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不勵志的諷刺電影:當公平被當作幸福

2020-10-12 Wanda

一個月以前聽說由威爾·史密斯父子出演的《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打著「影院開門、幸福敲門」的旗號在國內重映了。我一直都聽說過這部口碑票房俱佳的電影,但並未看過,所以,在其重新上映之時,就在網上找來看了一遍。雖然這部講述底層推銷員通過自身努力戰勝人生中的艱難困苦、先成為股票經紀人並最終成為百萬富翁的故事號稱勵志,但總體看下來卻發現,這部電影在其所謂勵志的外衣下卻包含的卻是一個諷刺與揭露美國當代種族問題的內核;而這點在新冠病毒肆虐和由黑人佛洛依德之死引發的反種族遊行和暴亂橫行之時的美國來看尤為明顯。

《當幸福來敲門》的英文原名叫The Pursuit of Happyness,雖然把happiness拼錯了,但直譯還應該是「對幸福的追求「。這個標題來自美國開國元勳託馬斯·傑斐遜在《獨立宣言》前言中提到的天賦人權:「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證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所以,也就是說,雖然電影標題中並沒有包含「人人生而平等」的字眼但卻暗含著這個意思,而且電影中威爾·史密斯扮演的那個克裡斯·加德納也提到了這句話,所以,可以認為電影標題中是暗含「人人都有平等地追求幸福的權利」這個意思的。如果這樣,這部電影表現了這個意思嗎?

在我看來,並沒有,相反,這部電影處處都在暗示與「人人都有平等追求自由的權利」理念背道而馳的現實。電影主人公克裡斯·加德納是一名生活在舊金山的黑人推銷員。他從小聰明好學、勤奮努力,對數學尤其有天賦,更是因為其腦子靈光被朋友們戲稱為「大頭」。可就算他有著一個可以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命運的成功人士所需要的一切優點,但他只是高中畢業,過著動蕩的清貧生活,而且這生活在微小變數面前不堪一擊——如果他一個月沒能賣出兩臺骨密度掃描儀,他就租不起房子吃不起飯;而且,就算他賣掉了所有的骨密度掃描儀,各種欠費罰款也可以讓他在一夜之間變得一貧如洗。在電影中,他先因為違章停車而被警察逮捕,被罰光了所有資產,差一點沒趕上公司招聘實習生的面試。而當他終於賣出所有囤積的掃描儀、有了一點積蓄之後,國稅局又罰沒了他的所有存款。就這樣,克裡斯不得不帶著年幼的兒子流離失所,從住廁所到和一群流浪漢搶教堂的救濟床位,最後身無分文,只能靠賣血才能繼續生存下去。而與此同時,電影裡也表現了白人精英階層的奢侈生活。就在克裡斯父子倆還為晚上去哪睡覺而發愁時,他帶著兒子拜訪了他的潛在白人客戶。這位潛在客戶家住花園大宅,開敞篷豪車,同樣是看球賽,克裡斯父子只能坐在離賽場最遠的位置上,而這位客戶和他的兒子卻擁有私人包廂。而造成這種差距的根源是什麼?是克裡斯不聰明還是他不努力?都不是,而是階層固化把通往上層的通道關閉了,這把像克裡斯一樣聰明勤奮之人上升的可能降到了最低,這在現實中,讓像他的人無論怎樣努力都始終徘徊在打工—掙錢—繳費—無存款—繼續打工的泥淖之中而無法抽身而出,同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哪怕是很小的變故可能讓之前所有的努力化為泡影。在電影中,克裡斯試圖跨越階級的努力被用一種隱喻的手段十分清晰而生動地表現了出來:或為了追回他被人搶走的掃描儀,或為了上班不遲到,或為了其他什麼原因,他一次又一次地冒險橫穿車水馬龍的馬路,直到最後一次他被車撞翻在地。馬路對面有什麼?有他養家餬口、賴以生存的掃描儀,有他全部的希望與夢想,更有那個讓像他這樣雖聰明勤奮但卻一生只能躋身社會下層人士踮起腳尖都夠不到的幸福。

而這幸福對他來說,只不過是和別人一樣能夠擁有上學工作機會上的公平。當克裡斯被警察釋放、頂著一頭的油漆、穿著背心夾克一路狂奔去面試時,面試他的白人上司們都衣冠楚楚地坐在會議室裡,在談笑風生間就已經決定了別人的命運。為什麼決定他人命運的人是他們而被決定命運的人是克裡斯?更重要的是,就算克裡斯被公司錄取得到了他所認為的幸福,而和他的白人上司們相比,他所獲得的幸福,無非是人家世界裡的公平。而當一個族群的成員把另外一個族群成員認為理所應當的公平當作自己的幸福時,那麼有問題的一定是這個社會。

而電影中還有兩個細節證明了克裡斯是把別人的公平當作自己的幸福。其中之一是他兒子的幼兒園教育。因為克裡斯和他妻子琳達收入不高,所以他們那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極其可愛的兒子小克裡斯只能被送往一個條件環境都一般的幼兒園——幼兒園外牆上不僅把如此基礎的單詞happiness都拼寫錯誤成happyness了,而且還寫著美國罵人的髒話。不僅如此,這個幼兒園幾乎什麼都不教,只給小孩看一些成年人看的電視劇,而這都不是小克裡斯應該受到的教育。可當克裡斯與幼兒園的管事人員交涉此事時,管事人員卻說,你愛來不來,反正我們就這樣,你還欠著我學費呢。克裡斯只能悻悻離去,最後連保護自己兒子不被大狗嚇到的目的都沒有達成。可想而知,克裡斯不是沒有意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他的兒子小克裡斯也是聰明可愛,但他對改變現實實在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兒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如果他的兒子能夠得到平均水平的學前教育,他也許就會感到很幸福。而如果他後來不是成了百萬富翁,他兒子也許還是會一直輸,直到小克裡斯成了另外一個翻版的大克裡斯。

而另一個細節則是上司把克裡斯的最後五美金要走了。當在公司當實習生的克裡斯已經幾乎快身無分文時,他在公司門口遇到了他急需打車的白人上司。上司笑容可掬地借走了他最後的五美元,然後上了車揚長而去。這五美金對於白人上司或者說任何一個有正經工作的人來說都不算什麼,可對克裡斯來說就是天壤之別。所以,當他把最後五美金借給上司之後,自己就只能賣血為生。雖然上司最後把錢還給了克裡斯,但這個社會在之前已經把他逼到山窮水盡了。

張載曾經說過,「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這句話雖然對身處苦難中的人來說有著一定的鼓勵作用,但未免過於浪漫化苦難的意義。對於克裡斯這樣的人來說,如果不是極小概率的事件,所謂的艱難困苦,並不能玉他於成,反而會給他帶來更多的艱難困苦罷了。電影之所以是電影,就是因為它會把現實生活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小概率事件拍出來,讓人誤以為是人人可以複製的成功勵志之徒。所謂人人都可以平等地追求幸福,在克裡斯那裡,只不過是公平,只不過是平等。而當他把公平當成幸福時,他所謂的幸福,也只不過是電影標題中、拼寫錯誤的happyness而非正確的happiness了。所以,在託馬斯·傑斐遜自由平等光芒照耀下的追尋幸福,只不過是電影又一次對美國社會的諷刺罷了。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不勵志的諷刺電影:當公平被當作幸福
    我一直都聽說過這部口碑票房俱佳的電影,但並未看過,所以,在其重新上映之時,就在網上找來看了一遍。雖然這部講述底層推銷員通過自身努力戰勝人生中的艱難困苦、先成為股票經紀人並最終成為百萬富翁的故事號稱勵志,但總體看下來卻發現,這部電影在其所謂勵志的外衣下卻包含的卻是一個諷刺與揭露美國當代種族問題的內核;而這點在新冠病毒肆虐和由黑人佛洛依德之死引發的反種族遊行和暴亂橫行之時的美國來看尤為明顯。
  • 好萊塢經典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熱映
    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好萊塢經典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加入院線復映片單,已於7月20日上映,與全國影院同步復工上映,為期盼已久的全國觀眾和影院拉開「影院開門,幸福敲門」的觀影序幕。雖然初步復工的影院也無法瞬間恢復疫情前電影市場的觀影盛況,但復工首日全球票房破百萬的消息也為所有電影從業者注入了一支強心針。火線復映的《當幸福來敲門》作為備受期待的口碑佳作,電影從逆境中尋找希望,努力拼搏的主題與觀眾在疫情時期對希望和幸福生活追求的高度契合,「影院開門,幸福敲門」的期待感吸引了進入影院觀影的觀眾,復工當天上座率在同期上映及復映的電影中有著不俗表現。
  • 《當幸福來敲門》勵志電影心得分享
    全球的勵志電影不勝枚舉,打著雞血喊著治癒的片商一廂情願的刺激著觀眾的神經,但最後,只有那麼寥寥幾部具有誠意和才情的經典留了下來,而能留下來成為經典的勵志電影
  • 經典勵志電影不容錯過-簡評《當幸福來敲門》
    昨天晚上把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看了一遍,準確地說應該是「又看了一遍」,因為我看了開頭的一點點之後發現原來自己曾經讀書的時候看過這部電影,只是因為時隔太久所以竟然忘記了自己已經看過,因為之前這部電影並沒有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以至於能記得的情節只是極少數,所以我決定重新把這部電影看一遍。
  • 勵志催淚人生哲理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太心酸了
    -07 10:05:05 來源: 李錦愛娛樂 舉報   終於看了大家推薦了無數次的,這部勵志催淚人生哲理電影
  • 光來了,幸福就來敲門了,勵志影片《當幸福來敲門》
    人可以有多不幸,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爸爸實現人生逆襲的故事。勵志的電影片子有很多,但確實在這部片子裡威爾史密斯打動到了人的內心深處,他的兒子也是這部片子的看點。兒子和爸爸在生活裡是不可分割的,兒子是爸爸的精神支柱,爸爸就是兒子全部的依靠,兒子不無理取鬧,不給爸爸添煩惱,始終如一的崇拜和愛著爸爸。
  • 一部非常感人勵志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當幸福來敲門》是一部勵志電影,沒有花裡胡哨的剪輯過場,沒有嘆為觀止的精彩特效,也沒有驚險刺激的緊張鏡頭,他卻是一部豆瓣評分9.1分的成功的作品,當你生活不如意的時候,你可以看看這部電影,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奮發向上的動力。
  • 高評分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勵志電影中的經典語句!
    《當幸福來敲門》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這部電影在中國很受歡迎,在豆瓣評分8.9排名22,感覺國人對這裡面的故事可能有著深深的共鳴。在大學時,每當自己對生活消極遇到困難挫敗的時候,我都會想起電影裡的男主人公。他是如何在那麼潦倒的狀態下,戰勝了生命中難以打敗的困境。和他相比困難真的不像困難,我還有什麼資格可以自卑的?《當幸福來敲門》中那些經典語錄你還記得幾句?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就這樣。
  • 一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當幸福來敲門》是一部由加布裡埃萊·穆奇諾執導,斯蒂夫·康拉德擔任編劇,威爾·史密斯、賈登·史密斯等主演的電影,於2006年12月15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This part of my life is called "Being  Stupid."
  • 《當幸福來敲門》,這是一部非常勵志的好電影
    第一次看《當幸福來敲門》這麼真實這麼壓抑的電影,也很後悔現在才去看這部高分電影。我覺得最可怕的是沒有夢想吧,因為生計奔波,張口第一句,應該是,我的夢想是成為富婆,有很多很多錢。沒錯,我不知道我的幸福是不是一定是建立在物質財富上,但一定需要努力賺錢才能獲得尋找和實現夢想的機會。
  • 【永進講電影】《當幸福來敲門》(10)完結
    【永進講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線下沙龍活動,每一次的電影分享會都讓大家回味無窮,此次專門錄製了視頻在此更新
  • 當幸福來敲門:這部值得反覆觀看的電影,並不只「勵志」這麼簡單
    提及「勵志電影」,大家心中閃現而出一定是《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這些影片。經典就是經典,這些作品不僅僅只是因為「勵志」這個題材而廣受好評,它們那些深入人心的故事,也是讓它們影史留名的重要原因。縱觀整個電影歷史,不缺乏勵志的電影。但實際上,能夠被稱為「經典勵志電影」的,其實也就只有寥寥幾部。
  • 電影放映預告丨當幸福來敲門
    當把這句話拎出來的時候,你會不會全身一震,原來,這就是電影的Theme,原來,他所有要講的都只是這一句話而已。     There is no 「Y」 in happiness, there is 「I」.     一切盡在不言中。     我們常常都在問,幸福是什麼,幸福在哪裡?往往多動了嘴卻讓人停下了腳步。     幸福真的不會從天而降。
  • 電影丨《當幸福來敲門》
    電影介紹:《當幸福來敲門》是由加布裡爾·穆奇諾執導的傳記類劇情片。該片於2006年12月15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2007年,該片獲得第9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劇情電影男演員、最佳電影火花和最佳劇情電影三項大獎。
  • 對於電影《當幸福來敲門》,我的一點感想
    這個套路是這樣的:電影裡的某些關鍵機遇或者重要的人,只要出現了,主角就會像是得到了某種「強力武裝」,然後在這「強力武裝」的加持之下,主角能夠像一個戰士一樣,去面對後面的困難,瑣碎,波折,還有困住自己許久的困境。甚至,有的勵志電影裡面的主角可以靠「強力武裝」「躺贏」。但是,在《當幸福來敲門》這部明顯屬於「勵志」類別的電影裡,我卻找不到半點這個套路的影子。
  • 《當幸福來敲門》:勵志電影的背後,是人生拼搏的6個階段
    這是著名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的經典臺詞。01 第一個人生階段:搭公交——人要忙於奔波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影片中男主因為推銷骨密度儀要在各個地方來回跑,而他又沒有多餘的錢打出租,所以他一天除了在推銷就是在趕公交。但他並沒有被生活的壓力打倒。
  • 《當幸福來敲門》正在熱映中 影院開門幸福敲門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海報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好萊塢經典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加入院線復映片單,已於7月20日上映,與全國影院同步復工上映,為期盼已久的全國觀眾和影院拉開「影院開門,幸福敲門」的觀影序幕
  • 《當幸福來敲門》明碼標價的勵志雞湯
    「幸福只能用來追逐,但永遠無法到達。」勵志電影推薦—《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推薦指數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明碼標價的勵志雞湯片,但卻讓人心甘情願地買帳。
  • 電影 |《當幸福來敲門》
    大家對於這句話熟不熟悉呀。是的,它是出自於《當幸福來敲門》中的經典臺詞。小編今日推薦,就是這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當幸福來敲門》該片取材於真實故事,原型人物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這是一部有關於奮鬥、追夢、父愛、責任的優秀影片。影片講述了克裡斯·加德納是一位黑人男青年,靠做推銷來養活孩子老婆。
  • 《當幸福來敲門》蒼白無力的「勵志」片
    「幸福來敲門「這個名字譯得太溫情,不太符合內容。作為溫情片,我沒有看到主人公的人性閃光點,他對妻子是一味索取,唯一在乎的其實只有他的兒子。作為勵志片,主人公幾個重要轉折點都草草帶過,戲劇化到不可思議(比如開頭那麼久一臺都賣不出去的醫療儀器,後面能以一星期一臺的速度賣完;主人公能動手修好一臺精密的醫療儀器)主人公不是一個有崇高道德操守的人。他所有的行為動機是不計代價的生存下去。電影也著重表現男主的生活是多麼的困窘,用來襯託男主的頑強鬥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