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愛情故事》:當房子成為愛情裡的「第三者」

2020-12-23 中國青年報

TVB劇影響力下滑,是不爭的事實。TVB也在走出舒適圈,開始試水短劇。《香港愛情故事》是新人監製林肯首部監製作品,也是羅天宇、龔嘉欣這組新人演員首次挑大梁。該劇只有12集,放在TVB慣常的晚間十點半綜藝檔播放。從口碑來看,《香港愛情故事》成功了,是今年為數不多可以在豆瓣拿到8.5分以上評分的港劇。

《香港愛情故事》海報

不同於以往TVB劇中的都市感和精英感,《香港愛情故事》將目光向下移,其關注的是香港平民的「房事」,不妨將它看作TVB版《蝸居》。雖然在內地一些大城市同樣存在房價高、買房難的困境,但香港有過之而無不及。劇中對此毫不避諱,「香港是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香港人越住越小、越住越貴,生活難、戀愛更難」;「過去五年,香港房價上升了38%,住戶的可支配收入才上升了3%,全球經濟不景氣,香港的房價依然是屹立不倒」。

香港人越住越小、越住越貴

《香港愛情故事》聚焦於「蝸居」這一議題,也來到香港最著名的公共屋邨之一的華富邨取景,在狹窄的公屋和劏房裡實景拍攝,居住的困難一覽無餘,具有強烈的現實感。

普通人居住環境非常逼仄

故事的主人公,是住在公屋裡的一家五口人,父母、大兒子、兩個女兒,擠在二十多平米的一室一廳裡。劇集多線並行,以他們各自的愛情故事,反映香港平民的眾生相,講述高房價背景下的愛情處境。

漢聲(白彪 飾)和少霞(龔慈恩 飾)是一對老夫妻,愛情早被生活和時間磨損光了,剩下的只是相看兩厭。漢聲是個退休水電工,雖沒有什麼大的不良嗜好,卻不是合格的丈夫和父親。退休在家後耀武揚威、以自我為中心、也從不考慮少霞的感受。少霞做了三十年家庭主婦,也受夠了丈夫的邋遢冷漠。在自己的生日上,她提出了要離婚。

少霞提出離婚

但香港的離婚需要一年的分居期,如果少霞要申請公屋,排隊也要排三年(如果18歲申請得排三十年)。怎麼辦?只能先在二十幾平的公屋裡「分居」,熬過去。

長子子朗(羅天宇 飾演)與女友邱凱琪(龔嘉欣 飾),本是大學同學,後來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發展成為情侶。戀愛七年,他們如膠似漆、甜膩如初。但這對模範情侶戀愛也談得很辛苦。都跟家人同住,戀愛七周年紀念日想開個房都要排隊;邱凱琪與家人鬧翻離家出走只能住「太空艙」;平日裡倆人省吃儉用,打的都得做預算,一頓午飯兩個人分著吃,找個地方依偎著吃快餐就是約會……

子朗與邱凱琪省吃儉用

即便這麼省了,咬咬牙還是買不起好的房子。好不容易上車了,又被臨時提高首付,只能到處湊錢。因為房子的事情,倆人戀愛多年第一次大吵。觀眾一開始以為他們擁有烏託邦般的愛情,但其實在房價畸高的地方,房子是每對情侶的「第三者」。

大女兒陳子欣(王敏奕 飾)是游離在這個家之外的一個人。她是自由攝影師,也是斜槓青年,性格反叛、崇尚自由,工作不穩定,戀人也不穩定。陳子欣是香港這座國際大都市「先鋒」那一面的體現,但她也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灑脫,她其實也渴望認同。如果得不到,那麼她就對「得到」假裝從不在意,失去時也會好受一點。

小妹子婷(遊嘉欣 飾),是個大學生,在家裡只能睡在大廳的上鋪,她常常躲在帘子背後當自己的「壁櫥公主」。子婷的個性,更接近於帶有負面標籤的「港女」形象。她很自戀,每天都在朋友圈裡營造快樂自在富家女的形象,過著精修圖的生活;她亦有心機,把感情當做一個公式,做著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只想釣個有錢有房的富二代……在不同的男人之間來回徘徊、疲於奔命,子婷真的能幸福嗎?有房就有愛嗎?

子婷活在精修圖裡

鱗次櫛比、高樓大廈背後,有太多家庭被困在小小的一隅裡。《香港愛情故事》的幾類人、幾種相應的愛情觀,扎紮實實戳到了香港普通人的痛點——房子沒解決,香港就沒有愛情。

房子是港人愛情裡不可承受之重,談論愛情就離不開談論房子。就像少霞說的,她不知道怎麼跟漢聲就走到這個境地,也許是房子太過逼仄狹窄,讓她透不過氣。亦或者是子朗說的,「有些人為了房子,著急離婚,有些人為了房子,又急著結婚,搞得結婚好像房子的贈品。」

究竟是房子重要還是愛情重要?

雖然我們一直都熱衷於歌頌那種衝破一切外在束縛、不考慮任何物質前提的愛情;但在現實生活中,再甜蜜的愛情也不是鋼筋水泥,無法遮風擋雨;絕大多數人都是凡夫俗子,沒有辦法忍受邱凱琪說的那樣,過個夫妻生活都得滿城市找旅館,「四十歲的時候還在開房」。《香港愛情故事》拍出了普通有情人的這種糾結,令人五味雜陳。

邱凱琪再愛子朗,她也做不到「有情飲水飽」

到底哪個重要,沒有辦法給出定論。我們當然不倡導「要房子不要愛情」;但很多人也深知,給公眾熬雞湯「愛情更重要,為了房子犧牲愛情是本末倒置」,也打不過現實。從《蝸居》到《香港愛情故事》,它們說的其實是同一件事:為什麼大多數普通人會陷入這樣的兩難抉擇裡?為什麼普通人勤懇努力,要買個房子也那麼難?

如果居者有其屋,如果房子不是「第三者」,人們自然可以更純粹地談一場戀愛。與其忙著批判他人的愛情觀,毋寧想想怎麼緩解大多數普通人的房子困境。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香港愛情故事》:當房子成為愛情裡的「第三者」
    《香港愛情故事》是新人監製林肯首部監製作品,也是羅天宇、龔嘉欣這組新人演員首次挑大梁。該劇只有12集,放在TVB慣常的晚間十點半綜藝檔播放。從口碑來看,《香港愛情故事》成功了,是今年為數不多可以在豆瓣拿到8.5分以上評分的港劇。
  • 《香港愛情故事》:蝸居男女,買不起房子結不起婚
    02而這次的《香港愛情故事》,被譽為「港劇之光」。關鍵是,這些小市民生活在我們身邊。這些甲乙丙丁,仿佛就是我們自己。「房」,這是我們最頭痛的事情。衣食住行啊,沒有自己的房子如何是好?尤其是「住」,有房子還不是有家。但「家」的前提最好就是有個房子。「房」有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性。
  • 演繹無數人的現狀心酸《香港愛情故事》
    《香港愛情故事》自12月7日開播以來,,一直穩居埋堆堆搜索熱榜第一位,因貼地氣的劇情引起網友關注,創下今年來開播兩集就得到豆瓣9.0的劇集高分記錄(目前維持在8.9分),隨後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和抖音熱搜榜。近日還榮登豆瓣一周華語口碑劇集榜第一位,成為年末爆款港劇。《香港愛情故事》憑什麼這樣火?
  • 香港愛情故事:沒有房子別說愛情,連尊嚴都沒有
    《香港愛情故事》的播出,讓我們看到了大多數香港年輕人的愛情現狀,沒有房子,就不配談愛情,沒有結婚的資本,甚至連尊嚴都沒有。看似殘酷,卻是赤裸裸的現實。一家五口擠在公屋客廳裡只能放下剛夠兩個人坐的沙發。沒有餐廳,只有一個圓桌面立在客廳,吃飯的時候擺出來,吃完了再放回去。
  • 《香港愛情故事》首播測評:香港沒有愛情
    《香港愛情故事》是TVB危機背景下的試水,雖然從製作團隊到演員都是以新人為主,但這也恰恰反映了TVB的變革嘗試。該劇在香港年輕觀眾中討論度頗高,一個根本原因是,它是一部反映年輕人現實的電視劇。它沒有TVB一些都市劇的「濾鏡」——比如拍攝都是在寬敞明亮的樣板房。《香港愛情故事》聚焦的是香港普通人的「蝸居」生活。
  • 開播就9.0分的《香港愛情故事》,網友盛讚「有煙火氣」:蝸居男女,買不起房子結不起婚!
    《香港愛情故事》(Hong Kong Love Stories)是新人監製林肯首部監製作品,也是羅天宇、龔嘉欣這組新人演員首次挑大梁。該劇只有12集,放在TVB慣常的晚間十點半綜藝檔播放。從口碑來看,《香港愛情故事》成功了,是近段時間為數不多可以在豆瓣拿到8.5分以上評分的港劇。
  • 《香港愛情故事》:畸高房價下的愛情百態
    《香港愛情故事》是TVB危機背景下的試水,雖然從製作團隊到演員都是以新人為主,但這也恰恰反映了TVB的變革嘗試。該劇在香港年輕觀眾中討論度頗高,一個根本原因是,它是一部反映年輕人現實的電視劇。它沒有TVB一些都市劇的「濾鏡」——比如拍攝都是在寬敞明亮的樣板房。《香港愛情故事》聚焦的是香港普通人的「蝸居」生活。
  • 《香港愛情故事》蟻居香港故事成為TVB年度黑馬!
    《香港愛情故事》才是真實世界的賽博朋克。 房子成為了極度緊俏且剛需的資源。這壓縮了人的生存空間,升溫感情的同時也激化了矛盾。 賽博朋克實質是人類生活的不足與技術發展的迅猛二者對比。
  • 從《香港愛情故事》談談高房價下的愛情
    BIGBANG - LOSER (Live)03:59來自樓市風聲最近無意間發現了《香港愛情故事圍繞房子講述老中青兩代人的感情生活,香港居高不下的房價,常年住在公屋的中底層人的生活再次展現在我們面前。香港的房價是畸高的,舉世聞名,在經濟學人智庫前不久發表的《2020年全球生活成本》中,香港蟬聯榜首。香港的房價有多高?住宅均價一平方13萬元,這還是均價,如果在市中心的高端公寓,一平方20-40萬也是常見。
  • 最真實的香港愛情故事
    說起以「xx愛情故事」命名的影視劇,至今仍有不少人會將1991年的《東京愛情故事》奉為經典。而在2020年,香港也終於有人以「香港愛情故事」為題,將地理與時代融入「情」,拍出了一出看似俗套、要拍好卻相當有難度的小成本製作。
  • 《香港愛情故事》TVB版「蝸居」低成本製作成為今年收視黑馬
    大家好,我是泡芙小姐,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TVB最新的一部小成本港劇《香港愛情故事》,裡面講述父輩愛情,男女主角愛情和兩個妹妹的愛情。鏡頭聚焦在香港公屋,太空艙,劏房,鐘點房比較接地氣平民環境,拍了一個TVB式「蝸居」故事。
  • 看《香港愛情故事》,了解愛情的多種模樣
    如果遇到了合適的人,那愛情便是讓你生活更甜蜜的東西,如果遇到了錯的人,那愛情會讓你苦不堪言。最近有一部大熱的港劇《香港愛情故事》,豆瓣評分高達9.0分,在劇中,男女主的愛情與他父母的愛情正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該劇正在埋堆堆APP同步翡翠臺播出。
  • 《香港愛情故事》:浪漫? 你有本錢嗎?
    到了《香港愛情故事》。更用老中青三代不同的戀愛故事,織出了香港社會越收越緊的羅網,再也不是你想像中的浪漫愛情。浪漫?你有本錢嗎。《香港愛情故事》則讓你看到了同一種焦慮下的眾生百態。為了心中嚮往的愛情,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哪怕再不願意,年輕人不得不戒掉了以往愛情劇裡的浪漫、衝動、張揚……一個個都變成省錢達人。琪琪和子朗兩個打工人的辦公室在中環。他們的愛情故事沒有華麗的背景,也沒有轟動的浪漫,而是上酒店得排隊,吃大餐也嫌貴。
  • 《香港愛情故事》也許相愛很難,貧賤夫妻的愛情浪漫能持續多久
    除了關於房子的那些事之外,或者是剝離了房子的那些糾結之事,讓人感動的則是劇中對於愛情的反思及自我尋找及和解的閃光。01房事與關於房子的事雖然不是一種東西,但是這兩者卻是有關聯的。香港是寸土寸金,在高樓林立的光鮮外表之下,內部可能是一家四口、五口擠在小小的閣樓裡。房子如此緊張,房事當然會受影響。
  • 香港沒有愛情
    鏡頭對準的是,香港的公屋、劏房、鐘點酒店、太空艙、菜市場等平民環境,讓我們看到香港高樓大廈外的另外一種生活。該劇探討了一個主題,即房子與愛情的關係。它通過香港平民社會裡一個家庭的幾個人的愛情故事,折射高房價下香港愛情形態。香港的房價畸高,是舉世聞名的。
  • 《香港愛情故事》引發網友買房討論 話題扎心
    在很多人的眼裡,房子就是一樁婚姻的保障,就像小時代裡的顧裡所說:「沒有物質的愛情就像一盤散沙,都不用風吹,走兩步就散了。」那沒有房子的婚姻又會如何發展呢?有了房子就一定婚姻美滿嗎?這部豆瓣評分直逼9分的《香港愛情故事》就通過各種呈現人間煙火氣的劇情為我們展示了不同年齡段的愛情,有美好也有殘酷,有住狹窄公屋裡的也有無處買房的,對於跟房子掛鈎的愛情他們有什麼見解呢?快來埋堆堆看看後續吧。
  • 為房子奔忙的「蝸居」生活,被這部8.9分tvb港劇《香港愛情故事》講...
    但這些浮華背後,那些更貼近香港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態,我們並不多見。而正在熱播的《香港愛情故事》,給了我們一個下沉到底層生活的視角,它以一種煙火氣十足的表達方式,為觀眾講述了最貼近普通香港民眾的生活。這部劇的一個核心話題元素,就是香港民眾的住房問題。
  • 《香港愛情故事》火了!開播收穫9.0高分
    結婚是不是一定要有房子?麵包和愛情你怎麼選?你有沒有勇氣提出離婚?《香港愛情故事》聚焦三代人在現實生活壓力下的兩性關係與家庭生活,其中不免有心酸艱苦與爭吵,也夾雜著平凡愛情的快樂,貼地的劇情是能引發觀眾共鳴的基礎。
  • 查爾斯:想成為卡米拉的衛生棉;不被愛的黛安娜才是愛情第三者
    愛情裡,永遠容不下第三個人,而不被愛的那個人或許才是第三者。 不幸的婚姻 黛安娜與查爾斯王子相識於一場派對,查爾斯王子第一次見她時便覺得她是一位很有魅力的女性。後來,查爾斯王子邀請黛安娜參加他在白金漢宮舉辦的生日晚會。從此以後,黛安娜與查爾斯王子走得越來越近,兩人開始交往約會。
  • 為房子奔忙的「蝸居」生活,被這部8.9分tvb港劇《香港愛情故事》講透了……
    普通港人的悲歡離合,講述接地氣的「蝸居」生活《香港愛情故事》其實更契合的名字應該是「香港故事」,因為愛情只是故事的細節,有些故事,比愛情更沉重於是沒有房子的夫妻,甚至連婚都離不成了……如果單獨拆解看這一家人的情感生活,它其實就是不同身份年齡的香港人,在選擇感情對象、選擇感情模式、選擇生活方式等各個維度的差異變化。但倘若縱向觀察,則得以一窺普通香港人一生之中不同階段的婚戀狀態,至此,「香港愛情故事」極強的社會代表性就在劇中以概括性的形式被描摹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