吐谷渾、三徵高句麗,引發天下大亂,導致隋朝崩潰覆亡,江都兵變之後,為宇文化及叛軍所弒。
  • 末代皇孫的悲哀
    」一句話說出了身為末代皇帝的悲哀。還有一些皇孫子孫,即使隱姓埋名,想要在鄉間山野,做一個平庸的田舍翁,也不可能;像南齊建安王蕭子真,在被殺之前躲到了床底下,被牽出來後拼命叩頭乞求為奴,卻終還是被殺。其實一開始,末代皇子皇孫還是比較有尊嚴的,所以末代的皇帝大概不僅能夠活下去,而且也還能夠活得有尊嚴。比如漢獻帝劉協。
  • 溥儀的一生《末代皇帝》:浪漫的東方想像,失落的歷史人質
    而這部《末代皇帝》當屬這中間的頂峰之作,那富含著浪漫主義氣質而又不失哲理性批判的影像風格,帶我們走進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跨度近六十年的生命歷程。而又因溥儀本人傳奇的人生經歷幾乎裹挾了中國整個近代史,所以可以說這部《末代皇帝》是個人的傳記,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