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文中曾經說過,當今的「科幻領域過分極端的描述科學的負面」,比如「反思科學」的題材佔據了99.999%,幾乎篇篇都是描述科學的「陰暗面」,到處是技術陰謀論、科學導致的末世論。以著名的科幻電影《終結者》系列為例,構造了一個無限恐怖的未來世界,在那個世界裡面人類幾乎滅絕,而罪魁禍首是人工智慧技術。該系列電影通過情節發展,不斷的給觀眾灌輸一種理念,即科技發明非常危險,必然帶給人類「黑暗命運」,與其冒險發展科技,不如提前把科技扼殺在萌芽階段。甚至應該立法禁止相關領域的研究。而就是這部反科學題材的科幻電影,卻被眾多觀眾看做是科幻電影中的第一。
《終結者》帶給人類黑暗和絕望
雖然市面上拍攝的絕大多數科幻電影,多多少少都有反科學的思想內容,但也不是沒有正能量的作品。比如,由麥可·貝執導,於1998年出品的《絕世天劫》(又翻譯為《世界末日》),就是一部傑出的科幻代表作。從立意和境界上,《絕世天劫》就至少比《終結者》系列強百倍。這不僅僅是因為該作品沒有出現反科學內容,而且這部電影中闡述了科學技術挽救整個人類的命運。就憑這一點,《絕世天劫》就在眾多科幻電影中顯得立意高遠。
隕石上掉落的小碎片就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絕世天劫》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發現,來自太陽系以外的龐大且高速運行的隕石即將在18天後撞擊地球,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整個地表將被摧毀。人類必須結合太空總署的太空人和頂尖油礦鑽油工人,利用太空飛船搭載著鑽探工具迫降於隕石表面,在隕石中心埋下核武器,通過核爆炸粉碎隕石。如果這個幾乎有去無回的任務失敗,則人類被隕石撞擊地球後滅絕。在這個任務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一群勇敢的石油鑽井工人。在電影的高潮部分,鑽井隊長哈利·斯坦珀不願意準女婿弗羅斯特犧牲,於是在最後一刻選擇獨自一個人留下來,手動引爆了核武器。隨著隕石被炸成粉末,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危機被化解。
拯救地球的是優秀勇敢的石油鑽探工人
這裡面有幾個正能量的地方:
第一,行動中起到最關鍵作用的,是優秀勇敢的石油鑽井工人,寓意了工人階級的偉大。
第二,行動小組的隊員,為了人類的未來勇往直前,不懼生死,有大無畏犧牲精神。
第三,沒有描寫所謂科學技術帶來的「災難」,而是說科學技術挽救了整個世界。科學家和工人階級通力合作,眾志成城,最終排除萬難贏得了勝利。
第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即人類在面臨現實世界中真正威脅的時候,任何的宗教信仰都失效了,唯有科學技術是搭救人類命運的良方。正是,「沒有救世主,命運靠自己」!
沒有救世主,命運靠自己
在電影臨近結尾的部分,有這樣一個震撼人心的場景:太空人們在隕石上緊張的搏命,而在地面上,成千上萬的人們齊聚廣場,默默地坐在一座宏偉的圓頂教堂前。他們在等待來自幾十萬千米外太空中的消息。如果宇航局的任務失敗,顯然不會有所謂的「神」來搭救他們。如果真有神搭救,早就出手了,用不著派遣太空人上天。太空人就是人類寄託的最後希望,人們在心中祈禱的是勇士們順利完成任務,而不是神靈的庇佑。後來,第一刻聽聞炸隕石的任務執行成功,無數激動的人齊齊的跳起來,振臂高呼,千萬雙手臂齊刷刷的指向高穹,那裡有隕石爆炸產生的強光,是勇敢的太空人犧牲的地方,高高的教堂在這一刻顯得渺小。
靠這種東西可以拯救世界嗎?
這就是一個思想主題,即人類面臨大自然帶來的災難時,並非寄託於神靈而坐以待斃,而是勇於自救,利用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大無畏的勇氣,最終戰勝了困難。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國際歌》中的歌詞: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人類的幸福,
全靠我們自己!」
英雄們
正因為影片中有這麼多積極意義的元素,所以《絕世天劫》是一部非常傑出,具有正面能量的電影,比之只能帶給人類絕望的《終結者》系列,不知道要強多少倍了。
非常感謝導演麥可·貝給我們帶來這部精彩的作品。
作者:懷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