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以來,很多大港包括大港油田地區的居民留言,期望政府能在大港和市區之間修建軌道交通工具。大港經濟地位重要,正規劃建設南港工業區,大港還已經設有高教產業園,駐有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校區、濱海外事學院、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天津國土房管職業技術學院、天津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駐區大學生近7萬人,另外大港還正在建設國家溼地公園,這些都已經或者將進一步帶來大港市區間更多的人員流動。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在大港生活工作學習的居民職工和大學生近60萬人只能靠單程就需1個半到2個小時的公交車來往市區,雨雪天氣和交通堵塞時間上也沒有保證。天津市區和濱海新區是否能夠協同解決大港到市區的軌道交通建設問題。」
濱海新區區委回覆:
經了解,目前,市發改委正在牽頭組織各有關單位研究並編制天津市市郊鐵路規劃,並召開了數次會議。新區規國局、建交局提出了建設意向和建議,其中包括解決大港地區與濱海核心區、中心城區的交通問題。經了解,市郊鐵路可為中低速磁懸浮、有軌電車等制式,目前正在論證比選中。
什麼是中低速磁懸浮列車?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學教授錢清泉表示,磁懸浮列車是一種採用無接觸的電磁懸浮、導向和驅動系統的新型交通運輸方式。高速磁懸浮列車最高時速可達到500公裡以上,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時速目前不超過120公裡。
(長沙磁浮快線)
錢清泉表示,目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主要採用傳統的地鐵、輕軌,單軌、現代有軌電車、市域快軌等制式也有應用。而中低速磁浮作為一種新的制式,相對於輕軌交通,具有噪聲低、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以及造價低、維護成本低等比較優勢。
首先是運營更安全。相對傳統輪軌交通,磁浮列車與軌道之間由自動控制的電磁力非接觸支撐,取代了輪軌的機械接觸支撐,車輛懸浮並環抱著軌道運行,其結構形式決定了運營中不會脫軌和翻車。
其次是環保性能好。中低速磁浮交通是目前最寧靜的軌道交通方式,其距運行列車10米處的噪聲65分貝,且無輪軌磨損產生的粉塵。
再者,由於其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可以走線靈活,從而減少拆遷量,降低造價,可以建在其他輪軌交通工具無法建設的地方,提高城市公共運輸的覆蓋率和方便乘客就近換乘。
此外,磁浮列車產生的磁場對外輻射滿足國際「電磁輻射公共標準和靜磁場暴露標準」,對人體和環境沒有危害。
「這些比較優勢決定了中低速磁浮交通既可深入繁華市區,也可作為中心城市與衛星城市之間的城際交通。」錢清泉說,中低速磁浮交通的線路、車站可以較方便地採用高架、地面、地下敷設,所建的線路、車站有條件接近既有的機場、高鐵、地鐵、碼頭等所在地,也有條件貼近一些公共場所。因此,中低速磁浮交通極具發展潛力。
(長沙磁浮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