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白亦
結婚生子,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必經之路。
雖然說如今少數的「丁克」、「同性戀」人群的存在,但是這個社會依舊是處於一個需要繁殖後代的時代。
畢竟絕大多數的家庭傳統觀點,父母就是要求子女傳宗接代,讓下一代的子子孫孫繼承的自己這一代的血脈,這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有一種傳承的儀式感。
現代的人對愛情的看法並不像上一代那麼傳統,許多人自己的婚姻一定要遇到一個互相愛的人才能夠與對方一起攜手到手,否則這段婚姻只不過是湊合過日子罷了,失去了愛情的真正的意義。
其實現代人這種的觀點也沒有錯,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遇到真愛,而不是出自於生育繁殖這種目的而結為夫妻。
如果你是為了向父母交差,所以妥協選擇一位不愛的人結婚,這種行為會在夫妻雙方心中都留下一根刺。
如果日後感情婚姻不順利,自己則會無限質疑當初自己的選擇,內心感嘆說:「我真的做錯了。」
婚姻是一種只要你選對了人,那麼你就會幸福美滿,而當你選擇錯了,則會變得越來越痛苦。
我剛畢業後入職了一家公司,我的領導就是一位38歲的女性,由於我跟她的興趣愛好十分契合,所以她向我透露她的個人情感經歷。
她是一位名校畢業生,家庭優秀,另外她從小對自己就有嚴格的要求,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她都有著自己的方式。
在許多女同學畢業後紛紛選擇結婚生子的時候,她一直刻苦工作,空餘時間內學習新知識,最終爬到了一家知名公司的管理層,工資、福利、獎金、補貼等加一起一年有40多萬。
這樣優秀的女性,她卻告訴我一個讓我感到意外的事實,她說:「我曾經相親過30次,結果一次都沒成功。」
那時候她正處於28歲,由於即將快到步入30歲的階段了,所以父母親戚紛紛要求自己要開始找對象結婚了,甚至不斷地給自己安排各種相親。
由於講不過父母親戚們,另外她覺得相親,就是變相的吃飯聊天,認識一個新朋友,如果能遇到合適的人選,那麼自己的內心也並不是多麼抵抗,所以就順從的父母親戚們的一系列相親安排。
30次的相親經歷下來,她不僅對相親失去了信賴,自己也變得越來越反感這種行為了。
因為她最大的體驗就是:
約定時間——吃飯——聊天——互相添加好友,有的人會在約會完了之後時不時找自己聊天,而有的人則是完全沒有了後續。
她並不是說要找到一位極為優秀的男人,比如說要有很多錢,家庭環境特別好,這些都不是她考慮的主要原因,她只是希望找到一位能夠與自己內心進行溝通交流的男人。
對於她來說約會所談論的一些話題,許多男性與自己所表達的三觀,讓她覺得十分不正確,所以自然是無法成為戀愛的對象。
加上她的事業上十分成功,許多男性在內心上打退堂鼓,所以30多次相親依舊單身,淪為大齡剩女也自然不意外。
女人應該要學會以柔克剛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之中,男人一直是強於女人的角色地位。
如果一名男性在女性的面前展現得不是強者得話,那麼男人得自尊心就會受到極大的傷害。
並且他們會覺得自己十分沒有面子,另外更覺得自己可能沒有能力保護對方。
當一名覺得女性過於強大的時候,男人往往會選擇躲避,自然無法與你成為夫妻。
在這裡張白亦並不是讓女性們要時刻讓自己保持低姿態去面對男人,而是在一些大問題與矛盾的時候,我們女性學會以柔克剛往往是最好的選擇。
試想一下,當你與男朋友吵架不斷的時候,此時你眼淚一下子落了下來,聲音更是柔情似水,此刻此景讓人憐憫不已,哪個男人看到會心硬如鐵,置之不理呢?
張愛玲說過:「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的愛往往從崇拜開始,而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愛往往從憐憫開始。這裡的憐憫,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一個女人不勝柔弱的模樣。」
每個人的婚姻都會出現大大小小不同的矛盾,大吵大鬧的方式只會讓對方覺得自己無理取鬧,甚至太過於強勢而心有膽怯。
任何時刻以強硬的態度去命令男人,結果往往會出現反效果,還不如以柔弱的姿態來得有效。
我希望各位女性朋友們都能學會以上這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