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一部電影《少林寺》,為什麼在當時能風靡全國?

2021-01-09 大談趣史

八十年代的一部電影《少林寺》,為什麼在當時能風靡全國?

1982年2月1日上映的電影《少林寺》一經上映,便火遍全國,一首插曲《牧羊曲》唱遍大江南北,飾演男主角覺遠的李連杰一夜之間一炮而紅。影片發生隋朝末年,圍繞「覺遠」這個角色講述了一個維護正義、弘揚民族精神的俠義故事。即使放到今日來看來聽,無論是影片還是插曲,依舊是經典遠勝於當下的一些票房之作了。《少林寺》為什麼能在當時風靡全國呢

影片《少林寺》在當年一毛錢一張電影票的時代創下了上億的票房,在濟南,最高票價竟然炒到了10元錢,整整翻了100倍。影片故事發生在隋唐年間,小虎為報父仇拜武僧為師,習武少林,報仇之後落髮為沙彌。由於當時特效技術的不發達以及主創人員的要求,《少林寺》一反舊式武術片中表演性質的花架子,代之以「真打真摔」的功夫展示,螳螂拳、地趟拳、醉劍、醉棍等一招一式都讓觀眾眼花繚亂,大開眼界。

不過,當日拍攝此影片,製片人、導演所關注的點更在於如何更好的展現畫面,音效特效要怎樣協調搭配才能發揮出該有的作用,乃至演員都是真功夫上陣,沒有什麼替身,也沒有什麼做假。拍出來的影片樸實而打動人心,演員的武打真實精彩,表情眼神到位演繹相當出色。加上當時80年代國人的娛樂觀影渠道少,自然更關注電影市場。

可以說,《少林寺》是香港和內地第一部成功的合拍片。2011年,由陳木勝執導,劉德華、成龍、吳京等人主演的《新少林寺》上映,影響力雖然不可與老版同日而語,但從中也可以看到「合拍」模式不斷成熟和升級的縮影。它們,或許可以作為中國電影工業發展史上令人回味的註腳。

1982年,不管是城鎮還是農村,大半個中國都在看《少林寺》。很多人自己買票看一遍,學校包場看了一遍,生產隊包場又看一遍,3刷4刷很常見! 1982年,人們的工資才20塊,現在工資至少2000起。按照工資來看的話,1982年的1塊錢,相當於現在的100塊。1.6億票房,相當於現在的160億。

按照購買力計算的話,有機構統計,1982年的1塊錢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70塊,1982年的1.6億票房,相當於現在的112億。按照票價來看的話,1982年一張電影票1毛錢,而現在一張票30元左右,1982年的1.6億票房,相當於現在的480億。不管這麼算,1982年的1.6億票房,在中國電影史上,都是一個奇蹟般的存在。

當年拍攝《少林寺》的李連杰只有17歲,少林寺也還只是一座落寞破敗的寺廟,而如今李連杰臉上卻已經布滿滄桑,少林寺也成為了旅遊勝地。《少林寺》的成功,其實是生逢其時,難以複製,曾經的《少林寺》出了個李連杰,而同是講述愛國情懷的《戰狼2》捧出了一個吳京。但願我國電影市場越來越昌盛吧!

相關焦點

  • 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 一代人的功夫之夢
    八十年代初,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武打故事片《少林寺》在全國上映,這部投資120萬元人民幣的影片,不僅帶給國人空前絕後的轟動,還一舉震撼了國際影壇,觀眾遍及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僅國內的觀影人數就達到了5億人次,在日本的票房收入超過了三千萬人民幣,香港突破功夫片歷史最高賣座記錄,在美國也是一映再映,這部影片一舉讓全世界同時認識到:武術的真功在中國。
  • 80年代,全國票房過億的電影,除了《少林寺》還有哪些?
    盡形壽,不飲酒,汝今能持否? 《少林寺》 【80年代,全國票房過億的電影,除了《少林寺》還有哪些?】 1982年上映的動作電影《少林寺》,是一部裡程碑式的傳奇大片,不僅捧紅了李連杰等動作演員,創造了1.6億的超高票房,還讓曾經破敗不堪的少林寺一躍成為全國最火的旅遊景點,現在市值過千億。
  • 八十年代那些風靡中國的日劇
    網上有一個有趣的提問:八十年代有日劇嗎?你們是從哪裡看到的?提問的人肯定很年輕,答案就是:電視。可能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覺得電視是個擺設,可是在幾十年前,彩色電視絕對是家裡的奢侈品,誰家要是有了彩電,鄰居們都會跑來看,像看電影一樣。
  • 80年代,全國票房過億的電影,除了《少林寺》還有哪些經典?
    《少林寺》1982年上映的動作電影《少林寺》,是一部裡程碑式的傳奇大片,不僅捧紅了李連杰等動作演員,創造了1.6億的超高票房,還讓曾經破敗不堪的少林寺一躍成為全國最火的旅遊景點,現在市值超過千億。,還有現在少林寺的火爆,所以《少林寺》成為上世紀80年代最著名的一部票房過億元的神劇。
  • 《上海堡壘》要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放映,能火嗎?
    如果,這部電影若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放映,反響會如何呢?且聽我慢慢道來。上世紀八十年代最火的莫過於《少林寺》,從此,大量武打電影問世,而國產科幻電影當時是空白,《上海堡壘》如在那時放映,可以填補當時的空白,甚至可能導致大量科幻片的問世。
  • 為什麼功夫明星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能夠火起來?
    提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出了一部十分火的電影,那就是由功夫明星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其實在李連杰之前,也有很多人拍過少林寺相關的電影,但都沒有火起來
  • 為什麼說現在的電影沒有七八十年代的好看了?
    總覺得回憶中的電影大多數來自90年代。比如雙周一成的周潤發,周星馳和成龍,比如四大天王的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等等。70年代和80年代的電影代表作應該是《少林寺》、《廬山戀》、《五福星》系列、《最佳拍檔》系列……從年代上來說:七八十年代的電影人是中國的電影市場的奠基者!
  • 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在八十年代到底有多火?
    相信大家都看過《少林寺》這部電影吧,這部電影真的很精彩,在當時可謂是一票難求,甚至有人高價買票就是為了觀看這部電影。1982年一張電影票一毛錢,這部電影當時賣出了一個多億的票房,你能想像嗎?現在的電影上億的票房很容易,但是這個上億票房和82年的上億票房是沒有可比性的。
  • 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在八十年代到底有多火
    相信大家都看過《少林寺》這部電影吧,這部電影真的很精彩,在當時可謂是一票難求,甚至有人高價買票就是為了觀看這部電影。1982年一張電影票一毛錢,這部電影當時賣出了一個多億的票房,你能想像嗎?現在的電影上億的票房很容易,但是這個上億票房和82年的上億票房是沒有可比性的。
  • 福影故事 |《木棉袈裟》——八十年代票房破億的奇蹟
    在現在說起院線電影都會談到票房與口碑,票房與口碑也成為了評判電影優劣的一個標準。近年票房與口碑雙豐收的電影,大家一定會想到《哪吒之魔童降世》《戰狼2》《紅海行動》《流浪地球》等,他們在創造高票房,好口碑的同時也帶動了電影類型和產業的發展,成為了時代的經典電影。每個時期都會有那麼幾部票房爆款影響深遠的經典電影,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有這樣一部電影創造票房奇蹟流傳深遠的經典電影。
  • 1982年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創下1億票房,對等現在是多少
    《少林寺》票房神話1982年,李連杰當年憑藉一部《少林寺》紅遍大江南北,當時《少林寺》的票價是1毛錢!而如今的電影票少則幾十元多則上百元。只能說現在的物價高啊。按照咱們現在電影票平均35元來計算的花,10億乘以35元也是350億的票房,以上我們是粗算,但是大概可以體現當年《少林寺》的票房有多高了!不過實際上當年《少林寺》票房不止1億,而是1.6億人民幣。35乘以1.6元也就是560億的票房,簡直就是票房神話了。可能這麼說沒什麼概念,要知道當年北京10幾萬一平的學區房也不過賣幾千,可以想像到當時《少林寺》的票房有多奇蹟了,都可以申請吉尼斯世界記錄了。
  • 八十年代《少林寺》跟風作,襯得反派大紅大紫——《木棉袈裟》
    當時的方法是讓特技演員穿防火服拍攝,但仍然沒有CG的協助。作為一部1985年的電影,這一幕和看美國大片一樣令人震驚。扮演惠能的徐向東和扮演齊天元的餘榮光有一個騎馬動作戲。他們騎馬作戰,扮演齊天元的餘榮光,他用長槍攻擊惠能的徐向東,而徐向東則立刻上下翻身,靈活躲避。很難看到如此硬朗的馬匹動作場面。
  • 80年代全國小孩離家出走之謎
    在不算遙遠的80年代,中華大地上曾發生了一起轟轟烈烈的全國小孩離家出走事件。影響之大,連人民日報都多次刊發新聞,呼籲公眾關注這一特殊的社會現象。80、90年代的報紙上常常刊登青少年離家出走的新聞。這群熊孩子的目的地,十有八九都指向了同一個地方 —— 少林寺。
  • 電影《少林寺》
    廖承志當時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院僑辦主任、港澳辦負責人,中日友好協會的會長。「文革」後鄧小平親自推薦他出來工作,鄧小平說 :「僑務工作恢復,要有廟,還要有菩薩,這個菩薩我給你們請來了,就是廖公。」廖承志對文藝有很深的造詣,尤其對武打電影情有獨鍾。據說他和他的姐姐廖夢醒都曾經跟孫中山的保鏢學過武術,所以他懂得武術。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八十年代的生活?
    英雄代表了人間的正氣和擔當,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尤其需要大刀闊斧的英雄們。04八十年代,影視劇同樣閃耀著理想與人性的光芒。這一時期,不僅內地誕生了一些精心製作的電影電視劇,同時從日本、歐美、港臺等外部引進很多經典的影視片,成為八十年代人們業餘生活中的巨大精神享受和美好記憶。
  • 38年前的武俠神作,《少林寺》後又一部真功夫電影,至今奉為經典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少林寺》的橫空出世,開啟了香港電影人與內地的合拍片潮流。影片上映後,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少林熱」、「武術熱」,導致各大電影廠相繼拍攝武打商業片。正是在這股武打片熱潮中,誕生了很多讓70、80觀眾記憶猶新的經典之作。
  • 80年代罕見的少林寺老照片,商業氣息漸濃,圖4是專心燒香的和尚
    上世紀八十年代,少林寺還少有人知,政府也沒有過多的開發,還是一片淨土。但是自從1982年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播出後,少林寺開始享譽海內外,慕名引來了許多遊客,慢慢的商業氣息也越來越濃。下面一組照片是八十年代初期的少林寺,非常罕見。
  • 【老照片】《八十年代電影演員——冷眉》
    在1979年的時候,一部描寫中國文革題材的影片《生活的顫音》風靡了大江南北。女主角的扮演者冷眉以清新端莊素顏的美、精湛的演技讓全中國的觀眾都記住了她。她能下苦功體驗生活,非常注意各個人物中的言談舉止,能用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去細微地刻畫人物,達到使人物個性鮮明,逼真、生動感人的藝術效果,因而她的表演受到觀眾好評,得到行家的讚譽。隨後在1979年冷眉出演的電影《生活的顫音》飾演徐珊珊而轟動全國。
  • 八十年代恐怖電影秀丨怪奇電影的類型
    原創 GA 看電影雜誌再沒有哪個年代的恐怖片是如八十年代這般的癲狂了,不僅影像呈現上屢屢突破人類接受的底線,還將恐怖電影名目下劃分各種亞類型。當時的人們似雄心壯志,語不驚人死不休,非要把能想得到的恐怖源頭都給搬上銀幕。
  • 在少林寺之前,還有一部票房過億的國產武打片,你可能沒注意到
    錄像廳那些年,國家文化產業剛剛恢復,國產電影也尚處在探索階段,一部《少林寺》的轟動,更是勾起了人們對於多元文化市場的渴求,但是由於當時的制度限制,致使《少林寺》之後的電影市場依然難見起色,於是,港臺電影就以錄像帶的方式傳入內地,並迅速為青年人所接受,輝煌一時無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