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房子奔忙的「蝸居」生活,被這部8.9分tvb港劇《香港愛情故事》講透了……

2020-12-17 瀟湘晨報

tvb對於多數煲劇黨而言,就像一支望遠鏡,它讓我們遠遠瞥見了,喧囂繁華的香港塵世。

在這個望遠鏡裡,颯爽英姿的阿Sir、Madam永遠穿著光鮮亮麗,妙手仁心的醫生、護士,永遠職業幹練,當然我們也在望遠鏡裡,見識了珠光寶氣的奢華,也領略了浮誇世界的豪門恩怨。

但這些浮華背後,那些更貼近香港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態,我們並不多見。

而正在熱播的《香港愛情故事》,給了我們一個下沉到底層生活的視角,它以一種煙火氣十足的表達方式,為觀眾講述了最貼近普通香港民眾的生活。這部劇的一個核心話題元素,就是香港民眾的住房問題。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地少人多的現狀早已是大多數香港民眾所直面的現實問題,有網友表示,「看了這部劇才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香港人,都生活在遍地精英的tvb劇裡。」截至目前,這部並沒有大咖加盟的港劇,因為十足的「港味」,在豆瓣上已經收穫了8.9分的好成績,還有觀眾贊為2020年度的「tvb劇之光」。

普通港人的悲歡離合,講述接地氣的「蝸居」生活

《香港愛情故事》其實更契合的名字應該是「香港故事」,因為愛情只是故事的細節,有些故事,比愛情更沉重。

在劇中,住在公屋的一家五口,父與母,一兄兩妹,各有情事,各有心事:父親一輩子秉持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從不會表達情感對妻子孩子都十分冷漠,隨著孩子們逐漸長大,情感沒有漸濃,反而越來越寡淡,老夫老妻的婚姻也走到了崩潰邊緣;父母之下,子女的生活同樣充滿糾結,大兒子子郎年過三十,雖然有穩定的感情,但迫於生活壓力,他只得與父母蝸居生活,他想搬離,但高昂的生活成本壓著他喘不過氣來;大女兒子欣受夠父親的「統治」早早搬出家,而衝破束縛,做自由的自己,也成為她的人生準則;小女兒子婷是名網紅,為了努力維護著自己的光鮮形象,她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哪怕家人就在眼前吵得不可開交……

歲月靜好,是這家人給予外界的印象,但實際上,在這座城市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間,在那些浮華喧囂的霓虹閃爍裡,那些被生活困頓的人們,不得不像螻蟻一般,被生活驅馳,被歲月打磨,他們把自己的情感、理想、追求都困在狹窄的樓宇中,也正因為如此,人和人有著更多的複雜關係。

筆觸幽默諷刺,但落筆處卻是真實深刻的生活本相

生活奔波苦,一日不得閒。《香港愛情故事》在講述這一家人的困頓生活時,筆觸還是十分幽默諷刺的,比如頻頻發生尷尬的「情感需求」,再比如情感早就寡淡的父母去離婚,原本以為就是領一張離婚證,結果到了法律諮詢處一問,要離婚還要先分居一年,本來就是一家人的蝸居生活,哪裡還有可能去找到半片磚瓦來分居?於是沒有房子的夫妻,甚至連婚都離不成了……

如果單獨拆解看這一家人的情感生活,它其實就是不同身份年齡的香港人,在選擇感情對象、選擇感情模式、選擇生活方式等各個維度的差異變化。但倘若縱向觀察,則得以一窺普通香港人一生之中不同階段的婚戀狀態,至此,「香港愛情故事」極強的社會代表性就在劇中以概括性的形式被描摹出來了。

雖然故事的表現手法很幽默和諷刺,但它落腳的視點,卻是真實的民眾生活。在這個現實故事裡,我們不見了往日TVB劇裡,精緻的高樓大廈,取而代之的是公屋、時鐘酒店、膠囊房等接地氣的場所,在這群普通人的平淡的生活,透露著辛酸,辛酸裡又有著搞笑,即使生活再苦,也要從中尋找小確幸。

「港劇沒落」之下,總有一些堅守者在捍衛那個時代的聲音

近幾年來,「港劇沒落」的聲音越來越成為業內的關注的話題,甚至在很多人看來,這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隨著實力演員流失、王牌製作團隊出走,以前是「生產大戶」的港劇市場,門前冷落車馬稀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不過即便是面對青黃不接的檔口,這個生命力旺盛的市場,仍有源源不斷的港劇產出,不能拼製作和明星班底,或許「小而美」的港劇,也是另外一條出路,比如這次的《香港愛情故事》。

《香港愛情故事》也不同於近年來熱播的《使徒行者》《鐵探》等劇集,後者雖然也有著港劇血液,但同時它也是內地資本進局助推的成果,原滋原味的《香港愛情故事》應該是在這種合拍風潮下,殺出重圍的一匹黑馬。

《香港愛情故事》的口碑成功,其實也在告訴行業一個訊息,那就是即便是風光再如何消散,在港劇的市場裡,依然有一批執著的堅守者,在捍衛著那個港劇巔峰時期的尊嚴。此外,就是在真正的市場一線,也依然有一批有實力和才華的創作者,等待資本的垂青。港劇市場與內地市場的合作,已經越來越成熟,但對於整個行業而言,港劇在內地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或許不僅僅是那些觀眾熟識的明星面孔,對生活鞭辟入裡地還原和刻畫,應該也是值得市場去挖掘和堅守的價值。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為房子奔忙的「蝸居」生活,被這部8.9分tvb港劇《香港愛情故事》講...
    但這些浮華背後,那些更貼近香港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態,我們並不多見。而正在熱播的《香港愛情故事》,給了我們一個下沉到底層生活的視角,它以一種煙火氣十足的表達方式,為觀眾講述了最貼近普通香港民眾的生活。這部劇的一個核心話題元素,就是香港民眾的住房問題。
  • 《香港愛情故事》,這部8.9分tvb港劇刷屏了!
    而正在熱播的《香港愛情故事》,給了我們一個下沉到底層生活的視角,它以一種煙火氣十足的表達方式,為觀眾講述了最貼近普通香港民眾的生活。這部劇的一個核心話題元素,就是香港民眾的住房問題。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地少人多的現狀早已是大多數香港民眾所直面的現實問題,有網友表示,「看了這部劇才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香港人,都生活在遍地精英的tvb劇裡。」截至目前,這部並沒有大咖加盟的港劇,因為十足的「港味」,在豆瓣上已經收穫了8.9分的好成績,還有觀眾贊為2020年度的「tvb劇之光」。
  • 8.8分tvb新劇《香港愛情故事》,能否讓「北上」的港劇重回巔峰?
    這部劇的一個核心話題元素,就是香港民眾的住房問題。並非黃金檔的這部12集短劇,不僅節奏明快,尺度也稍顯寬泛,劇中講述了一些與「情事」「性事」息息相關的「房事」,但也凸顯出了這些本能需求不滿足背後更深層次的現實衝突。不是所有的香港人都生活在遍地精英的tvb劇裡,就如公開資料所說「現時香港一半居民均居於公屋」。
  • 開播就9.0分的《香港愛情故事》,網友盛讚「有煙火氣」:蝸居男女,買不起房子結不起婚!
    《香港愛情故事》(Hong Kong Love Stories)是新人監製林肯首部監製作品,也是羅天宇、龔嘉欣這組新人演員首次挑大梁。該劇只有12集,放在TVB慣常的晚間十點半綜藝檔播放。從口碑來看,《香港愛情故事》成功了,是近段時間為數不多可以在豆瓣拿到8.5分以上評分的港劇。
  • TVB港劇翻身了?《香港愛情故事》香港版《蝸居》,有煙火氣
    《香港愛情故事》真實還原港式戀愛和社會現象,無處「開房」、離婚爭公屋、婚後跟長者同居還是房蝸居? 繼《東京愛情故事》、《北京愛情故事》後,香港也拍了一個《香港愛情故事》。光怪陸離的社會現實,造就出老中青三代瘋狂的港式戀愛故事。
  • 《香港愛情故事》:蝸居男女,買不起房子結不起婚
    02而這次的《香港愛情故事》,被譽為「港劇之光」。關鍵是,這些小市民生活在我們身邊。這些甲乙丙丁,仿佛就是我們自己。「房」,這是我們最頭痛的事情。衣食住行啊,沒有自己的房子如何是好?尤其是「住」,有房子還不是有家。但「家」的前提最好就是有個房子。「房」有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性。
  • TVB最佳,這部港劇拍出社畜最真實的愛情故事
    內地資本的介入也沒能挽救港劇,反而是小公司ViuTV,如今已經倒閉的HKTV和TVB沒抱太大希望的小成本劇集讓港劇有了那麼點回春的意思。當港劇離開別墅、半山豪宅,開始真正關注當下普通香港人的生活和情緒時,觀眾被重新拉回到電視機前。蝸居故事看多了港劇裡的大別墅、半山豪宅和高級督察的千尺豪宅後,《香港愛情故事》裡主角們的家就顯得太不體面了。
  • TVB港劇丨香港愛情故事 全12集
    然而這幾天,一部午夜時分播放的港劇,居然讓我重拾起來多年來對港劇的愛,追劇的熱情,也讓我對香港的愛情故事有了另外一種認識,都是實景拍攝的,很接地氣,很寫實,豆瓣上很多關於這部劇的精彩點評,我就不細說了,衷心地希望劇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有好結局
  • 《香港愛情故事》:當房子成為愛情裡的「第三者」
    《香港愛情故事》是新人監製林肯首部監製作品,也是羅天宇、龔嘉欣這組新人演員首次挑大梁。該劇只有12集,放在TVB慣常的晚間十點半綜藝檔播放。從口碑來看,《香港愛情故事》成功了,是今年為數不多可以在豆瓣拿到8.5分以上評分的港劇。
  • 《香港愛情故事》:當房子成為愛情裡的「第三者」
    《香港愛情故事》是新人監製林肯首部監製作品,也是羅天宇、龔嘉欣這組新人演員首次挑大梁。該劇只有12集,放在TVB慣常的晚間十點半綜藝檔播放。從口碑來看,《香港愛情故事》成功了,是今年為數不多可以在豆瓣拿到8.5分以上評分的港劇。
  • 港劇要翻身?新劇《香港愛情故事》豆瓣評分8.8,TVB難得這麼現實
    1991年,一部名為《東京愛情故事》的電視劇橫空出世,五個人在繁華的東京上演了一場愛恨情仇,這部劇也被奉為經典,讓許多人愛上了日劇。2012年,同樣以都市愛情故事為題材的《北京愛情故事》開播,是由5段故事組成,每一段愛情故事的背後,都是在大城市拼搏的心酸。《北京愛情故事》之所以這麼受歡迎,只因為它用電視劇為載體,表達出當代年輕人的豪情壯志和生活的無奈。
  • 開播8.8分,這麼接地氣的港劇好久不見
    沒有以往港劇中的珠光寶氣,社會精英,豪門恩怨,這部劇描繪了「小老百姓」的生活瑣碎,卻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它就是——《香港愛情故事》搬離了TVB樣板間的愛情,這部劇聚焦香港「公屋」愛情的電視劇,揭露現代香港人面對無處「開房」、擇偶先擇樓和劏房蝸居等種種問題,堪稱香港版《蝸居》。
  • 《香港愛情故事》火了!開播收穫9.0高分
    正在埋堆堆APP熱播的TVB新劇《香港愛情故事》火上熱搜!這部匯聚了羅天宇、龔嘉欣、王敏奕及石修、白彪、龔慈恩等實力演員的都市情感劇,才開播3集豆瓣評分高達9.0!它憑什麼獲得網友關注?結婚是不是一定要有房子?麵包和愛情你怎麼選?你有沒有勇氣提出離婚?《香港愛情故事》聚焦三代人在現實生活壓力下的兩性關係與家庭生活,其中不免有心酸艱苦與爭吵,也夾雜著平凡愛情的快樂,貼地的劇情是能引發觀眾共鳴的基礎。
  • 《香港愛情故事》:高額房價下的蝸居生活,買不起房結不起婚
    都說香港TVB的黃金時代留存在90年代,話雖然這樣講,但最近新出的新劇《香港愛情故事》卻引起很多觀眾的關注。一部以社會底層的拍攝角度,一改TVB的以前的風格。 以往的港劇要麼武俠,要麼警匪,要麼描述精英的生活,很少有描繪底層人民生活的故事。
  • 豆瓣8.9分,誰說港劇已死?
    「香港人真的好慘啊!」《香港愛情故事》是TVB在本月推出的一部新劇。開播之後,它以黑馬之姿,拿下了2020年的港劇最高分——豆瓣8.9分。在評分上,與Viutv上半年推出的《嘆息橋》不相上下。儘管評分亮眼,但就陣容來說,《香港愛情故事》並未必具有一部爆款劇的賣相。
  • 不講精英講平民,難怪這部超現實主義TVB港劇豆瓣能得8.7分
    少了胡亂折騰,弱化了無釐頭搞笑,沒了粉飾太平,這部看得出劇組誠心的《香港愛情故事》完播時拿下了豆瓣8.7的高分。 同海報一樣,繁華城市的霓虹閃爍是該劇的外殼,以狹小的公屋為舞臺、一家五口人(父親、母親、大兒子,大女兒和小妹)的故事為內容,展示普通老中青的眾生相是該劇的本質。
  • 這可能是2020年末口碑最好的港劇,TVB式「蝸居」故事煙火氣十足
    當下很多年輕人夢想的婚姻生活,是既有愛情又有麵包的,但現實中,婚姻生活裡往往夾雜了數不清的柴米油鹽,將原本的愛情一點點磨滅。今天推薦的這部劇,就直擊物質下的愛情與婚姻——《香港愛情故事》該劇一開播就拿到8.9的高分,是今年口碑最好的港劇,原因很簡單,接地氣,劇中將香港人最平凡的一面一一道來,真實又扎心。
  • 《香港愛情故事》首播,TVB再出經典,極具煙火氣故事真實感人
    文/馬慶雲12月7日夜間,電視劇《香港愛情故事》在TVB翡翠臺首集開播。這部電視劇的質感,和以往的港劇作品略有不同。以往的港劇,更多地追求戲劇衝突,而這部《香港愛情故事》更多地追求一種香港的煙火氣,極具真實的生活質感。
  • 演繹無數人的現狀心酸《香港愛情故事》
    《香港愛情故事》自12月7日開播以來,,一直穩居埋堆堆搜索熱榜第一位,因貼地氣的劇情引起網友關注,創下今年來開播兩集就得到豆瓣9.0的劇集高分記錄(目前維持在8.9分),隨後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和抖音熱搜榜。近日還榮登豆瓣一周華語口碑劇集榜第一位,成為年末爆款港劇。《香港愛情故事》憑什麼這樣火?
  • 8.7分港劇《香港愛情故事》真實接地氣,充滿人間煙火氣
    又看到一部很有水準的TVB劇——《香港愛情故事》,目前豆瓣評分8.7,高過2014年大熱門劇《使徒行者》!《香港愛情故事》於2020年12月7日播出,主要講述香港老、中、青三代不同年齡層的愛情故事。只有12集,短小精悍,多線並進,節奏明快,絕不拖泥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