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全國小孩離家出走之謎

2021-02-09 嗶哩嗶哩

在不算遙遠的80年代,中華大地上曾發生了一起轟轟烈烈的全國小孩離家出走事件。

影響之大,連人民日報都多次刊發新聞,呼籲公眾關注這一特殊的社會現象。

80、90年代的報紙上常常刊登青少年離家出走的新聞。

這群熊孩子的目的地,十有八九都指向了同一個地方 —— 少林寺。

正如北京衛視《記憶》節目組描述:

「八十年代,報刊雜誌上時不時地曝出某少年離家出走奔赴少林寺學藝的新聞,據稱,少林寺的僧人們有時一天要接待數以千計的朝聖者。」

如今自詡叛逆的年輕人也許很難想像,30多年前,曾有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中小學生,靠著徒步、騎行或搭車的方式,以少林寺為燈塔,開啟了一段段荒誕不經的草莽旅程。

40多歲的@光谷吳彥祖 記得,1985年,自己還在上小學。

某天他在班上搗蛋,被老師要求請家長。年幼的光谷擔心挨揍,趕緊和朋友商量對策,最終狠下決心,決定去少林寺出家。

「啥武俠夢呀,這個屬於逼上梁山。」

說走就走,光谷往書包裡塞了大把硬幣,朋友則帶了好幾本《童話大王》。兩人趁著午休時間,從偏僻的家屬大院出發,硬生生走到了幾公裡外的公交車站。

可是一到車站,他們就懵了,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兒走。

就在此刻,一旁的遊戲廳映入眼帘,兩個小男孩瞬間忘卻了心中的宏圖大志,把包裡的硬幣都換成了遊戲幣,一頭扎進了遊戲廳。

再往後的細節,早已模糊在了歲月裡,光谷只記得,那天晚上自己結結實實地挨了一頓揍。

電視劇《歲歲年年柿柿紅》中,家榮在離家出走前留下一紙條,表明要去少林寺學藝。

光谷吳彥祖的冒險,最終止步於幾公裡外的遊戲廳,而同樣被電影鼓舞的刀郎,則走得更遠一些。

出發前,刀郎和兩個夥伴特地在班上眾籌旅費,最終籌到了一塊錢。一行人沿著鐵路走了一天後,發現竟然走反了方向,少林寺在北邊,他們卻一直往南。

「後來實在太餓,我們就回來了。」

比起大部分說走就走的魯莽少年,還有一部分小孩定製了堪比列文虎克的反偵察計劃。

50歲的黃金亮記得,《少林寺》風靡那年,自己正在讀初二,班上幾個痴迷武俠的學生偷偷計劃去少林寺拜師學藝。

團隊中的領導者小關指出,他們如果直奔少林寺的話,目標太大,容易被半途攔截,不如先在班裡放風要去少林寺,實際上前往河北滄州。

滄州是武術之鄉,一行人可以先在那裡逗留片刻,說不定能碰上幾個武林高手,等風聲過去再前往少林寺。

小關還提醒大夥準備好錢、糧票、布票等旅途用品,他特地從家裡扯來十幾米滌綸布料,安頓好後給每人做一身新衣服。

談及此處,黃金亮不禁感慨,「他的方案即使在多年以後,依然無懈可擊完整無缺。」

只可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關同學的媽媽恰好是郵局職工,發現兒子走失後,她迅速聯繫了周邊城市的車站碼頭,最終在隔壁省的張家口火車站截獲了三人。

汽車站火車站是當時丟了小孩後父母重點尋找的地方。圖源:連環畫《少林夢》

事實上,在那個沒有手機和導航的年代,許多逐夢少林寺的青少年最終都半途折返。

但也有極少數的人,成功達到了目的地,殘風便是其中之一。

1997年中考結束的暑假,16歲的殘風跟父親大吵一架。他從舊地圖撕下江蘇、安徽、河南幾塊,帶著一輛永久牌自行車、一件外套和100多塊錢,從老家江蘇連雲港出發,目的地是600公裡之外的河南登封。

騎出贛榆縣後,殘風一路盯著地圖上的大馬路走,偶爾騎進岔路,他就找村。

「村口一般會立個某某鎮某某村的標識,就知道自己走得對不對了。」

一路上,殘風住過山村小旅館,待過小鎮錄像廳,被村裡的小混混搶過錢,也見識過西部紅紅火火的修路勢頭。

最難受的時候,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被石頭絆倒。

「當時整個人飛了起來。」

好在人和車都沒壞。摔倒後,16歲的殘風一聲不吭,在路邊休息了一會兒,接著出發。

騎行到後半段,「手握自行車把,握的手掌全部腫掉,只能用手指扶著車把……屁股腫掉,只能半站立騎……臉上蛻皮,鼻頭像揭面膜一樣摳下來厚厚的殼……」

就這樣經過了六天六夜,殘風終於到達河南嵩山,來到了真正的少林寺。

在少林寺附近逗留了20多天後,殘風聯繫家人接自己回家,臨走前依依不捨地拍下許多照片。

這一系列青少年離家出走事件的誘因,源於1982年上映的一部現象級電影,《少林寺》。

電影放映的場面稱得上是萬人空巷,當時住在河南工業小鎮的@冉兄說事 回憶:

「第一個放《少林寺》的單位是當地的部隊,白天部隊在禮堂放了兩場,晚上還要放兩場。這下不得了啦,迅速的傳遍整個鎮上。到了晚上大家約在一起,向部隊的方向進發,一路上不斷地有人從四面八方匯入人流,浩浩蕩蕩地向前走。往前看看不到頭,往後望望不到頭。

「在農村,1塊磚頭可以換1張電影票,老百姓為看電影把廁所都扒了。」

一個更加直觀的數據是,1982年《少林寺》內地公映時,以1毛錢1張的票價累計了1.6億的票房。換算成今天30元的票價,約等於480億。

相比之下,如今排在內地總票房榜首的《戰狼2》,總票房數為56億。

80年代,廣西賀州市昭平縣的北陀電影院放映電影《少林寺》,人潮洶湧。圖源:孔夫子舊書網

《少林寺》以隋末唐初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覺遠在父親被奸臣王仁則所害後,流亡到少林學武,最終報仇雪恨、遁入空門的故事。

情節聽上去平平無奇,但勝在製作精良,誠意十足。

在80年代初期,香港電影公司拍攝武俠片時,動作大多靠演員自由發揮,武術切磋仿佛跳恰恰。

而《少林寺》的導演張鑫炎,曾經跟隨中國武術代表團出訪美國,為他們拍攝紀錄片。

張鑫炎喜歡看隊員們比武,他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打得很真實,所以堅持要讓真正的武術運動員來演。

主人公覺遠的飾演者李連杰,從8歲就開始習武,蟬聯了五屆全國全能武術冠軍。

那時拍電影沒有特效,少年李連杰露出精壯的右臂,夏天打拳,秋天甩棍,一招一式,乾淨利落。不論踢腿、跳躍還是翻滾,每個動作的完成度都超出標準許多。

除此之外,電影中的每個角色都自帶新鮮的港式幽默,每副面孔都充滿了人味兒,顛覆了大眾對和尚的刻板印象。

他們不但會在半夜偷偷跑到寺外燉狗肉,還會對嬌羞可愛的牧羊女暗生情愫。

當隋官王仁率兵前往少林寺,要求交出李世民時,僧人們還在關鍵時刻選擇打破佛門禁忌,舉起刀槍,為正義而戰。

同時期上映的革命電影,男女主人公之間不能公然談愛,只能暗送秋波,情感湧動全靠觀眾自行體會。

而在《少林寺》中,覺遠和牧羊女間的互動雖然發乎情止乎禮,電影還是暗插了許多大膽的鏡頭。

「王仁則將牧羊姑娘用繩子吊起來,一邊喊著野味,一邊將姑娘的褲子撕下一塊,露出半截大腿,那刺激的一幕讓班上許多男孩印象深刻。」

在久旱逢甘霖的80年代,這樣一部大膽前衛的電影,帶來的影響是摧枯拉朽的。

仿佛在一夜之間,中華大地的武林人士都冒了出來。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什麼刀劍棍棒拳打腳踢都有,踢飛腳、蹲馬步、鯉魚打挺、仙人指路都出來了。」

從此往後,武術不再是金庸小說裡的紙上談兵,成為了每個人都觸手可及的流行文化。

‍九歲的王茹在公園展示練了兩年的武功。圖/UP主@珂seeker‍

一位20歲的姑娘在公園表演胸口碎大石,「不僅身上能站五個人,她還能給你唱段戲!」 圖/UP主@珂seeker

@黃金亮 記得,電影上映後,男同學相約剃了光頭,故意在老師喊起立時同時摘帽。

明晃晃青瓦瓦一溜光光腦袋,把老師驚得忘了喊坐下。

課餘時間,同學嘴上念叨的都是電影臺詞,什麼「貪吃貪睡不幹活,不可教也」,「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坐如鐘, 立如松,走如風,睡如弓」………

還有一句是「盡形壽不殺生汝今能持否……盡形壽不XX汝今能持否……」

那時候大家年紀還小,不知是什麼意思,只知道和男女有關。

當電影裡的覺遠說了句「能持」以後,無暇姑娘流下兩行淚水跑了出去,大概是一句情斷義絕的話。

報紙攤上擺滿了花花綠綠的武林雜誌和武術小報。圖:黃金亮

在那個被春風吹拂著的年代,人們相信天是藍的,夢是真的。

一代青少年受到熒幕的鼓動,紛紛成為大俠,出走少林,意外地造就了這場小小的歷史奇觀。

但事實上,據導演張鑫炎透露,攝製組前往少林寺拍攝時,「山上的荒草足有一米之高,根本沒有路,寺裡只有幾個老掉牙的和尚,泥菩薩的身體已經塌了一半……」

電影中所展現的少林美景,實際上是由各地的景觀拼湊而成。

當16歲的殘風終於拖著破舊的自行車來到少林寺門外,他看到有工作人員在收門票,票價太高進不去,只好用身上僅有的零錢買了根綠豆冰棍,躺在門外休息。

「少林寺其實就是個旅遊景點……和尚?還是有點的,住在少林寺常住院。」

電影熱映後,少林寺一炮而紅,吸引了全國各地慕名前來的遊客和生意人。

那群曾經憧憬過少林寺的孩子,都已長大成人,經歷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8歲的王寶強看完電影後,萌生了學武術的想法,父母便將他送去少林寺。學武六年後,王寶強前往北京闖蕩,在21歲拍攝電影《盲井》,一路走紅。

曾經夢碎遊戲廳的光谷吳彥祖,如今已是一名風度翩翩的中年大叔,定居美國,經營著自己的木材工作室。

對於兒時那場奮不顧身的出走,他依然津津樂道,「這個經歷可以讓我吹一輩子」。

還有一部分銷聲匿跡的年輕人,他們的父母依然苦苦追尋著子女的行蹤。

但更多的軌跡,指向了平凡的大多數。

被親戚接回家後,殘風回到了同齡人的生活,升上中專,畢業後進入一家機械製造廠。

恰逢90年代末,網際網路悄然走入人們的視野,填補起往日的信息空白。

下班後,殘風和工友們一起去網吧刷夜,趁著別人打 CS 的功夫,他打開 Frontpage 學習網頁製作,很快便從一名工人轉行成了 IT白領。

當時間跨進千禧年,殘風只身前往深圳。

那時的特區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慶安大廈裡的公司一茬茬換,街上的每個行人都步履匆匆,「沒有停下來的,都在跑」。

殘風跟著跑了起來,一跑就是十多年。曾經離家出走的少年,如今緩緩步入中年,年近四十,孑然一身,談不上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時代的潮頭早已改變,不再是80年代的知識熱,或者90年代的下海潮。生長於Z時代的年輕人,已經難以理解這份來自80年代的悸動。

在科技的加持下,世界變得清晰而透明,似乎不再有未經發現的風景。

「以前覺得少林寺好遙遠,對著地圖仔細看, 跨三省, 經常還會走錯路,現在有高速、 高鐵、手機導航,哪裡還會迷路呀。」

[1] 電影《少林寺》,張鑫炎

[2] 應關注少兒離家出走的問題,《人民日報》1989年3月25日第6版

[3] 為什麼中小學生離家出走的情況越來越多,《人民日報》1988年8月13日第5版

[4]《日出嵩山憶少林》,BTV記憶

[5] 武林舊事之少林寺,康君

[6] 刀郎 —— 流傳背後的神秘,《魯豫有約》

[7] 站在掌聲外:李連傑如何看待自己的電影生涯,《魯豫有約》

[8] 電影《少林寺》當年有多火,你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嗎?,悟空問答

[9] 魂牽《少林寺》:一代少年的「武俠夢」,公眾號「察右中旗人的故事」

 bilibili長期招聘作者 

 稿費千字500到1000 

 公眾號後臺回復「招聘」即可查看 

相關焦點

  • Airbnb成都分享會現場丨後民宿,離家出走
    首先,這場分享會解答了大部分Airbnb用戶的一個心頭之謎:在中國境內,Airbnb真的有活人存在嗎?其次,通過這場分享會,離家出走在成都的民宿圈內也收穫了一點點的存在感,至少在分享會上,我們被作為分享嘉賓請到了觀眾面前。整場分享會下來,我們的內心活動還是挺洶湧的。
  • 藍寶石之謎-80年代最後的科幻故事
    拿EVA來說,拋開情節與主題,它塑造的人物給往後的許多作品提供了樣板,它的分鏡頭和各種畫面表現手法被後來的動畫大量應用或者直接照搬,這些都是它經典的體現,而這樣一部源頭性作品依然有其前身——藍寶石之謎。每個領域都會有一部元祖級作品,但不同年代的人都會有他們的啟蒙片,艦艇系SF動畫的元祖是宇宙戰艦大和號,我的第一部艦艇系SF動畫是藍寶石之謎。
  • 10歲哥哥帶著8歲弟弟走6小時到來賓北站欲離家出走,原因竟是……
    10歲哥哥帶著8歲弟弟走6小時到來賓北站欲離家出走,原因竟是…… 2020-09-07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西安一小男孩半夜光著腳丫離家出走,其出走的原因令人心疼~
    這位騎自行車的路人告訴薛師傅,前面有一個小孩沒穿鞋,站在路邊也不回家,感覺有點奇怪,希望薛師傅能過去看看。  薛師傅聽聞,當即掉頭,將車停到了那個男孩旁邊。男孩大約十來歲,一隻腳穿了一隻棉拖鞋,另一隻腳光著,身上也只穿了單薄的衛衣。
  • 《藍寶石之謎 高清重製版》80年代最後的科幻故事
    拿EVA來說,拋開情節與主題,它塑造的人物給往後的許多作品提供了樣板,它的分鏡頭和各種畫面表現手法被後來的動畫大量應用或者直接照搬,這些都是它經典的體現,而這樣一部源頭性作品依然有其前身——藍寶石之謎。每個領域都會有一部元祖級作品,但不同年代的人都會有他們的啟蒙片,艦艇系SF動畫的元祖是宇宙戰艦大和號,我的第一部艦艇系SF動畫是藍寶石之謎。
  • 70年代紅歌手包娜娜不準兒子唱歌 傅宇昊離家出走流淚(圖)
    傅宇昊百感交集流淚70年代紅歌手包娜娜1976年嫁給新加坡音樂人傅春安後,就退隱演藝圈,專心擔任「家管」,包娜娜的歌喉遺傳給了小兒子傅宇昊,讓「包家歌聲」後繼有人,他曾參加《星光3》入選前20強,更曾在節目《明日之星》連闖5關,但好歌聲卻不被媽媽包娜娜支持,傅宇昊說:「媽媽擔心這條路辛苦,希望我別走,所以我用「離家出走」的方式回來媽媽的故鄉出發。」
  • 《微博》掃地機器人離家出走是什麼梗
    今天,在微博上面出現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掃地機器人離家出走」。肯定有很多的小夥伴在看到這一個消息之後有些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玩家小夥伴帶來了《微博》掃地機器人離家出走是什麼梗,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
  • 「作文之星」離家出走
    離家出走生活是一張潔白的紙,我們每個人都描繪著自己的色彩;生活是一杯香醇的奶茶,我們每個人都品嘗著自己的味道;生活是漫漫長路,我們每個人都是路上的遠行者。打開記憶的大門,那件事猶如昨天發生一樣。小時候,我們總會纏著大人問:我是從哪裡來的?
  • 她曾是80年代有名的電影演員,28歲成單親媽媽,40歲患癌,女兒卻在這時離家出走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湧現了一大批演技精湛、氣質出眾的女演員,嶽紅雖不是其中最受矚目的一位,但她五官俊朗,身形高大,在眾多柔美女星中另有一種英姿颯爽的美。嶽紅終於進入中戲80級表演班,與姜文、叢珊、呂麗萍成為了同班同學。
  • 泉州一網癮女孩離家出走,只因手機被人沒收
    早報訊(記者蘇瑋傑 文/圖)1月11日,只因家人不給玩手機,泉州南安一名女孩竟在半夜離家出走。所幸在民警的幫助下,該女孩安全回家。當天凌晨1時許,南安美林派出所民警接群眾報警稱,有一名女孩獨自在馬路上徘徊,疑似走失。
  • 哲理小漫畫:總有人說要離家出走,人都走了,何以為家呢
    離家出走這個話題相信對於每個人而言都不陌生,也許兒時的自己曾多次想要離家出走,亦或是身邊的人真的離家而去了。面對這些問題,年少時的我們找不到答案,但是也會引起不同程度的思考。下面的幾篇小漫畫選自朱德庸的《絕對小孩》,從童趣的視角看世界,返璞歸真,大人的問題在孩子眼中又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 離家出走的小點點——(楊小一數學小作文1)
    10.80元2.50元原來它的標價是10元8角0分和2元5角0分,如果小點點跑了,它就變成了1080元和250元,價格變成了原來的100倍,也就是您剛才吃的那兩樣東西就要花1330元!」聽完了財務大臣的話,我嚇得差點從寶座上掉下來:那豈不是吃漢堡可樂就得把我吃破產了!我趕緊命令我最精銳的搜索部隊去追尋小點點的下落。
  • 從學生離家出走,說說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麼教育
    去年,我任教的班有個女生離家出走了,去了男朋友家。她的媽媽很著急,在夜裡十一點了還給我打電話,叫我幫勸勸她女兒。我很驚訝,如果不是她媽媽親自跟我說,我都不會相信這個女生會離家出走。因為這個女生是我的課代表,長得白淨,高挑,很開朗,一頭長長的黑髮,在別人眼裡就是個乖乖女,做課代表也很負責,我對她很滿意。
  • 男子殺妻,母親陪運屍掩埋 事後謊稱妻子離家出走,如今雙雙受審
    幾年以來,妻子的娘家人多次來尋人,但均被江明以妻子「負氣離家出走打工」打發了。逢年過節,江明還去探望老嶽母。不過,這一點「孝順」,終也掩飾不了殘忍殺妻的罪行。2019 年7 月,事過近4 年時間,此案案發!江明與其母親均被警方抓獲歸案。2020 年12 月14 日,合肥市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江明被控故意殺人罪,其母親被控幫助毀滅證據罪。
  • 弟弟離家出走13年 哥哥申請宣告死亡 法院「巧」找人
    弟弟離家出走13年 哥哥申請宣告死亡 法院「巧」找人 2020-12-16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映畫 | 《朝花夕誓》:岡田麿裡的離家出走建議書
    因此,很難想像她在《朝花夕誓》不會有更多的「私心」——私以為私心是創作者的必備品質——該作承接了她以往對女性的一些看法,是她少女成長物語的集大成,為各位未經入世的孩子寫下一封離家出走的建議書,她筆下離家出走的眾生相在本作中達到了巔峰。
  • 義烏三胞胎姐妹離家出走 背後原因太讓人心疼
    浙江在線4月21日訊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義烏本地人的朋友圈,可能都被一則尋人啟事刷屏了:這周一就開學了,上初一的義烏三胞胎姐妹,卻在周六留下字條離家出走。  好端端的學生,為什麼要離家出走?這背後三姐妹的懂事讓人心疼。  把字條貼在穿衣鏡上  三姐妹離家出走  離家出走的三胞胎,13歲,上初一,是麗水縉雲人,租住在義烏下駱宅的一個兩居室裡,爸爸金先生在國際商貿城四區做鞋子生意,最近生意不好,就開車拉點廢料賺點錢。
  • 楊洋的方向感是離家出走了吧
    當楊洋自信滿滿的走進足球場準備大顯身手,卻慘遭滑鐵盧……足球場上四處遊走的楊洋方向感仿佛離家出走了一般
  • 請回答1988趙秀香,人到中年離家出走,卻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要說最能打動人心的高分神劇,必定會有韓劇《請回答1988》,這部韓劇沒有任何韓劇裡的狗血橋段,只是用最大的限度去講述了在一個胡同裡,一群青春少年的孩子們還有一群經常為之頭疼的父母們。可以說趙秀香女士在那個時代得到了最大的自由,80年代的媽媽們一直都是家庭主婦 身份,在胡同裡五個家庭裡,每一位媽媽都是全職家庭主婦,負責全家人的飲食起居,只有趙秀香有工作,並且還是職位上的精英女性,顧不上家庭每天早出晚歸工作,後來帶孫子感到抑鬱而離家出走之後還是選擇培訓成為了收銀員。
  • 菏澤一小男孩賭氣離家出走,起因是爸爸讓他抄寫英文字母二...
    近日,牡丹區北城派出所成功勸解了一名負氣離家出走的小孩,獲得小孩、家屬及周邊群眾的紛紛點讚。8月5日,北城派出所民警王廣田接到好心人的報警電話,在電話中好心人告訴民警在閱城國際東門,有一小男孩一直來回徘徊不回家,而且也不說家在哪裡,現在天也黑了,怕小男孩出意外於是報了警。