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開了個近3小時的協商會,「商量」解決帶娃的事!

2020-12-22 椒江發布

集智獻策

讓「幼有所託」不再難

5月20日上午,區政協2020年第二期「請你來協商,民生面對面」暨區委統戰部「同心聚智話託育」會議召開,聚焦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服務。

區政協主席嚴靈章,副區長李越,區政協副主席金燁國,區政協黨組成員、區委統戰部部長蔡士榮,秘書長阮建明參加會議。金燁國主持會議。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核心

全面「二孩」放開後

家長對0-3歲嬰幼兒的託育需求

愈發突顯

這項民生難點問題

如何破解?

近3小時的協商會,區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士、託育機構和家長代表分別圍繞增加幼兒託育服務的有效供給、政策支持發展普惠性嬰幼兒託育服務、嬰幼兒託幼機構人員培訓、加強嬰幼兒託育行業監管等內容集思廣益、各抒己見。

區發改局、區教育局、區財政局、區人力社保局、區衛健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住建局、區自規分局等部門分別就委員、民主黨派人士和群眾代表的問題和建議現場給予回應。

聽聽他們怎麼說

增加幼兒託育服務的有效供給

「孩子不到3歲,上不了幼兒園,雙職工父母忙於打拼,誰來帶孩子?「幼有所育」,誰來育?怎麼育?已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區政協委員、海門街道黨工委委員王豔建議,提前謀劃,分批次推進託幼機構建設。多種形式,分類別推進託幼機構建設。多方發力,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嬰幼兒託育服務供給。

區知聯會理事王琳玲表示,建議新建的公辦園逐步開設全日制託班,鼓勵有條件的小區,在考慮配套幼兒園建設同時,把託班的設置統籌規划進去。打造幾所公立普惠的全日制託幼園典範,公辦幼兒園嘗試開設親子活動式早教班,在幼兒園開設託班要謹防託班教育小班化傾向。

部門回應

去年,椒江柏加王幼兒園建設工程等11個項目,作為普惠性託育機構向國家、省發改委申報了2020年普惠性託育服務專項行動項目,這些幼兒園完成新建、改擴建後可實現新增託位560個。此外,區衛健局與區自規局、區教育局等銜接,對符合配套建設要求的託幼機構增設全日制託班、託小混合班,並計劃開展非全日制的親子班。

加大財政扶持

落實好稅收優惠政策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政策所要達到的效果還沒有極大地釋放出來,一方面時間成本對職業女性形成壓力,也就是「沒人帶」;另一方面經濟成本使許多家庭不堪重負,造成「養不起」,這已成為影響家庭生育的主要原因。

區政協委員、民革區委會副主委徐偉建議制訂區級發展嬰幼兒託育服務實施細則,以建設、運營補貼或者以獎代補等形式支持普惠性託育機構發展。依據相關法律和規定,對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收入、使用的房產和土地等方面,落實好稅收優惠政策。

部門回應

3歲以下的託育服務屬於非公共服務範圍,財政部門將堅持社會化導向,大力支持和引導,積極幫助爭取上級資金,充分發揮市場的主體作用,對部分託育服務機構作適當的補助,進一步落實相關政策優惠。

提高託育機構人員

職業操作技能水平

在「二孩」政策實施的這四年裡,我區0-3歲的嬰幼兒託幼機構也日趨增多。區民盟盟員、前所街道第二中心幼兒園園長李揚建議完善「0-3歲託幼機構從業人員的培訓制度」,增加財政投入,讓託幼機構的師資及保教人員的培訓有經費保障。加強職後培訓,鼓勵社會職業培訓機構、院校,定期開展在職培訓。

區政協委員、海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許堅平表示,要依託社區資源,創建培訓機制;發揮婦幼保健作用,強化健康宣教;結合籤約服務,提供個性化指導;依託託幼機構,舉辦親子教育活動。

部門回應

2019年底,區婦幼保健院和下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啟動區、街道級託育服務指導中心建設,接下來,我區將積極探索對託幼機構從業人員開展涵蓋技術技能、衛生保健、心理健康、職業道德等各內容的培訓。根據崗位不用,分門別類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如保育員崗位,加強嬰幼兒發展特徵等內容,全力建設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隊伍。

加強託育行業安全監管力度

區政協委員、農工黨區委會專職副主委、秘書長周長娟提出,如今各類託育機構參差不齊,證照不全,甚至存在未備案的現象,不僅造成監管盲區,而且存在環境、食品、人身等安全隱患。

「建議確定嬰幼兒託育行業歸口主管,解決監管主體缺位問題。制定嬰幼兒託育負面清單,學習餐飲業微笑指數做法,定期給託育行業考核評分。加強託育行業資金安全管理,防止託育經營者『跑路』。」區政協委員、民建區委會副主委、區海洋漁業總公司總經理孫鑫柔說。

部門回應

制訂了《新設立託育機構衛生評價標準》,《標準》中包含場地、環境安全、食品安全等內容,把室內環境檢測、《食品經營許可證》等作為一票否決項目,切實保障嬰幼兒在園期間安全健康問題。並通過聯合執法、不定期督查等方式進行維護行業規範。建立託育機構誠信檔案和黑名單制度,引導各類託育機構健康優質發展。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

讓「幼有所託」的步子

邁得再大些、再快些

嚴靈章指出

↓ ↓ ↓

本期「請你來協商,民生面對面」融入區委統戰部「同心聚智話託育」,進一步拓寬協商渠道,整合有效資源,效果良好。「嬰幼兒託育服務」是廣大群眾非常關切的話題,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引導,加快專業人才培育,採取多種手段對嬰幼兒託育服務實行有效監管,切實提升我區嬰幼兒託育服務水平。同時廣大政協委員要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民意,確保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更精準、更全面。接下來,區政協還將加大宣傳力度,藉助網絡、電視、報紙等平臺,邀請市民參與話題分享,進一步擴大交流範圍,形成全民參與協商的良好氛圍。

新聞多一點

今年以來,區衛健局在2019年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探索規劃的基礎上,明確機構申報流程,暢通網絡備案渠道,實地督導機構建設,以民生實事項目建設助推嬰幼兒照護服務落地見效。

5月15日,椒江區橙果教育順利通過網上備案審核,成為全區繼3家公立幼兒園之後的第4家新增託育機構,合計新增託位110個,提前並超額完成省級民生實事項目年度目標。

關於嬰幼兒託育服務

你有什麼想說的

快來留言告訴我們吧!

相關焦點

  • 南京鼓樓舉行「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會議
    4月3日下午,南京市鼓樓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會議在小市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召開。會議由鼓樓區政協常委、南京市僑聯廣東山莊管委會主任徐立主持,主要議題是關於緩解東井亭路交通擁堵這一長期困擾周邊居民群眾生活出行及影響路邊兩所學校學生交通安全的熱點、難點、痛點問題。
  • 鄱陽縣古縣渡鎮:有事好商量 協商惠民生
    大江網/上饒頭條客戶端訊 汪穎記者王敏君報導:今年10月以來,鄱陽縣古縣渡鎮圍繞「聽民生、聚民智、解民憂」開展協商議事活動,讓老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煩心事、瑣碎事得以共同協商解決,真正把「黨建+好商量」協商議事建成政府的好幫手、人民群眾的連心橋
  • 「有事好商量」 政協邊城鎮聯絡委青山村協商議事工作記實
    中國江蘇網11月20日鎮江訊(許平 郭方恆)為深入貫徹落實句容市委提出的「一福地四名城」城市定位和「1355」發展戰略,近年來,政協邊城鎮聯絡委在鎮江和句容市政協統一部署和悉心指導下,堅持問計於民、協商於民、協商為民,在全市率先試點「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 ...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召集人代表列席市政協十五屆五次會議開幕式
    今年的市政協十五屆五次會議開幕式上,市政協邀請了32名村、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召集人代表列席會議。 2020年,「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在我市各村、社區全面推開。各村社區充分利用這一平臺開展協商議事,解決了一大批實際問題,提升了群眾獲得感。
  • 有事多商量、好商量、會商量
    「應在《報告》和《綱要》中進一步增加更貼近群眾關切、民生相關工作的分量,反映並提出解決就業、就醫、就學、住房等領域群眾所憂、所愁、所困的具體措施,交出新時代民生合格答卷。」「《報告》中對『農民』的問題關注較少。生活中,不管是外出務工,還是發展產業,雲南省農民組織化程度較低,有許多農民搞種植、養殖還是靠經驗辦事。
  • 鄱陽蘆田鄉金源村召開「柚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
    12月18日上午,經過前期準備,鄱陽蘆田鄉金源村利用「黨建+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對「馬家柚產業基地集中管理、統一銷售」問題進行協商討論。黨代表、人大代表、群眾代表等各方面代表和職能單位負責人22人,圍繞議題談看法、提建議,將思想擰成了一股繩。  蘆田鄉金源村馬家柚基地連片面積達到50畝,但整個基地逐塊劃分到戶,種植管理一直處在各自為政的狀態,柚子生長靠天、產量靠緣。
  • 讓「好商量」廣而有信
    「小區有60多個停車位,外來車輛經常無序佔位、小區居民下班回家都找不到位置停車,消防通道還被堵」……這是近日廣信區羅橋街道辦舉行的一場「好商量」協商議事會的現場情景,居民代表、議事會成員、社區幹部和利益相關方代表圍繞生活環境的改善面對面平等協商,踴躍建言。一個多小時的協商議事會,達成了籌資籌勞整治環境衛生、小區安裝車輛識別系統等好幾項民生實事。
  • 全省政協搭建「有事來協商」平臺,聚焦這些「關鍵小事」
    四川在線記者 陳婷12月23日,廣元市政協召開「有事來協商」平臺建設啟動會,在全市推開這項工作。自省政協10月29日下發《關於全面開展「有事來協商」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來,已有19個市州行動起來。全省各地政協「有事來協商」平臺建設推進力度加大,進度加快。「有事來協商」是我省政協系統創新搭建的一個基層政協協商平臺。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鎮江揚中:「家門口」的「有事好商量」 專商...
    從「無人問津」到「人丁興旺」,姚月萍知道,這得益於揚中市政協「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的開展。2020年,揚中市政協將建設「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作為全年工作重點,有效銜接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聚焦群眾關注的「急難愁盼」開展協商議事活動,8月11日在興城村召開的協商議事會就是其中一場。
  • 日本爸爸獨自帶娃32小時後崩潰!比996更痛苦的事情出現了?
    從沒單獨帶過娃的Hiroshi對妻子打了保票說「包在我身上,你就放心的參加聚會吧」。然而經歷了32小時獨自帶倆娃後,Hiroshi崩潰了:這樣持續下來,雖然身體很疲憊,但令Hiroshi更頭疼的是精神24小時都不能放鬆。即使在休息,精神也一直處在緊繃狀態,因為他要時常注視孩子們的舉動。Hiroshi自認性格比較溫和,但還是有好幾次忍不住煩躁:「好煩啊!」、「給我好好聽話!」、「給我早點睡覺!」感覺這樣的生活要是持續個幾天的話,怕是精神要崩潰吧…...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基層治理,無錫新吳「有事好商量」
    平等尊重,協商會讓難事不難辦 3片住宅小區、1座青年公寓、1個商業綜合體、4個工地……在寸土寸金的新吳區新安街道淨湖社區,「停車難」問題曾讓當地居民和外來辦事群眾深受困擾。「有事好商量」協商機制的建立,給淨湖社區解決「停車難」帶來轉機。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社區棘手事 委員來促成,「有事好商量」譜寫...
    她說,這條「老大難」馬路的整治,多虧了蠡橋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協調各方力量,才辦成了社區多年沒有辦成的事情。今年3月,蠡橋社區道路「腸梗阻」問題迎來轉機,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將其列為今年的重點議題。由河埒街道政協工委主任孫松濤牽頭,濱湖區政協領導、掛鈎政協委員、社區黨總支負責人、區城管局和交警大隊負責人及河埒街道領導參加的協商議事會,就這一問題多次開展協商討論。
  • 「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老人白天帶娃晚上回家,和子女互不打擾
    於是一個既可以讓老人帶娃,又不會打擾到子女生活的帶娃方式——"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上班式帶娃":老人白天幫子女帶娃,晚上回家彼此互不打擾潘大爺和子女就是採取了"上班式"帶娃,他要自己的老伴每天都會去幫兒子兒媳帶娃,但是又不住在一起。潘大爺與兒子兒媳各住一套房,住在同一個小區。兒媳坐完月子之後,就準備返回工作崗位,兒子就跟潘大爺商量,讓他們過來幫忙帶娃。
  • 為何老外一人帶3娃輕輕鬆鬆,國內全家齊上陣帶1個,還一地雞毛
    就像電視劇《都挺好》蘇明哲的老婆吳非對蘇明哲總是抱怨蘇明哲不理解她帶娃的難處一樣:閨蜜嬋娟大學畢業就去了美國,在那邊定居10年了。這10年時間,足矣讓那個蠢萌少女變身為人妻、人母。從未想過打吊瓶會哭、喜歡看愛情片的「小慫包」有一天會強悍到一人帶3娃,總是默默地承擔起了一切!
  • 與民協商 協商為民——我市打造協商議事平臺激發鄉村治理新活力
    「我們村的集體經濟一直比較薄弱,搞好土地流轉,為盤活集體經濟奠定基礎」「這個問題確實要解決,要好好收集,等下我們再深入地議一下」……12月23日上午,安義縣長均鄉「有事來說」協商中心熱鬧非凡,村民代表和各村幹部們聚在這裡,討論著村裡的大事小事。
  • 小協商大平臺 聚焦這些「關鍵小事」
    大竹縣政協供圖(資料圖片)全省政協搭建「有事來協商」平臺,把政協協商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婷12月23日,廣元市政協召開「有事來協商」平臺建設啟動會,在全市推開這項工作。自省政協10月29日下發《關於全面開展「有事來協商」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來,已有19個市州行動起來。
  • 16個試點,200多次「小微協商」!這一平臺正式在全省推開
    ■我們的參與感獲得感越來越強「在四川農村,房屋前後的平地稱為『院壩』,在院壩中邊勞動邊商量事情是村民們增進感情、處理問題的重要方式。我們在院壩中搭建基層民主協商平臺,讓基層幹部、政協委員與百姓打成一片,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解決身邊的問題。」
  • 讓老人帶娃也可以,但這四個麻煩要解決,不然只會越帶越「糟糕」
    不過想讓老人娃也是可以的,但下面這四個麻煩要解決,不然只會越帶越「糟糕」哦~老人帶娃的麻煩一:孩子吃穿方面科學研究表明:過度肥胖的兒童,很容易引發身體健康的問題。而且還有些老人的不良習慣,很可能會坑了孩子。
  • 視頻|松鼠「賴」上椒江一大叔,喝牛奶吃堅果,還每天一起晨練
    原創 椒江發布 椒江發布椒江一位大叔被一隻松鼠「砸中」
  • 小區協商會何來這麼大影響力?
    這是合肥市政協「有事好商量」平臺的基層協商現場。作為合肥市政協委員、包河區政協常委,王克生以委員身份、律師視角,在市區兩級政協搭建的基層協商平臺中履行職責。在多個網絡平臺的直播下,這場小型協商會吸引了1.5萬人「圍觀」。在留言區內,大家的觀點意見不停碰撞,養犬和不養犬的業主立場逐漸拉近,一些具體問題在協商現場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